2019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当代中国,城市人际交往不但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的特色,同时又积淀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

传统中国的人际关系是以血缘为序列,以父子为经、以兄弟为纬的立体关系网,几乎所有相识的人都可以纳入这架网中,但不同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这架立体网上不同的网结间有着远近亲疏的差别。

费孝通称中国社会结构关系特征为“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

在“差序格局”这种特殊的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

传统社会圈子中,除了“家庭圈”、“亲属圈”,还有邻居、朋友等以地缘为特点的社会圈,形成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圈内人的人情、认同、信任和圈外人的排斥、疏离、不信任等。

因此也就有了由血缘、亲缘、地缘关系所形成的“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等人际观念。

虽然上述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城市人际关系不无影响,但是如今中国城市的人际交往的环境已与传统社会不同,因而现代人际关系已产生了质的变化。

其质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表层化和多取向。

第一,城市人际交往的匿名性和非人情性。

城市人口的大规模集中,使得城市人口的异质性很强。

这种异质性表现为:城市社会分工复杂、专业化程度高,造成职业的不同、收入的差异,因而导致了城市贫富的差别。


教育程度的差异及社会背景的差异,导致了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的异质性。

正是由于这种人口的集聚和异质性,使得城市人口绝大部分相互之间是陌生的。

虽然都市生活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与人沟通的机会,但人际关系淡漠、趋于表面化、缺少情感色彩。

第二,城市人际交往的多取向和多层面。

在现代城市,初级社会群体趋向衰落。

邻里、街坊等地缘群体关系变得不那么紧密,甚至家庭关系也在弱化。

而在传统社会一些必须由这类群体所承担的功能,已被城市的科层化组织所替代。

由于城市社会流动性高,社会阶层结构趋向开放,加之城市文化世俗化、平民化,使得城市居民在社会评价上摒弃了传统的道德标准,强化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并且是具有选择性的价值观念。

随着城市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们的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复杂,这都使得城市居民的人际交往活动形成多取向和多层面。

第三,大众传播与网络信息技术对城市人际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众传播的高度发展是现代城市的典型特征,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让人们意识到互联网作为一次科技革命,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人们不仅能通过网上聊天、购物、搜索信息、咨询等活动来满足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而且还能在电子化的空间与网友的精神交往中,体味“另类人生”。

综上所述,这些特征对于构建城市和谐社区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影响,关键是我们如何趋利避害。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1.下列对于传统中国人际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中国的人际关系就像一张立体的网,它是以血缘为序列,以父子为经、以兄弟为纬编织而成的。

B.传统社会圈子中,除了“家庭圈”、“亲属圈”,还有以地缘为特点的社会圈,圈内的人不会互相排斥和不信任。

C.在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网络中,不同的网结间存在着远近亲疏的差别,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差序格局”。

D.在“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和别人发生联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它可以满足人们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也影响到了现代的人际关系。

B.在当代中国,城市人际的交往既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的特色,同时也积淀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

C.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城市人际关系仍然有影响,但随着人际交往环境的变化,现代人际关系也已产生了质的变化。

D.都市生活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相互沟通的机会,但人际关系淡漠,人与人之间只是表面化的应付,没有真诚的感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人口之间贫富的差别、教育程度及社会背景的差异,导致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的异质性。

B.传统社会中,邻里、街坊等地缘群体关系相对紧密;而在现代城
市,这些关系已变得不那么紧密,甚至家庭关系也在弱化。

C.大众传播与网络信息技术对城市人际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已经成为城市之中人们交往的主要途径。

D.要构建城市和谐社区,我们就应该在了解现代城市人际关系新特征的基础上,趋利避害,努力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

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

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

父嗣。

商隐幼能为文。

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

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

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

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

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

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

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

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

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

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

明年,令狐绹
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

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

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
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

文思清丽,庭筠过之。

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

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B.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C.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D.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5.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
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

B.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纪。

C.“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左迁”指降级。

D.孝廉,汉朝由下级向上级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B.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C.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3分)
(2)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3分)(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分)
(4)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即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