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Module 2 2 Our animal friends》》教学设计和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Module 2 2 Our animal friends))教学设计和反思学习者分析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一些词汇,但学生的情况不同,大多数学生根底很差。

因此在教学中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着重掌握本单元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一、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爱护和爱护动物的观念
2.在一般生活中要爱护动物的栖息环境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查阅、搜集资料及小组商量的学习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2. 了解SPCA的意思并掌握如何照顾小动物的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本课时所学的词汇和句型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I prefer the black one.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句型和词汇
2. 运用所学的句型来描述动物的特征以及one的用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幻灯片、音响等
<Module 2 2 Our animal friends;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师生互动,激趣导入
1、利用多媒体放映动物图片,复习有关动物名称和颜色的单词
2、接着放映第二个幻灯片,设置疑问,引发思考。

3、引入课题Our animal friends
教学活动2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首先利用多媒体学习这一局部的词汇
2、自己读这一局部的内容,并找出问题小组共同解决
3、利用录音机放磁带,学生跟着朗读这个故事
4、学习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即第3个幻灯片上的
教学活动3
〔三〕口语训练,稳固提高
1、小组内利用图片进行问答
2、角色扮演让学生依据放映的图片来演示Sam’s story
3、课堂练习
教学活动4
〔四〕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1、本节课你学到哪些单词和句型
2、你了解遇到患病的动物该怎么办?
3、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1、巧妙导入。

熟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一节优质课,不但要求教师潜心备课,熟悉教材、了解教材,而且要求教师优化课堂,增强趣味性,最大限度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把注意力放到课堂上来。

这得靠教师巧妙构思,设计合情合理的导入方法。

这节课从教师放映有趣的,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高兴神经,一下把他们吸引住了,连后进生也跃跃试试,积极配合。

本节课做到了这一点,从学生的反响看,这种导入方法是值得肯定的。

2、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易到难。

由于我所在的是一所农村中学,孩子们根底较差,所以趣味性就更重要了。

在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灵敏的教,也应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课堂中防止了以往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这一模式。

把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让学生亲自扮演动物
并用英语表演,增强了学习趣味性,引发学生思考、记忆。

表达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

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在学到知识同时亦学得开心、有趣。

3、制造性教学。

学习,不但要学习前人的丰富经念,牢记掌握固有知识,还要学会灵敏应用,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在本课堂,我大胆进行教学拓展。

设计让学生充分使用发散思维,想象遇到患病的动物该怎么办。

到达触类旁通的效果。

4、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发觉归纳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但要跟随教师学习,也应在学习过程中特长归纳总结,自己得出结论。

所学的知识才印象深刻,牢固掌握。

把别人的知识经验变成自己的知识经验。

5、掌控课堂,灵敏教学。

灵敏过渡,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取舍,游刃有余是每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我在上课时完全按照备好的课按部就班,觉得每一步骤都很重要,不可少。

时间不多时还继续按原来的思路授课,以至到最后超时。

操作过于呆板,不够灵敏机智,影响到教学质量。

6、公平原则。

每个学生都期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

处于青年少阶段的初中生对这要求表达得尤其强烈。

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细节,也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联想。

甚至引发他们的情绪,使自信心受到打击。

课堂中把给忽略了这局部。

表达在让学生到讲台来示范时,不少学生高高举起手,都期望自己能去试试。

结果,我叫上来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令那些“后进生〞极其失望。

甚至有个别学生露出不屑的神色。

这点非常欠考虑。

备课时没有想到应该让一个优秀生,一个后进生来表演,从而表达出教师对各个学生一视同仁的原则。

以后应该多考虑学生个体、心理以及年龄等各因素。

通过这一节课,我对如何备好课,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农村学生学习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也深刻体会到了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的真正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