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学练习题(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教育学练习题(二)
一、判断题(对下列各题判断对错,正确的请在其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
1、提出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教育家是英国的斯宾塞。
杜威(错
)
2、根据教育目的不同,可以把教育分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错)
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事实。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错)
4、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为歌唱家、科学家、诗人。
(错)
5、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对)
6、学校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
(错)
7、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也成为万世师表,因而学习教育学没什么价值。
(错)
8、人口数量和质量制约并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对)
9、按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对)
10、自然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格赛尔。
(对)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
1、我国古代主张“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朱熹
2、古代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首创了对话式教学方法,即()
A 产婆术
B 骑士教育
C 琴弦教育
D 和谐教育
3、反映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教育理论体系的代表著是
()
A 《教育漫话》
B 《理想国》
C 《大教学论》
D 《爱弥儿》
4、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提出的教育思想是()
A 科学教育
B 绅士教育
C 骑士教育
D 自然教育
5、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是德国著名教育家()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柏拉图
D 卢梭
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著名的()
A 儿童中心论
B 教师中心论
C 绅士教育论
D 泛智教育论
7、提出生物起源说的法国社会学家是()
A 孟禄
B 沛西·能
C 利托尔诺
D 恩格斯
8、由保罗•朗格朗提出被作为21世纪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
A 实验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D 终身教育思想
9、以学生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而组织的课程形态称作()
A 学科课程
B 整合课程
C 活动课程
D 螺旋课程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 1993年 B1995年
C 1986年
D 2000年
11、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家() A 蔡元培 B 陶行知
C 杨贤江
D 布鲁纳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A 1986年
B 1993年
C 1995年
D 1996年
1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属于()
A 教育万能论
B 遗传决定论
C 环境决定论
D 实践决定论
14、体现“人人平等”、“男女平等”思想中华民国第一个学制是()
A 1922年的壬戌学制
B 1902年的壬寅学制
C 1904年的癸卯学制
D 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
15、利用呈现伟人、英雄人物、典型人物等道德范例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方法属于
()
A 说理教育法
B 实际锻炼法
C 情感感染法
D 榜样示范法
三、名词解释题
1、终身教育
把教育扩展到人的一生,将社会各部分都变成教育场所。
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
2、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应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等方面的要求。
3、课程评价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4、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5、班级授课制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你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
2、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2)教育具有选择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4)现代教育还能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简述教师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第一,教育教学权。
第二,科学研究权。
第三,管理学生权。
第四,获取报酬待遇权。
第五,管理权。
第六,进修培训权。
4、举例说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中的个别差异性。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个别差异还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其中有些发胀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例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忆能力好,有的人爱动,有的人喜静;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则大器晚成。
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才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类世界。
需要说明的是,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我选择的方向的影响。
5、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策略。
答:(1)组建校本课程开发队伍(2)情景和需要分析(3)拟定目标(4)设计方案(5)讨论与实施(6)评价与修订
五、辨析题
1、取消分班制、实行异地参加高考、教育资源均衡是教育民主化的体现。
这种
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教育民主化是对言教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所以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匀,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教育民主化的十种表现: 1)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
2)由官办教育到民办教育,社会中多种因素参与到教育发展中
3)教师资格规范化考试,尤其是普通话的要求,提高了教育普及的可能 4)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互动水平提高 5)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年限的延长 6)教育机会的均等 7)教育教学的民主化 8)取消分班制 9)实行异地高考 10)教育资源均匀
2、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对。
从两个方面来解析:
(1)教学有法,指的是教学活动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有着一定的法则和模式,有着一定的基本方法。
例如,我们强调的学生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等,都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
(2)教无定法,指的是教学的模式、方法、技能等不是机械的、教条的,而是灵活多变的,富有个性、充满灵性的。
也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根据教学内涵、学校条件、教师特点,更重要的是根据学情来合理地使用、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方法。
这里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体,其中学生的学法我们应该多加思考,毕竟我们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
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起来,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在课堂上运用和发挥,感受到课堂的亲和力,这就是教学方法生活化。
所以,不同的学情、环境、条件等,使得我们在差不多相同的教学内容方面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不一定相同,对于科学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具体目标的考虑也会有很多区别。
由此引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必定不尽相同。
六、论述题
1、结合我国教师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阐明教师在师德方面应具备怎样的专业
素质。
答:教师的专业素养指教师拥有和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教师在师德方面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素养:
(一)、专业理念。
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教师通过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对教育对象、内容、过程、结果质量等以及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理性认识和信念。
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方面。
从宏观上看,主要指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质量观、评价观;从微观上看,主要有关于学习者和学习的信念、关于教学的信念、关于学科的信念、关于自我和教学作用的信念等。
(二)、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贵干和准则,综合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1)对教师专业的认同及其表现——敬业意识。
(2)教师专业目标理想的确立及其表现——乐业意识。
2、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 3、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
(三)、专业知识。
包括教育科学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
(四)、专业能力。
1、教学技巧。
2、教学能力。
(1)教学设计能力;(2)教学实施能力;(3)交往能力;(4)组织与管理能力;(5)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
(五)、心理素质。
1、积极乐观的情绪;2、豁达开朗的心胸;3、坚忍不拔的2、
3、结合我国校园意外伤害案例说明学生都有哪些合法权益?应如何保护学生
的合法权益?
(1)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人身权。
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
.提高教育管理者及教师的法律素质树立民主的师生观培养学生的
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坚持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实现学校管理
法制化
七、材料分析题
1、一位年轻女教师接一个大家都头痛的班。
第一次进教室,学生用“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歌声迎接她;黑板上则是大大的五个字:“我们是差生!”她听着,看着,然后微笑着说:13年前,有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山村女孩,考上了县里的一中,但还只能编在差班。
可她不服输,发誓要取得好成绩;她在课桌上贴着座右铭“我挺棒”,鞭策自己。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高中毕业,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想知道那个女孩是谁吗?“谁?”一些学生问道。
女教师还是一脸的微笑,又略带自傲的语气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哇!”教室里有了异样的赞美声。
她转过身指着黑板上的字说:“这字写得还可以,可惜标点用错了。
”“用错了?”不少学生疑惑地重复这三个字。
女教师提高了嗓门说:“我们一齐用力把这个叹号压弯,加油,一二三!”她一边说,一边用红粉笔把叹号改成大大的问号;接着,又说:“现在老师读这问句,请大家用我刚才介绍的座右铭大声回答——师:我们是差生?生:不!我挺棒!“对!我们挺棒!”教室里一片掌声。
请用德育原理理论分析此案例。
2、国外对学前教育与个体外在利益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多,其中最大的是佩里计划,它是美国High/Scope教育研究基金会组织的实验研究项目。
在著名的佩里计划中,研究人员对学前教育做了具体的经济效益分析。
将学前教育的开支(包括教职员工资、管理费、房费、孩子的供给)作为投入,把因学前教育而减少的特殊教育、拘留审讯费用及以后持续的福利救济费等项支出作为效益,计算得出,每个孩子每学年学前教育投入为4818美元,效益为29000美元,即在学前教育上每投入1美元,其效益为6美元。
请问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用教育与经济关系原理分析此案例。
说明了教育具有经济功能。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一定社会的教育;一定社会的教育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巨大的影响作用,教育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通过现代教育,使得劳动者具备有必备的生产技能,并且在生产活动中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
教育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能。
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性劳动力转化为专门性劳动者,把较低水平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劳动者。
教育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全球化。
八、教学设计题
1、课堂教学设计: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请你以〈〈奥运——北京〉〉为主题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片段。
要求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有活动目标、活动内容、采用方法、活动步骤、资源应用以及学生展示、教师评价。
2、班级活动设计:我国科技迅猛发展,经济不断腾飞,但社会上也很多现象让我们痛心,引发我们思考,如满街以盈利为目的的网吧游戏厅,泛滥成灾的暴力、恐怖电影,因制假造假带给人们的灾难,还有我们身边被损坏的公物、被践踏的草坪等等,这些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方面影响,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请根据班主任工作技能围绕此材料设计主题班会。
要求有主题、有
目的、有准备、有过程、有形式、有效果。
答:1.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请你以〈〈奥运——北京〉〉为主题设计一
个综合实践活动片段。
(1)活动目标:
①同学们了解奥运,了解北京,体会奥运精神。
②使同学们产生民族自豪感和
更加热爱祖国。
②(2)活动内容:
③①要求学生查找关于北京奥运的相关资料。
④②学生展示个人找到的资料,参与讨论并发表个人意见。
③老师讲解评
价。
(3)活动步骤:
⑤①看:学生查看有关北京的相关资料,特别有关奥运的。
②说:把查看到的
资料在班级中交流。
③画:画画你心中的奥运。
⑥④写:写写我为奥运献计献策。
⑦(4)资源应用:网络,报纸,电视,电脑多媒体等。
(5)学生展示:
⑧①展示找到的资料。
②展示所画图片。
⑨③发表对北京奥运的建议和祝福。
(6)教师评价:
⑩①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客观的评价。
⑪②运用多媒体,展示关于北京奥运的系统信息。
⑫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领学生更加热爱祖国。
2 主题:
远离不良现象,做个文明主题班会活动背景
一.活动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二.活动准备三.活
动过程
(一)活动基本情况1、时间2、地点3、班主任4、主持
人5、参与者
(二)活动程序(三)活动纪实
四.活动思考五.活动总结
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十分成功,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的
意义,原同学们树立、、、、、、意思,让、、、、永远与你相随,让幸福快乐永远与
你们相伴!
希望你们以后能远离不良的社会现象,成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好公民,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