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24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高考研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24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高考研析人民版
真题典例
1.[2015·广东高考]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题干中“1920年苏俄”可知当时实行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禁止粮食买卖,故C正确;私营企业涌现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后才出现的现象,故A错误;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是勃列日涅夫改革中出现的现象,故
B错误;农业集体化运动是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故D错误。
2.[2015·天津高考]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
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
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答案A
解析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是在苏俄实行新经
济政策时期;哈默博士“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是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
由此可知,A项正确。
苏俄时期,美国推行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B项错误。
“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
D项不符合史实,当时苏俄受美国敌
视,而应邓小平邀请时中美关系已逐步走向正常化,故D项错误。
3.[2015·山东高考]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
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
答案A
解析1928~1937年,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强国,到1937年其工
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在此期间苏联工业生产虽快速增长但依然落后于美国,而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工业萎缩,工业总产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综合分析可知本
题选A项。
4.[2014·江苏高考]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
阅读该表,造成
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答案B
解析从时间来看,1921~1924年,这正是新经济政策推行期间,B项所述是新经济政
策中的农业政策。
故选B。
5.[2014·福建高考]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
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
这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答案D
解析提高谷物和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属于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故D项符合题意。
农
业集体化主要推行于斯大林执政时期,A项错误;“加速发展战略”是戈尔巴乔夫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B项错误;当时在冷战格局下,统一的世界市场并未形成,C项错误。
师说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