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坑”的十大行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坑”的⼗⼤⾏业
每年的315是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在中国,每年都有315晚会,在晚会上会揭露⼀些骗局以及假冒伪劣商品,公布⼀些不诚信的企业,并且向消费者传递⼀些保护⾃⾝权益的知识,315可称得上是⼀些不良商家的“噩梦”。

2019的315⼜到了,随之⽽来的是⼀批批骗局的揭露,今天店铺⼩编主要为您讲⼀讲2018年⾥最“坑”的⾏业有哪些。

⼀、最“坑”的⼗⼤⾏业
(⼀)家电⾏业
售后服务质量猫腻多
售后服务质量猫腻多,夸⼤问题、模糊收费标准、⼩病⼤治等乱象凸显。

⼩家电产品售后维修难、维修⽹点难找、服务滞后,个别品牌三包期内不能履⾏服务承诺,找各种理由拒绝提供及时上门维修服务。

(⼆)保险⾏业
消费者合理诉求难满⾜
从业⼈员素质低、流动性⼤,消费者合理诉求难满⾜。

车险定损员伪造事故现场,骗取保费。

保险霸王条款内容冗长、深奥。

服务质量诚信⽋缺,如只换不修、⼩修变⼤修等。

个别从业⼈员为业绩进⾏误导宣传,夸⼤保险功能。

(三)检验检测⾏业
数据弄虚作假
个别城市机动车检验检测⾏业对代办揽客的“车串串”“兔⼦”等打击⼒度不够。

检验检测⾏业诚信意识薄弱,存在检验检测数据弄虚作假、不实宣传等现象。

检验检测门槛低,市场存在“⼩、散、乱、弱”问题。

(四)汽车及配件⾏业
零部件领域标准缺失
汽车维修“未能⼀次修复”⽐率为5.6%,⼩病⼤修、以旧充新,零部件领域标准缺失,汽配市场⼩、杂、乱。

新能源汽车不能及时维修,缺少较熟练的维修⼈员;故障率升⾼,表现在电池性能衰减、续驶⾥程缩短、三电系统故障等;现有的三包规定还未将新能源汽车纳⼊其中。

汽车零部件检测国家标准、⾏业标准缺失。

个别4S店以优惠价格为由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端车辆要求买指定维修险。

(五)旅游⾏业
强制消费问题突出
强制消费问题突出,存在欺客、宰客现象。

⼀些不合理的低价旅游团,通过低价吸引游客,购物时长超过逛景点时长,导游变相强迫购物消费。

住宿谈好的豪华宾馆,最后告知是“准”四星、“准”三星。

服务缩⽔,如减少就餐次数,往往以给游客半天或⼀天⾃由活动时间为由,就餐⾃理。

景点缩⽔,所谓的五⽇游、七⽇游,掐头去尾,真正游的时间只有三五天。

个别游客中⼼存在拉客现象,监督投诉电话公⽰密度不够。

(六)⽹约车⾏业
准⼊机制存安全隐患
服务平台诚信缺失,缺少相关的法规及有效的社会监督。

平台在安全措施和准⼊机制上存在安全隐患。

⽹约车计价不透明,爽约车乱象突出。

(七)电信⾏业
擅⾃调⾼套餐
个别电信运营商存在夸⼤宣传,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先斩后奏”擅⾃调⾼套餐。

运营商与互联⽹公司合作,推出⼤量的不限流量卡,推⾏⾃动续约,没有提醒;特价套餐有陷阱,⼀般三个⽉或半年有优惠,优惠完则⾃动恢复原价,不提醒消费者。

(⼋)电商⾏业
电商+直播平台⾼仿货泛滥
电商+直播平台⾼仿货泛滥,涉嫌假冒伪劣等可疑产品的销售,产品多为⼤牌化妆品、⾐服、鞋⼦、⾯膜、⼿机
等,作为新消费领域,因存在监管盲区,消费者合法权益很难保障。

个别电商平台已成为部分⼚商售卖⼭寨产品、三⽆产品和劣质产品的通道。

(九)⼿机⾏业
维修价格⾼昂
维修价格⾼昂,特别是⼿机屏,维修价格达到⼿机原价。

不严格履⾏三包规定,符合退货条件的不给退货或维修时间过长,多次维修仍不能排除故障。

维修点对“三包”期内的⼿机,以种种理由推卸责任。

⽹络上假冒特约⼿机维修⽹点猖獗,维修过程中存在恶意损毁零件、夸⼤损坏程度、收取昂贵费⽤、更换电池等配件不使⽤原⼚配件等现象。

⼈脸识别存在安全漏洞。

备⽤机难落实,部分品牌告知国家没有对备⽤机的规定或不清楚。

(⼗)家装⾏业
售后服务⽆保障
规模⼩,从业门槛低,鱼龙混杂,售后服务⽆保障,“低价全包”变⾝“加价全包”。

合同使⽤模糊表述,利⽤消费者不清楚装修材料和⼯艺,偷⼯减料、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施⼯半途加价成潜规则,如谈好的⼀⼝价施⼯全包,半途突然要求加价,或先有意删减部分项⽬,过程中再找各种理由增加费⽤。

本组⽂/本报记者李-佳
⼆、相关新闻
(⼀)红星美凯龙上丰台投诉排⾏榜
丰台⼯商分局举办了“信⽤让消费更放⼼”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上,该分局12315中⼼发布了2018年丰台区投诉排名前⼗名企业名单。

今时信-合(北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国泰永康⼤药房有限公司、**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具建材⼴场有限公司位居投诉榜的前三名。

据丰台⼯商分局12315中⼼介绍,2018年,中⼼共接收投诉举报5万余件。

主要涉及互联⽹销售、家装、房地产中介、教育培训、健⾝等⾏业。

消费者集中反映的主要问题为虚假宣传、不履⾏合同约定、不公平格式条款、不按约定提供服务、退卡退费追偿难、产品质量不合格等⽅⾯。

丰台⼯商表⽰,为不断优化辖区消费环境,加快消费纠纷处理效率,提⾼消费者满意度,该分局还制定了三⼤举措促进全区企业诚信经营。

作为市场监管部门,该分局将积极引导丰台区企业加⼊消费纠纷快速和解平台。

为全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服务,⿎励企业落实⾸问责任制,快速解决投诉纠纷。

对辖区内被诉热点企业进⾏信息披露。

通过“放⼼消费在丰台”微信号以及居民社区公告栏等线上、线下的⽅式对问题企业投诉相关情况予以公⽰,及时提⽰消费者防范,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信⽤约束企业⾃律;建⽴投诉举报热点问题风险预警机制。

(⼆)快件延误丢失损毁申诉多
2018年全国邮政业消费者申诉中⼼共受理消费者申诉为202.5万件,其中邮政服务问题申诉7.8万件,占3.9%,快递服务问题申诉194.7万件,占96.1%。

在受理的所有申诉中有效申诉为11万件,同⽐下降56%,其中,针对邮政企业的有效申诉为1.2万件,占⽐为10.4%;针对快递企业的有效申诉为9.9万件,占⽐为89.6%。

2018年,申诉中⼼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共计6544.9万元。

数据显⽰,消费者对邮政管理部门处理申诉的满意率为98.6%,同⽐增长0.4个百分点;对邮政企业申诉处理结果的满意率为97.9%,同⽐增长0.5个百分点;对快递企业申诉处理结果的满意率为97.1%,同⽐增长0.6个百分点。

2018年邮政业消费者申诉⽐较集中的主要是邮件、快件的延误、末端投递服务质量和邮件快件丢失、内件短少问题,分别占申诉总量的31.9%、23.4%和21.5%。

投递服务、快件延误、丢失损毁这三⽅⾯的问题占了全部申诉的76.8%,说明快递企业在处理经济效益、业务增长、快递时效与服务质量的关系等⽅⾯还需要很⼤改进。

以上就是店铺⼩编为您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揭露这些⿊幕不仅仅是为了警告商家,同时也是为了警醒消费者,在⽣活中接触到相关⽅⾯时要多加注意,遇到侵犯⾃⾝权益的不良⾏为时,要及时投诉举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的合法权益。

如果您还有疑问,可以咨询店铺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