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上册 近代化探索复习共31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 反映中国先进人物为挽救民族危亡前仆后继、不屈不 挠、坚持不懈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知识应用:
1 、践行了自己“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 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的豪言壮 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 D )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 国近代化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 和作用。
中国近代化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 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知识梳理 戊戌变法
序幕 时间 代表人物
公车上书(1895年) 1898年6——9月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主要内容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影 响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 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知识梳理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取 得胜利。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选 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一 系列法令。
5、1924年创建黄埔军校、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
知识梳理 新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 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
主阵地 《新青年》 北京大学
主要思潮 “民主”、“科学”
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 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90年代

经济上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康、梁 1898年 维新派
君主立宪 变法图强 制
政治制度
封建自 救运动
资产阶 级改良 运动
开辟中国 近代化道 路
起到思想 启蒙作用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孙中山 1911年 革命派
民主共和 三民主义 制
政治制度
资产阶 级民主 革命
推翻、结 束、民主 共和观念
新文化运 激进的民 陈、李、
地位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 解放运动。
作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 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知识梳理:
近代化的探索
时间 阶级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学习内容
性质
影响或 作用
名称
洋务运 动
地主阶级
奕、曾、 李、左、
师夷长技
先进技术
19世纪60- 洋务派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孙中山革命活动
1、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振兴 中华”的口号。
2、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 领。
3、1906年提出“民族”、“民权”、“民 生”,即“三民主义”,成为领导革命的旗帜。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1860--1919)
专题复习: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含义:
近代化也称现代化,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 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 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 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 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本质是资本主义化。

民主科学
1915年开始主主义者 胡、鲁
思想文化 思想上
思想解 放运动
促进了思 想解放和 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
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 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 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 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中国近代化探索简表
初二历史上册 近代化探索复习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第 三 阶 段 西方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思考
中国近代化探索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 西方的思想文化。
试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1、在方法上都是向西方学习。
2、从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中国近代化:
简单说,是指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追求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这种学习包括经济、政治 制度、科技、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 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因此中国近代化应指近代中国的资本 主义化,这是史学界较为普遍的看法。
本专题课标内容标准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 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 中的地位和作用。
阶段
学习层面
相关事件
第一阶段
西方军事器物
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
西方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第三阶段
西方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思考:
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在近代化探索中在方法上有何共同点?
向西方学习
中国近代化探索简表
阶段
学习层面
相关事件
第 一 阶 段 西方军事器物 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
西方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知识梳理
洋务运动
时 间 19世纪60——90年代
代表人物 目的
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口号 内容
评价
“自强”;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培养人才。
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自救运动,没 有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但学习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 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 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