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好发牙、好发牙面、好发部位
23
龋病好发部位及牙面
1.2.后牙咬合面窝沟龋 3.磨牙颊面沟龋 4.牙颈部龋 5.后牙邻面龋 6.因阻生牙而致的邻面龋 7.前牙舌面窝龋 8.前牙邻面龋
24
龋病的好发牙齿
不同牙齿解剖形态和生长部位的特点,龋病在各牙的发 生率出存在着差别。
25
龋病的分类
Ø 进展速度 Ø 解剖部位 Ø 病变程度
B:暗层 (dark zone)
C:病损体部 (body of the lesion)
D:表层 (surface zone)
D
C
A B
11
釉质龋的病理过程
• 龋齿脱矿最早的表现是表层下出现透明带, 临床表现和X线片均不能发现;
• 透明带扩大,部分区域有再矿化现象,其中 心出现暗带;
• 暗带中心出现病损体部其相对透明,临床表 现为龋白斑;
2.龋病的定义是 A.牙齿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B.在多种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急性严重性破坏的一种病 C.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D.在多种内在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E.在细菌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28
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继发龋(secondary caries):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
缘或窝洞周围牙体 组织破裂,形成菌 斑滞留区,或修复 材料与牙体组织不 密合,留有小的缝 隙,这些都有可能 成为致病条件,产 生龋病。
29
按损害解剖部位分类
牙合面(窝沟)龋 :牙合面窝沟 是釉质的深通道,个 体之间的形态差异很大,常影响龋病的发展 窝沟类型:V、U、I、IK及其它类型。
浅龋
35
中龋
深龋
临床常见三种类型龋病
浅龋
中龋
深龋
36
第三节 龋病的诊断
37
龋病的诊断方法
透照
38
一、龋病的诊断方法
视诊:有无颜色改变,有无腔洞形成。 探诊:有无粗糙、钩拉或插入的感觉,探测龋洞部位、
深度、大小、有无穿髓孔等。 温度刺激试验:冷热刺激或电活力测定牙髓反应。 X线检查:邻面龋、继发龋或隐匿龋不宜探针查出用此法。 透照:对检查前牙邻面龋洞甚为有效。
30
按损害解剖部位分类
1 窝沟龋 • 限指部位:磨牙、前磨
牙咬合面、磨牙颊面沟 、上前牙舌侧窝
31
按损害解剖部位分类 2 平滑面龋 • 邻面龋:近远中接触点处。 • 颈部龋:牙颊、舌面,靠近釉牙骨质处
颈部龋
邻面龋
32
按损害解剖部位分类
根面龋:根面牙骨质发生的龋病损害称为根面龋。主要 发生于牙龈退缩、根面外露的老年人牙列。
16
牙骨质龋切片
牙周袋内牙骨质龋 形成
牙骨质龋沿穿通纤维向深 处扩散
17
牙骨质龋
形牙 成骨 根质 部龋 牙进 本一 质步 龋发
展 ,
18
脱矿和再矿化
• 脱矿---在酸的作用下,牙齿矿物质发生溶解,钙和磷酸 盐等无机离子由牙齿中脱出。
• 脱矿过程由扩散控制,反应的始动阶段取决于氢离子到 达釉质表面的速度。
41
中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龋病进展到牙本质时,由于牙本质中所含无机物较釉质少.而 有机物较多,在结构上又有很多小管,有利于细菌入侵,容易 形成龋洞。
牙本质因脱矿和有机质溶解而软化,随色素侵入而变色,同时 出现主观症状。对冷热酸甜食物敏感,冷刺激尤为明显,但刺 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中龋时牙髓组织受到激惹,可发生保护性反应,形成修复性牙 本质,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变发展。中龋有其典型的临床 特行,因此诊断并不困难。
深龋 无自发痛
可复性牙髓炎 无自发痛
冷热可有激发痛去 除刺激后疼痛立即 消失
有深龋洞探查可有 痛点
正常
遇冷明显,去除 刺激后症状可持 续数秒钟缓解
有深龋洞近髓探 查敏感
一过性敏感
无叩痛 间接盖髓后充填
无叩痛 安抚后充填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自发性隐痛,或有 急性发作使 偶有自发性隐痛长 期冷热刺激不适也 有急性发作使 有深龋洞无穿髓孔 探诊反应迟钝 反应迟钝或迟缓
• 再矿化---使钙、磷和其他矿物例子沉积于正常或部分脱 矿的釉质中或釉质表面的过程。
19
脱矿和再矿化
20
促进再矿化过程
去除致龋的底物 仔细刷牙 局部用氟
21
第二节 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Clinic manifestations of Caries
要求:掌握浅、中、深龋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熟悉龋病的三种分类方法及临床表现
42
深龋
有较深的龋洞,洞内有软化牙本质、食物残渣等,对温度刺激 和化学刺激均有酸痛感,特别是对温度刺激感觉明显。但刺激 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 深龋时一般均能引起牙髓组织的修复性反应,包括修复性牙本 质形成,轻度的慢性炎症反应,或血管扩张、成牙本质细胞层 紊乱等。
43
二、龋病诊断标准
特点
浅龋
中龋
深龋
• 概念: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 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 龋病的临床特征:
牙体硬组织在
各方面均发生变化。
是什么原因诱发龋病 的呢?
4
主要致龋细菌?
5
龋病病因---四联因素
6
龋病进展方向
7
前言
龋病发生在牙齿硬组织,从获得性膜、细菌黏附、 牙菌斑生物膜形成到引起牙齿的色、形、质损害, 一般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
40
浅龋
Ø龋病损仅限于牙齿表层,发生于牙冠部者为釉 质龋,如发生于牙颈部者,则为牙骨质龋。位于 牙冠的浅龋又可分为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Ø浅龋是龋病的初级阶段,病变只限于牙齿的表 浅层,一般无龋洞和自觉症状,故多在口腔检查 时被发现,也有少数患者是因牙面变黑而就诊的。
Ø浅龋诊断应与釉质发育不全,釉质钙化不全, 氟斑牙相鉴别
53
思考练习题
3.患者,男,35岁,左下后牙遇冷不适,无自发痛,1年前患者曾一 次补牙。检查:36牙合面树脂充填物边缘破裂,可勾住探针,叩(-), 冷(+),刺激后疼痛立即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中龋 B.深龋 C.继发龋 D.急性牙髓炎 E.慢性牙髓炎 4.患者因右下后牙遇甜食痛求诊。检查:6远中邻面龋,诉敏感,
棕 色,质地湿软, 病变进展较快。
猛性龋(rampant)多数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龋,病程发
展很快。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疗的患者,也称放 射性龋。
27
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 慢性龋(chronic caries)临
床多见。呈黑褐色,质地干 硬, 病变进展较慢。 • 静止龋(arrested caries) 病变环境发生变化,龋病不 再继续发展 ,龋损仍然保持原 状。
颜色改变 形态改变
质地改变 症状
部位
白垩色或黄褐色
黑棕色
黑色或黑棕色
无 粗糙感
有洞形成边缘不 有洞形成边缘不
规则
规则
软
质软
可无症状或敏感
敏感
牙釉质浅层(窝沟龋 牙本质浅层 、光滑面龋)牙骨质 浅龋(根面龋)
敏感、探诊可有 痛点
牙本质深层
44
窝沟面浅龋的鉴别诊断
病种 鉴别点
颜色
探诊
正常窝沟 黑褐色 硬、光滑
牙本质龋的病理变化
革样牙本质
14
不同时期的牙本质龋 牙釉质-牙本质龋
15
牙骨质龋
• 牙骨质的龋损过程和牙本质龋 相同,临床上牙骨质龋呈浅碟 形,常发生在牙龈严重退缩, 根面自洁作用较差的部位。
• 根面龋:在接近釉牙骨质界处 ,牙骨质厚度通常仅为2050um,若发生龋损波及牙本 质就称为根面龋。
39
龋病的诊断(五种手段)
1、问诊:询问患者有无激发痛
1)一过性? 2)长时间?
2、视诊:观察患牙 1)色改变? 2)形改变?
3、探诊:用探针探测
1)龋损部是否粗糙、钩拉、插入感? 2)龋洞的位置、质地、范围、程度、有无穿
髓孔、出血、酸痛?
4、牙髓活力测试
1)冷诊法 2)热诊法 3) 电诊法
5、x线检查 1)多用于: 邻面龋、继发龋、根面龋 2)检测: 龋洞大小、范围、形状、深度、及与髓腔的关系
第三讲
龋病临床表现与诊断
整理课件
1
教学要求
1 了解龋病的病理过程 2 熟悉龋病的临床分类 3 掌握龋病的好发部位及其规律 4 掌握龋病的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 5 掌握龋病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2
WHAT IS CARIES?
什么是龋病?
3
龋病
(dental caries or tooth decay)
轻度叩痛
根管治疗
47
本章小结
1 掌握龋病的好发部位及其规律 2 掌握龋病的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 3 掌握龋病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48
49
刺激痛
50
51
复习及思考题
1. 急性龋和慢性龋的区别 2. 龋病的诊断要点 3. 临床常用的龋病检查方法
52
思考练习题
1.龋齿与氟斑牙的鉴别要点是 A.牙面的光泽度 B.牙面颜色改变 C.发生牙位多少 D.有无釉质缺损 E.有无地区因素
急性龋(acute caries) 慢性龋(chronic caries) 继发龋(secondary caries)
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根面龋 线性釉质龋(linear enamel caries) 隐匿性龋
浅龋 中龋 深龋
26
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Ø急性龋(acute caries)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呈浅
33
按损害解剖部位分类
• 线性釉质龋(linear enamel caries):损害主要发 生于上颌前牙唇面的新生带处(neo-natal zone)。常见于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儿童牙列。
• 隐匿性龋---好发于磨牙沟裂下方和 邻面,病变呈外窄内宽的损害,临床 检查常易漏诊。
34
按病变深度分类
在临床上最为适用和常用
冷 热测同对照牙。7颊面色素沉着,可卡住探针,冷测同对照 牙。诊断为 A.7浅龋,6中龋 B.76中龋 C.7中龋,6深龋 D.7浅龋,6深龋 E. 以上诊断均不正确
54
55
Thank you!
整理课件
56
8
第一节 龋病的病理过程
• 龋病是牙齿对牙菌斑生物 膜及其代谢产物的动态反 应的结果;
• 初期超微结构水平的脱矿 和再矿化以及晚期的龋洞 的形成。
9
釉质龋
一、釉质龋分区
釉质是全身最硬的矿化组织。龋病的早期阶段,釉质 的表面层损害极少,在表面层下方表现为脱矿
10
釉质早期龋
A:透明层 (translucent zone)
窝沟龋 墨浸状黑褐色 粗糙或可插入
45
平滑面浅龋的鉴别诊断
病种
鉴别点 颜色 探诊 部位
地区流行
平滑面龋 釉质发育不全
黄、黑褐色
黄褐色
粗糙
坚硬、光滑
邻面、颈部
恒前牙、两侧对 称
无
无
钙化不全
白垩色 硬、光滑 任何部位
无
氟斑牙
深褐色 硬
上前牙唇 面 有
46
深龋病的鉴别诊断
鉴别点 自发痛
温度测 试
检查
牙髓测 试 叩痛 治疗
• 病损体部外源性着色临床上表现为棕色龋斑 • 发展到牙本质界的潜行性破坏临床上表现为
蓝白色; • 牙齿表面的龋坏,龋洞形成。
DC BA
12
牙本质龋
病损形态呈三角形,顶部朝向髓腔,底部朝向 釉牙本质界,其改变由表层向病损深部分为 四层结构:
➢ 坏死崩解层 ➢ 细菌侵入层 ➢ 脱矿层 ➢ 透明层
13
好发牙、好发牙面、好发部位
23
龋病好发部位及牙面
1.2.后牙咬合面窝沟龋 3.磨牙颊面沟龋 4.牙颈部龋 5.后牙邻面龋 6.因阻生牙而致的邻面龋 7.前牙舌面窝龋 8.前牙邻面龋
24
龋病的好发牙齿
不同牙齿解剖形态和生长部位的特点,龋病在各牙的发 生率出存在着差别。
25
龋病的分类
Ø 进展速度 Ø 解剖部位 Ø 病变程度
B:暗层 (dark zone)
C:病损体部 (body of the lesion)
D:表层 (surface zone)
D
C
A B
11
釉质龋的病理过程
• 龋齿脱矿最早的表现是表层下出现透明带, 临床表现和X线片均不能发现;
• 透明带扩大,部分区域有再矿化现象,其中 心出现暗带;
• 暗带中心出现病损体部其相对透明,临床表 现为龋白斑;
2.龋病的定义是 A.牙齿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B.在多种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急性严重性破坏的一种病 C.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D.在多种内在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E.在细菌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28
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继发龋(secondary caries):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
缘或窝洞周围牙体 组织破裂,形成菌 斑滞留区,或修复 材料与牙体组织不 密合,留有小的缝 隙,这些都有可能 成为致病条件,产 生龋病。
29
按损害解剖部位分类
牙合面(窝沟)龋 :牙合面窝沟 是釉质的深通道,个 体之间的形态差异很大,常影响龋病的发展 窝沟类型:V、U、I、IK及其它类型。
浅龋
35
中龋
深龋
临床常见三种类型龋病
浅龋
中龋
深龋
36
第三节 龋病的诊断
37
龋病的诊断方法
透照
38
一、龋病的诊断方法
视诊:有无颜色改变,有无腔洞形成。 探诊:有无粗糙、钩拉或插入的感觉,探测龋洞部位、
深度、大小、有无穿髓孔等。 温度刺激试验:冷热刺激或电活力测定牙髓反应。 X线检查:邻面龋、继发龋或隐匿龋不宜探针查出用此法。 透照:对检查前牙邻面龋洞甚为有效。
30
按损害解剖部位分类
1 窝沟龋 • 限指部位:磨牙、前磨
牙咬合面、磨牙颊面沟 、上前牙舌侧窝
31
按损害解剖部位分类 2 平滑面龋 • 邻面龋:近远中接触点处。 • 颈部龋:牙颊、舌面,靠近釉牙骨质处
颈部龋
邻面龋
32
按损害解剖部位分类
根面龋:根面牙骨质发生的龋病损害称为根面龋。主要 发生于牙龈退缩、根面外露的老年人牙列。
16
牙骨质龋切片
牙周袋内牙骨质龋 形成
牙骨质龋沿穿通纤维向深 处扩散
17
牙骨质龋
形牙 成骨 根质 部龋 牙进 本一 质步 龋发
展 ,
18
脱矿和再矿化
• 脱矿---在酸的作用下,牙齿矿物质发生溶解,钙和磷酸 盐等无机离子由牙齿中脱出。
• 脱矿过程由扩散控制,反应的始动阶段取决于氢离子到 达釉质表面的速度。
41
中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龋病进展到牙本质时,由于牙本质中所含无机物较釉质少.而 有机物较多,在结构上又有很多小管,有利于细菌入侵,容易 形成龋洞。
牙本质因脱矿和有机质溶解而软化,随色素侵入而变色,同时 出现主观症状。对冷热酸甜食物敏感,冷刺激尤为明显,但刺 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中龋时牙髓组织受到激惹,可发生保护性反应,形成修复性牙 本质,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变发展。中龋有其典型的临床 特行,因此诊断并不困难。
深龋 无自发痛
可复性牙髓炎 无自发痛
冷热可有激发痛去 除刺激后疼痛立即 消失
有深龋洞探查可有 痛点
正常
遇冷明显,去除 刺激后症状可持 续数秒钟缓解
有深龋洞近髓探 查敏感
一过性敏感
无叩痛 间接盖髓后充填
无叩痛 安抚后充填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自发性隐痛,或有 急性发作使 偶有自发性隐痛长 期冷热刺激不适也 有急性发作使 有深龋洞无穿髓孔 探诊反应迟钝 反应迟钝或迟缓
• 再矿化---使钙、磷和其他矿物例子沉积于正常或部分脱 矿的釉质中或釉质表面的过程。
19
脱矿和再矿化
20
促进再矿化过程
去除致龋的底物 仔细刷牙 局部用氟
21
第二节 龋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Clinic manifestations of Caries
要求:掌握浅、中、深龋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熟悉龋病的三种分类方法及临床表现
42
深龋
有较深的龋洞,洞内有软化牙本质、食物残渣等,对温度刺激 和化学刺激均有酸痛感,特别是对温度刺激感觉明显。但刺激 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 深龋时一般均能引起牙髓组织的修复性反应,包括修复性牙本 质形成,轻度的慢性炎症反应,或血管扩张、成牙本质细胞层 紊乱等。
43
二、龋病诊断标准
特点
浅龋
中龋
深龋
• 概念: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 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 龋病的临床特征:
牙体硬组织在
各方面均发生变化。
是什么原因诱发龋病 的呢?
4
主要致龋细菌?
5
龋病病因---四联因素
6
龋病进展方向
7
前言
龋病发生在牙齿硬组织,从获得性膜、细菌黏附、 牙菌斑生物膜形成到引起牙齿的色、形、质损害, 一般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
40
浅龋
Ø龋病损仅限于牙齿表层,发生于牙冠部者为釉 质龋,如发生于牙颈部者,则为牙骨质龋。位于 牙冠的浅龋又可分为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Ø浅龋是龋病的初级阶段,病变只限于牙齿的表 浅层,一般无龋洞和自觉症状,故多在口腔检查 时被发现,也有少数患者是因牙面变黑而就诊的。
Ø浅龋诊断应与釉质发育不全,釉质钙化不全, 氟斑牙相鉴别
53
思考练习题
3.患者,男,35岁,左下后牙遇冷不适,无自发痛,1年前患者曾一 次补牙。检查:36牙合面树脂充填物边缘破裂,可勾住探针,叩(-), 冷(+),刺激后疼痛立即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中龋 B.深龋 C.继发龋 D.急性牙髓炎 E.慢性牙髓炎 4.患者因右下后牙遇甜食痛求诊。检查:6远中邻面龋,诉敏感,
棕 色,质地湿软, 病变进展较快。
猛性龋(rampant)多数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龋,病程发
展很快。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疗的患者,也称放 射性龋。
27
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 慢性龋(chronic caries)临
床多见。呈黑褐色,质地干 硬, 病变进展较慢。 • 静止龋(arrested caries) 病变环境发生变化,龋病不 再继续发展 ,龋损仍然保持原 状。
颜色改变 形态改变
质地改变 症状
部位
白垩色或黄褐色
黑棕色
黑色或黑棕色
无 粗糙感
有洞形成边缘不 有洞形成边缘不
规则
规则
软
质软
可无症状或敏感
敏感
牙釉质浅层(窝沟龋 牙本质浅层 、光滑面龋)牙骨质 浅龋(根面龋)
敏感、探诊可有 痛点
牙本质深层
44
窝沟面浅龋的鉴别诊断
病种 鉴别点
颜色
探诊
正常窝沟 黑褐色 硬、光滑
牙本质龋的病理变化
革样牙本质
14
不同时期的牙本质龋 牙釉质-牙本质龋
15
牙骨质龋
• 牙骨质的龋损过程和牙本质龋 相同,临床上牙骨质龋呈浅碟 形,常发生在牙龈严重退缩, 根面自洁作用较差的部位。
• 根面龋:在接近釉牙骨质界处 ,牙骨质厚度通常仅为2050um,若发生龋损波及牙本 质就称为根面龋。
39
龋病的诊断(五种手段)
1、问诊:询问患者有无激发痛
1)一过性? 2)长时间?
2、视诊:观察患牙 1)色改变? 2)形改变?
3、探诊:用探针探测
1)龋损部是否粗糙、钩拉、插入感? 2)龋洞的位置、质地、范围、程度、有无穿
髓孔、出血、酸痛?
4、牙髓活力测试
1)冷诊法 2)热诊法 3) 电诊法
5、x线检查 1)多用于: 邻面龋、继发龋、根面龋 2)检测: 龋洞大小、范围、形状、深度、及与髓腔的关系
第三讲
龋病临床表现与诊断
整理课件
1
教学要求
1 了解龋病的病理过程 2 熟悉龋病的临床分类 3 掌握龋病的好发部位及其规律 4 掌握龋病的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 5 掌握龋病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2
WHAT IS CARIES?
什么是龋病?
3
龋病
(dental caries or tooth decay)
轻度叩痛
根管治疗
47
本章小结
1 掌握龋病的好发部位及其规律 2 掌握龋病的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 3 掌握龋病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48
49
刺激痛
50
51
复习及思考题
1. 急性龋和慢性龋的区别 2. 龋病的诊断要点 3. 临床常用的龋病检查方法
52
思考练习题
1.龋齿与氟斑牙的鉴别要点是 A.牙面的光泽度 B.牙面颜色改变 C.发生牙位多少 D.有无釉质缺损 E.有无地区因素
急性龋(acute caries) 慢性龋(chronic caries) 继发龋(secondary caries)
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根面龋 线性釉质龋(linear enamel caries) 隐匿性龋
浅龋 中龋 深龋
26
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Ø急性龋(acute caries)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呈浅
33
按损害解剖部位分类
• 线性釉质龋(linear enamel caries):损害主要发 生于上颌前牙唇面的新生带处(neo-natal zone)。常见于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儿童牙列。
• 隐匿性龋---好发于磨牙沟裂下方和 邻面,病变呈外窄内宽的损害,临床 检查常易漏诊。
34
按病变深度分类
在临床上最为适用和常用
冷 热测同对照牙。7颊面色素沉着,可卡住探针,冷测同对照 牙。诊断为 A.7浅龋,6中龋 B.76中龋 C.7中龋,6深龋 D.7浅龋,6深龋 E. 以上诊断均不正确
54
55
Thank you!
整理课件
56
8
第一节 龋病的病理过程
• 龋病是牙齿对牙菌斑生物 膜及其代谢产物的动态反 应的结果;
• 初期超微结构水平的脱矿 和再矿化以及晚期的龋洞 的形成。
9
釉质龋
一、釉质龋分区
釉质是全身最硬的矿化组织。龋病的早期阶段,釉质 的表面层损害极少,在表面层下方表现为脱矿
10
釉质早期龋
A:透明层 (translucent zone)
窝沟龋 墨浸状黑褐色 粗糙或可插入
45
平滑面浅龋的鉴别诊断
病种
鉴别点 颜色 探诊 部位
地区流行
平滑面龋 釉质发育不全
黄、黑褐色
黄褐色
粗糙
坚硬、光滑
邻面、颈部
恒前牙、两侧对 称
无
无
钙化不全
白垩色 硬、光滑 任何部位
无
氟斑牙
深褐色 硬
上前牙唇 面 有
46
深龋病的鉴别诊断
鉴别点 自发痛
温度测 试
检查
牙髓测 试 叩痛 治疗
• 病损体部外源性着色临床上表现为棕色龋斑 • 发展到牙本质界的潜行性破坏临床上表现为
蓝白色; • 牙齿表面的龋坏,龋洞形成。
DC BA
12
牙本质龋
病损形态呈三角形,顶部朝向髓腔,底部朝向 釉牙本质界,其改变由表层向病损深部分为 四层结构:
➢ 坏死崩解层 ➢ 细菌侵入层 ➢ 脱矿层 ➢ 透明层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