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1.下列配对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A、电能的单位应为J或kW•h,而不是W,所以错误;
B、电动机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天平利用杠杆原理测质量;茶壶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故答案为:项中的对应关系都是正确的;
C、高压锅利用的是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所以错误;
D、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应该不改变,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应该改变,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常见物理现象及原理、物理量与单位的对应关系。

2.下列物理量中估测最合理的是()
A.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37℃
B. 书桌上的钢笔落到地上用时约10s
C. 家庭住房的空间高度约3m
D. 一本初三物理书的质量约2kg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书桌的高度在80cm左右,书桌上的钢笔落到地上用时在1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家庭住房的空间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两个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物理书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0.3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3.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不正确.
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正确.
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向下运动的.故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
4.2015年8月,来自挪威的艾斯朋和比约恩两人,在张家界天门山成功挑战“翼装飞毯”高空极限运动.艾斯朋身穿翼形装在天门山空中飞行(如图甲),比约恩从3000米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图乙),最后降落在艾斯朋的背上后,两人共同急速向前飞行(图丙),完成了世界第一例空中合体的壮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艾斯朋能够在空中滑行,是因为翼装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较大
B. 比约恩从飞机上跳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两人调整到速度相同时,比约恩降落到艾斯朋背上的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D. 两人共同飞行时,以天门山为参照物两人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基于蝙蝠飞行滑翔原理研发出来的翼装飞行服,采用韧性和张力极强的尼龙织物编制而成,特别是在运动服双腿、双臂和躯干间缝制大片结实的、收缩自如的、类似蝙蝠飞翼的翅膀.当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将双臂、双腿间的飞翼张开,形成一个气流受力面,将飞行运动员的这对“翅膀”托起,运动员可以通过双臂和双腿的调整,控制身体在空中缓慢滑翔,同时能调整航向.不是因为翼装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较大.故A错误;
B、比约恩从飞机上跳下后,受力不平衡,故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两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比约恩降落到艾斯朋背上的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所以应该调整到速度相同时,故C正确;
D、两人共同飞行时,以天门山为参照物,两人与天门山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根据翼装飞行的原理分析解答;(2)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处于非平衡状态;(3)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5.如图所示,一小钢球从光滑固定斜面的A点静止释放,相继经过B、C两点,且AB=BC,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A. 小钢球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小钢球在AB,BC两段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C. 就A,B,C三点而言,小钢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最大
D. 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B、小钢球从A处由静止滚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速度越来越大),动能增大,故A、B选项错误;
C、斜面光滑,整个过程能量守恒,小钢球具有的机械能不变,故C选项错误;
D、AB、BC两段的高度相等,因此减少的重力势能相等,故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小球的动能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在理想情况下(没有摩擦),小球的能量是守恒的;
根据小球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低,分析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结合能量守恒定律对各选项进行分析.
6.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估测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
A. 25 寸彩电的功率约 25W
B. 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 4 km/h
C. 洗澡水的温度约60℃
D.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凸透镜的焦距约50cm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25寸彩电的功率在100W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1.3m/s,4km/h=4× m/s≈1.1m/s,故B符合实际;
C、洗澡水的温度稍高于人的正常体温37℃,而60℃水的温度太高了,故C不符合实际;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选用的是薄透镜,焦距为5cm或10cm,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常识的了解,逐一分析各选项并作出判断.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
B.用玻璃做晶体的熔化实验
C.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A
【解析】【解答】A. 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可以将漆包线缠绕在铅笔上,用累积法测量直径,A符合题意;
B. 用玻璃是非晶体,故不能做晶体的熔化实验,B不符合题意;
C.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 不符合题意;
D. 木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生成了新的气体,所以不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测定氧气含量,不能有新的气体生成.
8.图象法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能表示下列哪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
A.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
B. 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
C. 某物质的密度与质量
D. 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A 错误;
B、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B错误;
C、某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密度与质量不成正比;故C 正确;
D、匀速行驶汽车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横纵坐标间的变化规律,此题中表达的是两个物理量间存在正比规律;由此选出符合图线变化规律的选项.
9.某探空气球(包括其下方的吊篮)与其下方吊篮中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吊篮所受的浮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气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所受浮力始终保持不变,此时气球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如果吊篮中物体的质量减少一半,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能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若去掉吊篮中所有的物体,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A. 2m/s
B. 3m/s
C. 4m/s
D. 5m/s
【答案】B
【解析】【解答】解:设气球质量为m,则物体质量为2m,由题意知空气阻力f=kv,v1=v2=1m/s.(1)当气球匀速下降时,受重力G=3mg,方向竖直向下;浮力F浮,方向竖直向上;和空气阻力f1=kv1,方向竖直向上;由平衡条件得:3mg=F浮+kv1①;(2)吊篮中物体的质量减少一半后,当气球以同样匀速上升时,受重力2mg,方向竖直向下;
浮力F浮,方向竖直向上;空气阻力f2=kv2,方向竖直向下;由平衡条件得:2mg+kv2=F 浮②;(3)去掉吊篮中所有的物体时,气球上升,设最终匀速运动,速度最大为v,此时气球受重力mg,方向竖直向下;
阻力f3=kv,竖直向下;浮力F,竖直线上;由平衡条件得:mg+kv=F浮③.
由①②③解得:v=3m/s.
故选B.
【分析】(1)气球在空气中受到重力、阻力和浮力的作用,当匀速下降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2)气球在空气中受到重力、阻力和浮力的作用,当匀速上升时,受到的力是平衡
力;(3)气球在上升和下降时,所受阻力的方向是不同的,阻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由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10.如图,我国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歼10战斗机加油.加油过程中,若战斗机的高度和速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
B.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动能都不变
C.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重力势能都不变
D. 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所以A错误;
B、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断变化所以动能改变,速度不变,所以B错误;
C、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断变化,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改变,所以C 错误;
D、加油过程中,速度和高度的不变,加油机的质量减小,战斗机的质量增加,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所以所以D正确.
故选D.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机械能=动能+势能.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势能只考虑重力势能.
11.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小明用卡取出自行车,行驶在上学途中,
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路旁的树木
B. 小明骑的自行车
C.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小明在上学的途中,以路旁的树木、迎面走来的行人、从小明旁边驶过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以小明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明是静止的;故选:B.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12.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2015年3月1日下午,英国的业余摄影师Le-May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只黄鼠狼骑在一只啄木鸟背上飞行的场景,如图。

这张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并被不断的PS。

关于图片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A. 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相对于啄木鸟是静止的
B. 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给啄木鸟的压力和啄木鸟给黄鼠狼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啄木鸟驮着黄鼠狼上下飞行过程中,啄木鸟客服自身重力做了功
D. 啄木鸟带着黄鼠狼向下俯冲时,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答案】B
【解析】【解答】飞行过程中,黄鼠狼与啄木鸟的相对位置不变化,故黄鼠狼相对于啄木鸟是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给啄木鸟的压力和啄木鸟给黄鼠狼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符合题意;啄木鸟驮着黄鼠狼上下飞行过程中,啄木鸟在自身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故啄木鸟克服自身重力做了功,C不符合题意;物体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和被举得高度有关,质量不变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在质量不变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故啄木鸟带着黄鼠狼向下俯冲时,高度减小,故其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故动能增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就是静止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的力,做功的条件是物体受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重力势能和高度有关,动能和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据ρ=m/v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据Q=cm△t可知,物体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C. 根据v=s/t可知,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D. 据R =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答案】C
【解析】【解答】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至于物体的材料有关,所以A不符合题意。

物体吸收热量与三个因素有关,所以B不符合题意。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有关。

【分析】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14.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B点到达最高点C 时速度为零.图中h1=h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在AB段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在BC段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B. 小球从A运动到B的时间等于它从B运动到C的时间
C. 小球抛出后向上运动是由于一直受到向上的力
D.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C时所受的合力为零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影响克服重力做功的因素是物体的重力和在重力反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距离和重力都相同,故AB段和BC段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相同;故A正确;
B、小球抛出后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路程相同,故时间越来越长,故B错误;
C、竖直向空中抛出一个小球,虽然失去了向上的推力,但小球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继续向上运动,故C错误;
D、不计空气阻力,小钢球运动到最高点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受的合力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影响克服重力做功的因素是物体的重力和在重力反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距离和重力都相同,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相同;(2)速度越来越小,路程相同,故时间越来越长;(3)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4)对小球在最高点时进行受力分析.
15.假期快结束了,外婆送小明乘车回家,当她看着汽车向前开动时,小明望向车窗外,看到外婆向后退去,原因是外婆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 地面、汽车
B. 汽车、地面
C. 汽车、汽车
D. 地面、地面
【答案】 A
【解析】【解答】外婆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看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汽车是向前运动的;若以汽车、小明为参照物,外婆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外婆是运动的,所以小明看到外婆向后退去;因此外婆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地面和汽车,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分析】先确定参照物,再看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是运动的.
16.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A. 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80℃
B. 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
C. 一个桔子的重力约为10N
D. 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1.2kW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80℃,故A不符合实际;
B、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5cm左右,中学生大拇指的宽度略小于2.5cm,在2cm左右,故B 不符合实际;
C、一个桔子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受到的重力约G=mg=0.1kg×10N/kg=1N,故C不符合实际.
D、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1200W=1.2kW,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17.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学生课桌高度约为150cm
B.一颗鸡蛋质量约为10g
C.成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
D.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0℃
【答案】C
【解析】【解答】A、普通学生课桌高度在1m以内,大约0.8m(即80cm);不会达到150cm;A不符合实际;
B、10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1个鸡蛋质量约为50g,B不符合实际;
C、成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C符合实际;
D、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D不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长度、质量、速度、温度的估测,普通学生课桌高度在1m以内,大约0.8m;1个鸡蛋质量约为50g;成人步行速度约为 1.1m/s;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注意生活经验的积累。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坐在教室考试的你,以来回走动的监考老师为参照物,你是运动的
B. 速度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 医院里B超机是利用次声波具有穿透力强这一特点工作的
D. 桌面上的书之所以静止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以来回走动的监考老师为参照物,坐在教室考试的你与监考老师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你是运动的。

A符合题意;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不符合题意;
C、医院里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穿透力强这一特点工作的。

C不符合题意;
D、桌面上的书之所以静止是因为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19.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
B. 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m/s
C. 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
D. 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0W 【答案】A
【解析】【解答】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A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m/s,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m/s,B不符合题意;C、人沐浴时水的温度比人的体温稍高即可,一般在40℃左右,C不符合题意;
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W~200W,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估测题目,注意掌握常见的物理量,例如长度、速度、温度、电功率、质量等等,并要善于观察和积累.
20.如图所示是小明滑滑板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滑板车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B. 运动的滑板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力
C. 滑板车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D. 小明蹬地使滑板车加速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以滑板为参照物,小明和滑板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小明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
B、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而不是因为不再受力.此选项错误;
C、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因此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利用了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此选项错误;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小明用力蹬地可以使滑板车的速度加快.此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①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如果发生改变,说明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是受到了力;
③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21.如图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描述相应物理量不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质量
B. 物体运动的路程
C. 用电器的电功率
D. 物体所受的压强
【答案】D
【解析】【解答】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的质量,A不符合题意;
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B不符合题意;
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用电器的电功率,C不符合题意;
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压力与面积的乘积,即FS,而物体所受的压强,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不能表示物体所受的压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理解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横纵坐标的乘积,再根据相关的物理量的计算分析.
22.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说明甲队拉乙队的力大于乙队拉甲队的力
C. 推门时手离门轴越远越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

但房子总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C
【解析】【解答】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所以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不能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A不符合题意;
B、甲拉乙的力和乙拉甲的力是相互作用力,故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甲方胜了乙方,是因为甲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的最大静摩擦力,B不符合题意;
C、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符合题意;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所以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

房子同样如此。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23.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
A. 垂直起飞
B. 垂直降落
C. 定速巡航
D. 空中悬停【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在一次试飞中,飞员感觉地面扑面而来,是感觉地面在向上运动,这是以运动飞机为参照物,并且飞机在垂直降落时感觉,故只有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24.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关于小秦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