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绍功全科治要讲座(八):痰迷心窍、痰停少阳等—无形之痰的精确辨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绍功全科治要讲座(八):痰迷心窍、痰停少阳等—无形之
痰的精确辨证
中医功夫在疗效
痰迷心窍、痰停少阳、痰浊中阻、痰窜经络、痰阻四肢—无形之痰的精确辨证
广义的痰,过去叫无形的痰。

它的症状有六个:苔腻、脉滑、头重、胸闷、口粘、纳呆。

这六个主症里面主要看苔腻,但见一症便是,其它五个症不必悉俱。

临床上病人苔腻,那就是广义的流痰,用祛痰的药会有效。

跟我抄方的人都知道,见到广义的痰应该用温胆汤。

啊,论治的时候我还给大家介绍了,温胆汤很便宜,但是很有效,专门针对广义的流痰。

广义的流痰要取得疗效的关键就是要化舌苔。

舌苔化了,就能管用。

除这六个症之外,还有五个定位。

(1)痰迷心窍。

主要除了六个症之外,还有眩晕、心悸、癫痫狂、中风和昏迷。

六个主症加上我自己的定位症,你给它分类就是痰迷心窍。

重要的药物就是胆南星。

千万不要用生南星,生南行毒性很大,弄不好病人就要抽风,用胆汁制过的这个南星。

第二个就是天竺黄。

第一个定位痰迷心窍。

(2)痰停少阳。

寒热往来,胁满易堵,喉如骨鲠,(就是梅核气)。

这里面特殊的药就是柴胡和黄芩。

刚才讲了,这寒热往来,就低烧的病人西医没办法,就给它诊断为神经性发热。

检查指标是正常的,而且这样的低烧用中医治疗效果很好。

我给你举两个例子。

一个例子,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副馆长,是个女性,当时40多岁。

她就低烧,平时低烧37.4度,尤其到来月经前后到38度、38.5度,整整半年。

在天坛医院,北京那个天坛医院,她靠近那儿。

反复给用西药,用了大量的抗生素,输液,都用了,就是降不下来。

后来呢,当时我还在广安门,到广安门来看病。

我主要辨她就是苔腻。

她苔腻呀,就用了小柴胡汤,我这怎么奇怪了?张仲景不是有个热入血室吗?
是不是?有这个吗?啊,热入血室,小柴胡汤主之。

她这个体温平常低,来月经时稍高了,这不就是张仲景讲热入血室,伤经脉了,就用小柴胡汤,但它里面没用半夏,太燥。

小柴胡汤里面给它加了两个药,一个扶正,所以我没给她用党参,给她用了西洋参;第二个给她加了茵陈。

茵陈退热,茵陈也利湿呀!
我讲治疗的时候要告诉你论治巧配呀!茵陈是退腻的退舌苔的好药。

通过我个人做这个,千方百计退舌苔,对不对?第一步就三竹轮换,第二个就加茵陈、泽泻,很简单。

也就这九个药,吃了两天了,突然不烧了。

她自己不相信呀!然后到医院量体温也不烧了。

一个礼拜就好了。

哎呀!天坛医院说:“神了!”说你这个病还是靠中医治好的。

西医折腾半年,也没用,花了不少钱。

当年,小柴胡汤九个药,当年我记得不是三毛就是五毛,治大病呀!那我赶紧把这个方子抄下来,管什么用啊?你再用低烧病人没有辩证退不了。

你下去老老实实给我们中医敬个礼,鞠个躬,我们教你。

那为什么我讲这个病例。

另外一个病例,在海军医院的,是个小孩,是女孩,反正不到18岁。

怎么个小孩呢?这里破了。

破了以后呢伤口不愈合,然后低烧不退,38度以内。

一个月,所有的抗生素都换了,没用。

因为她白细胞不高啊,她就低呀,你用抗生素没用啊,5000以内,结果呢,这么低的一个病人给她输液,输液以后液体漏到外面了,血管又坏死了,不是火上添油嘛!当时我弟弟还在东面当院长,他也没着了,把我请去了,晚上到的海军医院。

我一看病人的关键,舌苔不腻,舌苔不腻呀!薄的,孩子心慌气短,无精打采,就睡觉。

我就给她开了一个什么方?补中益气汤。

他们西医的大夫理解不了,我弟弟理解不了,说:“这么重的病人,20天高烧,这个38度,退不下来,你怎么用补中益气汤来温呢?而且补中益气汤还加了桂枝、白芍。

”为什么?调和营卫呀!百思不得其解,这里面真糊涂,中医有个治则:“叫甘温除大热”。

海军医院特别感谢我,说医疗事故啊,病人就闹啊。

烧退了病人皆大欢心,出院了。

当然海军医院也受了损失,住院费减免了。

对不对?病人高兴,烧也退了。

中医只要辩证不光治不了急诊,也能治呀,发烧的病人同样能治呀!当然必须得辩证。

所以举了这两个例子
能让你知道,哎呀,沈老师一加小柴胡能退寒热往来。

什么情病都用小柴胡汤,关键看舌苔,苔腻的一般用小柴胡汤有效,苔薄的,用小柴胡汤也不行,对不对?
还遇到一个病人,他为什么呢?发热之后,手心脚心发热,加上心烦,这样的病人你用补中益气汤不行,就小柴胡汤也不行。

应该用什么药啊?知柏地黄汤。

关键在知母、黄柏,这是好药,你看知母黄柏没有滋阴的药,但降相火。

对不对?中医讲火不有君火有相火吗?有龙雷之火吗?把上面上逼得相火降到底下,水火平衡,中医的巧妙,能退啊。

临床低烧是西医的难题中医的优势,但你一定要辩证,我辩证的要害都给你讲了。

苔腻的用小柴胡汤,苔薄的用补中益气汤,手脚心发热的,苔净的用知柏地黄汤。

你可试试呀,不是百发百中,当然提高疗效机遇还是比较高的。

这强调寒热往来,痰停少阳。

(3)痰浊中阻。

这六个主症以后,胸满,痞满,嘈杂不清,肢体沉重,这个定位就定在中焦了,中焦里面肯定用温胆汤。

对不对?六个药,竹茹、枳壳、云苓、陈皮、石菖蒲、郁金。

为什么选这六个药?我明天讲论治巧配再告诉你。

但是痰阻中焦还要加两个药:第一个就莱菔子,15g的莱菔子;第二就丹参,30g的丹参。

为什么加莱菔子呢?就把温胆汤祛痰引到中焦。

莱菔子走脾胃的药,到中焦,而且莱菔子祛痰的效果特别好。

为什么加丹参呢?那中医讲痰和瘀是一体的,有痰必有瘀,有瘀必有痰,祛痰药里面加上化瘀的药,会提高疗效;反过来,你化瘀的药里面加上祛痰的药,它疗效就提高了。

化瘀药的代表就是丹参,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化痰药里的代表就是莱菔子。

记着我这个窍门呀,这个提高疗效,你别看一味药,疗效大不一样,你加不加丹参给痰阻中焦疗效是不一样的。

(4)痰窜经络。

主要病种,瘰疬、痰核、阴疽、流注。

这西医也没办法,这是体外结核。

结核不长在肺上长在淋巴。

这是体外结核,它也没办法。

这个痰窜经络加两个什么药呢?
第一个就地龙,透络,把络里面的痰透出来。

但用地龙你要注意了,这地龙治过敏治哮喘,有些病人吃地龙喘得更厉害了。

为什么?地龙是异性蛋白,能抗过敏也能治过敏。

这个分量,你怎么掌握?就
用西医的办法,吃药以前,给他胳膊伸出来,给他划一道,西医就叫划痕实验,划过之后,哪怕起红条了尽量不用;划过之后,你没有起红条,你就放心用。

用地龙一定要掌握这个窍门。

否则可致敏呀!不光脱敏,还能致敏。

第二,经络里的痰,必须加个动力,给它推出来。

一边剔络,虫类剔络。

这个比活络力量更大,这个化瘀和络,这个剔络就用地龙。

还可以用土鳖虫,但我一般用地龙。

第三个,经络里面的痰很难过,必须有动力给它推出来。

经络里面的痰用什么动力呢?用一个补气药就是生黄芪。

黄芪有两种,一种是炙黄芪,就蜜制的;一种生黄芪。

但是黄芪呢,生黄芪作用和蜜炙黄芪作用一样,也能补气,补中益气生黄芪力量大。

但黄芪还固表托毒,蜜炙以后,这两个作用没有了,减轻了,光补气了。

蜜炙以后有很大的弊端。

加蜜了,对不对?有好多病人就不能加蜜呀!有补气作用,没有托毒,没有固表了,所以一般不用蜜黄芪,都用生黄芪。

这个痰窜经络,加地龙加生黄芪,生黄芪的力量可以大,可用到30g。

(5)痰阻四肢。

这要症状就是麻木、偏瘫。

这除了温胆汤以外,再加桂枝和鸡血藤。

这个痰要重视呀!我们明天讲论治的时候,八个邪里面痰是很主要的一个邪,而且往往给疏忽了,重瘀轻痰。

把瘀研究得很透彻,文章很多,多少年了,就重瘀轻痰。

其实现在痰比瘀啊更多了,更重要,不是有形无形了,改成狭义的肺痰,广义的流痰。

有主症有定位,这个听明白了没有?听明白我给你讲的特殊的药。

明天讲论治里面还有很多巧配,巧妙的配合,提高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