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四版)第03章.精选优秀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5〕假设计算机的文件格式不兼容,那么至少其中的一 个计算机应完成格式转换功能。
〔6〕对出现的各种过失和意外事故,如数据传送错误、 重复或丧失,网络中某个结点出故障等,应当有可靠的措施 保证对方计算机最终能够收到正确的文件。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3.1.2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
输层、会话层、表示层、 网络层(Network Layer)
应用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3.2 ISO/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2.2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直接
3.2 ISO/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2.1 OSI七层模型
OSI采用分层的结构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化技术,共分7层,从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低到高为:物理层、数 会话层(Session Layer)
据链路层、网络层、传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3. 效劳与接口
服 务:
在网络分层结构模型中,每一层为相邻的上一层 所提供的功能称为效劳。
效劳访问点:
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通常称 为效劳访问点SAP。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4. 效劳类型
面向连 接效劳
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 当数据交换结束后,那么必须终止 这个连接。在传送数据时是按序传 送的。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3.1.1 建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必要性
〔1〕发起通信的计算机必须将数据通信的通路进行激活 〔Fra bibliotekctivate〕。
〔2〕要告诉网络如何识别接收数据的计算机。 〔3〕发起通信的计算机必须查明对方计算机是否已准备 好接收数据。 〔4〕发起通信的计算机必须弄清楚,在对方计算机中的 文件管理程序是否已做好文件接收和存储文件的准备工作。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1. 实体与对等实体
实 体:
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实体:
不同机器上位于同一层次、完成相同功能的实体。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2. 通信协议
协 议:
语法 语义 同步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 准或约定即称为网络协议。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传输层的主要协议有TCP和UDP。
会话层的主要功能是在两个结点间建立、维护和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称为网络协议。
当各种物理网被用做传输IP数据报的通道时,就可以认为是属于这一层的内容。
释放面向用户的连接,并对会话进行管理和控制,保 效劳原语可被划分为4类,分别是请求、指示、响应、确认。
无连接 效劳
每个报文〔信件〕带有完整的目的 地址,并且每一个报文都独立于其 他报文,由系统选定的路线传递。 在正常情况下,当两个报文发往同 一目的地时,先发的先到。但是, 也有可能先发的报文在途中延误了, 后发的报文反而先收到。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5. 效劳原语 相邻层之间通过一组效劳原语建立相互作用,完成效
劳与被效劳的过程。这些原语供用户和其他实体访问该 效劳。这些原语通知效劳提供者采取某些行动或报告某 个对等实体的活动。效劳原语可被划分为4类,分别是 请求、指示、响应、确认。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3.1.3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是从体系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和设计计 算机网络体系,其核心是网络系统的逻辑结构和功能分 配定义,即描述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互连和通信的 方法以及结构,是层和协议的集合。通常采用结构化设 计方法,将计算机网络系统划分成假设干功能模块,形 成层次清楚的网络体系结构。
因此,传送的是十六进制字符48454C4C4F,接收到的却是C8C5D3D3D6。
证会话数据可靠传送。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在会话层和传输层都提到了连接,那么会话连接 1 建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必要性
网络体系结构是从体系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和设计计算机网络体系,其核心是网络系统的逻辑结构和功能分配定义,即描述实现不同计 算机系统之间互连和通信的方法以及结构,是层和协议的集合。
基于EBCDI和C码的传计算输机 连接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会话连接和传输连接
会话层的主要功能是在两个结点间建立、维护和释放面向用户的连接,并对会话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会话数据可靠传送。
相在邻报层 头之上间附之通加过目间一的组网有效络劳地三原址语种建立关相互系作用:,完一成效对劳与一被效关劳的系过程,。 即一个会话连接对应 一个传输连接;一对多关系,一个会话连接对应多个 表示层专门负责有关网络中计算机信息表示方式的问题。
3.2 ISO/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进行通信时,中间可能要
经过许多中间结点甚至不同的通信子网。网络层的 任务就是在通信子网中选择一条适宜的路径,使发 送端传输层所传下来的数据能够通过所选择的路径 到达目的端。
3.2 ISO/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均是一种基于协议数据单元的包交换网络,而且分别作为概念上的模型和事实上的标准,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3〕发起通传信的输计算连机必接须查;明对多方计对算机一是否关已准系备好,接收多数据个。 会话连接对应一个传输 关系。
面向原始比特流的传输。为了实现原始比特流的 物理传输,物理层必须解决好包括传输介质、信 道类型、数据与信号之间的转换、信号传输中的 衰减和噪声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
3.2 ISO/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涉及相邻结点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
数据链路层通过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的功能,使 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错线路。为了能够实现相邻 结点之间无过失的数据传送,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传输 过程中提供了确认、过失控制和流量控制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