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家长入园适应调查分析相关问题的讨论与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家长入园适应调查分析相关问题的讨论与建议(一)幼儿园与教师方面
1、入园前,帮助家长做好物质上以及心理上的准备
①入园前召开班级家长会。

开展帮助新生家长缓解分离焦虑的专题讲座,向家长普及,不仅幼儿会存在分离焦虑,家长也会有分离焦虑期,而家长的分离焦虑表现直接对孩子的入园产生影响,不仅仅是幼儿需要适应幼儿园,家长也要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1
②帮助家长做好幼儿的生活物品和学习用品等物质上的准备。

如,提前告诉家长幼儿园床铺的尺寸大小,以便于家长准备被褥等;提醒家长在幼儿的被子和衣服上缝上或者绣上自己孩子的姓名,以免与其他孩子混淆;告诉老师自己孩子的小名,让老师能尽快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准备好孩子的姓名贴等等。

作为老师,要认真做好每一件大小事务,让家长放心,帮助家长减轻分离焦虑,尽快适应。

③入园前进行家访。

家访是新生入园前非常重要一个环节。

通过家访,了解每位幼儿的家庭环境,提前与家长和幼儿熟悉,成为朋友。

减少幼儿入园时的陌生感,取得家长信任,减轻家长的分离焦虑。

2、帮助家长了解幼儿集体生活的方式,让每位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幼儿在园情况,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①向家长发布每一季度的作息时间表、每周的主题活动。

②及时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在园情况。

如,在微信群里发每一位幼儿进行某
种游戏或者活动的照片、幼儿的手工或者美术作品、幼儿吃饭时的表现等等。

1黄真猛.家园携手缩短幼儿的分离焦虑[J]科技咨询.2007(4):220
这些都可以缓解家长的担忧与不安,帮助家长更快适应幼儿入园。

③当某位幼儿出现某种问题时,及时与其家长进行沟通。

如,该幼儿不能自
己如厕、不会自己穿鞋、经常与同伴发生争吵等,都需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各项环节所包含的教育理念,形成思想上的统一。

①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流程。

每个环节都要向家长详细解读,让
家长清楚知道孩子在班的每个时间段都在干什么。

这样可以缓解家长的忧虑感,对幼儿园产生认同感,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同时家长的积极情绪也有利于帮助幼儿更快适应幼儿园。

②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幼儿
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并不仅仅是大部分人所理解的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而且还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健康的生活态度,所以,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③鼓励家长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

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研究
表明:坚持一个行动,关键在头三天,如果能坚持21天以上,就能形成一个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想改变都困难。

所以,家长在幼儿刚上幼儿园的第一个月,要尽量按时送幼儿来幼儿园,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养成上幼儿园的习惯。

尽管孩子有时候会哭闹,但父母不能心生怜悯,还是要态度温柔地坚持原则。

4、增强家园互动
新生正式入园前,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亲子游园活动,感受、参观园内环境。

到活动室与午睡房参观参观,一起玩一玩各种有趣的玩具。

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里温馨的环境以及和蔼亲切的老师,这样,担心和忧虑就会慢慢减少。

建立良好的家园互动机制,让家长和老师有良好的沟通平台。

抓住幼儿入园的关键期,与家长多交流幼儿在园的情况。

利用电话、短信、家长园地等形式,
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各类信息。

耐心听家长的倾诉,及时处理、解决家长的各种问题,取得家长的信任。

(二)家长方面
1、孩子入园前。

试着锻炼孩子的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试着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包括平时生活中的吃饭、如厕、穿衣服等。

了解即将进入的幼儿园的基本情况,积极与老师沟通,带幼儿提前适应幼儿园与班级的环境氛围,在教师进行家访时,鼓励幼儿与老师交流,让幼儿相信老师,与老师成为好朋友。

当幼儿的入园焦虑有所缓解之后,家长的焦虑也会相应得到缓和。

同时,家长自身在心理上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2、幼儿入园之后。

关注幼儿的适应状况,及时与老师配合,做出相应对策。

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过分担心幼儿的饮食起居,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充分信任老师。

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增强家园合作。

以下是问卷调查的开放题中,家长提出的部分建议:
问卷题目:您认为如何能缓解您的入园焦虑?
家长答案:
①多听取其他家长、老师的意见;
②晚上回家后多和孩子聊一聊幼儿园有趣的事情,帮助孩子喜欢幼儿园,同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打消自己的顾虑,并和老师多多交流;
③孩子不哭后能拍照告知,会给我我们很大的心理安慰;
④扩大招生,加强师资力量;
⑤老师多于家中沟通孩子的表现,提前与孩子沟通什么是幼儿园生活;
⑥老师定期发孩子在幼儿园的视频、照片,开放日;
⑦要相信老师;
⑧放轻松,调整心态。

三、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反思
本研究是对新生家长入园适应的问题进行研究。

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受时间与笔者能力的不足,本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首先,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样本数量不足,并且存在一定的地域限制,集中在南京的某所幼儿园内,这也是笔者所做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其次,在问卷的设计上,问卷的设计过于简单。

有部分问题,笔者在撰写的过程中才发现研究不到位。

如,家长的年龄、孩子是否是独身子女。

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很好的研究变量。

最后,研究内容方面中研究相关问题的讨论及建议,笔者的专业阅读量有待提高。

所以,在提出政策建议时,不够完备。

(二)研究展望
在最后的相关问题的讨论及政策建议中,笔者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在各个方面所提出的观点不够全面,例如:在入园的前期准备中,我们如何能正确地知道某一位家长是否存在焦虑现象;怎样的家园互动机制才是完善的,对于那些参与度不高的家长,老师应该怎么办。

今后笔者还需要增加专业知识储备量增加专业知识的阅读量。

在问卷的调查方面,首先一定要精心编制问卷,问卷的发放量要充足,同时要保证样本的丰富性,确保调查结果的信度与效度。

目前,在入园焦虑的研究上,很多专家和老师更多的都是关注的幼儿,而关于家长焦虑的问题,研究甚少。

希望日后,幼儿园可以更加重视与家长互动交流,
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有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需要笔者增强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

根据新生家长入园适应的现状,结合现有的教育理论知识,对此进行梳理与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

对这一问题深入研究,为幼儿园新生家长如何适应新生入园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也为笔者今后的学习寻找目标和今后的研究找到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