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无机非金属材料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无机非金属材料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详
细答案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均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甲可以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H 2,则丙一定是两性氧化物
B .若甲为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戊为碱,则丙生成戊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若丙、丁混合产生大量白烟,则乙可能具有漂白性
D .若甲、丙、戊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则三种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可能为甲<丙<戊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甲为单质,若甲可以与NaOH 溶液反应放出2H ,则甲为Al 或Si ,所以丙可能是氧化铝,也可能是二氧化硅,不一定是两性氧化物,故A 错误;
B .若甲为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戊为碱,则甲为Na ,乙为氧气,所以丙可以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当丙为氧化钠时,丙生成戊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 错误;
C .丙、丁混合产生白烟,则丙、丁可为HCl 和3NH 或3HNO 和3NH 等,甲、乙均为单质,则乙可能是氯气或氢气或氮气,都不具有漂白性,故C 错误;
D .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当甲为S ,乙为氧气,丙为二氧化硫,丁为HClO 等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戊为硫酸,则含S 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甲<丙<戊,故D 正确; 故答案为D 。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 .锂保存在煤油中 C .硅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
D .实验室盛装NaOH 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硝酸银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会分解生成Ag 、NO 2、O 2,因此一般将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
色试剂瓶中,故A不符合题意;
B.锂单质的密度小于煤油,不能保存在煤油中,一般保存在石蜡中,故B符合题意;C.根据硅的化学性质,在自然界中应该有游离态的硅存在,但Si是亲氧元素,其亲氧性致使Si在地壳的演变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故C不符合题意;
D.玻璃塞中含有SiO2,NaOH能够与Si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Na2SiO3,因此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下列化合物既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制得,又能通过复分解反应一步制得的是()A.SO3B.FeCl2C.Cu D.H2SiO3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据此分析。
【详解】
A.SO3可以由二氧化硫和氧气一步制得,但SO3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一步制得,故A错误;
B.FeCl2能通过Fe和FeCl3化合反应一步制得,也能通过BaCl2和FeSO4复分解反应一步制得,故B正确;
C.Cu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制得,故C错误;
D.H2SiO3不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制得,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化合反应是一种或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得到的一定是化合物,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得到多种物质的反应,复分解反应通常指的是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4.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石英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也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Al O)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可做机械轴承,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刚玉23
C.泰国银饰和土耳其彩瓷,其主要成分均为金属材料
D.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硅单质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故A错误;
B.无机非金属材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
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
(Al O)是金属氧化物,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利用其硬度大的特
所有材料的统称,刚玉23
点,可做机械轴承,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正确;
C.泰国银饰主要成分是银单质,属于金属材料,土耳其彩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
D.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为碳单质,属于无机物,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B。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既可做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做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和净水剂
B.燃放烟花呈现出多种颜色是由于烟花中添加了Na、Cu、Fe、Pt等金属的单质
C.合金材料的组成元素一定全部是金属元素
D.纯净的二氧化硅是制备光导纤维的原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既能杀菌消毒,又具有漂白性,所以漂白粉既可用来漂白棉、麻、纸张,也能用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但不能做净水剂,A错误;
B.燃放烟花呈现出多种颜色是由于烟花中添加了一些金属元素,而不是金属单质,B错误;
C.合金材料的组成元素不一定全部为金属元素,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C错误;
D.光导纤维的原料为二氧化硅,D正确;
答案选D。
6.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酸性氧化物与对应酸的酸性强弱没有关系,则无法比较酸性,故A错误;
B.因往硅酸盐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看到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难溶的硅酸沉淀,反应方程式是: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反应原理是强酸制弱酸,说明碳酸比硅酸酸性强,故B正确;
C.比较强酸制取弱酸时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则在高温下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得到酸性强弱的结论,故C错误;
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根据强酸制弱酸,只能说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或硅酸强,但无法确定碳酸与硅酸的酸性的强弱,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实验室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标签破损,如图。
某同学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对该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如下预测和验证,其中错误的是(包括预测物质的化学式、检验需要的试剂、操作、现象及结论)
选项预测物质的化学式检验需要的试剂操作、现象及结论
A Na2SO4稀盐酸、氯化钡溶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是Na2SO4溶液
B Na2CO3稀盐酸、澄清的石灰
水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
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一
定是Na2CO3溶液
C Na2SO3稀盐酸、澄清的石灰
水、品红溶液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
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既能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还能使品
红溶液褪色,则原溶液是Na2SO3溶
液
D Na2SiO3过量稀盐酸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盐酸过量时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是Na2SiO3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盐酸可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若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溶液是Na 2SO 4溶液,故A 正确;
B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则溶液可能为Na 2CO 3溶液或Na 2SO 3溶液,故B 错误;
C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还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气体为二氧化硫,则原溶液是Na 2SO 3溶液,故C 正确;
D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盐酸过量时沉淀不溶解,硅酸不溶于盐酸,则原溶液是Na 2SiO 3溶液,故D 正确; 故选B 。
8.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的是( )
①焦炭 ②纯碱 ③碳酸钙 ④氢氟酸 ⑤高氯酸 ⑥氢氧化钾 ⑦氧化钙⑧ 氮气 A .③⑤⑦⑧ B .⑤⑦⑧ C .⑤⑧ D .⑤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
①SiO 2+2C =高温
Si+2CO↑,制备粗硅的反应,所以能反应,故不选; ②SiO 2+Na 2CO 3=高温Na 2SiO 3+CO 2↑,制备玻璃的两个反应之一,故不选; ③SiO 2+CaCO 3=高温CaSiO 3+CO 2↑,制备玻璃的两个反应之一,故不选; ④SiO 2+4HF=SiF 4↑+2H 2O ,氢氟酸是唯一能腐蚀玻璃的酸,故不选; ⑤不反应,氢氟酸是唯一能腐蚀玻璃的酸,故选; ⑥SiO 2+2KOH=K 2SiO 3+H 2O ,强碱能腐蚀玻璃,故不选; ⑦SiO 2+CaO =高温CaSiO 3,故不选;
⑧不反应,有碳的时候反应3 SiO 2+6C+2N 2=高温
Si 3N 4+6CO ,故选; 故答案为:C 。
【点睛】
SiO 2在高温下与碳单质反应生成硅单质和一氧化碳,而非二氧化碳,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是+4价,变成了后来的0价,而碳从0价就先被氧化成+2价的,也就是说二氧化硅的氧化能力比较小,只能把碳氧化成一氧化碳!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Na2CO3+ SiO2Na2SiO3+ CO2↑可知,酸性H2SiO3>H2CO3
B.氢氟酸需要密封存放在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C.向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过量时沉淀溶解
D.瓷坩埚、氧化铝坩埚均不可作为融化NaOH固体的装置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强酸制弱酸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而SiO2与Na2CO3是高温下的反应,生成CO2气体逸出,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与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无关,A项错误;
B.氢氟酸与玻璃中的成分反应,氢氟酸需要密封存放在橡胶塞的塑料试剂瓶中,B项错误;
C.向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硅酸,硅酸与盐酸不反应,过量时沉淀不溶解,C项错误;
D.瓷坩埚、氧化铝坩埚都和NaOH反应,故均不可作为融化NaOH固体的装置,D项正确;
答案选D。
10.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炎黄子孙千年飞天梦想实现了”(1)火箭升空时,由于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产生高温。
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在火箭表面涂上一种特殊的涂料,该涂料的性质最可能的是____________
A.在高温下不融化 B.在高温下可分解气化
C.在常温下就分解气化 D.该涂料不可能发生分解
(2)火箭升空需要高能的燃料,经常是用N2O4和N2H4作为燃料,其反应的方程式是:
N2O4 + N2H4→ N2 + H2O 。
请配平该反应方程式:————N2O4 + ————N2H4→————N2 + ————
H2O,_________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原子与被还原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
这个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器,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
(3)为了向宇航员提供氧气,飞船上有专门的供氧装置。
现有供氧剂过氧化钠与超氧化钾(KO2)。
①写出它们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超氧化钾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产物与过氧化钠类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选择的供氧剂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 1N2O4 + 2N2H4 = 3N2 + 4H2O 2∶1 产物无污染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4KO2+ 2CO2 = 2K2CO3 + 3O2 KO2原因是:单位质量产生氧气多
【解析】
【分析】
(1)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在火箭表面涂上一种特殊的涂料,该涂料的作用应是防止火箭表面温度过高,因而该涂料必须具有在高温下吸热的性质,而物质在发生分解反应或气化时常吸收热量。
(2)火箭升空需要高能的燃料,经常是用N2O4和N2H4作为燃料,其反应的方程式是:
N2O4 + N2H4→ N2 + H2O,配平时,利用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原子是N2H4中的N原子,被还原的是N2O4中的N原子。
从产物看,
N2、H2O都不是大气污染物,由此得出优点。
(3)①不管是过氧化钠还是超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碳酸盐和氧气。
②通过两反应对比,可确定选择的供氧剂。
【详解】
(1)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在火箭表面涂上一种特殊的涂料,该涂料的作用应是防止火箭表面温度过高,因而该涂料必须具有在高温下吸热的性质,而物质在发生分解反应或气化时常吸收热量。
故选B。
答案为:B;
(2)在反应N2O4 + N2H4→ N2 + H2O中,N2O4中N显+4价,N2H4中N元素显-2价,产物中N 元素显0价,依据电子守恒,可得出如下关系:N2O4——8e-——2N2H4,从而得出配平的反应方程式:1N2O4 + 2N2H4 = 3N2 + 4H2O;该反应中若参加反应的N2O4为1mol,则被氧化的N原子为4mol,被还原的N原子为2mol,二种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2∶1。
这个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器,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产物无污染。
答案为:1N2O4 + 2N2H4 = 3N2 + 4H2O;2∶1;产物无污染;
(3)①不管是过氧化钠还是超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碳酸盐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4KO2+ 2CO2 = 2K2CO3 + 3O2。
答案为: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4KO2+ 2CO2 = 2K2CO3 + 3O2。
;
②从单位质量的供氧量分析,选择的供氧剂是:KO2,原因是:单位质量产生氧气多。
答案为:KO2;单位质量产生氧气多。
【点睛】
平常所用的物品,对表面涂料的要求是稳定,能起到保护内部金属等不受腐蚀的作用,而火箭的涂层不是为了防锈,而是“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即起到降温的作用,所以解题时,只有理解题意,才能不出现解答错误。
1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镁燃烧不能用CO2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制品不能盛放碱性食品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碱液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种石棉矿叫做青石棉,其化学式为Na2Fe5Si8H2O24,写成氧化物形式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已知CuCL是白色难溶的物质,写出CuCL2溶液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 2 + 2Mg
点燃
C + MgO 2Al+2OH -+ 2H 2O = 2AlO 2-+3H 2↑ SiO 2+2OH -=SiO 32-+H 2O
Na 2O·3FeO·Fe 2O 3·8SiO 2·H 2O 2Cu 2++2H 2O +SO 2+2Cl -=2CuCl↓+2SO 42-+4H + 【解析】 【分析】
(1)镁燃烧不能用CO 2灭火:2
2Mg+CO
=2MgO+C 点燃 ;
(2)铝制品不能盛放碱性食品:2222Al+2OH 2H O +=2AlO H +3↑-- ; (3)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碱液:-2-232SiO +2OH =SiO +H O ; (4)Na 2Fe 5Si 8H 2O 24,写成氧化物形式的化学式为Na 2O·3FeO·Fe 2O 3·8SiO 2·H 2O ; (5)CuCl 2溶液与SO 2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2+--2-+224 2Cu 2H O+SO 2Cl 2CuCl +++2SO +4H = . 【详解】
(1)镁燃烧不能用CO 2灭火:2
2Mg+CO
=2MgO+C 点燃 ;故答案为:
22Mg+CO =2MgO+C 点燃
;
(2)铝制品不能盛放碱性食品:2222Al+2OH 2H O +=2AlO H +3↑-- ;故答案为:
2222Al+2OH 2H O +=2AlO H +3↑--;
(3)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碱液:-2-232SiO +2OH =SiO +H O ;故答案为:
-2-232SiO +2OH =SiO +H O ;
(4)Na 2Fe 5Si 8H 2O 24,写成氧化物形式的化学式为Na 2O·3FeO·Fe 2O 3·8SiO 2·H 2O ;故答案为:Na 2O·3FeO·Fe 2O 3·8SiO 2·H 2O ; (5)CuCl 2溶液与SO 2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2+--2-+224 2Cu 2H O+SO 2Cl 2CuCl +++2SO +4H = . 故答案为:
2+--2-+224 2Cu 2H O+SO 2Cl 2CuCl +++2SO +4H =。
12.氮化硅可用作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发动机、机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石英砂合成氮化硅粉末的路线如下图所示:
其中—NH 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与NH 3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英砂不能与碱性物质共同存放,以NaOH 为例,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①~⑤的变化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iCl4在潮湿的空气中剧烈水解,产生白雾,军事工业中用于制造烟雾剂。
SiCl4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应⑤中,3 mol Si(NH2)4在高温下加热可得1 mol 氮化硅粉末和8 mol A气体,则氮化硅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5)在高温下将SiCl4在B和C两种气体的气氛中,也能反应生成氮化硅,B和C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A。
写出SiCl4与B和C两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iO2+2NaOH=Na2SiO3+H2O ①② SiCl4+3H2O=4HCl↑+H2SiO3↓ Si3N4 3SiCl4+2N2+6H2Si3N4+12HCl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反应流程可知,石英砂在高温下被碳还原得到粗硅,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粗四氯化硅,精馏后得到较纯的四氯化硅,四氯化硅在高温下与氨反应生成四氨基硅,四氨基硅高温下生成氮化硅,据此解答。
【详解】
(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强碱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硅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
(2)①石英砂到粗硅,硅元素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②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硅元素化合价升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③四氯化硅精馏属于物理变化;④四氯化硅与氨气反应,不存在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⑤Si(NH2)4高温生成氮化硅,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为①②;
(3)SiCl4在潮湿的空气中剧烈水解,产生白雾,说明有氯化氢产生,反应的方程式为SiCl4+3H2O=4HCl↑+H2SiO3↓;
(4)3 mol Si(NH2)4在高温下加热可得1 mol 氮化硅粉末和8 mol A气体,结合原子守恒判断A是氨气,即3Si(NH2)4Si3N4+8NH3↑,所以氮化硅的化学式为Si3N4;
(5)A是氨气,则B和C是氮气和氢气,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SiCl4与B和C两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iCl4+2N2+6H2Si3N4+12HCl。
13.A、B、C、D四种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只由表中的八种离子组成,且四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各不相同。
阴离子Cl-、SiO32-、OH-、NO3-
阳离子H+、Ag+、Na+、K+
已知:A溶液呈强酸性,且A溶液与B、C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C____,D____。
(2)写出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
(3)请选出适合存放A、C、D溶液的试剂瓶的序号:
溶液A C D
试剂瓶序号_________
【答案】HCl Na2SiO3 AgNO3 KOH SiO32-+2H+=H2SiO3↓①③②
【解析】
【分析】
A、B、C、D四种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只由表中的八种离子组成,且四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各不相同,A溶液呈强酸性,则A为盐酸或硝酸,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B中含有Na元素,A能和B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B为Na2SiO3;盐酸能和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C为AgNO3,则A为HCl,根据四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各不相同,则D为KOH。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知,四种物质化学式分别为HCl、Na2SiO3、C为AgNO3、D为KOH;
(2)A是HCl、B是硅酸钠,二者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SiO32-
+2H+=H2SiO3↓;
(3)A是HCl、C为AgNO3、D为KOH,KOH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物质硅酸钠,不能用含有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该放置在棕色试剂瓶中;盐酸不分解,且和玻璃中成分不反应,所以放置在一般试剂瓶中即可,所以A、C、D选取试剂瓶序号为①③②。
【点睛】
含有钠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含有钾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为紫色,钙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砖红色;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能与碱性溶液发生反应,所以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用玻璃塞。
14.A、B、C、D、E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非金属元素,他们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若该元素用R表示,则A为R的氧化物,D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和H2。
请回答:
(1)写出对应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 C_________; E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2CO3的酸性强于E的,请用离子方程式予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iO2 Na2SiO3 H2SiO3(或H4SiO4) SiO2+2C Si+2CO↑ Si+2OH-+
H2O=== SiO32-+2H2↑ SiO32-+CO2+H2O===H2SiO3↓+HCO32-
或SiO32-+CO2+H2O===H2SiO3↓+CO32-(写成H4SiO4同样给分)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非金属单质R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Na2RO3)和氢气,则R为Si元素,由转化关系可知D为Si,A为SiO2,B为CaSiO3,C为Na2SiO3,E为H2SiO3,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SiO2,C为Na2SiO3,故答案为SiO2;Na2SiO3;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Si+2CO↑;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SiO32-+2H2↑;
(4)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的酸性,可在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如生成硅酸沉淀,可说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CO2+H2O=H2SiO3↓+CO32-。
考点:以硅为载体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
15.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基本用语,请按要求书写:
(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向石灰石滴加盐酸________________;
②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OH=CO+H O________________;
①-2-
232
Fe+Cu=Fe+Cu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2+
(3)写出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SiO +2H+=H2SiO3↓ 2NaOH+CO2=Na2CO3+H2O Fe+ 【答案】CaCO3+2H+=CO2↑+H2O+Ca2+23
CuSO4=Cu+FeSO4 3Cu+8HNO3=3Cu(NO3)2+2NO↑+4H2O
【解析】
【分析】
(1)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水;
②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钠;
CO+2OH=CO+H O可表示为CO2溶于可溶性强碱生成可溶性碳酸盐和水;(2)①-2-
232
Fe+Cu=Fe+Cu可表示Fe溶于可溶性铜盐;
②2+2+
(3)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
【详解】
(1)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H+=CO2↑+H2O+Ca2+;
②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SiO +2H+=H2SiO3↓;
3
CO+2OH=CO+H O可表示少量CO2和NaOH溶液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①-2-
232
2NaOH+CO2=Na2CO3+H2O;
Fe+Cu=Fe+Cu可表示Fe与CuSO4溶液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Fe+
②2+2+
CuSO4=Cu+FeSO4;
(3) 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
+2NO↑+4H2O。
【点睛】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一般为:①“写”: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拆”:可溶性的电解质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④“查”:检查式子两边的各种原子的个数及电荷数是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