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液压支柱维修管理制度(4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体液压支柱维修管理制度
1. 制定单体液压支柱维修管理制度的目的:
单体液压支柱作为重要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减少故障频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工作安全。
2. 维修管理责任:
(1) 设备负责人
a. 负责监督和落实维修管理制度;
b. 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查设备状态;
c. 确保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2) 维修人员
a. 维护和维修设备的日常工作;
b. 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并做好维修记录;
c. 提出设备改进和维护方案。
(3) 工作人员
a. 遵守设备使用规程和操作规范,正确使用设备;
b.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上报设备负责人。
3. 维修管理流程:
(1) 设备故障报修
a. 工作人员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后,立即上报设备负责人;
b. 设备负责人评估故障,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 维修排查和评估
a. 维修人员按照设备故障报修单对设备进行排查和评估;
b. 维修人员制定维修方案,并报备设备负责人。
(3) 维修实施和记录
a. 维修人员按照维修方案对设备进行修理,更换损坏部件;
b. 维修人员记录维修过程,包括维修内容、维修时间和更换的零部件。
(4) 维修验收和评估
a. 维修人员完成维修工作后,设备负责人进行验收;
b. 设备负责人对维修工作进行评估,确定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 维护保养管理:
(1)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包括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等;
(2) 清洁设备外部,防止灰尘和污垢进入设备内部;
(3) 定期更换液压油和过滤器;
(4) 对设备进行润滑和紧固,确保设备运行顺畅。
5. 设备改进和维护方案:
维修人员应定期评估设备的运行情况,提出设备改进和维护方案,设备负责人审核并实施。
以上是单体液压支柱维修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单体液压支柱维修管理制度(2)
以下是一个单体液压支柱维修管理制度的示例:
1. 目的和范围:
该维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单体液压支柱能够正常运行,并帮助提高设备的寿命和维修效率。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单体液压支柱的设备。
2. 维修责任:
2.1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查看液压支柱的工作状况、清洁液压支柱表面和维护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2.2 设备管理员负责跟踪和记录维修工作,并安排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3. 维修计划:
设备管理员应制定每个月的维修计划,确定哪些设备需要进行维修以及维修的时间表。
4. 维修记录:
设备管理员应记录每个设备的维修历史,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以及维修人员的姓名。
这些记录应妥善保存,以便今后参考。
5. 维修流程:
5.1 当设备操作人员发现单体液压支柱存在问题时,应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告。
5.2 设备管理员应安排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维修人员应仔细检查液压支柱并确定维修方案。
5.3 维修人员应按照维修方案进行维修,并在维修完成后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查,确保液压支柱恢复正常工作。
5.4 维修人员应向设备管理员报告维修结果和需要更换的零部件,设备管理员应及时采购所需零部件。
5.5 维修完成后,设备管理员应将维修记录中的维修时间和内容更新,并将维修结果通知设备操作人员。
6. 周期性维护:
设备管理员应制定液压支柱的周期性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更换液压油、清洗液压系统、检查密封件等工作。
7. 安全注意事项:
7.1 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工作时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7.2 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7.3 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应注意避免对液压支柱造成损害,如避免超负荷使用、避免撞击液压支柱等。
以上是一个单体液压支柱维修管理制度的示例,具体制度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单体液压支柱维修管理制度(3)
1、必须严格执行《DW型单体支柱使用管理的实施细则规定》检修的支柱必须达到完好的标准。
2、维修车间建立健全单体柱检修人员工作岗位责任制,并张贴在工作岗位的明显的地方。
3、对新到的柱和修好的支柱,必须专人进行质量验收,发现不合格,立即负责处理。
4、支柱必须进行编号,按号统一发放,使用单位并向坑代组申请数量,核实后交接手续,填写入井时间。
5、检修好的支柱,按编号计入台账,由检修者签字对查。
6、支柱升井有使用单位向检修组按编号标清,有移交手续,双方签字为证。
7、支柱检修后,每根试压____小时以上,有漏液不准发放。
8、合格的单体柱,要存放在专门库房和厂棚内,不准露天存放,库房温度必须在0—30°之间。
9、维修车间和库房厂棚内要清洁卫生,支柱存放垫高不小于20㎝,每垛100根每垛要挂牌,表明规格数量及检修时间。
10、支柱使用一年以上,应升井进行检修一次,井上支柱存放超过三个月时,下井前按存放数量____%进行抽查,发现不合格,应逐根进行实验,合格后方可入井。
11、维修组要建立支柱维修挡案,按支柱编号逐根有维修卡片,检修后认真填写检修日期,检修内容(既更换零部件等)检修人和验收人性名。
12、组装支柱时,确保维修质量,零部件必须清理干净,严防微尘侵入。
清洗剂定期更换,符合标准。
13、支柱下井时,柱体缩至最小高度,拆下三用阀,用塑料堵将阀孔堵严,三用阀统一包好,专车运送,严禁野蛮装卸。
14、维修组人员,按业务流程实行定岗责任制,若人员少可以兼职,但必须明确责任范围。
15、定期学习业务,提高技术和业务水平。
单体液压支柱维修管理制度(4)
一、维修管理目标
1. 提高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2. 确保单体液压支柱维修质量和维修效率;
3. 降低维修成本和维修停机时间。
二、维修管理职责
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维修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维修工作;
2. 维修人员负责维护、保养和检修单体液压支柱;
3. 运营部门负责及时报修和协调维修工作;
4. 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监督维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维修管理流程
1. 维修需求确认:运营部门接到单体液压支柱报修请求后,需及时确认维修需求,并在维修管理系统中登记;
2. 维修计划制定: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维修需求和设备状况,制定维修计划,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3. 维修执行:维修人员按照维修计划进行维修工作,确保按时完成维修任务;
4. 维修记录和报告:维修人员需记录维修过程中的操作和维修结果,并填写维修报告;
5. 维修质量评估: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维修记录和报告,对维修质量进行评估;
6. 维修反馈和改进: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维修质量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维修意见并制定改进措施,提高维修管理效果。
四、维修管理要求
1. 维修人员必须熟悉单体液压支柱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2. 维修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工作,并使用合适的维修工具和设备;
3. 维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进行维修,确保维修过程中的安全;
4. 维修人员必须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维修技术水平;
5. 维修人员必须保证维修记录和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6. 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定期对维修质量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和改进。
五、维修管理措施
1. 设备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单体液压支柱的维修管理制度,并进行宣传和培训;
2. 维修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维修技术水平;
3. 设备管理部门建立维修管理系统,实现维修需求的登记、计划制定、任务派发和维修记录的管理;
4. 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维修质量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和改进。
以上就是单体液压支柱维修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