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等11个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等11个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
(试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二○○七年三月七日
目录
1.编制说明 (5)
2.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0510) (7)
3.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0511) (36)
4.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0513) (68)
5.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0530) (92)
6.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0615) (119)
7.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0702) (150)
8.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0711) (180)
9.烹饪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0911) (218)
10.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0915) (238)
11.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0916) (256)
12.会计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1002) (274)
1
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等11个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编制主要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关于印发<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方案的指导意见>》(桂教职成〔2006〕74号)为依据。

二、使用要求
(一)示范性教学方案是规范我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专业管理的指导性教学文件,也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评价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全区中等职业学校。

(二)示范性教学方案含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与规格(含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职业范围、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时间安排建议表、必修课教材。

(三)各中等职业学校应遵循新的课程理念,以本《方案》为基本依据,确保专业核心课程和技能训练项目,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对口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制定和调整学校专业实施性教学方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实验)室建设,逐步完善实施条件和保障机制,认真组织和安排好各项教学工作,实现我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三、编制工作
本《方案》分别由以下人员起草: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由南宁机电工程学校黄兆鹏、黄亮、杨胜卫、覃小珍、潘帅东起草;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由广西机电工业学校蒙俊健、罗伟贤、许毅、陈永红起草;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由南宁机电工程学校黄兆鹏、黄亮、杨胜卫、覃小珍、潘帅东起草;
2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由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金绮玲、张艳、刘源劲、庞乃悦、李冠楠起草;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由柳州市交通学校韦弢勇、陈均、韦家壮、江帆、陈拥军起草;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由广西机电工业学校蒙俊健、谈文洁、陈瓒贤、李甲初、郑本伦起草;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由南宁市第六中等职业学校梁敏、韦贵波、韦忠坚、梁红、郭辉起草;
烹饪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由桂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秦辉、李卫星、蒋湘林、陈伟、陈莹起草;
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由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姚宏、李莉、杨秀琴、刘春燕起草;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由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李莉、姚宏、杨秀琴、申惠娟起草;
会计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由广西银行学校卢华东、韦雁玲、陈勇起草。

3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
(基本学制3年)
一、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专业及专门化方向名称: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业设备安装)。

(二)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三)学制:基本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电设备的制造、安装、使用、维护及维修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保养、维修、管理、销售和操作机电设备等工作能力,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和态度:
1.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和继续学习能力;
2.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并具有识图、制图能力;
3.掌握机械加工基本知识,具有对设备设计、安装图纸进行工艺性审查的初步能力,具备测绘并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部件的能力;
4.具有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基本知识,并具有车工、铣工、机修钳工等基本操作技能;
5.掌握机械、电气设备的性能、结构、调试和使用的基本知识,具有维修电工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6.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基本知识,并具备常用机电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维修、保养的能力;
7.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设4
备管理的基本能力;
8.具有初步的设备技术经济分析及现代化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实施与编制常用机电设备维修或安装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9.具备正确使用手册、标准和与本专业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10.具有借助工具书查阅设备说明书及本专业一般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11.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12.取得相应国家职(执)业资格证书。

5
(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6
三、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
7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专业核心课程。

8
(二)专业限选课程。

9
2.专门化方向名称:工业设备安装。

10
(三)综合实训课程。

1.教学综合实训。

(1)专业方向一: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通用机床维修及其电气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112课时)。

地点:校内实训室。

①通用机床设备的维修(42课时)。

考核要求:按设备维修工艺完成各工步的维修要求,初步掌握普通车床大修工艺过程及常见机械故障及电气故障的排除方法。

②通用机床常见电气线路的安装及调试(30课时)。

课题1—1:双重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

时间:6课时。

考核要求:按照工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接线,接电动机试运行,能实现双重互锁正反转控制。

课题1—2:(机床工作台自动往复)往复运动控制电路的安装。

时间:8课时。

考核要求:按照工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接线,能实现机床工作台往复运动控制。

课题1—3:Y–△自动降压起动控制电路的安装。

时间:8课时。

考核要求:按照工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接线,接电动机试运行,能实现电动机Y–△自动降压起动控制。

课题1—4:顺序起动和顺序停止控制电路的安装。

11
时间:8课时。

考核要求:按照工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接线,接电动机试运行,能实现异地控制的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

*课题1—5:双速电机变速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

时间:8课时。

考核要求:按照工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接线,接电动机试运行,能实现双速电机变速控制。

③钳工(20课时)。

按中级工鉴定技能考核试题进行训练。

考核要求:按中级工考核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核试题,达到加工要求。

④焊接(20课时)。

一般工件的焊接。

考核要求:按照工艺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件的焊接。

(2)专业方向二:工业设备安装(112课时)。

可根据实际条件选择以下2-3个典型机电设备的安装工艺开展实训。

1.金属切削机床的安装工艺。

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普通机床型号的意义。

了解机床的安装工艺。

掌握机床水平度的检测与调整、机床导轨直线度和平行度的检测与调整。

2.活塞式压缩机的安装工艺。

了解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典型零部件结构。

初步掌握活塞式压缩机及其主要部件的安装要点。

了解活塞式压缩机的试运行程序及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3.工业锅炉的安装工艺。

了解锅炉的工作原理及各组件的作用。

了解锅炉钢架安装及其检测方法。

12
了解锅炉汽包、受热面的安装工艺要求。

了解锅炉房其它设备及附件的安装方法。

了解锅炉水压试验、煮炉、烘炉和试运行的步骤。

4.桥式起重机的安装工艺。

了解桥式起重机的分类、构造及应用。

理解桥式起重机轨道安装要点,掌握其水平度和平行度的检测方法。

了解桥式起重机吊装方法。

5.垂降式电梯安装工艺。

了解电梯轨道安装工艺及质量检测方法。

掌握电梯轿箱、平衡锤及缓冲装置的安装工艺。

了解电梯试运行程序。

6.钢结构件安装工艺。

了解钢结构件安装的现场准备工作。

理解钢结构件安装工程质量要求。

7.金属储油罐的安装工艺。

了解储油罐的分类及安装工艺。

了解气顶倒装法工艺、多桅杆吊装法工艺。

考核要求:以中级机械设备安装工技能标准为考核要求。

组织管理:把一个班按项目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再按2-3人一个工位组织实训,每一个项目安排一名教师进行组织管理,实行实训教师负责制,按照企业考勤模式严格考勤,按照行业标准进行考核,考勤出勤率、劳动态度与考核成绩挂钩。

安全保障:要求按照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顶岗生产实习。

(1)实习内容:了解机电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工作,掌握机电设备的保养、运行和维护等技术,了解机电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工作的知识和技能。

初步具有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
13
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的上岗能力;掌握机电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等工作的职业规范,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在实习结束完成实习报告。

(2)实习时间: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安排学生在第三学年进行顶岗生产实习,亦可根据企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从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起以一学期为最小实习时间单元,分2次按班级组织学生到各企事业等用人单位进行顶岗生产实习。

(3)实习地点:机电设备生产、维修和销售等相关企业,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相匹配。

(4)成绩考核:考核成绩由技能考核成绩、操行考核成绩、实习报告成绩三部分组成。

技能考核:占考核成绩60%,由企业根据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态度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定。

操行考核:占考核成绩20%,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认识态度、实际表现、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等综合情况评定。

实习报告:占考核成绩20%,根据学生总结能力予以评定。

实习报告中包括实习计划、执行情况和实习体会,要求学生能结合专业知识,找出本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5)组织管理。

①制定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和签订顶岗生产实习协议。

学校应与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实习大纲,对实习的岗位和要求以及每个岗位实习的时间等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并签订书面协议,协议书必须明确学生劳动保险的投保人。

②落实实习前的各项组织工作。

通过召开学生动员会和家长会做好细致的组织发动工作,提出具体的实习纪律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并与学生家长签订书面实习协议。

在同一单位顶岗实习的学生数如超过20人,学校要安排不少于1名以上的专职人员到实习单位实施全程管理和服务;学
14
生数如超过100人,学校派出的专职管理人员不能少于2人。

实习单位也要指定专门的师傅担任指导。

③加强实习管理。

学校要设立由学校领导、专业教师、企业相关人员组成的实习管理机构,明确职责。

定期或不定期到各实习点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学校实习专职管理人员主要职责:管理实习生、及时与企业沟通、定期向学校汇报等。

学生要定期写出实习情况书面汇报交实习专职管理人员。

④建立完善的学生实习考核评定机制,建立学生实习档案,将实习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

(6)安全保障: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安全(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生产安全等)、生产操作规程、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必须具有安全保障,学校一律不得组织未办理劳动保险的学生参加顶岗生产实习。

五、课程设置、教学时间安排建议表
15
16
备注:
1.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限选课程各课程授课时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15%的范围内进行调整,但必须保证总课时数。

2.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程中的“其它”专门化或课程。

3.顶岗生产实习分2次进行的,学校自行调整课程的开设时间。

4.如因安排整周教学综合实训导致其它课程教学周数和学时不足的,各校可在教学综合实训周中安排相关课程的教学学时。

六、必修课教材
17
18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示范性教学方案
(基本学制1.5年)
一、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专业及专门化方向名称: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业设备安装)。

(二)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基本学制1.5年。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电设备制造、安装、使用、维护及维修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保养、维修、管理、销售和操作机电设备等工作能力,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和态度:
1.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和继续学习能力;
2.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并具有读图、制图能力;
3.掌握机械加工基本知识,具有对设备设计、安装图纸进行工艺性审查的初步能力,具备测绘并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部件的能力;
4.掌握机械、电气设备的性能、结构、调试和使用的基本知识,具有维修电工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5.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基本知识,并具备常用机电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维修、保养的能力;
6.具有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基本知识,并具有车工、铣工、机修钳工等基本操作技能;
19
7.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设备管理的基本能力;
8.具有初步的设备技术经济分析及现代化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实施与编制常用机电设备维修或安装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9.具备正确使用手册、标准和与本专业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10.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11.取得相应职(执)业资格证书。

三、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
21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22
(二)专业限选课程。

23
说明:除社会学课程及体育课外,其它课程均按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三)综合实训课程。

1.教学综合实训。

(1)专业方向一: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地点:校内实训室。

①机械加工实训(130课时)。

课题1.车工(40课时)。

课题2.刨、铣工(30课时)。

课题3.钳工(30课时)。

24
课题4.焊工(30课时)。

考核要求:按国家职业标准中中级机床操作工的标准要求进行考核。

②机械设备维修实训(168课时)。

课题目1.通用机床设备的维修(60课时)。

考核要求:按设备维修工艺完成各工步的维修要求,初步掌握普通车床大修工艺过程及常见机械故障及电气故障的排除方法。

课题目2.通用机床常见电气线路的安装及调试(68课时)。

课题2—1:常用电工工具(通用及防护工具)的使用及导线加工、绝缘处理,电工安全作业训练。

时间:8课时。

考核要求:熟练掌握通用电工工具的使用与维护;掌握常用电工防护用具的使用与维护;掌握导线的加工工艺及绝缘处理;掌握基本焊接工艺;熟练掌握电工安全操作规程,掌握预防触电及触电急救方法,了解电气火灾的扑救方法。

课题2—2:室内配线与电气照明。

时间:8课时。

考核要求:掌握配电箱的安装及接线方法;掌握不同类型室内配线方法;掌握照明电路的安装接线。

课题2—3:点动及连续运行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

时间:6课时。

考核要求:按照工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接线,接电动机试运行,能实现点动、连续运行控制。

课题2—4: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

时间:6课时。

考核要求:按照工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接线,接电动机试运行,能实现正反转控制。

课题2—5:双重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

时间:6课时。

25
考核要求:按照工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接线,接电动机试运行,能实现双重互锁正反转控制。

课题2—6:(机床工作台自动往复)往复运动控制电路的安装。

时间:8课时。

考核要求:按照工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接线,能实现机床工作台往复运动控制。

课题2—7:Y–△自动降压起动控制电路的安装。

时间:8课时。

考核要求:按照工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接线,接电动机试运行,能实现电动机Y–△自动降压起动控制。

课题2—8:顺序起动和顺序停止控制电路的安装。

时间:8课时。

核要求:按照工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接线,接电动机试运行,能实现异地控制的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

课题2—9:双速电机变速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

间:8课时。

考核要求:按照工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接线,接电动机试运行,能实现双速电机变速控制。

课题目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

时间:40课时。

地点:校内实验室。

考核要求:电动机的拆卸与装配;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拆除及重绕;电动机定子绕组首尾端的判别;电动机的整体检查与试运行。

(2)专业方向二:工业设备安装。

①管道安装实训。

时间:5周(130课时)。

课题1.钳工实训(40课时)。

按中级工鉴定技能考核试题进行训练。

26
考核要求:按中级工考核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核试题,达到加工要求。

课题2.焊工实训(30课时)。

课题3.管道加工及安装实训(60课时)。

训练内容:
管材及管路附件的选用;
管道系统的安装工艺;
管配件的制作;
管路安装操作。

考核要求:按中级工考核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核试题,达到加工要求。

②机电设备安装实训。

时间:6周(168课时)。

可根据实际条件选择以下4-5个典型机电设备的安装工艺开展实训。

课题1.金属切削机床的安装工艺。

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普通机床型号的意义;
了解机床的安装工艺;
掌握机床水平度的检测与调整、机床导轨直线度和平行度的检测与调整;
活塞式压缩机的安装工艺;
了解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典型零部件结构;
初步掌握活塞式压缩机及其主要部件的安装要点;
了解活塞式压缩机的试运行程序及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课题2.工业锅炉的安装工艺。

了解锅炉的工作原理及各组件的作用;
了解锅炉钢架安装及其检测方法;
了解锅炉汽包、受热面的安装工艺要求;
了解锅炉房其它设备及附件的安装方法;
27
了解锅炉水压试验、煮炉、烘炉和试运行的步骤。

课题目3.桥式起重机的安装工艺。

了解桥式起重机的分类、构造及应用;
理解桥式起重机轨道安装要点,掌握其水平度和平行度的检测方法;
了解桥式起重机吊装方法。

课题4.垂降式电梯安装工艺。

了解电梯轨道安装工艺及质量检测方法;
掌握电梯轿箱、平衡锤及缓冲装置的安装工艺;
了解电梯试运行程序。

课题5.钢结构件安装工艺。

了解钢结构件安装的现场准备工作;
理解钢结构件安装工程质量要求。

课题6.金属储油罐的安装工艺。

了解储油罐的分类及安装工艺;
了解气顶倒装法工艺、多桅杆吊装法工艺。

考核要求:以中级机械设备安装工技能标准为考核要求。

组织管理:把一个班按项目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按工位再细分,每工位2—3人,每个项目安排一名教师负责组织管理,实行实训教师负责制,按照企业考勤模式严格考勤,按照行业标准进行考核,考勤出勤率、劳动态度与考核成绩挂钩。

安全保障:要求按照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顶岗生产实习。

(1)实习内容:了解机电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工作,掌握机电设备的保养、运行和维护等技术,了解机电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工作的知识和技能。

初步具有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的上岗能力;掌握机电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等工作的职业规范,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28
和吃苦耐劳精神,在实习结束完成实习报告。

(2)实习时间:实施“1+0.5”人才培养模式,安排学生在第三学期进行顶岗生产实习,亦可根据企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第二学期安排顶岗生产实习,按一个班级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生产实习。

(3)实习地点:机电设备生产、维修和销售等相关企业,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相匹配。

(4)成绩考核:考核成绩由技能考核成绩、操行考核成绩、实习报告成绩三部分组成。

技能考核:占考核成绩60%,由企业根据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态度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定。

操行考核:占考核成绩20%,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认识态度、实际表现、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等综合情况评定。

实习报告:占考核成绩20%,根据学生总结能力予以评定。

实习报告中包括实习计划、执行情况和实习体会,要求学生能结合专业知识,找出本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5)组织管理。

①制定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和签订顶岗生产实习协议。

学校应与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实习大纲,对实习的岗位和要求以及每个岗位实习的时间等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并签订书面协议,协议书必须明确学生劳动保险的投保人。

②落实实习前的各项组织工作。

通过召开学生动员会和家长会做好细致的组织发动工作,提出具体的实习纪律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并与学生家长签订书面实习协议。

在同一单位顶岗实习的学生数如超过20人,学校要安排不少于1名以上的专职人员到实习单位实施全程管理和服务;学生数如超过100人,学校派出的专职管理人员不能少于2人。

实习单位也要指定专门的师傅担任指导。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