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11到20各数的认识︳人教新课标(2014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11到20各数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2014秋 )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11到20各数的认识︳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一、教学内容:
今天我们将学习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的第六章第一节,内容主要涉及11到20各数的认识。

学生们将了解到这些数的顺序、大小以及数位。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11到20各数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读写这些数,并理解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11到20各数的读写和顺序理解,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这些数的大小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已经准备好了数字卡片、计数器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座位,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 讲解:接着我会通过数字卡片,逐一介绍11到20各数,让学生们读写并理解它们。

3. 例题讲解:我会出一道例题,比如"15减去8等于几?",让学生们通过计数器来解答。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计数器,来求解答案。

5. 板书设计:我会将11到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

6.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道作业题,比如"请用计数器计算20减
去11等于几?",并附上答案。

六、作业设计:
作业题:请用计数器计算20减去11等于几?
答案:9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今天的教学就到这里,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11
到20各数的认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
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生们对于11到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理解是一个难点。

在这个
阶段,学生们可能还不太熟悉这些数,因此,我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
练习题来加深他们对数的大小关系的理解。

如何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这些数的大小关系也是一
个重点。

我会出一道例题,比如"15减去8等于几?",让学生们通过
计数器来解答。

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他们观察计数器上的数字变化,从而帮助他们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另外,作业题的设计也是一个重点。

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比如"
请用计数器计算20减去11等于几?",并附上答案。

这个作业题的目
的是让学生们能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会通过板书设计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11
到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我会将这个关系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
们能够清晰地看到。

总的来说,我认为学生们对于11到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
理解是一个难点,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题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重点则是通过例题讲解和作业题的设计,让学生们能够将课堂上学到
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我相信学生们能够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11到20各数的概念。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我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尽量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还注意调整语调,使其既有节奏感又富有感
情色彩,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时间分配:我合理安排了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学生们有足够
的时间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例如,我在讲解例题时,给了学生们
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操作计数器。

3. 课堂提问:我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提问,鼓励他们表达自己
的疑问和观点。

这样不仅能够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还能够激发他们
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情景导入:我以教室里的座位数为情景导入,让学生们能够直
观地感受到数的实际应用。

这种实践情景的引入使得学生们更容易理
解和接受课程内容。

教案反思:
在本次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意
识到在讲解例题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

因此,在下次教学中,我会让学生们亲自操作计数器,而不仅仅是我演示。

我发现课堂提问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够充分。

在下次教学中,我会
适当增加提问环节的时间,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疑问。

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因此,
在下次教学中,我会更多地与学生们进行交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
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本次教案的实施和反思,我相信我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
好地引导学生学习11到20各数的认识。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
己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课后提升:
题目1:请写出11到20各数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排列。

答案: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答案:15减去8等于7。

计算过程:从5减去8,由于5小于8,
需要向十位借1,变成15减去8,然后15减去8等于7。

答案:12加上9等于21。

计算过程:从2加上9,由于2小于9,需要向十位借1,变成12加上9,然后12加上9等于21。

题目4:请在计数器上展示18,然后用计数器计算18减去7等于几?并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8减去7等于11。

计算过程:从8减去7,等于1,然后
从1减去0,等于1。

题目5:请用计数器计算20减去11等于几?并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20减去11等于9。

计算过程:从0减去1,由于0小于1,需要向十位借1,变成10减去1,然后10减去1等于9。

通过这些课后练习题,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我相信通过这些练习题的解答,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1到20各数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