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三、四、五章复习题(含答案)新(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第三、四、五章复习题(含答案)新(1)第三章复习题(共46题)
1、⽔循环的主要动⼒是:(A)
A.太阳辐射
B.重⼒
C.⼤⽓运动
D.⽔的三相变化
2、⼈类影响最⼤的⽔循环环节是:(B)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降⽔
D.蒸发
3、⽔圈中储量最多的⽔和储量最多的淡⽔分别是:(C)
A.海洋⽔和淡⽔湖泊⽔
B.海洋⽔和地下淡⽔
C.海洋⽔和冰川
D.海洋⽔和陆地⽔
4、⼈类利⽤⽔循环和⽔平衡原理,化害为利的合理措施是:(C)
A.扩⼤灌溉⾯积,过度抽取地下⽔
B.⼤⾯积排⼲湖泊和沼泽
C.⼤⾯积植树造林
D.实⾏⼈⼯降⾬
5、有关长江⽔参与⽔循环的特点,正确的是:(D)
A.只参与海陆间⽔循环
B.只参与内陆循环
C.只参与海上内循环
D.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参与内陆循环。
6、黄河下游的河床⾼出两岸的地⾯数⽶,河⽔与两侧潜⽔之间的补给关系是:(B)
A.地下⽔补给河⽔
B.河⽔补给地下⽔
C.河⽔和地下⽔互补
D.⼆者互不补给
7、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年内有两次汛期,该河补给主要是:(C)
A.⾬⽔和地下⽔
B.⾬⽔和冰川融⽔
C.⾬⽔和积雪融⽔
D.⾬⽔和湖泊⽔
8、以冰雪融⽔补给为主的河流,影响其流量的主要因素是:(C)
A.降⽔B.湖泊⽔C.⽓温D.地下⽔
9、我国新疆地区河流夏季的补给主要靠:(D)
A.湖泊⽔B.地下⽔C.⾬⽔D.冰川融⽔
10、下列关于河流汛期同河流补给来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C)
A.以⾬⽔补给为主的河流,全年流量稳定
B.以⾼⼭冰雪融⽔补给为主的河流,冬汛最明显
C.有季节性积雪地区的河流,常常形成春汛
D.以地下⽔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
11、世界上⼤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形式和最稳定的补给⽔源分别是:(A)
A.⾬⽔和地下⽔
B.⾬⽔和湖⽔
C.⼤⽓降⽔和冰川融⽔
D.地下⽔和冰雪融⽔
12、北半球中⾼纬海区,⼤洋东岸⽐⼤洋西岸的海⽔(D)
A、温度低、盐度低
B、温度低、盐度⾼
C、温度⾼、盐度低
D、温度⾼、盐度⾼
13、下列洋流中,既属于以副热带海区为中⼼的⼤洋环流的⼀部分,⼜位于⼤陆东岸的是(C)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千岛寒流
C、东澳⼤利亚暖流
D、秘鲁寒流
14、与西欧形成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候相关密切的洋流是(B)
A、东格陵兰寒流
B、北⼤西洋暖流
C、北⾚道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15、洋上的⽓温⽐陆地上的变化⼩是由于(C)
A、暖流的影响
B、寒流的影响
C、海⽔的⽐热⼤
D、海⽔的⽐热⼩
16、下列洋流⽰意图中,表⽰北半球中低纬的环流是(A)
暖流寒流
A B C D
17、海洋⽔体的主要动⼒是?(C)
A、海⽔的密度差异
B、地转偏向⼒
C、⼤⽓运动和近地⾯风带
D、海⽔的补偿运动
18、属于风海流的洋流是(A)
①北太平洋暖流②北⾚道暖流③秘鲁寒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9、北海道渔场形成的原因是(A)
A、⽇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
B、巴西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C、上升的补偿流
D、东格陵兰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
20、洋流是海⽔运动的主要形式之⼀,对地理环境有深刻的影响。
据图回答以下题:
①科隆群岛上
⽣活着很多企鹅,该群岛的海拔⾼度并不⾼,其成因主要是(C)
A、受厄尔尼诺影响
B、受拉尼娜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暖流影响
②图中的洋流名称是(C)
A、南⾚道暖流
B、巴西暖流
C、秘鲁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③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鱼类最少的原因是(B)
A、洋流影响
B、海⽔温度变化⼩
C、上升流发育
D、地处⼤陆架
④暖流经过的海域,海洋表⾯⽔温等温线(D)
A、由稀疏变为密集
B、与海岸线平⾏
C、向低纬度⽅向弯曲
D、向⾼纬度⽅向弯曲
21、下列有关⽔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通常说的⽔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所有⽔资源
B、通常说的⽔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所有的淡⽔资源
C、⼴义地说,⽔资源是指除海⽔外的⽔资源
D、海⽔是咸⽔,不能直接利⽤,所以不属于⽔资源
22、⽔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降⽔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B、⽔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和城市的空间分布不均
C、降⽔量⼩,⽔循环不活跃的地区,⽔资源⼀般较为贫乏
D、降⽔量⼤,⽔循环活跃的地区,⽔资源⼀般较为丰富
23、有关⽔资源与⼈类社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产⼒条件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
B、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展成为著名的⽔稻产区,体现了⽔资源质量对该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影响
C、将饮料⼚建在⽔质良好的地⽅可以降低成本,体现了⽔资源数量对⼀个地区经济活动效益的影响
D、⼈类修建跨流域调⽔⼯程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盾
24、下列有关⽔资源的利⽤正确的是(B)
A、虽然⼈⼝持续增长,但⼈们的节⽔技术和节⽔意识将提⾼,⼈们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会有所下降
B、⼈⼝持续增长和经济⾼速发展将导致⼈类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
C、经济⾼速发展导致科技⽔平迅速提⾼,⼈们的节⽔技术和循环利⽤⽔资源的技术将会使⼈类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低
D、修建⽔库是解决⽔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跨流域调⽔是解决⽔资源时间上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
25、⽬前,⼈类⽐较容易利⽤的淡⽔资源,主要是指(A)
A、河流⽔、淡⽔湖泊⽔、浅层地下⽔
B、河流⽔、淡⽔湖泊⽔、深层地下⽔
C、河流⽔、咸⽔湖泊⽔、浅层地下⽔
D、海洋⽔、淡⽔湖泊⽔、浅层地下⽔
26、关于⽔资源的合理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随着⼈类科技⽔平的提⾼和节⽔意识的增强,⼈类消费的⽔资源正逐渐减少
B、⼈类⽣活和⽣产排放的废弃物得不到处理⽽进⼊⽔体,导致⽔体污染,可利⽤的⽔资源减少
C、⽔资源是⼈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D、制定科学的⽤⽔战略,合理分配和利⽤⽔资源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27、有关我国⽔资源的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我国的⽔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多,南部少
B、我国的⽔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少,南部多
C、我国的⽔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秋多,冬季少
D、我国的⽔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夏多,秋冬少
28、有关世界国家和地区⽔资源丰歉程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通常⽤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个地区或⼀个国家⽔资源丰歉程度
B、在世界七⼤洲中,⼤洋洲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均径流量最少
C、在世界七⼤洲中,亚洲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均径流量最多
D、我国的⽔资源和⽔⼒资源均居世界第六位,巴西⽔资源和⽔⼒资源均居世界⾸位
29、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与多年平均降⽔量、多年蒸发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为(B)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等于多年平均降⽔量与多年蒸发量之和
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等于多年平均降⽔量与多年蒸发量之差
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等于多年平均蒸发量与多年降⽔量之和
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等于多年平均蒸发量与多年降⽔量之差
30、以下选项能体现⽔资源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是(A)
①我国南⽅⽔量充⾜,⽓候湿润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稻种植区
②我国北⽅降⽔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③我国北⽅⽔量不⾜,河流较少,内河运输业不发达
④饮料⼚建在⽔质优良的地⽅可降低⽣产成本,提⾼产品质量
⑤我国南⽅河流流程长,⽀流众多,内河运输⼗分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
3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
A.⽔资源的数量能影响⼀个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
B.⽔资源的质量更能影响⼀个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
C.⽔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个地区经济活动效益的⼤⼩
D.⽔资源的质量能不同,开发利⽤⽅式不同,开发利⽤过程中在成本投⼊就不同
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在科技⽐较落后的时代,⼈类虽不能把海⽔转化为饮⽤⽔,但是已经能开发利⽤深层地下⽔
B、在科技⽐较落后的时代,⼈类虽不能开发利⽤深层地下⽔,但是已经能把海⽔转化为饮⽤⽔
C、在科技⽐较发达的近现代,⼈类不仅能开发利⽤深层地下⽔,⽽且已经能把海⽔转化为饮⽤⽔
D、在科技⽐较发达的近现代,⼈类节⽔技术相当发达,使⽔资源的利⽤率⼤⼤提⾼,⽬前⼈类的消费⽔资源数量已呈下降趋势
33、有关⼈类⽔利⼯程的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中国的南⽔北调⼯程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盾
B、美国的东⽔西调⼯程可从根本上解决其⽔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盾
C、⼤型蓄⽔⼯程不仅能缓解⽔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盾,⽽且往往还能起防洪、发电、养殖等作⽤
D、⽆论是中国的南⽔北调还是美国的东⽔西调都属于对⽔循环中⽔⽓输送环节的改造
34、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C)
A、由于⼈类⽣活和⽣产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导致⽔资源污染严重
B、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使⽤量逐年增加,很多污染物得不到处理⽽进⼊⽔体,
导致⽔污染严重,可⽤的⽔资源减少
C、由于科学技术的⽇新⽉异的发展,⼈类的节⽔技术和污⽔处理技术使⽔
资源的使⽤量不断减少
D、在世界上很多地⽅特别是城市,需⽔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供⽔量的增
长速度,导致⽔资源短缺
35、(1)图中字母表⽰的⽔循环类型属于
海陆间⼤循环,其中a表⽰的环节是蒸发,
b表⽰的环节是⽔汽输送,d表⽰的环
节是地表径流。
(2) 能够完成图中b功能的是:(B)
A.我国的冬季风B.我国的夏季风
C.⼲热的⼭⾕风D.未登陆的台风
(3) 对⾬⽔的拦蓄和利⽤是对图中d(字母)环节产⽣影响。
(4) 拦蓄和利⽤⾬⽔,可以缓解的⽭盾是:(AB)
A.⽔资源空间分布不均B.⽔资源时间分配不均C.⽔资源地区使⽤不均D.农业与⼯业的⽤⽔不均
36、(1)图中代表蒸发环节的有AG ,代表植物蒸
腾的是H ,代表降⽔的是BF,代表径流
的是DE。
(填字母)
(2)AB组成的⽔循环是海上内循环。
ACFDE组成的⽔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37、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形成原因,a、c应为风海流,b为补偿流。
(2)、d洋流根据其⽔温与流经海区⽔温对⽐应为寒(寒、暖)
流,对沿岸地区⽓候起降温减湿作⽤。
(3)、若在太平洋中,M处有北海道渔场,形成此渔场的主要
原因是寒暖流交汇。
(4)、陆地上的污染物质进⼊海洋后,可加快净化速度,
但⼜会使污染范围扩⼤。
38、读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海域位于北(南、北)半球。
(2)按海⽔的物理性质分,洋流AB属于暖流,
洋流CD属于寒流。
(3)若该图为中低纬的⼤西洋海域,则洋流AB的名
称是墨西哥湾暖流,A、B、C、D四海区有⼤渔场
分布的是A,渔场名称为纽芬兰渔场。
3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属于风海流,则该图表⽰北半球夏季(季节)
(2)A、B、C、D四洋流中,按成因分,C属于风海流,D
属于补偿流。
若有⼀轮船从E海峡进⼊红海,其是顺⽔(顺⽔、
逆⽔)航⾏。
40、读图与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标出洋流a、b的⽅向。
(2)洋流a、b中, b 对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定的作⽤。
(3)图中上海到旧⾦⼭的航线,航速较快的是__①__(①、②)。
(4)A、B、C三海域温度由⾼到低排序是:_BCA__。
(5)b洋流附近有世界著名的___秘鲁___渔场,
该渔场成因与北海道渔场的成因有何不同?
答:秘鲁渔场是上升流的影响,北海道渔场是寒暖流交汇。
41、下图为7⽉份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此海域位于南、北半球的南半球,判断其半球位置的理由是等温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递减。
(2)在图中标出洋流的流向。
图中等温线明显弯曲处,是受寒流
影响的结果,判断的理由是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3)若此海域是太平洋内的⽔域,那么此洋流的名称是秘鲁寒流。
42、下图为太平洋地区洋流⽰意图,读图回答:
⑴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洋流名称:
①加利福尼亚寒流;②秘鲁寒流;
③东澳⼤利亚暖流;④北太平洋暖流。
(2)甲处是北海道渔场,它的形成是⽇本暖流和
千岛寒流在此交汇密切相关。
(3)若只考虑顺风条件,轮船从A城驶往B城时可借
助于东北信风;轮船从B城驶往A城时可借
助于盛⾏西风。
(4)C、D两海域,温度较⾼的是_C,原因是有暖流经过。
43、读⽔循环图,回答:
(1)图中各字母所表⽰的循环过程分别是:
A 蒸发
B 降⽔
C ⽔汽输送
D 降⽔
E 地表径流
F 下渗
G 地下径流H植物蒸腾
(2)图中甲是内陆循环;⼄是
海陆间⼤循环,它能使陆地上
的⽔不断得到补充,使⽔资
源得以再⽣;丙是海上内
循环。
(3)⽔循环主要通过⼤⽓
中的⽔汽输送和地表的径流
输送⽽实现的,⽬前⼈类主要是通过影响地表径流输送⽽影响⽔循环。
(4)⽔循环是指⾃然界的⽔在⽔圈、⼤⽓圈、岩⽯圈和⽣物圈四⼤
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5) 图中C这个环节主要靠⼤⽓运动来完成。
(6)使⽔循环连续进⾏的动⼒是太阳辐射。
44、读我国东北某河流的流量变化图,回答:
(1)该河表⽰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的径流量变化⽰意图,ABC分别表⽰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A ⼤⽓降⽔、 B 积雪融⽔、C地下⽔。
(2)A形成夏汛,B形成春汛。
(3)C补给量最少的时期应是该河的_
径流_ 量最⼤的时期。
(4)为保证该地区⽤⽔,⼈们在河上建坝
以后的流量曲线应是①还是②?②
为什么?⼤坝具有调节作⽤。
4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河是以冰川融⽔为主
要补给的河流,径流量主要随
⽓温的变化⽽变化,该河主要
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
(2)这条河流的丰⽔期出现在
夏季,原因是夏季⽓温⾼,冰川融⽔多,对河流的补给多。
(3)该河流在1-2⽉份断流的原因是冬季⽓温低,⽔结冰。
46、读我国北⽅某地区剖⾯图,图中⼭⾼约为海拔2800⽶,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地区⽔循环,按其发⽣领域属于海陆间⼤循环,图中箭头A所⽰⽔循环环节的名称是⽔汽输送。
(2)甲河流主要靠⼤⽓降⽔(⽔)补给,⼄河流主要靠地下(⽔)补给。
(3)⼄处地质构造为断层,在此处修⽔库存易产⽣地震、滑坡、渗露,等不良后果。
(4)甲、⼄两河中,径流变化较⼤的是甲河,含沙量较⼤的是⼄河。
(5)如果该地区植被遭严重破坏,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洪⽔和泥⽯流。
第四、五章复习题(共 85 题)
1、读右图,判断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B)
①甲处为喷出岩,含有化⽯
②⼄处为侵⼊岩
③甲可能是⽕⼭
④⼄可能是沉积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造成“狮⾝⼈⾯像”缺损严重的主要⾃然因素是:(B)
A.河流侵蚀作⽤B.风化和风蚀作⽤C.喀斯特作⽤D.海蚀作⽤
3、表⽰地质构造的名称是(D)
A.⽕⼭喷发、板块碰撞
B.地下热能、变质作⽤
C.地壳运动、构造地震
D.褶皱、断层
4、黄⼟⾼原的地表形态:千沟万壑的特征,主要成因是:(C)
A.风⼒侵蚀作⽤B.风⼒搬运堆积作⽤
C.流⽔侵蚀搬运作⽤D.流⽔搬运堆积作⽤
5、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是(B)
A.常形成巨⼤的褶皱⼭系
B. 地势的⾼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C. 发⽣地震、⽕⼭喷发
D. 岩层发⽣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
6、我国华⼭的地质成因是(C)
A、向斜成⼭ B. 背斜成⼭
C. 断层形成的块状⼭地
D. 褶皱形成的⾼地
7、地貌的形成与流⽔侵蚀作⽤有关的是(A)
A.长江三峡
B.⼽壁和裸岩荒漠
C.河⼝三⾓洲
D. 沙丘、沙垄
8、2003年7⽉21⽇,我国云南省楚雄彝族⾃治州⼤姚县发⽣6.2级地震,
地震发⽣后,⼤姚县⼜发⽣降⾬,造成多处⼭体滑坡和泥⽯流,给地震救援带来困难。
据此回答下题:(1)对云南省地震的正确描述是(C)。
A. ⼤姚县地震是20世纪初全球破坏性最⼤的地震灾害之⼀
B. 6.2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约是5级地震释放能量的60倍
C. ⼤姚县地震的发⽣与云南的地质构造密切有关
D. 由于地震发⽣在地球内部,⼈类是⽆法做出预报的
(B)地震引发的滑坡产⽣是(B)
A. ⼭区爆发的特殊洪流,破坏⼒极强
B. 斜坡上的岩体或⼟体,在重⼒作⽤下沿⼀定的滑动⾯整体下滑的现象
C. ⼈类对植被的破坏,是滑坡⽇趋频繁的原因
D. ⼤规模的⼯程活动是造成滑坡现象的主要原因
(3)我国的地震、滑坡和泥⽯流等地质灾害发⽣频繁,其中楚雄地区处于(D)
A.东部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川、滇、黔地区
9、以外⼒作⽤为主形成的地形是(B)
A.吐鲁番盆地B.黄⼟⾼原C.喜马拉雅⼭D.青藏⾼原
10、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有(C)
A.地球的岩⽯圈不是整体⼀块,⽽是分割成两个单元,即海洋板块和⼤陆板块
B.板块漂浮在地幔之上,处在不断运动中
C.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形成海沟和⼭脉
D.板块内部⽐较活跃,边缘⽐较稳定
11、属于世界上两⼤地震带是(C)
A.印度洋⼤洋中脊B.环⼤西洋地震带
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D.地中海—东⾮裂⾕地震带
12、地壳⽔平运动的结果是(A)
A.常形成巨⼤的褶皱⼭系B.地势的⾼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C.发⽣地震、⼭崩和⽕⼭D.岩层发⽣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
13、喜马拉雅⼭是(B)
A.⾮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C.⾮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14、⽇本多地质灾害的根本原因是(D)
A.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岛国B.位于亚洲的东部
C.位于板块的⽣长边界D.位于板块碰撞带上
15、我国西北部城镇分散的主要原因是(B)
A.平原⾯积⼩B.⽔源供给不⾜
C.交通便利D.⼭地⾯积⼴⼤
16、冲积扇常常形成于:(C)
A.河源地带
B. 滨海地带
C. ⼭麓地带
D. 河流中下游
17、沟⾕的形成主要是:(C)
A.流⽔沉积作⽤
B. 风⼒沉积作⽤
C.流⽔侵蚀作⽤
D. 风⼒侵蚀作⽤
18、下列各图所⽰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作⽤形成的是(A)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喜马拉雅⼭的形成所受的地质作⽤是:(B)
A.内⼒作⽤B.内、外⼒同时作⽤,以内⼒作⽤为主
C.外⼒作⽤D.内、外⼒同时作⽤,以外⼒作⽤为主
20、下列有关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垂直运动
B.天⼭⼭脉是⽐较典型的褶皱⼭
C.峡湾海岸完全是由于地壳断层凹陷⽽形成的
D.从岩层的新⽼关系来看,中⼼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的地质构造是背斜
21、青藏⾼原的主要成因是(B)
A.⽔平运动B.升降运动C.褶皱运动D.地垒隆起
22、关于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有:(D)
A.中⼼部分岩层较新的,两翼部分岩层较⽼的褶曲为背斜
B.凡是⼭⾕,在地质构造上均属向斜
C.岩层受⼒破裂,在地质构造上称为断层
D.我国的庐⼭、泰⼭均为地垒式的块状⼭地
23、图中表⽰褶皱形成的受⼒⽅向正确的是:(A)
24、在下⾯的地质构造图
中,表⽰向斜的是:
__A_,表⽰地垒的是:
_D_,表⽰地堑的是:
C 。
25、下列各类名称中,属于地质构造的是:(C)
A.⽕⼭喷发、地震B.⽔平运动、升降运动
C.背斜、地垒D.地层、地壳
26、下图中,反映以外⼒作⽤对地表形态影响为主的是:(C)
27、下列岩⽯中,可能有化⽯的是:(C)
A.侵⼊岩
B.喷出岩
D.变质岩
28、台湾修建的铁路是半环形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东西部的铁路,这样选择线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D)
A.河流因素
B.⽓候因素
C.矿产因素
D.地形因素
29、下列地理事物,属于冰川侵蚀作⽤形成的是(B)
A.沙丘、沙垄
B.⾓峰、冰⽃
C.溶洞
D.三⾓洲、冲积扇
30、确定背斜的最可靠的依据是(D)
A.岩层向上拱起
B.中⼼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相对较⽼
C.在地形上往往成为⼭峰和⼭岭
D. 中⼼部分岩层较⽼,两翼部分岩层相对较新
31、下列地质现象中,是由于内⼒作⽤形成的是(C)
A.云南⽯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
C.泰⼭的形成
D.华北平原的形成
32、从地质⾓度来看,下列词语不正确的是(A)
A.稳如泰⼭
B.海枯⽯烂
C.沧海桑⽥
D.⽔滴⽯穿
33、下列四幅景观图中,属于侵蚀地貌的是(AD)
34、我国华⼭的成因是(C)
A. 向斜⼭
B. 背斜⼭
C. 断块⼭
35、⼴东珠江三⾓洲的形成是(D)
A. 断层上升
B. 褶皱隆起
C. ⽕⼭喷发
D. 泥沙沉积
36、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原因(B)
A.海底⽕⼭爆发
B.海底发⽣地震
C.台风的影响
D.厄尔尼诺现象
37、三⾓洲⼀般形成于(D)
A.⼭麓地带
B.滨海地带
C.河源地带
D.河流的⼊海⼝
38、下图为⼀典型褶曲剖⾯,读图回答下题。
(1)图⽰褶曲中,岩层的新⽼关系为: (D)
A.⾃西向东由⽼到新
B.⾃东向西由⽼到新
C.⾃中⼼向两侧由⽼到新
D.⾃中⼼向两侧由新到⽼
(2)图⽰⼭岭是(B)
A.沿顶部裂隙侵蚀⽽成的背斜⼭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成的向斜⼭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成的背斜⼭
D.沿槽部裂隙侵蚀⽽成的向斜⼭
39、下列四图中,属于流⽔堆积地形的是:(D)
40、在地貌上表现为块状⼭地的是(B)
A.武夷⼭B.泰⼭C.喜马拉雅⼭D.阿尔卑斯⼭
41、当岩层受到⼒的挤压,便会发⽣弯曲变形,这叫做(A)A.褶皱B.断层C.背斜D.向斜
42、下列⼭地不属于褶皱⼭地的是(C)
A.阿尔卑斯⼭B.喜马拉雅⼭C.庐⼭D.安第斯⼭
43、“背斜成⾕、向斜成⼭”的主要地质作⽤是(B)
A.内⼒作⽤B.侵蚀作⽤C.堆积作⽤D.搬运作⽤
44、下列⾼原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是(B)
A.黄⼟⾼原B.哥伦⽐亚⾼原C.青藏⾼原D.云贵⾼原45、读某⼭岳景观⽰意图完成下题
(1)形成图⽰⼭岳景观的地质作⽤主要是
(B)
A.冰川侵蚀作⽤
B.流⽔溶蚀作⽤
C.风⼒侵蚀作⽤
D.流⽔沉积作⽤
(2)该⼭岳景观所分布的我国⾼原地
区具有的特征是(C)
A.地表形态千沟万壑
B.地表崎岖不平,森林覆盖率⾼
C.降⽔较丰富,地表⽔较丰富
D.地质灾害频繁发⽣
46、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由⽕⼭⼝与⽕⼭锥两部分组成
B.破坏后的⽕⼭⼝呈半封闭状态
C.⽕⼭锥⼀般由多次⽕⼭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
D.⽕⼭锥是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成的47、我国内蒙古地区的⾃然带,⾃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
草原,其⾃然带的分布规律是:(B)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地带性48、各⾃然带沿着南北⽅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A)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 C.⾮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49、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A)
A.南北纬25°—35°之间的⼤陆东部
B.南北纬30°—40°之间的⼤陆西部
C.南北纬35°—50°之间的⼤陆东部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地区
50、世界上经度地带性最明显的是在哪个⼤陆的中纬地区(C)
A.北美⼤陆
B.南美⼤陆
C.亚欧⼤陆
D.⾮洲⼤陆
51、温带森林中,在⼤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候特点的⾃然带是(C)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52、下列⾃然带的分布受⾮地带性因素⼲扰明显的是(AC)
A.南半球⾼纬度缺少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B.北美洲中部的温带草原带
C.安第斯⼭南段同纬度东西两侧的⾃然带不同
D.⾮洲刚果盆地的热带⾬林带
53、世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积最⼤的国家是(B)
A.美国B.俄罗斯C.加拿⼤D.中国
54、⽣物与环境的正确叙述是(C)
A.⽣物圈的范围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
B.绿⾊植物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变为热能
C.⽣物的出现,改造了⼤⽓圈、⽔圈和岩⽯圈
D.环境对植物⽣长有明显的指⽰作⽤
55、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较明显的地区是: (B)
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道地区D.⾼纬地区
56、世界上跨经度最⼴的森林⾃然带是:(C)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落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D.热带⾬林带
57、因经度不同产⽣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C)
A.地形B.热量C.⽔分D.⼟壤
58、撒哈拉沙漠中的绿洲、塔克拉玛⼲沙漠中的绿洲和天⼭脚下绿洲,其
植被类型不同,这体现了(B)
A.主要是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B.主要是⾮地带性因素的影
C.垂直地带性的影响
D.⼈为因素的影响
59、下列植被变化属于经度地带性的是: (C)
A.刚果盆地的热带⾬林→南⾮⾼原的热带草原
B.安第斯⼭南段西侧温带森林→东侧巴塔哥尼亚沙漠
C.⼤兴安岭的森林→内蒙古⾼原的草原→新疆荒漠
D.喜马拉雅⼭南坡海拔2500⽶以下常绿阔叶林→海拔4500⽶⾄4800⽶⾼⼭草甸。
60、⼈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流失的
治理,是因为(A)
A.某⼀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然地理环境产⽣⼀定的影响。
B.⽔⼟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
D.河流中上游⼀般地处⼲旱半⼲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6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A)
A.地表河流少,多为内流河
B.流⽔作⽤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C.流⽔侵蚀作⽤显著,风⼒侵蚀作⽤微弱
D.植物茂盛,⼟壤有机质含量多
62、有关⽓候与⼟壤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寒冷的⽓候条件下,⼟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
B.温暖湿润的⽓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物分解都较快
C.温暖湿润的⽓候条件下,⼟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
D.⽓候只能直接影响⼟壤的⽔热状况和⼟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63、陡峭的⼭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壤的原因是(A)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
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
C.光热条件太差D.⽔分条件太差
64、在各种成⼟的因素中,⽐较活跃的因素是:(B)
①成⼟母质②地形③⽓候④⽣物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65、⼟壤与⼈类活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C)
A.⼟壤与⼯农业⽣产关系都很密切
B.⼟壤退化与⼈类不合理的耕作经营活动⽆关
C.南⽅⽔稻⼟的形成与⼈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有关
D.⼟壤是⼀种永续性的可更新的资源,⽆论如何利⽤都不会损耗其肥⼒66、海拔⾼度相近的⾼⼭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然带的⼭区是在(D)
A.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 B.亚寒带地区
C.亚热带地中海区 D.热带⾬林地区
67、图表⽰的是某⼭垂直⾃然带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