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临清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聊城临清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
理试题(word版)
一、单选题
(★★★) 1. 下列几种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B.全新的铅笔长约
C.人体感觉最舒服的气温为D.初中生的质量约
(★★★) 2. 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如果操作不当,会使测量值有偏差,这是应该避免的。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用托盘天平测质量时,未将天平调平就直接称量,测量值可能会偏大
B.用体温计测体温前,没有用力甩体温计,测量值可能会偏小
C.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测量值会偏小
D.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直径时,若绕线时缠绕不紧密,测量值会偏小
(★★) 3. 小明乘坐爸爸驾驶的汽车停在路口等红灯,他看着右侧窗外并排停着的汽车,突然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向后退去了,对这个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产生了幻觉
B.一定是小明爸爸突然在“倒车”
C.以右侧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的汽车向后运动
D.小明的汽车与右侧的汽车始终相对静止
(★★★★) 4.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
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 5. 如图所示为向保温瓶中灌开水的情景,下列对此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A.灌开水时听到的声音是由保温瓶的振动产生的
B.灌开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水传入人耳的,速度为340m/s
C.灌入水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柱长短改变,声音的响度在不断变化
D.灌开水时通过音调可以判断瓶内水位的高低,水位越高,音调越高
(★★★) 6. 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乙物质熔化时间是3分钟,需要吸收热量
C.在B点停止对乙物质加热,乙物质也会继续熔化
D.乙物质在AB段处于固态,BC段处于液态
(★★★) 7.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 8. 如图所示,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对如图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
A.2或5B.1或5C.1或3或5D.2或3或4
(★★★) 9. 如图所示,这是一款人脸识别考勤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
下面对该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该仪器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B.该仪器的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 10. 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甲、乙两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ρ甲∶ρ乙=4∶1B.当甲的体积为5m3时,其质量为20kg C.当V甲=V乙时,m甲∶m乙=8∶1D.当m甲=m乙时, V甲>V乙
二、多选题
(★★) 11.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
B.“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D.“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吸热
(★★★) 12. 2022年1月1日起,聊城水上古城景区举办了“2022聊城水上古城幻光新春游园会”活动。
为游客提供了如梦如幻、绚丽多姿的光影体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墙上正在发光的电灯属于人造光源
B.能从各个角度清楚地看到投影在城墙上的字是因为城墙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C.我们看到的灯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地面上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13. 中华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从物理学角度解读,也别有生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磨杵成针”,此过程中铁杵的质量减小
B.“秉烛达旦”,蜡烛燃烧时体积减小
C.“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滴水成冰”,水结冰的过程中密度增大
三、填空题
(★★) 14. 如图a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___________ cm;如图b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_____ ℃。
(★★) 15. 如图,医生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声音来诊断疾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______ ,考
场上,监考老师要求考生不能交头接耳,保持考场安静,这是在 ______ 处减弱噪声。
(★★) 16. 如图“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 _____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
若水深3m,塔尖到水面的距离为50m,那么塔像的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 ___________ m。
(★★) 17. 如图所示,使用显微镜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显微镜目镜的作用像一个普通的 _____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
_____ 、蓝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
(★★★) 18. 体积为180mL的水结成冰后,质量为 ______ g,体积为 ______ m 3。
(ρ水
=1.0×10 3kg/m 3,ρ冰=0.9×10 3kg/m 3)
四、作图题
(★★) 19.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射向水面O点,画出法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 20. 如图所示,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一个焦点重合,请根据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出射光线。
五、实验题
(★★★) 21. 小明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甲所示:
(1)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 。
(2)图1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水的沸腾图像。
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低于100℃,则当时的大气压 ______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小明观察到水沸腾时产生气泡的现象应是图2中的______ ;小明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 ______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3)由下表给出的信息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______ (选填“水银”或“酒精”)的温度计。
凝固点沸点
-39357
x
(★★★) 2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0cm时,能成倒立、 ______ 的实像,生活中的 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实验一段时间后,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______ (选填“上”或“下”)移动;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向 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
(★★★) 23. 小明想测量一个小石块的密度,他找来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 ______ 桌面上,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
(2)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m0为 ______ g;(3)缓慢将小石块(小石块不吸水)放入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小石块浸没后,水面升高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则该小石块的体积为 ______ ,密度为 ______ 。
六、计算题
(★) 24. 一列长150m的快速列车,从佳木斯市到哈尔滨市的运行时间大约2.5小时,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80km/h,求:
(1)从佳木斯市到哈尔滨市的运行距离约为多少km?
(2)此列车通过一条长为550m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 25. 寒假,小赵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
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
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求:
(1)壶盖的体积是多少?
(2)请你帮小赵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 26. 一个铝球质量为54g,体积为50cm 3,(已知ρ铝 =2.7×10 3kg/ m 3),
⑴试通过计算判断该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⑵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⑶若在该球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为84g,则所注液体的密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