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CCUPATION
6
2010 6
一、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不断适应新变化、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调整政策和探索培养模式,才能步入“快车道”。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势在于以学生为本,以实践能力为主体。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是社会需求,我国的工业化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技能型人才。
因此,职业教育必须进一步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发展思路的根本转变。
职业院校要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受目前很多客观条件限制,大多数职业院校还未能得到长足发展,从科目设置到实践操作都与实践多少相脱节。
1.原因之一
职业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建立在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之下。
那些与职业活动紧密相关的行动知识及技能训练方面的教学安排得很少,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技能训练。
这种课程模式实质上形成了让中职、高职的学生“在黑板上开机器”“在书本上学职业”的现状。
2.原因之二
我国早期的职业教育存在着与企业生产严重脱钩的现象,如学校的教学计划严重滞后、教师的知识落后、学校的实习设备落后等,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随着职业教育结构改革的发展,很多职业学校已经认识到需要依托企业、与企业合作办学,国家也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应当以行业和企业为主要形式的办学模式,但我国的多数企业却出乎意料地缺乏热情。
与学校联合办学的企业,大部分是合资企业或者外资企业。
事实上,没有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体制是极其可怕的,因为职业教育存在的根本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企业是服务的主体对象,脱离了企业,职业教育就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普遍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德国“双元制”有两大明显特点:一是同实践生产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能力针对性;二是广泛参与性。
二、可借鉴的若干经验
1.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能否满足社会需求的一个主要体现就是其专业设置是否与生产结构及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
为此,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体现:企业需求原则,即专业设置应满足行业领域内所有企业的普遍要求;相对稳定原则,即专业设置应满足相当长时间内的职业发展需求;广泛适
应原则,即专业设置应适合较宽的职业领域,并具有综合性。
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一致。
现代社会变化的幅度、速度极大,可以说,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是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3.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设计
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课程来完成的。
要实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设计课程模式,借鉴“双元制”课程模式,创设以职业需求为主线,构建起宽基础、活模块、多技能复合型的智能知识结构,从工作岗位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及时地将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在职业岗位中的应用补充到课程中来,全力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4.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实施教学课程
借鉴“双元合作模块”教学,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
学校按总体教学计划实施理论课程的教学,企业则按培训规章在企业中实施实践课程的培训,真正做到课堂解决“应知”的问题,实训解决“应会”的问题,实现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拔尖的创新人才、专门人才的目标。
5.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任何课程内容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必然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
借鉴以“行为导向”为主的模式,理论教学由传统的讲授法向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转变;实训教学由传统的四级教学法向项目法、引导性课文法、项目应用法及学习岛等过渡。
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组织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
6.以客观、公正为标准的考试考核
考试考核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手段,为提高社会对学校考试考核的认可度,必须建立统一的考核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只有客观规范才能使考试结果令人信服,才能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德国“双元制”模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主要是因为其培训质量高,而这一高质量的培训正是以客观、公正、规范的考试考核体系为保障的。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在人才技能培训中,一定要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国外的先进模式,建立起一个有自身特色的多元灵活的人才技能培训体系。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技师学院)
再探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文/苏 丽
职业与教育
新视野
NEW INSIGHTS 编辑︱杨晴︱E-mail:zhiyezazhi@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