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生物摄影竞赛作品选(三)木材腐朽菌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材腐朽菌
WU , 一l n i g’ a ,D IY A u—c e g L a —h i h n 2 IT i u '
, ,
Z O u se Q W n—mn , A GZ —mn s H UX — hn , m e i WN i i , g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3 6 期 20 0 8年 1月
贵 州 科 学
GUI ZHOU Cm NCE 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 12 No 1 o. 6. .
Ma . 0 8 r2 0
贵 州 雷公 山国家 级 自然保 护 区木 材 腐朽 茵
吴兴亮 , 戴玉成2李泰辉4周绪申2秦 问敏2王子明 , 家福 朱跃宏 , , , , 毛 ,
w o tug i t jr eeao fh rs ee i usd odr inh ma gt i o tef etw r ds se. of e o v tn n o s c
KEY ORDS Guz o W ih u;L i o g Mo n an;w o o u g eg n u t i o d rtf i n
1 5 s e is 5 e e a a d 1 a l s n d a c my ee a e 1 p c e , e e a a d 3 f i e .An h 1 p ce , 1 g n r 7 fmi e ,a s o c t s h v 1 s i s 5 g n r n a l s n i e m i d te
G ag ogMi oi oyIstt5 0 7 ;.N t nl a r R sr f u huL i n ona , 5 0 0 undn c b l tue 10 0 5 a oa N t e eev o i o eg gM ut n 5 60 ) r og ni i u e G z o i
PLS-DA法判别分析木材生物腐朽的研究
个木材腐朽试样 , 中未腐 朽试样 2 其 0个 ,白腐 6 、褐腐 0个
6 0个 。
12 近 红 外 光 谱 的 采集 .
试验 用设备是 由美 国 AS D公 司( 析光 谱设备 公 司) 分 生 产 的 Fe pc i dS e ̄近红外光谱仪 。光谱仪 的波 长范 围在 3 0 l 5 ~
引 言
近年来 , 近红外光谱 ( ) 合判别 方法 在食 品 、医药 N 结 和农产 品等 的检测 或识 别方 面得 到了许 多应 用_ ] 】 ,在 近红 外光谱 的判 别 分 析 中 SMC sf id pn e tmo e n f I A( ot n ee dn d l g o i
维普资讯
第2卷, 4 8 第 期
2008 年 4 月
光
谱
学
与
光
谱
分
析
S e t o c p n p c r lAn l ss p cr s o y a d S e t a a y i
Vo . 8 No 4, p 9 — 9 12 , . p 7 37 6 Ap i,2 0 r1 0 8
生物腐朽 , 过腐 朽不 同的时间后 , 出试样 干燥恒 重 ,按 经 取 照生物腐朽前后试样 的质 量变化计 算失 重率 ( 重率数据 的 失 分析将在 以后 的文章 中分 析 ) 。从腐 朽试 样 中随机 选 取 10 4
种判别分析方法 , 在构造 因素时考虑到 了辅助矩 阵 以代 码
形式提供 的类成员信息 _ 。因此 , L - A法 比 SMC 7 ] P SD I A法表
ca sa ao y ls n lg )和 P - ( a t lla ts u rsds r i n LS DA p ri e s q ae - ici n t a ma
用于制生物硫酸盐针叶木浆的木材腐朽菌的测定
煮 液渗透 的 改善进 而 改善 了浆料 的性质 ( r Oi -
aa t 1 1 9 ) rne . 9 1 。 a,
19 ,9 1 1 t 119 ) 9 019 ; . 9 6 的报道 。据我 们 所 WM e a ,
知, 没有制 生物硫 酸盐针 叶木浆的菌 种 的相 关
此研 究 的 目的是 研究 最近 南 非分 离 的木 素 降解 菌种 , 评价此 菌种在硫 酸盐法制浆 之前
非木材腐朽菌 。通过测试菌种 产木素降解酶的 能 力 (t p r 1 7 )和依靠 测试 氧化 酶反 应 Sa es 9 8 l ,
( aisne a. 9 8 ,为进 一步 的筛选 ( l D v o t 11 3 ) d , Wo-
有很 多优点 : 降低 纸 浆 木素含 量 , 少制 浆 如 减 时间 , 减少漂 白化学 品用 量 ( a a e a. 0 1 B j i t 120 ; p ,
和纸张性质 。 2 方 法
木 片 )置 于不锈钢 网兜 中, 网兜放 入一个小 , 将
对浆 的卡伯值 、 得率和强度性质方 面的影响 。其 中有许多菌 种在降低卡伯值 方面 , 比常 用 的 P aeoh e hyopr m ( h nrcat crsso u e i 黄孢 平革 菌 )和 C r oi s u vr soa菌更有 ei r pi sbemi r p o s p 效 。6种 Se u iuu ( t e m hr tm 粗毛硬革菌) r s 和一种未知 菌能在不 明显影 响纸浆得率 的情况 下, 显著降低卡伯值 。用两种 S iuu 一种 P n p oa p和一种未 知菌处 理木片 , .r t h s m, e i hr . o s 改 善 了成纸 的强度性质 。 关键 词 : 生物制浆 硫 酸盐制浆 木素降解 筛选 针叶木 固体培养 白腐菌
木材腐朽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木材腐朽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功能3魏玉莲1,233 戴玉成1(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 木材腐朽菌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降解还原作用,主要包括担子菌门非褶菌目、子囊菌门盘菌纲和半知菌类的部分真菌,能全部或部分降解木材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其降解机制有3种:白色腐朽、褐色腐朽和软腐朽.木材腐朽菌与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关系密切,为很多昆虫、鸟类提供营养,有些昆虫也能使木腐菌得到传播.保护木材腐朽菌的生物多样性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关键词 木材腐朽菌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功能文章编号 1001-9332(2004)10-1935-04 中图分类号 Q949.329+.7 文献标识码 AE cological function of w ood 2inhabiting fungi in forest ecosystem.WEI Yulian 1,2,DAI Yucheng 1(1Institute of A 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 henyang 110016,China ;2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 2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China ).2Chin.J.A ppl.Ecol .,2004,15(10):1935~1938.Wood 2inhabiting fungi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forest ecosystem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 2grading the wood in forest ecosystem.The major species of these fungi include the groups of Aphyllophorales (Ba 2sidiomycota ),Discomycetes (Ascomycota )and some imperfect fungi.They have the ability to degrade cellulose ,hemicelluloses and lignin of wood.Three type of wood decaying have been found ,i.e.,white rot ,brown rot and soft rot.Many other organisms of forest ecosystem have symbiosis relationship with wood 2decaying fungi.Wood 2inhabiting fungi could offer the nutrition for many insects and birds ,and s pores of many wood 2rotting species are spread by some insects.The high biodiversity of wood 2decaying fungi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health of forest ecosystem.K ey w ords Wood 2inhabiting fungi ,Forest ecosystem ,Ecological function.3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基金资助项目.33通讯联系人.2004-01-13收稿,2004-03-10接受.1 引 言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由4部分组成: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极为重要,没有它们,物质不能循环,生态系统将崩溃.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木材腐朽菌能将木材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为下一代苗木能够吸收的营养物质,从而完成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从分类学地位来看,木材腐朽菌主要指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 )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 )盘菌纲(Discomycetes )以及半知菌类的部分真菌,这类真菌具有担子果或子囊果.本文将从森林生态系统中木材腐朽菌对木材组织的降解及其生态学习性两方面来探讨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功能.2 木材腐朽菌对木材的降解211 木材的成分木材是地球上蕴藏能量最大的资源之一,但其组成成分中只有极少的一些单糖和淀粉能被其他生物直接利用,而主要的构成成分为纤维素(占木材干重的40%~50%,由β21,42右旋葡萄糖的长直链组成)、半纤维素(占干重的25%~40%,由葡萄糖、甘露己糖、木糖、阿拉伯糖等聚合而成)和木质素(占干重的20%~35%).木质素对酶的催化具有极强的抵抗作用,参与组成木材的组织细胞,使木材难以被分解.木材的营养成分也很低,仅含有不到其重量011%的氮和磷.另外,木材心材中含有大量对真菌具有毒害作用的成分,包括阔叶树中的单宁和针叶树中的含酚物质(如萜烯,反二苯代乙烯,类黄酮和环庚三烯酚酮等),雪松(Cedrus deo 2dara )、红松(Pinus koraiensis )的木材极耐腐烂就是由于这些化学物质的存在.212 木材腐朽类型21211白色腐朽 木材的大多数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均被降解,木材逐渐丧失韧性,软而多孔或多层,通常比原木的颜色浅.腐朽后期,木材呈线状或片状.典型的白色腐朽木材被漂白,且颜色比原木浅.这种腐朽虽然有时使木材颜色略呈白色,但其本质是产生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白色腐朽有两种形式,同步腐烂和选择性脱木质化作用.同步腐烂主要发生在阔叶树上,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被同时降解,分解后的木材呈脆性断裂;而选择性脱木质化作用能同时发生在针叶树和阔叶树上,先分解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后分解纤维素,分解后的木材呈塑性断裂[24].21212褐色腐朽 木材只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被降解,而木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0月 第15卷 第10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Oct.2004,15(10)∶1935~19386391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5卷10期 魏玉莲等:木材腐朽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7391于木材腐朽菌与其它生物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种类也面临绝迹的威胁.芬兰有60种多孔菌被列为濒危种[18],瑞典有106种大型菌类被列为濒危种[12],英国有399种大型菌类被列为保护名单[16],荷兰有182种大型菌类正在面临绝迹的威胁[1]等,在我国目前保护相对较好的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中也有27种多孔菌属于稀有或濒危物种[8].鉴于木材腐朽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讲,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不但要保护高等植物、动物的多样性,也要保护木材腐朽菌的生物多样性,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份真菌种类的红皮书.由于木材腐朽菌的很多种类都是生活在倒木和腐朽木上,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时,保持倒木和腐烂木,对保护木材腐朽菌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文献1 Arnolds E.1989.A preliminary red data list of macrofungi in the Netherlands.Persoonia,14:77~1252Buchner P.1928.Holznahrung und Symbiose.Berlin,G ermany: Springer.3 Corner RN,Locke BA.1982.Fungi and red2cockaded woodpecker cavity trees.Wilson B ull,94:64~704 Cooke RC,Rayner ADM.1984.Ecology of Saprotrophic Fungi.London:Longman5 Dai YC,Niemel T.1994.Changbai wood2rotting fungi1.A new species of Anomoporia(Basidiomycetes).A nnl Bot Fenni,31:65~696 Dai Y2C(戴玉成),Qin G2F(秦国夫),Xu M2Q(徐梅卿).2000.Forest pathogens of root and butt rot in Northeast China.For Res (林业科学研究),13:15~22(in Chinese)7 Dai Y2C(戴玉成),Wu X2L(吴兴亮),Xu M2Q(徐梅卿).2002.A new butt and root2rot disease on L isten cubeba in China.For Res (林业科学研究),15:555~558(in Chinese)8 Dai Y2C(戴玉成).2003.Rare and threathened polypores in the e2 cosystem of Changbaishan Nature Reserve of Northeastern China.Chi n J A ppl Ecol(应用生态学报),14(6):1015~1018(in Chi2 nese)9 Dai Y2C(戴玉成),Fan S2H(范少辉),Wei Y2L(魏玉莲),et al.2003.Wood2decaying fungi on Populars in Northeastern China.For Res(林业科学研究),16:13~18(in Chinese)10 Dai Y2C(戴玉成),Wei Y2L(魏玉莲),Xu M2Q(徐梅卿).2004.Preliminary study on heart2rot of Castanopsis f argesii in Sichuan.For Res(林业科学研究),17:251~254(in Chinese)11 Faulds W.1973.Discolouration associated with Platypus wounds in living Nothof agus f usca.New Zealand J For Sci,3:31~4112 Floravardskommitten for Svampar.1991.An annotated red data list of fungi from Sweden.Wi ndahlia,19:87~13013 G ilbertson RL.1984.Relationships Between Insects and Wood2rot2 ting Basidiomycetes.New Y 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4 Hoebeke ER,Wheeler QD,G ilbertson RL.1987.Second eucineti2 dae2coniophoraceae association(Coleoptera;Basidiomycetes),with notes on the biology of eucinetus oviformis Leconte(Eucinetidae) and on two species of Endomychidae.Proc Ent Soc W ash,89:215~21815 Hunt RS,Unger L.1994.Tomentosus root disease.Forest Pest Leaf.Can.For.Serv.Victoria,B.C.16 Ing B.1992.A provisional red data list of British fungi.The Mycol, 6:124~12817 K orf RP.1983.Cyttaria(Cyttariales):Coevolution with Nothof a2 gus,and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to the Boedijnopezizae(Pezizales, Sarcoscyphaceae).A ust J Bot,10:77~8718 K otiranta H,Niemel T.1996.Threatened P olypores in Finland.Helaik2 i:Suomen Ymparistokeskus.18419 Larsen MJ,J urgenson MF,Harvey AE.1979.N2fixation associated with wood decayed by some common fungi in white firs in Western Montana.Can J For Res,8:341~34520 Larsen M J,Jurgens on MF,Harvey AE.1982.N2fixation in brown2rot2 ted s oil wood in an inter2m ountain Cedar2Hemlock ecosystem.For Sci, 28:292~29621 Lawrence J F.1973.Host preference in ciid Beetles(Coleoptera:Ci2 idae)inhabiting the fruiting bodies of Basidiomycetes in North America.B ull M us Com p Zool,145:163~21222 Lenz M.1994.Food Resoureds,Colony Growth and Caste Develop2 ment in Wood2feeding Termites.Westview:Boulder CO.23 Martin MM.1987.Invertebrate2microbial interactions:ingested fungal enzymes in arthropod biology.New Y ork:C omstock/C ornell.24 Schwarze FWMR,Engels J,Mattheck C.1999.Fungal Strategies of Wood Decay in Trees.Heidelberg,Berlin:Spring2Verlag.25 ShawIII CG,K ile G.1991.An Armillaria root disease.A gricult ure Handbook,691:1~23326 Smythe RV,Coppel HC,Allen TC.1967.The responses of Retic2 ulitermes spp.and Zootermopsis angusticollis(Isoptera)to extracts from woods decayed by various fungi.A nn Ent Soc A m,60:8~9 27 Wei Y L,Dai YC,Yu C J.2003.A checklist of polypores on L ari x in Northeast China.Chi n For Sci Technol,2:64~6828 Yuan S2L(袁嗣令).1997.Diseases of Trees and Shrubs in China.Beijing:Science Press.(in Chinese)29 Zhang D2Z(张东柱),Xie H2R(谢焕儒),Zhang R2Z(张瑞璋).mon forest diseases in Taiwan.J For(林业丛刊),98: 102~110(in Chinese)30 Zhao J(赵 俊),Dai Y2C(戴玉成),Y an L2G(闫禄光).1998.A new rot disease of Asian white birch in Changbai Mountains.For Pest Dise(森林病虫通讯),1:9~10(in Chinese)作者简介 魏玉莲,女,1975年生,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森林生态系统中木腐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发表论文3篇.E2 mail:weiyulianer@8391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5卷。
木材检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木材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工业原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安全、家具耐用性和工业产品的性能。
为了确保木材质量,我们公司特设立了木材检验部门,负责对进厂木材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本报告旨在总结过去一年的木材检验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工作回顾1. 检验流程过去一年,木材检验部门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检验流程进行工作,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原料入库检验:对进厂木材进行外观、尺寸、含水率、密度等基本指标的检测,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2)加工过程检验:对加工过程中的木材进行抽样检验,监控加工质量,确保产品合格。
(3)成品检验:对成品木材进行外观、尺寸、含水率、密度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观察木材表面是否有裂纹、节疤、腐朽等缺陷。
(2)尺寸检验:使用游标卡尺、量角器等工具,检测木材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含水率检测:使用含水率仪,检测木材含水率是否符合标准。
(4)密度检测:使用密度计,检测木材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3. 检验成果(1)原料入库合格率:本年度原料入库合格率达到95%以上。
(2)加工过程合格率:本年度加工过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3)成品合格率:本年度成品合格率达到99%以上。
三、问题分析1. 原料质量不稳定部分供应商提供的木材质量不稳定,导致原料入库合格率有所下降。
2. 检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检验人员对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掌握不够熟练,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3. 检验设备老化部分检验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存在一定程度的磨损,影响检验精度。
四、改进措施1. 加强供应商管理严格筛选供应商,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原料质量稳定。
2. 提高检验人员素质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3. 更新检验设备加大对检验设备的投入,更新老化设备,提高检验精度。
4. 完善检验制度修订检验操作规程,细化检验流程,确保检验工作规范有序。
白桦木材生物制浆的木材腐朽菌菌种选择
第1 期
姚 舜禹等 :白桦木材 生物制浆的木材腐朽茵菌种选择
表 1 5种 木 材 腐 朽 菌 的 基 本 特 征
2 1
腐 朽木材 主要 化 学成 分检 测 项 目:1 氢氧 化 % 钠 抽 出 物 ( B T 6 7 5—1 9 )s;苯 醇 抽 出物 G / 27 . 93 I ] ( B T 6 7 6— 19 ;木 质 素 ,包 括 酸 不 溶 G / 27 . 9 4) 木 素 和 酸 溶 木 素 ( 不 溶 木 素 按 G / 27 . 酸 B T 6 7 8—
大学 帽儿 山实验 林场 白桦 天然 成 熟林 内 ( 0年 以 2
木质素 ,导 致 木 材 呈 白色 腐 朽 的 ,称 作 白腐 菌 ;
白腐 真菌既 能产 生分 解 纤 维素 的酶 系统 ,又能 产 生分解 木质素 的 酶系 统 ,对 纤 维 素 、半纤 维 素 都
上 )选 择优 树 3 0株 ,分植 株 编号 ;在 胸 高位 置 0
第3卷 6
第1 期
林
业
科
技
Vo . 6 No I3 .1
2 0 11年 1月
FoRES TRY SCl EN CE & TECH No Lo GY
J n a.
20 11
文 章编 号 :10 99 ( 0 1 1 0 2 0 0 1— 4 9 2 1 )0 — 0 0— 5
树栽 培品种总 蓄积量之 和。
木材 的木 质素 、纤维 素 等 在几 种 木 材腐 朽 菌腐 朽
前后 的变 化 ,从 木材 化 学 成 分 的变 化 上探 索 木材
腐朽机 理 ,为今 后 生 物 制 浆 的微 生 物选 择 提供 理
论依据 。
5种木材腐朽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白桦木材腐朽能力的分析
reg wn t f odr n ( oi u rcl , r x at s F mefm n h r igr e o w o t g C r ls e i o I e c u, o so et o as of i u o vso r p l e  ̄ , i oo e l u . b. Pp pms t i s P t b un 1 t dps)i sl utr m d m adte i asi l udcl r e i w r cm ae ym auigtel g iaa i e n o dc ue ei n ibo s ni i ute m u e o prdb e r l e t o o i l u h r m q u d m e s n l n h
维普资讯
第3 6卷 第 3期 20 0 8年 3月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V0. 6 No 3 13 .
M a . 2 o8 r 0
J OURNAL OF NOR HE T F T AS ORE T S RY UNI ER I Y V ST
茵和黄伞 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只在木屑诱导 下表达 , 而且 生长 时间越 长 , 酶活越 高。彩绒革盖 茵对 白桦木材 的 生 物 降解 能力最强 , 其次是木蹄 层孔茵和桦 剥管茵 , 白囊耙齿茵和黄伞的生物 降解能力最弱。 关键词 木材腐朽 茵; 生物学特性 ; 质量损失率 ; 木质素相 关酶
Mi,WagQ uu C l g fLf S i c ,N r es F r t n e t,H ri 5 0|,P . C ia / Junlo n n iy ( o eeo i ce e ot at o s yU i mi l e n h er v y ab 10 4 n D .R h ) /ora f n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大名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传统发酵技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对微生物的应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应该密封保存,否则醋酸菌可利用酒精直接转化为醋酸而影响口感B.制作泡菜时加入的“老汤”中含有纯度较高的酵母菌可加速发酵进程C.欲将果酒制备成果醋,制备时的温度无需改变但需通入充足的氧气D.酸奶发酵时,溶液pH值逐渐降低,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造成的2.酵母菌可通过细胞呼吸为其生长繁殖提供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 TP中B.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可为其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和能量C.当其他培养条件适宜时,无氧条件比有氧条件更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D.在酿酒过程中,需严格密封以利于酵母菌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3.微生物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
下列关于微生物营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可能含有相同的无机盐B.筛选硝化细菌(自养型)的培养基中需加入适宜浓度的有机碳源C.只含有水和无机盐两类成分的培养基中不可能形成生物群落D.乳酸菌需要的特殊营养物质是指其自身不能合成的某些无机物4.下列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在长期使用尿素肥料的农田土壤中采集土样B.分离菌种所采用的培养基需添加尿素为唯一氮源C.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菌种时常用菌落数作为统计结果D.实施本实验时所用平板和试管的数目不多而且耗时也较短5.木材腐朽菌分为白腐菌和褐腐菌两种,其中白腐菌可以利用木材中的木质素(褐色)和纤维素,褐腐菌只能利用木材中的纤维素。
研究人员用含有酪蛋白水解产物和锯末的培养基X培养木腐菌,发现白腐菌的菌落呈白色,褐腐菌的菌落呈褐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培养基X上只有白腐菌或褐腐菌的菌落B.培养基X中需要加入适量的凝固剂C.培养基中的酪蛋白水解产物能为微生物提供氮源D.若在培养基中加入纤维素酶,则褐腐菌可能不能存活6.为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奉节无籽柑橘,研究者设计如下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需在低渗环境中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可用离心操作实现②,再生细胞壁是其成功的标志C.过程③需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调控下进行D.三倍体植株因减数分裂异常可产生无籽柑橘7.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分化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需要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8.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药剂对外植体消毒时,要兼顾消毒效果和植物的耐受性B.以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细胞为材料培育出的植株基因型相同C.植物组织培养时使用的MS培养基中都需添加植物激素D.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9.紫草素是一种具有抗癌、抗炎、抗菌等作用的小分子有机物。
中国多孔菌多样性初探
生物多样性 2013, 21 (4): 499–506 Doi: 10.3724/SP.J.1003.2013.08074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 收稿日期: 2013-03-28; 接受日期: 2013-06-2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022)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yuchengd@中国多孔菌多样性初探: 物种、区系和生态功能周丽伟 戴玉成*(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森林与土壤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阳 110164)摘要: 多孔菌是指子实层体呈孔状且质地为革质至木质的一类大型担子菌, 主要生长在各类木材上。
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带和地形多样, 森林类型和植被组成丰富, 为多孔菌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
长期的野外资源调查和标本采集, 特别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极大地丰富了对我国多孔菌种类的认识。
我国是世界上多孔菌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 现在已知有多孔菌704种, 隶属于11目22科134属, 包括世界广布成分、北温带成分和热带–亚热带成分。
多孔菌中的白腐菌是潜在的工业用菌, 褐腐菌在森林的更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木材腐朽菌, 物种多样性, 真菌区系, 生态学Chinese polypore diversities: species, mycota and ecological functionsLiwei Zhou, Yucheng Da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and Soil Ecology,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164Abstract: Polypores are the group of macro-basidiomycetes with poroid hymenophore and corky basidio-carps that mainly grow on wood. China contains multiple climatic zones and geographic topographies, and thus possesses a variety of forest and vegetation types that provide rich habitats for polypores. Based on ex-tensive collections conducted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 considerable knowledge of Chinese polypore spe-cies has been obtained, and this has been enriched further in recent years by using molecular technology. China possesses the highest polypore diversity in the world and 704 polypore species, belonging to 134 gen-era, 22 families and 11 orders, have been recorded within its borders. These 704 species are composed of cosmopolitan, boreal/temperate and tropical-subtropical elements. White-rot polypores are considered as po-tential industrial resources, while brown-rot polypore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forest renewal. Key words: Wood-decaying fungi, species diversity, mycota, ecology多孔菌(polypore)是子实层体呈孔状且质地为革质至木质的一类大型担子菌的统称, 并不是一个自然的分类单元。
TLC-生物自显影检测26种植物中的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物质
TLC-生物自显影检测26种植物中的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单体江;张伟豪;王松;白日娜;翁道玥;林希乐;孙坚【摘要】我国华南地区植物资源丰富,为快速筛选和检测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植物资源,本研究采用甲醇冷浸提取法制备植物提取物,并采用TLC-生物自显影法快速检测其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活性测定的结果表明,豺皮樟和桂木的抗细菌活性最强,对所有供试细菌均表现出抑制活性,且抑菌斑的最大直径均大于10 mm.红果仔、锡叶藤和山油柑也对所有供试细菌表现出抑制活性,但其活性弱于豺皮樟和桂木.粪箕笃、海金沙和小蜡未表现出任何抗细菌活性,其他供试植物对部分供试细菌表现出抑制活性.白花酸藤子、海南杜英、黄牛木、山油柑和基及树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斑的R1值范围为0.0~1.0,说明具有较多的活性化合物.TLC-生物自显影法能够快速、有效地筛选和检测具有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植物提取物,本研究结果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期刊名称】《植物保护》【年(卷),期】2018(044)006【总页数】7页(P66-72)【关键词】TLC-生物自显影法;抗细菌活性;抗氧化活性【作者】单体江;张伟豪;王松;白日娜;翁道玥;林希乐;孙坚【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广州 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自然界中植物资源丰富,从植物中筛选提取生物活性物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1]。
木材腐朽菌分类
木材腐朽菌分类
木材腐朽菌是指能够分解木材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多种木
质成分的微生物。
根据其在木材中的生长情况和代谢特点,可以将其
分类为以下几类:
1. 白腐菌(white rot fungi):白腐菌能够同时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
导致木材变白变松,并在表面形成白色的霉层。
代表性的白腐菌包括
白腐菌属(Phanerochaete)、金针菇属(Pleurotus)和平菇属(Lentinus)等。
2. 褐腐菌(brown rot fungi):褐腐菌只分解木质素,而对纤维素不起
作用,导致木材变脆、变褐色。
代表性的褐腐菌有栅孔菌属(Serpula)、裂隙菌属(Gloeophyllum)和桦干孔属(Piptoporus)等。
3. 菌核心腐菌(core rot fungi):菌核心腐菌主要生长在树干内部的菌
核心,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导致木材中心部分软化、空洞化。
代表
性的菌核心腐菌包括结核菌属(Inonotus)和爪柄孔菌属(Fomes)等。
4. 柔软腐菌(soft rot fungi):柔软腐菌生长在潮湿的木材中,对木质
素和纤维素都有部分分解作用,导致木材表面软化、溃烂。
代表性的
柔软腐菌有泥曲霉属(Chaetomium)、柔软腐菌属(Trichoderma)和
锈钉菌属(Fusarium)等。
以上是木材腐朽菌的几大分类方式,各类木材腐朽菌在实际应用中都
有一定的用途,例如白腐菌可用于生产木质素底物和生物质燃料等,褐腐菌则常用于木材的防腐处理。
因此,对于木材行业和生物降解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各类木材腐朽菌的分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SIMCA法判别分析木材生物腐朽的研究
各种微生物 的侵袭。真菌腐朽是对木材破坏最严 重的一种方 式, 因为真菌腐朽可 以迅速导致 木材结构 的破 坏 ,即使 在真 菌腐朽 的初期 , 木材 的力学 强度也会 发生急 剧下 降口 。在 ] 美 国,由于真菌腐朽 、 败坏木材造成的损失估计 每年 超过 5 2
此, 对木材生物腐朽的快 速、准确 地检测或鉴定具有重要 意义 。近几年来 ,近红外光谱 和 SMC I A方法正被 用 于识别或检测食 品、药品和农产 品等研究 中,因此 , 本研究尝试利用近红外 光谱 结合 SMC I A方法来检测 木材 的生物腐朽。研究结果表 明,应用 近红外光谱和 SMC I A方法能有效地 判别 木材的生物腐朽类 型 , 通过 培训集样本建立的基 于 P A分析 的 SMC C I A判 别模 型对 未腐 朽 、白腐 和褐腐三 种类型样 本进行 回判 , 判别 准确率分别为 10 , 2 5 和 10 ; 0 8. 0 而对 未知腐朽类型 的样本( 包括未腐朽 、白腐 和褐腐样本) 判别准确 , 率分别为 I O , 5 和 10 ; I A方法对未腐朽和褐腐类型 的判别准确率均达到 10 但对 白腐样 O 8 0 SMC 0 %, 本都有错判 , 造成这种错判 的主要原 因可能是 由于样本包 括的信息不够 丰富以及腐朽初 期 白腐 和褐腐试样
S MC 法 判 别 分 析 木 材 生 物 腐 朽 的研 究 I A
杨 忠 , 江泽慧 , 费本 华 , 覃道 春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北京 10 9 001
2 .国际 竹 藤 网 络 中 心 ,北 京 10 0 0 12
摘 要
木材是一种生物质材料 , 容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危害 ,生物腐朽 可以迅速导致木材结构 的破坏 ,因
中国储木及建筑木材腐朽菌Ⅰ
(1. R esearch I n st itu te of Micr ob iology, B eijing Forestry U 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 China;
Abstrac t: Ba sed on 15 years inventories on wood2decaying fungi in China, 107 wood2decaying spec ies were recorded on ti m ber or wooden construc tions in China, among them 24 spec ies caused a brown rot, and theywere most grow th on coniferous wood, while 83 specie s caused a white rot, and they were commonly on both hardwood and softwood. The most common spec ies on conife r logs were An trod ia xan tha, Fom itopsis pin icola, G loeoph yllum sepia rium , L aeti2
2 . R esearch Insti tu te of Forestry, CAF, B eijing 100091, C hina; 3. R esearch I nsti tu te ofW ood Indu stry, CAF, B eijing 100091, C hina )
木材的白腐菌腐朽(论文)
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土木工程材料论文题目:木材的白腐菌腐朽院系: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年级:土木工程八班姓名:谢艳芳学号:201203010130指导教师:薛小强木材因为其具有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自古便被人们用于各种建筑或工具中,无论是承重的屋梁或柱子,还是马车框架,都是木材作为主要材料。
但是木材的特性也要在一定其自身质量较高的情况下才能有所体现,就如我们大家经常看到的,木材是很容易腐朽的,因为木材内部的多糖和木质素等主要成分在水和空气的作用下,其细胞壁很容易被分解破坏,真菌造成的霉变对木材本身质量的影响不并大,但是在霉菌侵染木材后,增加了液体对木材的渗透性,从而可促进腐朽的生成。
【1】腐朽的木材不仅外观难看,更失去了其用材所要求的基本条件。
图为腐朽的木材木材的腐朽大多数是受到真菌的侵害而造成的,真菌是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生物。
它的繁殖和传播依靠包孢子空气中飘浮着千千万万的孢子,这些孢子落到木材表面上后,在适当的温度、湿度和空气环境条件下,孢子发育成菌丝,菌丝能发生分支,聚集成菌网,形成菌丝体。
在他们生长发育过程中,以木材的细胞壁肌细胞内含物作为营养物资,并分泌各种酶,这些酶有的能分解纤维素有的能分解木质素从而使木材组织受到破坏,最终导致木材腐朽。
【2】此外, 这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危害木材。
引起木材真菌腐朽的主要是木腐菌,木腐菌分为三个大的种类:褐腐菌,白腐菌和软腐菌。
在植物组织中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并将纤维素分子包埋其中,形成一种坚固的天然屏障,使一般微生物很难降解利用。
自然界参与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种类有真菌、放线菌和细菌等,但迄今为止最有效、最主要的木质素降解微生物,可彻底降解木质素为CO2和H2O 的是白腐真菌。
【3】图为白腐菌白腐菌是属于担子菌亚门的真菌,相对于其它真菌腐朽木材呈褐色斑点,白腐菌因腐朽木材呈白色而得名,白腐菌是能够降解木材主要成分的微生物之一。
肉桂醛及其衍生物对木材腐朽菌和霉菌的抑制作用
r e s i s t nt a a b i l i t i e s o f c i n n a ma l d e h y d e nd a i t s t h r e e d e iv r a t i v e s we r e e x a mi n e d b y a i f l t e r p a p e r d i s k me t h o d nd a wo o d
菌对木材 的腐朽试验 中, 对氯 肉桂 醛表现 出最好 的保护性 能 , 在 浓度 为 4 0 g / L时即达到 I级 耐腐 ; 肉桂 酸表 现
出优 于 肉桂 醛 的 保 护 能 力 , 在 浓度 为 1 0 g / L时 即达 到 Ⅱ级 耐 腐 , 而 肉桂 醛 在 2 0 g / L时 方 可达 到 Ⅱ级 耐腐 。在 彩
d e v e l o p a n e n vi r o n me nt a l l y f ie r n d l y a n d e f f e c ive t pr e s e r va t i v e a ga i n s t wo o d d e c a y a n d mou l d f un g i ,d e c a y a nd m ol d
Ha r b i n 1 5 0 0 4 0 ,C h i n a ;2 . De p a r t me n t fL o an d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f He o i l o n g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 Ha r b i n 1 5 0 0 9 0 , C h i n a )
肉桂 醛 及 其 衍 生 物 对 木 材 腐 朽 菌 和 霉 菌 的抑 制 作 用
杨 冬 梅 , 王慧 , 李 淑君 , 袁 海 舰
木材腐朽菌分类
木材腐朽菌分类木材腐朽菌是一类能够分解木材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导致木材腐朽的真菌。
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于木材的利用和保存来说,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了解木材腐朽菌的分类,对于木材的保护、利用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按照腐朽类型分类1、白腐菌白腐菌主要分解木材中的木质素,同时也会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进行一定程度的降解。
被白腐菌侵蚀的木材,外观通常呈现出白色或淡黄色,质地变得疏松易碎。
白腐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一些常见的白腐菌种类如黄孢原毛平革菌、彩绒革盖菌等。
2、褐腐菌褐腐菌主要降解木材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对木质素的分解能力较弱。
受褐腐菌侵蚀的木材,颜色会变为褐色,木材的强度和韧性显著降低,容易破碎成块状。
典型的褐腐菌有卧孔菌属、层孔菌属等。
3、软腐菌软腐菌主要侵袭木材的表面,导致木材表面变软、凹陷和变色。
与白腐菌和褐腐菌不同,软腐菌主要分解木材中的纤维素,且通常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常见的软腐菌有毛壳菌属、青霉属等。
二、按照生长环境分类1、木生菌木生菌是指那些主要在木材上生长和繁殖的腐朽菌。
它们可以在活立木、枯立木、倒木以及木材制品上生存和繁衍。
这类腐朽菌对木材的破坏作用往往较为直接和显著。
2、土生菌土生菌虽然也能导致木材腐朽,但它们的生长环境主要是土壤。
当木材与土壤接触时,土生菌就有可能侵入木材并引发腐朽。
3、寄生菌寄生菌是指那些需要依赖其他生物才能生存和繁殖的腐朽菌。
在木材腐朽的过程中,寄生菌可能会先寄生在其他微生物或植物上,然后再转移到木材上,从而引发木材的腐朽。
三、按照形态特征分类1、担子菌担子菌是木材腐朽菌中的一大类,其特征是具有担子和担孢子。
担子菌的形态多样,有的呈伞状,有的呈块状。
常见的担子菌如香菇、木耳等,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成为木材腐朽菌。
2、子囊菌子囊菌的特征是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在木材腐朽菌中,子囊菌的种类相对较少,但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木材防腐与有害生物防治考核试卷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木材防腐剂中,_______(填空)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防腐剂。
2.木材受到有害生物侵害时,常见的症状有_______(填空)、腐朽、变形等。
3.在木材防腐处理中,_______(填空)是提高药剂渗透力的常用方法。
B. ACQ
C.铜铬砷
D.硼酸盐
16.以下哪种害虫对木材的危害性较小?()
A.蛀木天牛
B.白蚁
C.蚂蚁
D.蜜蜂
17.木材防腐剂中,铜锌复合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抗真菌
B.抗细菌
C.抗昆虫
D.抗病毒
18.以下哪种木材防腐处理方法对木材性能影响最小?()
A.热处理
B.化学药剂处理
C.物理方法处理
D.油漆涂抹
10.木材的耐久性仅仅取决于木材的种类,与外界环境无关。()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木材防腐处理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2.请列举并解释三种常见的木材防腐方法,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3.描述有害生物防治中的生物防治方法,并给出至少两个具体的实施例子。
4.针对木材害虫的防治,请设计一个综合防治方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措施。
11.以下哪些木材防腐剂适用于室外使用?()
A. CCA
B. ACQ
C.铜铬砷
D.硼酸盐
1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有害生物的发生和传播?()
A.气候条件
B.木材种类
C.生物防治措施
D.人类活动
13.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治木材害虫?()
A.使用化学农药
B.利用天敌
桉树原木的木材腐朽性与防腐技术的研究进展
桉树原木的木材腐朽性与防腐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增加,以及对木材使用需求逐渐增加,对于提高木材的耐久性和防腐性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其中,桉树原木的木材腐朽性与防腐技术的研究更是备受关注。
桉树原木是一种常见且广泛种植的树种,具有优良的木材性能,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木材腐朽性,因此研究桉树原木的木材腐朽性以及开发有效的防腐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桉树原木的木材腐朽性是指桉树木材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会发生腐朽现象的性质。
由于桉树原木的木材在含水率较高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导致木材质地变得不坚固,严重影响了木材的使用寿命。
因此,研究桉树原木的木材腐朽性是为了找到有效的防腐技术,提高木材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目前,针对桉树原木的木材腐朽性与防腐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木材腐朽性:通过对桉树原木的木材腐朽性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桉树木材的腐朽特性。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化学试剂渗透法、重量损失法、显微镜观察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木材抗腐性能、了解木材的寿命预测和使用状态。
2. 选择适宜的防腐剂:针对桉树原木的木材腐朽问题,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实地观察,尝试不同的防腐剂的使用和效果。
常用的防腐剂包括木材表面处理剂、渗透型防腐剂、压力处理剂等。
这些防腐剂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延缓木材的腐朽速度,提高木材的耐久性。
3. 制定合理的防腐工艺:除了选择合适的防腐剂外,制定合理的防腐工艺也是提高木材耐久性的关键。
研究人员通过调整温度、压力、浸渍时间等工艺参数,优化防腐处理的效果。
合理的防腐工艺可以使防腐剂更好地渗透到木材内部,提高木材的抗腐蚀能力。
4. 探索新的防腐技术:除了传统的防腐技术外,研究人员也在探索新的防腐技术。
比如利用纳米技术来制备纳米防腐材料,通过纳米颗粒的特殊性能来改善木材的抗腐性能。
此外,还有利用生物技术来研究桉树木材的防腐技术,如利用生物防腐剂来抑制木材腐朽菌的生长。
新疆大型木材腐朽真菌
新疆大型木材腐朽真菌
张小青
【期刊名称】《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4(021)0z1
【摘要】2003年8月作者有幸随真菌地衣科考队到新疆的北疆考察并采集标本,新疆地域之广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里报道了这次采集到的标本和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的相关标本65个种.其中绝大多数是木材腐朽菌,29种是药用真菌.所有标本均保存在(HMAS).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张小青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2
【相关文献】
1.木腐真菌的鉴定及对不同木材的腐朽能力 [J], 骆静怡;傅威锐;潘程远
2.木腐真菌的鉴定及对不同木材的腐朽能力 [J], 骆静怡;傅威锐;潘程远;
3.木材腐朽真菌定向降解木质素为苯系芳香类化学品 [J], 秦海蛟;付云;瑞芝;马强;胡云楚;谢练武
4.倒木木材腐朽真菌高产纤维素酶培养条件优化 [J], 陈妍;简立燕;陈凤;李宁;王李睿;何东进
5.倒木木材腐朽真菌高产纤维素酶培养条件优化 [J], 陈妍;简立燕;陈凤;李宁;王李睿;何东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