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词五首》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五首
一、知识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没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扭.转/纽.带粗犷./旷.日持久哽咽./狼吞虎咽.
B.白.洲/濒.临骁.勇/百折不挠.竣.工/崇山峻.岭
C.麾.下/旗靡.绰.号/绰.绰有余称.赞/称.心如意
D.又擎.苍/风掣.红旗脉.络/斜晖脉脉
..蚱.蜢/舴.艋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千骑.卷平冈(骑:一人一马称一骑) B.会.挽雕弓如满月(会:定将)
C.左牵黄,右擎苍.(苍:指苍鹰) D.马作.的卢飞快(作:做为)
3.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是:()
A.燕然未勒归无计 B.沙场秋点兵
4. 下列加点词的词义跟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A.斜晖脉脉
...分麾下炙
..水悠悠 B.八百里
C.五十弦翻.塞外声 D.也拟.泛轻舟
5.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的词作前期与后期风格不同
B.苏轼的词一般风格豪放,意境开阔,令人耳目一新
C.范仲淹不但是著名的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学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如我们学过的《醉翁亭记》就是一篇历代传送的名文
D.辛弃疾的词大气磅礴,多写军旅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
①.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现作者远离家乡,为国戍边却未能建立军功,壮志未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渔家傲秋思》中与“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动态表现不同,但同样写战事紧张、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渔家傲秋思》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

⑤.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点明全篇所言均是作者想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报效君王、为国建功的雄心壮志。

⑩.《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化用《三国志》典故,表现少年狂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高:
(二)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
5.这首词融与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6.词中描绘了对昔日浴血沙场、报国杀敌等岁月的回忆。

如、
、等场景,显得雄壮刚健。

7.从季节和地点入手,体会“沙场秋点兵”产生的效果。

三.中考链接
(一)(2009年河南)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20-21题。

(共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2分)
(二)(广西桂林 2011年)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3~4题。

(共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6.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7.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参考答案
一、1.D
2. D
3. B
4. D
5. C
6.①浊酒一杯加万里②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③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④会挽雕弓如满月⑤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⑥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⑦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⑧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⑩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
二.(一)1.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2.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3.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军中的号角从四面八方响起,令人悲伤,抬眼望去,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矗立,城门紧紧地闭着。

4.运用对比手法,句中“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句雄浑有力。

(二)5. 梦幻(理想)现实
6. 吹角连营分麾下炙沙场点兵
7.“沙场”视野开阔;“秋”既点明季节,也为出征渲染了悲壮肃杀的气氛8.从回忆回到现实,词的格调由雄壮到悲壮,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9.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三. (一)1.示例: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意思对即可。

)
2.①希望得到朝廷重用②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意恩对即可。

一点l分,共2分)
3. C
4.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