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4
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谭应文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都是需要教师在平时课堂上去引导,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要进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

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有思考、有探索、有发现,才会有问题,学习数学就是要学会运用,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

问题意识的加强,可以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并且做到升华,让数学成为活的知识,不再枯燥,变得有兴趣去学习、思考。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综合开展的过程。

问题意识反映的是个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个思考过程。

如果学生能将问题当作思考的导向,当问题未解决时便会产生疑惑,体验到问题亟待解决的紧迫性,这是推动学生自主提升,实现探究式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

但是,纵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不难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待提高,学生依然适应于被动式的接受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展开自主探究的情况不甚理想,缺乏必要的问题解决意识是当下教育面临的一个窘境。

因此,在小学课堂中应着重解决学生问题意识不足的问题,探索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乐于提问的方法,这对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与水平十分重要。

只要教师有意识,能坚持,采取良好的教学策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定会收获良好的效果。

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激励学生主动探索
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时,让学生养成自行思考、大胆质疑的心理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办法。

每个人都有出现错误的时候,即便是教师也有可能在教学上出现错误。

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主动地站出来,指出教师出错的地方,而不是一味跟随老师的脚步,老师说对就是对,说错就是错。

例如,教师在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讲授时,可能在一个数据上出现了错误,如果当时没有学生指出来,教师在讲解完后才發现,那么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老师刚才好像有个地方出错了,有没有同学发现?可以给老师提出来让老师改正,不要让大家在错误的知识道路上走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用眼神鼓励班上的每一个同学主动说出来,逐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心理。

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以质疑为基础,激励学生去自行思考,最后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结合所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得知,多数教师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数学问题情境的价值,導致教师盲目地将问题情境导入至新课中,然而在创设数学情境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再创造”,即让学生从根源上寻找到解决数学知识的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逻辑能力,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数学这门学科。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不单是教师一个人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配合下进一步挖掘知识,让学生明白解决知识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

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提出,还能够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知识。

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立足
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的数学问题。

三、从课堂提问角度着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在于如何高效地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小学生群体普遍对教师有种崇拜和依赖的心理,这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会一昧地听从教师的安排,缺乏对知识质疑的意识和能力。

如果教师不能安排学生进行有效质疑,即使教师为学生营造合理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的数学思维也不能得到质的提升。

对此,教师可以从课堂质疑的角度着手,尝试布置陷阱式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以此为学生自身问题意识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
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要注重过程,学生境界的提升是最重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以前浅薄的意识逐渐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这是思想境界的提升,也是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

提出没有意义的问题,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将问题的关键发掘,学生的学习经验还不够丰富,把学生逐渐引人到问题的点上,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能够一步一步的向着问题的本质靠拢,使得学生的素养不断提高,在经过长久的坚持,就会对问题意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学生能够积极的去思考,能够与别人进行争论,能够主动的想方设法的解决问题,形成一个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就是进步。

五、在实践中培养提问意识
增加了小学生的发言机会只是开端,因为有问题并善于积极主动提问的学生还是少数的。

大部分小学生是害怕提问的,第一是时间不够,来不及思考自己该如何提问;第二,就算有问题,也怕提出来会被老师否定和同学嘲笑。

老师应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和支持。

小学生的年纪都偏小,太死板的教学只会让他们理所当然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很难有天马行空的想象。

在小学数学中,好多知识点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教学中,实践与书本上的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尤为重要,通过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并能有效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枯燥严肃的数学题也变得欢乐起来,不仅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还提高了提问的意识,加上老师的肯定,让学生习惯性去思考,爱上提问,敢于提问。

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对于学习的方式以及思维要求更高,尤其是作为最繁琐的数学这门学科。

数学是一门对于学生思维方式要求很高的学科,所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做出了阐述,首先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开设原则是提出问题的疑问性以及设置问题的启发性和诱导性。

最后提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措施,第一,设置疑问情境,激发学生能力;第二,实时引导学生,诱导学生提问;第三,设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共同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至县龙门乡中心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