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2章第4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共89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气象灾害
教学目标
• 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气象灾害 的地理分布。
• 2.分析旱灾、台风、寒潮等气象 灾害的形成原因。
• 3.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 程度的地域差异。
• 4.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 业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
思考:
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 面学习这些气象灾害?
4.台风的危害:
①台风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风灾和水灾), 易引发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②掀翻巨轮,冲毁房屋、道路、桥梁和海堤,淹没 农田、工厂,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
①带来大量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 地区的伏旱旱情 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探究活动:
①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虽然受灾,但却 没有成灾,原因是什么?
三、寒潮灾害
寒潮: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 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 气.有时还带来暴风雪和沙暴等恶劣天气。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冬半年)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 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 的危害最大。
2、源地: 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乌江航道重庆 武隆段出现罕 见低水位,两 货船缓慢通行
去冬播下的希望,今春已 经不会再有收获的喜悦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2.西南气流较往年偏弱,降水很少; 3.气温较往年偏高,蒸发强; 4. 水利设施不完善; 5.云南、贵州部分地区特殊的喀斯特地貌, 下渗严重,地表水缺乏;
防御能力强 ②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有什么影响?
会带来大量降水,可以缓解 当地的旱情
③试评价台风的功与过。
④当台风登陆时,都会给当地造成严重的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亡。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 将台风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防御(监测、预报)
监测
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
气
象 卫
估计台风强度
星 监测台风移动方向、速度及
防治措施:
① 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 被覆盖。以减小风速、增加湿度、 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基本条件 。 ②其次加强沙尘暴监测、预警;
★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
• (1)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 蓝色警报:需注意 标准: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 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 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其物 状是电线呼啸有声,行人迎风行走感觉 不便。
• (2)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 黄色警报:需防御 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 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 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此时小树 枝可能折断、房瓦掀起,行人行走阻力很 大。
4、旱涝关系
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
4、旱涝关系
(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 (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 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 里旱”的现象。 当夏季风势力弱,在南方停留时间过长,则“南涝北旱” 当夏季风势力强,到达北方早,停留时间过长,则“南旱 北涝”
2、源地: 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偏西路径
3、路径:
东北路径 偏北路径
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 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 沿海侵入。
4、路径:
中路
东路
西路
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 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 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 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 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 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
雷 达
监视近海台风动向
预报
电视广播等
发布台风预报、警报 或紧急警报
防御措施: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预警
(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台风到 达近海时,还可用雷达监视) 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台风意识; ③船只及时返港避风 ④营造沿海防护林,修建护岸堤(加固海堤), 撤离低洼区 ⑤固定门窗,固定广告牌
飓
飓 风
台 风
风
二、台风灾害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 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因)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 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 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
2、台风发生的时间: 主要为夏秋季节
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沿海重、 南方重。
台风路径
台风的灾害
• ①狂风 • ②暴雨 • ③风暴潮
进
雨带推移
退
华北、东北
7、8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北方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 雨季短
9月
5、6月 南部沿海地区
4、5月
10月
南方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城市用电紧张
5、旱灾的危害
5、旱灾危害:
旱灾的危害: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 物歉收,有的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 等。 诱发次生灾害:森林火灾、蝗灾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
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 寒潮影响。四川盆地、广 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寒 潮的影响相对较小
探究活动:
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第一,纬度高、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 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 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 危害农牧业生产。
冰雹
冻雨
雪 树挂
74
交通受阻
电 力 中 断
75
2008年元月10日开始的一 场突如其来的冻雨、雪灾,给 我国很多省区带来严重的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下表为截至 2008年2月1日灾情一览表 (节选)
材料一 冻雨灾害分布图
1.简述本次冻雨灾害对 受灾地区造成的损失有 哪些 ?
阻断交通,中断 通信,危害越冬 作物,倒塌民房, 人员伤亡,树木 受损,停电停水, 影响正常生产生 活秩序等
是指大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能
见度低的天气现象。
2、多发时间:冬春季节???
3、发生条件:
(动力) 大风天气 (物质) 地面的沙尘物质。
(气候)气候干燥,植被覆盖少
4、多发地区:
西北、华北、东北、
沙尘暴由少到多,影响不断扩大, 除发生的基本条件外,人为原因为 主要原因,特别是随着人口的增长, 对植被的破坏,
• (3)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 橙色警报:需躲避 标准: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 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 此时树木可被摧倒,出行危险性很大。
• (4)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 红色警报:需转移 • 标准: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
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 ,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树可 被摧倒
• 狂风
狂风
狂风
• 暴雨、水灾
• 风暴潮
4、危害: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 市有什么影响?
点拨:我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农 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的 地带。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灾 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 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 会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 船舶的毁坏等,以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 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直 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
探究活动:
(2)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旱灾严
重区?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雨水不多,年年 干旱或“十年九旱”,已经对干旱有了适应 能力。再加上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因此旱 灾并不是最严重的地区。 干旱对人类造成了损害,才称旱灾。旱灾 的严重程度与人口、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 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同样程度的干旱 造成的旱灾越严重。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四、五月份
冷气流 四、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四注、意观五察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六月份
五、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
五注、意六观月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七八月份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伏旱
七注意、观八察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夏
季
风
的
东部地区
(分布、时间、成因或条 件、危害、措施等)
一、旱灾
1、特点:我国发生范围最广、
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 象灾害。
干旱定义: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
成空气干燥,土地缺水的一种现象。
旱灾定义:在某些地区,即使降水丰富,
但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 引起水分极度匮乏,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 生活需要,甚至危及人和动植物的生存, 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就酿成旱灾。
台风眼
旋涡风 雨区
外围大风区
2.台风的结构
风力 较大
狂风 暴雨
无风 少云 干暖
狂风 暴雨
风力 较大
A
B
O
试在下列坐标图中分别作出上图中沿AB线的气压、气温、 降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风速、风向的变化?
气压
气温
降水
O
O
O
这种强烈的气旋,其天气状况如何? 强 风 特大暴雨
旋涡风暴雨区 旋涡风暴雨区
3.分布
2000年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不在西北沙 漠区,而是在内蒙古中部。
沙尘暴的沙源地分布。
1.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提示: 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有:
①冬春冷空气活动多。大风日数多。 ②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 ③人口压力大,人们毁林开荒,森 林覆盖率降低;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 多发。
5、影响地区: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 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 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地形对寒潮活动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高,不易受影响
南北向山脉——形成冷 空气的通道,分流南下 影东西响向到山脉黄—河—阴流山域、秦、岭长和南江 流岭等域阻甚挡,至势两力不广断地减弱区。 。
干旱是否等于旱灾?
2、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华北地区旱灾最为严重。
华北、华南、江淮、西南
探究活动:
(1)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 少,蒸发强;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春旱严重。
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 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3、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大; 锋面雨带尚未到达,降水少; 正值春播和小麦返青季节,农业用水量大
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
春旱 伏旱
四季都旱 夏秋旱
雨带推移到北方后,受高温 天气影响形成夏秋旱。
难点释疑:西南---旱灾
54万立方米 储水量的燕 窝寨水库, 在5个月前 已干涸
贵州威宁县的村民半年来每 天都要到几里外去背水
6、旱灾的防御
开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水利工程建 设,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涵养 水源。 节流:加强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改善灌溉方 式,实施喷灌滴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培育和 种植耐旱品种。
1.概念: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的
巨大空气漩涡,是热带气旋发展的强烈形式。
2.台风的结构
2.简析本次冻雨、暴雪产生严重 灾害的原因。
降雨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气温下降幅度较大,冰冻日数长; 南方缺少抗冻雨和雪灾的基础设施, 抵御能力差; 适逢春节前后,人口流动大
沙尘暴袭击 村庄过程
四、沙尘暴
——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
1、概念: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教学目标
• 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气象灾害 的地理分布。
• 2.分析旱灾、台风、寒潮等气象 灾害的形成原因。
• 3.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 程度的地域差异。
• 4.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 业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
思考:
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 面学习这些气象灾害?
4.台风的危害:
①台风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风灾和水灾), 易引发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②掀翻巨轮,冲毁房屋、道路、桥梁和海堤,淹没 农田、工厂,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
①带来大量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 地区的伏旱旱情 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探究活动:
①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虽然受灾,但却 没有成灾,原因是什么?
三、寒潮灾害
寒潮: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 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 气.有时还带来暴风雪和沙暴等恶劣天气。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冬半年)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 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 的危害最大。
2、源地: 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乌江航道重庆 武隆段出现罕 见低水位,两 货船缓慢通行
去冬播下的希望,今春已 经不会再有收获的喜悦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2.西南气流较往年偏弱,降水很少; 3.气温较往年偏高,蒸发强; 4. 水利设施不完善; 5.云南、贵州部分地区特殊的喀斯特地貌, 下渗严重,地表水缺乏;
防御能力强 ②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有什么影响?
会带来大量降水,可以缓解 当地的旱情
③试评价台风的功与过。
④当台风登陆时,都会给当地造成严重的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亡。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 将台风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防御(监测、预报)
监测
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
气
象 卫
估计台风强度
星 监测台风移动方向、速度及
防治措施:
① 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 被覆盖。以减小风速、增加湿度、 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基本条件 。 ②其次加强沙尘暴监测、预警;
★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
• (1)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 蓝色警报:需注意 标准: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 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 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其物 状是电线呼啸有声,行人迎风行走感觉 不便。
• (2)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 黄色警报:需防御 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 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 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此时小树 枝可能折断、房瓦掀起,行人行走阻力很 大。
4、旱涝关系
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
4、旱涝关系
(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 (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 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 里旱”的现象。 当夏季风势力弱,在南方停留时间过长,则“南涝北旱” 当夏季风势力强,到达北方早,停留时间过长,则“南旱 北涝”
2、源地: 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偏西路径
3、路径:
东北路径 偏北路径
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 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 沿海侵入。
4、路径:
中路
东路
西路
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 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 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 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 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 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
雷 达
监视近海台风动向
预报
电视广播等
发布台风预报、警报 或紧急警报
防御措施: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预警
(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台风到 达近海时,还可用雷达监视) 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台风意识; ③船只及时返港避风 ④营造沿海防护林,修建护岸堤(加固海堤), 撤离低洼区 ⑤固定门窗,固定广告牌
飓
飓 风
台 风
风
二、台风灾害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 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因)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 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 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
2、台风发生的时间: 主要为夏秋季节
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沿海重、 南方重。
台风路径
台风的灾害
• ①狂风 • ②暴雨 • ③风暴潮
进
雨带推移
退
华北、东北
7、8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北方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 雨季短
9月
5、6月 南部沿海地区
4、5月
10月
南方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城市用电紧张
5、旱灾的危害
5、旱灾危害:
旱灾的危害: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 物歉收,有的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 等。 诱发次生灾害:森林火灾、蝗灾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
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 寒潮影响。四川盆地、广 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寒 潮的影响相对较小
探究活动:
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第一,纬度高、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 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 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 危害农牧业生产。
冰雹
冻雨
雪 树挂
74
交通受阻
电 力 中 断
75
2008年元月10日开始的一 场突如其来的冻雨、雪灾,给 我国很多省区带来严重的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下表为截至 2008年2月1日灾情一览表 (节选)
材料一 冻雨灾害分布图
1.简述本次冻雨灾害对 受灾地区造成的损失有 哪些 ?
阻断交通,中断 通信,危害越冬 作物,倒塌民房, 人员伤亡,树木 受损,停电停水, 影响正常生产生 活秩序等
是指大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能
见度低的天气现象。
2、多发时间:冬春季节???
3、发生条件:
(动力) 大风天气 (物质) 地面的沙尘物质。
(气候)气候干燥,植被覆盖少
4、多发地区:
西北、华北、东北、
沙尘暴由少到多,影响不断扩大, 除发生的基本条件外,人为原因为 主要原因,特别是随着人口的增长, 对植被的破坏,
• (3)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 橙色警报:需躲避 标准: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 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 此时树木可被摧倒,出行危险性很大。
• (4)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 红色警报:需转移 • 标准: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
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 ,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树可 被摧倒
• 狂风
狂风
狂风
• 暴雨、水灾
• 风暴潮
4、危害: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 市有什么影响?
点拨:我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农 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的 地带。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灾 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 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 会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 船舶的毁坏等,以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 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直 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
探究活动:
(2)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旱灾严
重区?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雨水不多,年年 干旱或“十年九旱”,已经对干旱有了适应 能力。再加上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因此旱 灾并不是最严重的地区。 干旱对人类造成了损害,才称旱灾。旱灾 的严重程度与人口、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 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同样程度的干旱 造成的旱灾越严重。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四、五月份
冷气流 四、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四注、意观五察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六月份
五、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
五注、意六观月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七八月份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伏旱
七注意、观八察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夏
季
风
的
东部地区
(分布、时间、成因或条 件、危害、措施等)
一、旱灾
1、特点:我国发生范围最广、
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 象灾害。
干旱定义: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
成空气干燥,土地缺水的一种现象。
旱灾定义:在某些地区,即使降水丰富,
但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降水异常偏少, 引起水分极度匮乏,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 生活需要,甚至危及人和动植物的生存, 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就酿成旱灾。
台风眼
旋涡风 雨区
外围大风区
2.台风的结构
风力 较大
狂风 暴雨
无风 少云 干暖
狂风 暴雨
风力 较大
A
B
O
试在下列坐标图中分别作出上图中沿AB线的气压、气温、 降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风速、风向的变化?
气压
气温
降水
O
O
O
这种强烈的气旋,其天气状况如何? 强 风 特大暴雨
旋涡风暴雨区 旋涡风暴雨区
3.分布
2000年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不在西北沙 漠区,而是在内蒙古中部。
沙尘暴的沙源地分布。
1.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提示: 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有:
①冬春冷空气活动多。大风日数多。 ②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 ③人口压力大,人们毁林开荒,森 林覆盖率降低;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 多发。
5、影响地区: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 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 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地形对寒潮活动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高,不易受影响
南北向山脉——形成冷 空气的通道,分流南下 影东西响向到山脉黄—河—阴流山域、秦、岭长和南江 流岭等域阻甚挡,至势两力不广断地减弱区。 。
干旱是否等于旱灾?
2、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华北地区旱灾最为严重。
华北、华南、江淮、西南
探究活动:
(1)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 少,蒸发强;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春旱严重。
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 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3、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大; 锋面雨带尚未到达,降水少; 正值春播和小麦返青季节,农业用水量大
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
春旱 伏旱
四季都旱 夏秋旱
雨带推移到北方后,受高温 天气影响形成夏秋旱。
难点释疑:西南---旱灾
54万立方米 储水量的燕 窝寨水库, 在5个月前 已干涸
贵州威宁县的村民半年来每 天都要到几里外去背水
6、旱灾的防御
开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水利工程建 设,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涵养 水源。 节流:加强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改善灌溉方 式,实施喷灌滴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培育和 种植耐旱品种。
1.概念: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的
巨大空气漩涡,是热带气旋发展的强烈形式。
2.台风的结构
2.简析本次冻雨、暴雪产生严重 灾害的原因。
降雨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气温下降幅度较大,冰冻日数长; 南方缺少抗冻雨和雪灾的基础设施, 抵御能力差; 适逢春节前后,人口流动大
沙尘暴袭击 村庄过程
四、沙尘暴
——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
1、概念: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