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全球创新源头_裘炯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经济报/2016年/10月/17日/第008版
研发
中国成为全球创新源头
生物制药融资飙升,医疗健康行业全年投资有望超过90亿美元
本报记者裘炯华
医疗健康的投资和退出虽然在2016年经历了艰难的开端,但目前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向好趋势。
近日,在美国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等金融机构主办的“2016医疗健康资本及对接峰会”上记者了解到,生物制药领域各轮融资规模正在猛涨,医疗器械领域亦健康发展,大型并购交易退出有望与2015年平齐。
据《硅谷银行2016年年中医疗健康行业投资与退出趋势报告》,2016年上半年,风投机构的募资虽有所下降,但A轮投资在所有领域却呈现上升趋势。
报告预期医疗健康行业2016年全年投资有望达到90亿~95亿美元。
中国力量
浦发硅谷银行行长蒋德(Dave Jones)在接受《医药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不仅仅是个体量很大的目标市场,更是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源头。
”
记者了解到,《自然》(Nature)杂志数据显示,以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和其他因素衡量,2012-2014年,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增加了30%。
化学方面,中国已超过德、日、英、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科研强国。
“现在中国整个创新经济处于非常重要的阶段,中国医药企业的许多自主研发项目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全球市场。
”蒋德透露,浦发硅谷银行专注于生物制药、医疗设备、分子诊断以及医疗IT四大领域项目。
就在去年,药明康德与礼来宣布正式启动战略合作,共同在中国开发、生产及商业化一款全球首创的小分子口服降血脂新药。
该合作第一次打破“欧美为先”的惯例,通过中国与全球同步开发和生产的崭新模式,缩短全球创新药在中国的开发和上市时间。
药明康德负责该药在中国的开发、生产及注册事务,包括提交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由药明康德产品开发服务及合作(PDSP)事业部牵头进行;礼来负责该药在中国的营销事务。
跨境、跨界投资活跃
不论药明康德、百济神州等创新型企业,还是复星医药、恒瑞医药等拥有创新基因的企业,都在引领世界级的医药技术进步。
“目前跨境合作、跨境金融和跨境许可正蓬勃发展,大洋两岸的每家企业都在策划独自的海外战略。
”蒋德指出。
今年年初,从事抗癌药研发的百济神州在纳斯达克完成首次公开发行(IPO),融资1.584亿美元。
此外,两家老牌研发药企江苏豪森医药和先声药业,据报道也计划今年晚些时候赴香港IPO。
许多外国药企也纷纷在研发领域与中国企业建立合作。
“这是外国药企灵敏的研发嗅觉在起作用,这些合作既有助于它们深入中国市场,也能帮助中国制药行业发展。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
对此,葛兰素史克上海研发中心的全球神经科学研究负责人Min Li认为:“中国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它决心成为创新者。
”
不仅如此,这些成就正在吸引包括传统或非传统的“跨界投资”活动增加。
“生物医药研发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大的特点。
成熟的资本市场运作(如IPO等),可为生物技术初创公司创新的后续发展提供关键的资本支撑,并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
”上海药物创制产业化开发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邵黎明对记者表示。
实际上,据硅谷银行2015年医疗健康行业报告,去年投资者在医疗健康行业的潜在收益飙升到了新高度,三年来投资者创造了超过550亿美元的潜在价值。
源头创新尤为关键
谈及中国医药研发创新对于社会资本的持续吸引力,浦发硅谷银行合资银行副行长、企业金融部总经理贾智道(Oscar Jazdowski)认为:“中国需要在科技、生命科学、化学、生物制药领域拥有优秀教学质量的高校,为中国源源不断输出人才,人才才是吸引到创新领域资本的根本。
但这也是未来中国的优势,我们发现,中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非常重视工程、数学、化学等硬科学领域的建设,这些优秀的高校将为未来输送很多创新人才。
”
对此,邵黎明指出,以生物医药为代表,其源头创新很大一部分是基于临床、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及生命科学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这些原创研究一方面直接依赖基础研究,另一方面与临床及生物医药产业紧密结合。
“这也进一步凸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成果与生物医药创新研究的紧密联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核心环节。
”
邵黎明希望,在生物医药基础研究中,未来我国各个高校院所可以加强互相协调合作,整合资源与优势,成为相互有机联系、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新药源头创新的核心,力求在源头创新中获得有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