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清流县2020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流一中2020 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科10月试卷
一.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__________。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4.在雨中哀怨,____________;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5.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 ,走尽这雨巷.
6._________________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7、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轻轻的招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20分)
(一)《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⑾,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1、下列两句中加黑的字的正确读音是()(2分)
①夜缒而出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A、zhuīgòng
B、zhuìgōng
C、zhuīgōng
D、zhuìgòng
12、“晋军函陵”句中的“军”字的正确意思是()(2分)
A、军队
B、攻打
C、驻扎
D、包围
13.对下列句子的“之”字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是()(2分)
⑴公从之⑵臣之壮也⑶是寡人之过也⑷许之⑸邻之厚,君之薄也⑹行李之往来⑺君之所知也⑻夫晋何厌之有⑼将焉取之⑽惟君图之⑾使杞,逢孙、杨孙戍之
A、①⑴⑷⑼⑽⑾②⑵⑸⑹⑺③⑶④⑻
B、①⑴⑷⑼⑽⑾②⑵⑸⑹⑻③⑶⑺
C、①⑴⑷⑼⑽⑾②⑵⑻③⑶⑺④⑹
D、①⑴⑷⑼⑽⑾②⑵⑸⑹⑺③⑶⑻
(二)鸿门宴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
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
……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14.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2分)()
A、此天子气也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15、下列句中的“因”与“因击沛公于坐”一句中的“因”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不如因善遇之。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昔人有因噎而废食者。
16、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①张良出,要项伯。
②距关,勿内诸侯。
③沛公不胜杯杓。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⑥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⑦因击沛公于坐。
⑧令将军与臣有卻。
⑨臣请入,与之同命。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⑦
C、④⑥⑦⑧
D、①③⑧⑨
17、与“至鸿门,谢曰”一句中的“谢”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乃令张良留谢。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8.翻译(每句2分,共和6分):
①.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三.文化经典阅读(每小题2分,共4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损矣。
”
19、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1分)
20、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3分)
四、文学名著阅读(5分)
21、简述《家》中鸣凤之死的情节。
五.诗歌鉴赏(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两个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2.(1)第一句选取了()与()两个意象,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离别与漂泊悲哀的基调气氛。
(2分)
23.(2)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6题。
一代才女林徽因
□林杉
阳光正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
林徽因用目光寻找着那一对靛蓝色的小鸟,它们在窗外的竹梢上跳着、唱着,仿佛从唐诗中飞来的鸟儿,阳光梳理着它们轻灵的羽毛。
有时它们便跳到窗台上来,在这个狭长的窄窄的舞台上蹁跹着。
林徽因多么羡慕窗外的一切,羡慕在窗台上舞蹈的小鸟,她也需要那么一小点儿平凡而简单的欢乐,而此刻,她却只能躺在病床上,一任阳光在窗棂上涂抹着晨昏。
从大足(四川一地名)考察回来之后,因劳累又受了风寒,她的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不退。
上坝村无医无药,梁思成去李庄镇请来史语所的医生为她诊治,无奈他也学会了打针。
艰苦的日子伴着川南的冬天来临了,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中美庚款基金会已不再补贴,只好靠重庆的教育部那杯水车薪的资助。
成员的工资也失去了保障,幸亏史语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负责人傅斯年和李济伸出援助之手,把营造学社的五人划入他们的编制,每个人才能拿到一点固定的薪水。
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的工资大部分都买了昂贵的药品,用在生活上的开支就拮据起来,每月开了工资,必须马上去买药、买米,通货膨胀如洪水猛兽,稍迟几天,就会化作废纸一堆。
林徽因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几乎不成人形,在重庆领事馆的费正清夫妇,托人捎来一点奶粉,像吃油一样谨慎地用着,为了改善一下伙食,梁思成不得不学着蒸馒头、煮饭、做菜,他还从当地老乡那儿学会了腌菜和用桔皮做果酱。
实在没有钱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
衣服当完了,便只好把宝贝一样留下来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到那山一样巍峨的柜台上。
账房先生对梁思成视为生命的东西,却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
一支二十年日夜伴随他的金笔,一只从万里之遥的美国绮色佳购得的手表,当出的价钱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
拿回家去,他神色凄然地说:“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
林徽因除了苦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了。
在最艰苦的日子里,音乐成了他们的药品和粮食。
林徽因喜欢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一曲《维也纳森林故事》、一曲《月光水仙女之舞》、一曲《胡桃夹子》,就把人带入一个奇幻的世界,只有在音乐里才能同遥远的先哲对话,让心灵听到明日的传闻,只有音乐才能让他们暂时忘掉苦难。
从这只黑色底片上旋转出来的音乐,把浸渍在盐水里的心,悄悄地冰释了。
那音符是一群精灵,因为它们的降临,这两间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光辉。
阴冷的冬天,在大面积地退去。
音乐的芳香,在所有的空间弥漫着一个季节的活力。
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雪莱和拜伦的诗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
那些诗句,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她的心里生长着:
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天上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你给了我们有力的教训/你是一个标记,一个象征/标志着人的命运和力量/和你相同,人也有神的一半/是浊流来自圣洁的源泉。
当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要耗尽的时候,她便从这些诗句中,重新汲取到了力量,如同一个在沙漠里跋涉太久的旅人,惊喜地发现了甘泉和绿洲。
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为梁思成写作《中国建筑史》作准备。
那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
林徽因、梁思成和大家一起商量恢复营造学社已经停了几年的社刊。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出版刊物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李庄乡下。
没有印刷设备,他们就用药水、药纸书写石印。
黄宗江的才华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他把绘制那些平面、立体、剖面的墨线图一揽子包了下来。
他描出的建筑图式甚至可与照片乱真。
从抄写、绘图、石印、折页、装订,学社的同仁一起动手,最紧张的时候,连家属和孩子们也都参与了劳动。
一期刊物漂漂亮亮地出版的时候,大家高兴得又笑又跳。
继抗战前的六期社刊之后,第七期刊物便诞生在这两间简陋的农舍里。
向命运喘息的人,却终究不会把自己抵押给命运。
有时候,命运当胸一拳,会击倒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然而,林徽因却顽强地抗争着。
窗子外面的景色变幻着,田野重新勃发生机,雨后的甘蔗林,可以听到清脆的拔节的声音,那声音如火苗般燃烧着。
棒棒鸟照旧是窗台上的客人,它们洞悉所有季节的秘密,林徽因把她的诗句写在纸上的时候,阳光仍旧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
(选自《一代才女林徽因》,有改动)
2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两项是()(2分)
A.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描写了阳光的明艳、小鸟的欢乐、甘蔗拔节的清脆声,这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物表现了林徽因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生命的热爱与渴望。
B.从大足考察回来后,林徽因因劳累、风寒,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度不退。
说明野外考察工作是艰苦而危险的。
C.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林徽因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因为音乐是他们夫妇俩的药品和粮食。
D.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书籍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从这些书籍中她重新汲取到了力量。
E.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那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为她写作《中国建筑史》作准备。
24.文章塑造了林徽因坚强的形象,赞美之间是如何满足传记作品客观真实的要求?(2分)25.在林徽因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什么支撑她走过这一段人生之路的?请简要分析。
(3分)
26.综观全文,林徽因在当时有着怎样的遭遇?在她与命运的抗争中,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品质?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
七.语言文字运用(6分)
27.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4处用词不得体。
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4分)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
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小宇
6月7日
①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②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③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④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8.看拼音写成语(2分):
①他终于(chìbóshàngzhèn)_________________,亲自出马了。
②外边虽有些人,也是(Wūhézhīzhòng)_________________,不相统摄
八.作文(40分)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回想一下,你最受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并从中领悟到什么。
请以“感悟”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
默写:(10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5.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6.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7.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8.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9.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1.B 12.C 13.A 14.B 15.B 16.A 17.A
翻译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8(每小题2分,共6分)
太子和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冠来给荆轲送行。
.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论语》19、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正直、诚实和博学多闻。
20、颜回。
颜回虽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生活艰苦,却能忍受困苦,不为物质所累,自得其乐,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
以颜回为友,能够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快乐地生活。
(以孔子其他弟子为例亦可)
四、鸣凤被逼嫁给冯乐山,出嫁前的一个晚上她去找觉慧。
觉慧赶着写稿,没有听完鸣凤的衷诉就把她遣走了。
鸣凤含泪离开了觉慧的住处。
鸣凤刚离开,觉民来告诉了事情的真相,觉慧急得几乎发疯,四处寻找鸣凤,但太迟了。
鸣凤绝望中,怀着对觉慧深深的爱,投进了晶莹的湖水中。
22.诗歌鉴赏(5分)
答:(1)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每个空格1分)
(2)第二联把明月人格化(1分),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2分)。
现代文阅读(10分)
23BE B.“危险”没有依据;E.梁思成写作《中国建筑史》。
(2分)
24①作者采用客观的叙述而非主观的赞美之词。
②作者直接引用传主的话语,体现语言的客观真实性。
(2分)
25①音乐,让她暂时忘掉苦难。
②诗歌,让她重新汲取力量。
③爱情,让她支撑生命。
④事业,让她抗争命运。
(3分)
26遭遇:①劳累过度,疾病缠身,无钱医治。
②事业受阻,经费枯竭,出版刊物非常困难。
③物价飞涨,生活陷入极度贫困境地。
品质:林徽因虽然生活在离乱和贫病交加的困苦中,但却与命运顽强抗争,表现出热爱生活、钟情事业、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可贵品质。
启发:略。
(3分)
27语言文字运用(6分)
①将“惊悉”改为“听说”;②将“阁下”改为“您”;
③将“造访”改为“看望”;④将“馈赠”改为“送上”。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语言运用得体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考查敬辞谦语的题目,既强调了语文知识和语言实践的重要性,又引导学生提高品德素养,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价值观,凸现出深刻的人文意义。
小宇本想写得有点文采,但由于词语使用不当,弄巧成拙。
①“惊悉”意为“知道某一消息,感到很震惊”,往往用在很重大的恶性变故时,此处属大词小用,应改为
“听说”、“得知”、“听到”等词。
②“阁下”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首相阁下”等,应改为“您”、“您老”等。
③“造访”意为“拜访”,属敬词,用于向别人表示道谢的,此处谦敬失当,应改为“看望”、“探望”等。
④“馈赠”意为“送给”,属敬词,往往用于尊敬对方或第三者的赠送行为,此处谦敬失当,应改为“送来”、“送上”、“奉上”、“献上”等。
28成语(每小题1分,共2分)
成语:赤膊上阵发音:chìbóshàngzhèn
释义:光着膀子上阵。
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造句:他终于~,亲自出马了。
.成语:乌合之众发音:wūhézhīzhòng
释义: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
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造句:外边虽有些人,也是~,不相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