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的习性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龟的习性有哪些?
乌龟不怕冷的,冬天还就把它放在水里就行了,不过不要让水结了冰,太冷的时候适当把水弄温些,换水时加些开水把水温稍微控制住.买些乌龟食准备冬天喂它.人养着它是不冬眠的. 我以前养过几只大的,小的只养了几天就送给朋友了,到现在她都养了三年,不过很久没见它了. 她家有暖气,所以乌龟放在小鱼缸里,底下铺些沙或买来的小石子,放在有暖气的窗台上就过冬了,它也不冬眠,还挺能吃的.夏天可以买小鱼喂它,冬天买龟食.很好养的.
家庭养龟越冬管理,可把龟放养水容器中,置于室内,保持0℃以上也可以安全过冬,放养密度也可以比平时提高1倍以上,有利提高一定的温度。
如室外庭院微池养龟,可在池上覆盖塑料膜,不使池水结冰是十分保险的越冬方式。
适当加深水位也有保温作用。
最简单的办法是小水池中放入一些泡沫塑料板,上面放上稻草也可使龟安全过冬。
为使养殖槽中水温达到巴西龟所喜欢的温度,采用水族箱所用的电热管,装置时应防设备及线路可能卡住巴西龟。
用电毡放在养殖箱外的底部亦可,电毡下可垫合成树脂橡胶做绝缘材料。
但水温亦不应高於外面的温度(约摄氏25至30度),以免巴西龟著凉。
在陆地上彩龟也须要一块温暖的地方,因为他们是变温动物,须靠阳光来达到适当的体温,若阳台或露天没有充够阳光,陆地部份须以罩灯给暖。
在室内或阳光不足的地方饲养的彩龟缺乏紫外线,应以紫外线灯管每周照射两、三次,每次五分钟。
此种灯管最好装置在养殖槽的盖子上。
乌龟的习性
一、龟是变温动物
龟是变温动物,所以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反应灵敏。
它的摄食、活动等均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由于龟新陈代谢所产的热有限,它们又缺乏保留住体内产生热的控制机制。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龟靠的是找凉或热的地方来控制每天体温的波动。
在饲养龟的人工小环境温度与自然栖息地相一致时,才能保证龟生理和心理健康。
一般热带龟适宜温度是27-38,温带龟20-35°C,半水生海龟适宜的环境温度稍低。
有些龟致死温度在适宜温度上限之外5°C左右。
当温度较低时,龟不活动(垫伏)。
要人工饲养下达到繁殖龟的目的,应避免龟的环境温度过高过低或大幅度波动。
当温度在10°C左右时,龟便开始进入冬眠状态,温度上升到15°C左右龟便开始活动,有的龟就能开始进食。
一般习惯上把温度在25°C时,龟的摄食、活动情况定为正常值。
而温度30°C左右则是龟最佳的进食、活动、生长的温度。
所以,在国内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4月-10月是龟的摄食、活动时期;11月-第二年3月则是龟冬眠期。
二、龟的分类
龟的种类,按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可分为陆栖龟、水栖龟、半水栖龟、海栖龟、底栖龟五种类型。
不同种类的龟外部形态构造分别与其生活环境相应,如水栖龟类四肢的趾和指间均具丰富的蹼(似鸭掌),以适应深水中生活;而陆栖龟类的四肢却粗壮呈圆柱形,以适应于在沼泽地和陆地上爬行;生活在大海中的海龟类,均具有桨状的四肢,且都具有一对盐腺,以利将体内多余的盐分泌出来。
按龟的食物性可分将龟分为动物性龟、植物性龟、杂食性龟三种。
水栖龟类的食性一般为杂食性,如乌龟、黄喉似龟等;半水栖龟类多数为动物性,如平胸龟、三线闭壳龟、金头闭壳龟;而黄缘盒龟、黄额盒龟却是杂食性。
陆栖龟类大多为植物性,如缅甸陆龟、四爪陆龟等。
龟耐饥耐渴能力较强,可几年不食也不易死亡。
三、龟均为卵生
龟均为卵生,繁殖季节一般在每年5月-10月(恒温养殖除外),卵产生于陆地上,不同种类的龟其产卵的数量不同,淡水龟类每次产2-5枚,卵呈白色,具有钙质的硬壳。
不同种类龟的卵形状也大小各异,长椭圆形比较多,海龟类卵为圆球形。
龟的卵穴,一般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卵穴呈锅状,上大下小。
卵的孵化完全依赖自然界的光、热及雨水。
龟没有看护卵的习性。
四、水和湿度
为使半水生龟能够全身淹没,水要足够。
许多龟的取食、繁殖以及群体间相互作用都在水中进行。
对产于港湾的龟还应考虑水的盐度,对某些海龟,应把水的PH值调到与其自然栖息地水的PH值相同。
水生和半水生龟代谢终产物是尿素,尿素分泌导致龟体内水的大量流失。
产于干燥环境中的龟通过皮肤丢失水分。
同样龟通过皮肤也能吸收水分。
许多龟直接喝池中或盆内的水。
时常向龟舍内喷雾有助于使龟自由地选择水的摄入。
龟舍的湿度应与其自然环境相近,湿度过低(<35%)可导致龟皮肤异常干燥和蜕皮障碍,特别是那些不适应干燥品种的龟。
温度过高(>70%)会导致细菌或真菌大量增生,容易发生皮肤下感染。
五、光照周期
根据龟的自然生理节奏和一年活动的要求,家养的龟须要定期光照。
光照周期的变化和合适的生活环境条件,是使龟能够在家庭饲养条件下繁殖的重要环境因素。
处于温带区光照周期的日照变化范围:冬季8小时,夏季16小时。
热带区,冬季光照周期的日照波动大约10小时,夏季达约14小时。
已证明,季节性光强度的变化有利于人工饲养下龟的繁殖。
最好是采用全谱光,选用光谱特性与天然光(包括紫外线)相似的荧光灯管。
全谱光照射能改善龟的采食行为和繁殖。
白炽灯可作为龟舍内的光和热源,但应避免直接接触灯泡,防止龟被灼伤。
也可用保育灯给龟舍内局部加热,但必须有防护措施,应高于龟活动的地面35cm以上。
龟的主要器官及生理功能
一、皮肤
龟皮肤(除头部前端外)最大的特点是粗糙,表皮均有细粒状或小块状鳞片,有保护真皮、减少与外界的摩擦、和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
二、龟的呼吸方式
龟以颈和四肢的伸缩运动来直接影响其腹腔的大小,从而影响肺的扩大与缩小。
龟呼吸时,先呼出气,后吸入气,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称为咽气式呼吸,又称为龟吸。
龟的呼吸运动过程,可从龟后肢窝皮肤膜的收缩变化观察到。
三、嗅觉
龟头上有两个鼻孔,但只有一个鼻腔,鼻孔内骨块上均覆有上皮粘膜,有嗅觉功能。
其中犁鼻器是它们主要嗅觉器官。
因此,龟在寻找食物或爬行时,总是将头颈伸得很长,以探索气
味,再决定前进的方向。
四、视觉
龟的眼睛构造很典型,其角膜凸圆,晶状体更圆,且睫状肌发达,可以调节晶状体的弧度来调整视距,因此,龟的视野一般很广,但清晰度差。
所以,龟对运动的物体较灵敏,而对静物却反应迟钝。
据英国动物学家试验,大多数龟能够像人类一样分辨颜色。
尤其对红色和白色的反应较为灵敏。
五、听觉
龟的听觉器官只有耳和内耳,没有外耳。
而且最外面是鼓膜。
所以,龟对空气传播的声音反应迟钝,而对地面传导的振动比较敏感。
因此,一般说来,龟几乎被认为是既哑又聋的动物。
龟的生殖习性
龟为产卵繁殖,当雌性性腺发育成熟后,龟(海龟类例外)每年春末夏初之季,温度25°C左右时,便开始发情交配。
交配前,雄性追逐雌性或在雌性周围打转,时间一长,雄性即爬到雌性背上,用前肢抓住雌性背部两侧,嘴咬住雌性的颈部,时而用腹甲后部撞出雌性,交配时间约10分钟左右。
龟交配可在水中,也可在陆地上进行,交配时需保持安静,切忌惊吓龟,以免影响受精率。
龟一般为当年交配隔年产卵,每年的5-10月为产卵季节,每次产卵1-20枚不等(海龟可达百枚)。
卵呈圆球形或长椭圆形,具有白色钙质硬壳。
龟将卵产于潮湿的陆地上,产卵前,雌龟前肢伏地,后肢掘土,掘成上大下小的穴状,洞穴挖好后,将泄殖腔孔对着洞口,头颈伸长,嘴微张,将卵产于其中,每产一枚卵,休息2分钟左右,再产下一枚。
卵产完后,后肢轮换工作,向洞中扒土,直到将卵遮盖起来,最后用腹甲后部将土压实方才离开。
龟没有守巢的习性,卵凭借自然界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一般经过50-60天自然孵化,稚龟即可出壳。
龟的鉴别
年龄鉴别:人们常说千年乌龟万年鳖,龟是众所周知的长寿动物。
龟的年龄计算方法,一般以龟背甲盾片上的同心环纹的多少来推算,每一圈代表一个生长周期,即一年。
盾片上的同心环纹多少,然后再加1(破壳出生为一年)即是龟的年龄。
这种方法只有龟背甲同心环纹清楚时,方能计算比较准确,对于年老龟或同心环纹模糊不清的龟,只能估计推算出它的大概年龄了。
性别鉴别:雄海龟尾巴比雌性的长,半水生龟雄性个体小,爪长,雄性也可能后腿上有锯齿。
龟的腹甲形态也显示特性的差异,雄性的腹甲凹陷,而雌性平坦。
有些雄龟只有一对扩大的外咽鳞片。
一、乌龟的生活习性
乌龟属半水栖、半陆栖性爬行动物。
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及其它水域。
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炎热时,便成群地寻找荫凉处。
性情温和,相互间无咬斗。
遇到敌害或受惊吓时,便把头、四肢和尾缩入壳内。
乌龟是杂食性动物,以动物性的昆虫、蠕虫、小鱼、虾、螺、蚌、植物性的嫩叶、浮萍、瓜皮、麦粒、稻谷、杂草种子等为食。
耐饥饿能力强,数月不食也不致饿死。
乌龟为变温动物。
水温降到10℃以下时,即静卧水底淤泥或有覆盖物的松土中冬眠。
冬眠期一般从1月到次年4月初,当水温上升到15℃时,出穴活动,水温18℃~20℃开始摄食。
二、乌龟的年龄与生长
乌龟寿命究竟有多长,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讲能活100年,据有关考证也有300年以上的,有的甚至过千年。
乌龟的生长较为缓慢,在常规条件下,雌龟生长速度为:一龄龟体重多在15克左右,二龄龟50克,三龄龟100克,四龄龟200克,五龄龟250~250克,六龄龟400克左右。
雄龟生长慢,性成熟最大个体一般为250克以下。
三、乌龟的繁殖习性
(一)雌雄鉴别
特点个体大小躯干部龟壳颜色背甲纹路龟尾体味
雄龟小长、薄黑色或暗不明显尾柄细、尾长特殊臭味
雌龟大短、厚经济色棕黄色明显尾柄粗、尾短无异味
(二)性成熟年龄
自然条件下5 龄以上的乌龟性腺开始成熟,7龄成熟良好。
从体重看,一般雄龟150克,雌龟250克性开始成熟。
(三)交配受精
每年的4~5月,当月亮刚上树梢时,在塘埂糊边,便可见到乌龟在相互追农。
有时一只雌龟后面跟着1~3只雄龟。
起初,雌龟不理睬,随着时间的推移,力大、灵活的雄龟便腾起前身扑到雌龟背上,用前肢抓住雌龟背部两侧,后肢立地进行交配。
如在水中,则雌、雄龟上下翻滚,完成交配。
(四)产卵期
热带地区乌龟可全年产卵,我国长江流域一般4月底开始产卵至8月底,5~7 月为产卵高峰期。
一年中雌龟可产卵3~4次(窝),每次间隔10~30天,每次产卵5~10个,最少的1个,最多的16个。
水温、气温27℃~31℃最佳,超过35℃,则停止产卵。
(五)产卵习性
乌龟的产卵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选择穴拉。
到处爬行,以选择土质疏松有利于预防敌害的树根旁或杂草中。
土壤的含水量约为5%~20%。
第二阶段挖穴。
卵穴口径约3~4厘米,穴身稍有倾斜,深约8~9厘米。
第三阶段产卵。
把卵产在穴中,每产完一个卵,即用后肢在穴内排好。
每间隔2~5分钟产一个,产完一批卵需要30分钟左右。
第四阶段盖穴。
用两后肢轮番作业,把穴外的泥土一点一点地扒往穴内,且每放一次土,就用后肢压一下。
把土盖满卵穴时,再用整个身体后半部腹板用力压实。
整个生殖过程约需8小时,其打穴、产卵、盖穴时间比例约为6∶1∶3。
(六)胚胎发育
卵产下约30小时,壳上方有一白点,即为受精卵。
产后30天,受精卵变成浅紫红色,70天后,卵壳变黑。
整个孵化需80~90天稚龟才能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