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1-1 原子结构 课件(41张)_35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 X、Y 和 Z,已知 X 元素的
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 元素原子的 M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是它的 K 层和 L 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 元素原子的 L 电子层上
的电子数比 Y 元素原子的 L 电子层上电子数少 2 个,则这三种
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 )
(2)构成原子或离子的微粒间的数值关系
(3)求质子数的公式:①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②质子 数=阴离子电子数-阴离子电荷数;③质子数=阳离子电子数 +阳离子电荷数。
知识点二:核外电子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四最”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①原子结构示意图
a.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 数。
02课堂互动探究 课时作业
一 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原子原子核质 中子 子: :带 不带1电个单位正电荷 核外电子:带 1 个单位负电荷
2.质量数 (1)概念:将核内所有 质子和中子 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
值相加,所得的数值。
(2)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两个关系 ①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 中子数(N) ; ②电性关系: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
原子结构中几个易错 1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但微粒不一定含中子和 电子,如11H 不含中子,11H+不含中子、电子。 2微粒间关系 恒等: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但质子数与电子数不一 定相等。
题组三 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的相关计算
3.某元素 R 的阴离子 R2-核外共有 a 个电子,核内共有 b
H2O2(或 PH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原子结构的相关问题,18e-微粒来 源大体分三个部分:一是第三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除去 H+的 对应离子;二是第四周期的金属阳离子;三是由第二周期气态氢 化物去掉一个 H+后,两两结合得到的分子。阳离子有 K+、Ca2 +;阴离子有 P3-、S2-、HS-、Cl-;分子有 Ar、HCl、H2S、PH3、 SiH4、F2、H2O2 等。
个中子,则表示 R 原子的符号正确的是( D )
A.baR C.a+ab+-22R
B.aa++b2R
D.a+
R b-2
a-2
解析:R2-核外有 a 个电子,说明元素 R 的质子数为(a-2), 结合核内有 b 个中子,知 R 的质量数为(a-2+b),故 D 项正确。
4.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X 的原子的质量数为 A,含 N 个中 子,它与 1H 原子构成 HmX 分子。在 a g HmX 中所含质子的物 质的量是( A )
b.弧线表示电子层。 c.弧线内数字表示该层中的电子数。
②离子结构示意图 a.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 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 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 b.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 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K 层时,D 为氧 子,故不可能。
;当次外层为 L 层时,最外层则有 24 个电
题组五 8 电子、18 电子微粒 9.下列各组粒子:①H3O+、NH+4 、Na+ ②OH-、NH-2 、 F- ③O2-、Na+、Mg2+ ④CH4、NH3、H2O。具有相同质子 数和电子数的正确组合是( C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A 项中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的有 H、Li、Na;B 项 中可以是 He、Be、Mg;C 项中只能是 Be;D 项中 F 无正化合 价。
题组四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7.下列微粒的结构示图中,错误的是( D )
A.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B.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⑤
解析:①错误,K 层最多只能容纳 2 个电子;②错误,Cl 的核电荷数为 17;④错误,最外层电子不能超过 8 个;⑤错误, M 层上电子应为 5 个。
8.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L 层有 8 个电子,则 M 层有 4 个电子,故 A 为硅 。
当次外层为 K 层时,最外层电子数则为 3,是硼 ;当次外层 为 L 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 1.5×8=12,违背了排布规律,故不 可能。C 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10+1=11,故为钠。当次外层为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例如: 当 M 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 8 个电子,当 M 层不是最外层时, 最多可排 18 个电子。
3.画出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C
O
Al3+
Si
Cl-
Ar
K
Ca
知识点一:原子结构的理解 (1)粒子组成符号及其含义
X——元素符号或原子 A——质量数 AZXab±Z——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a±——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 b——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 例如,168O2-表示的是 O 元素中质量数为 16、质子数为 8、 中子数为 8、带 2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3.原子的表示方法
如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26C 表示质子数为 6 ,质量数为 12 的碳原子。
二 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 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别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远近不同,把 核外电子通常运动的不同区域看成不同的电子层。各电子层的 序号、能量见下表:
2.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排布在能量最低 的电子层里,然后 再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里。即电子层最先排满 K 层,当 K 层排满时再排布在 L 层中等等。 ②各核外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 2n2 个(n 为电子 层序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8 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2 个)。 ④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18 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32 个。
题组一 原子结构所含微粒的关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必定相同 B.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数必定不同 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凡是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必定属于同一元素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A 正 确。一种元素可能含有几种同位素,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数可 能相同,原子11H 的原子核内只有质子而无中子。
(1)A 元素是 K、B 元素是 Cl 、C 元素是 S (用元素符号表
示)。
(2)D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HCl 。
(3)E 是所有含 18 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
分子式是 F2 。
(4)F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H2S 。
(5)G 分子中含有 4 个原子,其分子式是
2.AZX 与A+Z1X+两种微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相同 B.化学性质不相同 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 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解析:在AZX、A+Z1X+中,当 A=1,Z=1 时,微粒为11X(即11H)、 21X+(即 D+或21H+),11H 无中子,D+无电子,故 C 不正确;又因 中子数分别为 A-Z,A+1-Z,二者一定不相等,AZX 与A+Z1X+ 为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所以 A、D 不正确。
1×[m+(A-N)]=A+a
m(A-N+
m)
mol。
题组三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5.在核电荷数为 1~20 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 数相等的元素共有( A )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
解析:符合条件的有 H、Be、Al。
6.核电荷数为 1~18 的元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最外层有 2 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最外层电子数为 7 的原子,最高正价为+7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质 量数、中子数、电 子数之间的关系(证 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2.了解原子核外电 子分层排布规律(科 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核心素养形成脉络
01课前自主预习 03随堂基础巩固
题组六 利用电子排布推断元素 11.短周期元素中,A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 数的 2 倍;B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 3 倍; C 元素原子 M 层电子数等于其 L 层电子数的一半;D 元素原子 最外层有 1 个电子,D 的阳离子与 B 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则 4 种元素原子序数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A.C>D>B>A B.D>B>A>C C.A>D>C>B D.B>A>C>D
A.A+a m(A-N+m) mol B.Aa(A-N) mol C.A+a m(A-N) mol D.Aa(A-N+m) mol
解析:根据题意,X 原子的质子数为(A-N),1 个 HmX 分子
中所含质子数为[m+(A-N)],则 a g Hm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
量为:A+ma
g g·mol-
解析:①中三种离子均为 10 个电子、11 个质子。②中均为 10 个电子,9 个质子。③中三种离子均为 10 个电子,质子数分 别为 8,11,12。④中三种分子均为 10 个电子,10 个质子。
10.用 A+、B-、C2-、D、E、F、G 分别表示含有 18 个电
子的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特别提醒:(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 立地理解,如当 M 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以排布 18 个电子, 而当它是最外层时,最多可以排布 8 个电子。
(2)电子不一定排满 M 层才排 N 层,如 K 和 Ca 的核外电子
排布情况分别为


知识点三:等电子粒子
(1)常见“10 电子”粒子 ①一核 10 电子:Ne、N3-、O2-、F-、Na+、Mg2+、Al3+; ②二核 10 电子:HF、OH-; ③三核 10 电子:H2O、NH- 2 ; ④四核 10 电子:NH3、H3O+; ⑤五核 10 电子:CH4、NH+ 4 。 (2)常见“18 电子”粒子 ①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N2H4; ②阳离子:K+、Ca2+; ③阴离子:P3-、S2-、HS-、Cl-。
解析:A 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只能是 2,最外层电子数 是 4,A 的原子序数为 6;B 元素的内层电子总数只能是 2,最外 层电子数为 6,B 的原子序数为 8;C 元素原子有 3 个电子层,L 层必有 8 个电子,M 层有 4 个电子,C 的原子序数为 14;D 的 阳离子与 B 的阴离子(即 O2-)电子层结构相同,D 为 Na,原子序 数为 11,故原子序数:C>D>B>A。
A.X2YZ4
B.XYZ3
C.X3YZ4
D.X4Y2Z7
解析:由题意知,X 可以是 H、Li、Na 三种元素中的一种,
Y为
,是磷,Z 的 L 层上有 6 个电子,该元素是氧,再
分析各化合物分子式计算 Y 的化合价,其化合价分别为+6、+
5、+5、+5,而磷元素无+6 价,故 A 不可能。
常见特殊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前 20 号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