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三级技能操作考核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工三级技能操作考核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振捣棒的插入间距应该是多少?()
A. 10 - 20cm
B. 20 - 30cm
C. 30 - 40cm
D. 40 - 50cm
2.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过大最可能导致的问题是?()
A. 强度过高
B. 强度过低
C. 坍落度减小
D. 凝结时间过长
3.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的开始时间应该是?()
A. 立即养护
B. 1 - 2小时后
C. 3 - 4小时后
D. 5 - 6小时后
4. 普通混凝土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A. 1/2
B. 1/3
C. 1/4
D. 1/5
5. 混凝土搅拌时,加料顺序正确的是?()
A. 石子 - 水泥 - 砂 - 水
B. 水泥 - 石子 - 砂 - 水
C. 砂 - 水泥 - 石子 - 水
D. 水 - 水泥 - 砂 - 石子
6. 混凝土的坍落度主要反映的是混凝土的?()
A. 强度
B. 流动性
C. 粘聚性
D. 保水性
7. 下列哪种水泥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A. 矿渣水泥
B. 普通水泥
C. 火山灰水泥
D. 粉煤灰水泥
8.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试件是边长为多少的立方体?()
A. 70.7mm
B. 100mm
C. 150mm
D. 200mm
9. 在冬季施工混凝土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冻,一般需要加入?
()
A. 早强剂
B. 缓凝剂
C. 减水剂
D. 引气剂
10. 混凝土施工缝宜留在()。
A. 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
B. 结构受剪力较大且便于施工的位置
C. 结构受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
D. 结构受弯矩较大且便于施工的位置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 混凝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建筑材料。
2.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______来划分的。
3. 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搅拌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______。
4. 混凝土浇筑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______m,否则应采用溜槽或串筒。
5.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______地点随机抽取。
6. 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7. 在混凝土中,砂称为细骨料,粒径范围一般为______mm。
8.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______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9.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可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______。
1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为了控制温度裂缝,可采用______的施工方法。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2. 说明混凝土振捣的作用及振捣时的注意事项。
3. 解释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四、计算题(10分)
某混凝土工程,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采用普通水泥,
水泥强度等级为42.5,水灰比为0.5,砂率为35%,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为180kg。
试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砂、石子的用量。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C。
振捣棒插入间距一般为30 - 40cm,这样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均匀。
2. B。
水灰比过大,多余的水分蒸发后会留下孔隙,导致强度过低。
3. A。
混凝土浇筑完毕应立即养护,以防止水分过快散失。
4. C。
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
5. A。
正确的加料顺序是石子 - 水泥 - 砂 - 水,这样能保证搅拌均匀。
6. B。
坍落度主要反映混凝土的流动性。
7. B。
普通水泥水化热大,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8. C。
抗压强度标准试件是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
9. A。
早强剂可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防止冬季受冻。
10. A。
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
二、填空题
1. 水泥、砂、石子、外加剂。
这是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
2.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强度等级以此为依据划分。
3. 混凝土离析。
搅拌时间过长会破坏混凝土的结构。
4. 2。
自由倾落高度过大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
5. 浇筑。
这样才能准确反映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
6. 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
这些都是耐久性的重要方面。
7. 0.15 - 4.75。
这是砂的粒径范围。
8. 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
这是初凝的定义。
9. 外加剂。
如减水剂等可改善和易性。
10. 分层分段。
可有效控制温度裂缝。
三、简答题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如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的检验和储备;机具准备,如搅拌机、振捣器等设备的检查和调试;现场准备,如模板的安装、钢筋的绑扎、施工缝的处理等;
技术准备,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施工方案的制定等。
2. 振捣的作用是使混凝土密实,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和多余水分。
注意事项有: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振捣间距要合适;振捣时间要适度,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泛浆为准;避免振捣棒触碰模板和钢筋等。
3. 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温度变化,如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收缩变形,如干缩、自缩等;荷载作用,如结构承受的荷载过大;材料因素,如水泥安定性不良、骨料含泥量过高等;施工因素,如养护不当、振捣不密实等。
四、计算题
1. 计算水泥用量:根据水灰比公式,水灰比 = 水用量/水泥用量,已知水灰比为0.5,水用量为180kg,所以水泥用量 = 水用量/水灰比 = 180/0.5 = 360kg。
2. 计算砂和石子的总用量:因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质量等于各组成材料质量之和,设砂和石子总用量为x,则180 + 360+ x = 2400(假设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400kg/m³),解得x =1860kg。
3. 计算砂用量:已知砂率为35%,砂用量 = 砂和石子总用量×砂率= 1860×0.35 = 651kg。
4. 计算石子用量:石子用量 = 砂和石子总用量 - 砂用量 = 1860 - 651 = 1209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