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联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2-09-29T00:49:55.48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1期作者:李岳鸿林树煌李洪州指导老师:宋玉莹[导读]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观察。

李岳鸿林树煌李洪州指导老师:宋玉莹
山东英才学院山东省济南市 250104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认知评估(MoCA评分)、帕金森相关量表评分(UPDRS评分、Wsbster评分),以及步态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6min步行测试(6MWT)]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干预后,两组UPDRS、Wsbster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缩短,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oCA评分、BB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6MWT步行距离长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疗法可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缓解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改善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针灸;康复运动训练;帕金森病
引言
帕金森病(PD)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呈慢性进展,老年人群好发。

PD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睡眠障碍等,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最终因全身僵硬致卧床不起,出现吸入性肺炎、骨折等并发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西医常使用左旋多巴、金刚烷胺、苯海索等药物控制病情,部分患者联合康复运动干预,但疗效不甚理想,同时长期口服上述药物,常出现恶心、便秘、排尿困难、视物模糊、低血压等副作用。

针灸治疗PD已经临床证实确切有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56.0~83.5岁,平均66.15±8.69岁;病程0.5~8.0个月,平均4.25±0.61个月。

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55.0~82.0岁,平均67.76±8.58岁;病程1.0~9.0个月,平均4.33±0.52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授权,患者及(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康复运动训练,住院期间患者及家属集中学习和训练,3次/周,30min/次,出院后由患者本人或家属陪同训练,早晚各1次,30min/次,包括:身体放松练习,面部、头颈部、肢体、姿势和步态等康复训练,每个运动连续做5~10min。

针灸治疗,取穴:百会、四神聪,以及(双侧)风池、风府、阳陵泉、太冲、足三里、曲池、合谷。

操作方法如下:百会穴向后平刺1.5cm,四神聪穴平刺1.5cm,风池穴向鼻尖方向斜刺2.5cm,风府穴向下斜刺1.5cm,阳陵泉、足三里、曲池直刺2.5cm,太冲、合谷直刺1.5cm,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3次/周,连续针刺3个月。

1.3观察指标
(1)认知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2)帕金森相关评分:采用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

(3)Wsbster评分:采用Wsbster记分量表评估。

(4)步态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6min步行测试(6MWT)评价。

(5)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通过SPSS20.0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组内实验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实验前各项指标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显著性水平取0.05。

2结果
2.1两组认知评估、帕金森相关评分及步态功能比较。

见表1。

表1两组认知评估、帕金森相关评分及步态功能比较
3讨论
帕金森病归属于“颤证”“振掉”等范畴。

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概因老年人形体渐衰,阴精虚少,筋脉失濡,易发震颤、僵直之症;或五志过极化火,耗伤阴精,阳亢风动而发病;或嗜食肥甘厚味,脾胃受损,痰浊内生,痰阻筋脉而发病;或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损,髓海失充,筋脉失荣而发病。

中医学认为,该病常为上述多种病因长期作用的结果,病位虽在脑,但与肝、肾关系密切。

针对PD方面的治疗,西药疗效局限且副作用较大,而中医疗法特别是针灸,具有适应性广、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等优势,临床应用广泛,被广大PD患者所认可。

针灸治疗穴取百会、合谷等。

百会穴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的交会穴,针刺该穴可开窍醒脑、益气固脱;四神聪长于清利头目,且能补益脑髓;风池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针刺该穴能通利宫窍、散风息风;风府穴为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具有通关开窍之效,与风池穴配伍,可增加散风息风之功;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具有舒筋活络之效,常用治筋病;太冲为足厥阴经之原穴,长于平肝息风,且能调和气血;针刺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穴,能通经活络、补中益气,配太冲穴能补益气血、调理肝脾;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刺之则气血运行通畅,与足三里配伍,可健脾化痰;针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谷穴,能舒筋活络、镇静止痉。

诸穴相配共奏调和气血、健脾化痰、息风通络和开窍醒脑之功。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灸疗法可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缓解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改善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亚慧,李晓红.帕金森病运动训练方法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25(01):51-54.
[2]尹苗苗,张玥,于洋,巫嘉陵.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运动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40(10):798-800.
[3]王会奇,方伯言,刘翠,公维军,刘爱贤.帕金森病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07):763-766.
[4]宋金辉,杨晶晶,方星,张贵斌,王普清.综合训练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01):148-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