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说课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目标
1、通过合理有趣的实训项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和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情境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树立学生 的自信心;
3、通过项目设计训练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4、通过项目培养学生互助、协助的团队精神。
课程内容
3.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主要是强调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结 合,加强应用技能、专业素养的培养。本课程采用项 目实训的教学方法,整个课程分为四个教学项目,总
教学任务设计
课前: 1.学生上网查阅CPU、主板、存储器,熟悉硬件,掌握其功能等理论知识。课中: 1.通过展示硬件平面图,熟悉硬件外形接口。 2.讲解安装顺序,播放组 装视频,使学生掌握外设的连接方法。 3.分组完成计算机CPU、主板、存储器的安装,理论结合实践,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课后:复习巩固,预习下一节课。
课程建设与成效
6.2 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得的成果奖项
存在问题措施
7.1、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课程特色
问题与不足
课懂、 循序渐进、理论联 系实际的知识体系 和教学风格,针对 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本课程目前主要 采用课堂教学与
案例分析环节相 结合的教学方式, 没有与网络教学 结合起来。 年轻教师经验不 足
100分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五、教学质量保障举措
5.1、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5.2、教学过程质量控制
5.1 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教学文件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标准
实验安排表
5.2 教学过程质量控制
督导检查
同行听课
学生评教
专家听课
6.1 本门课程建设成效
通过几年的建设,本课从 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符合现代 职教理念的以行动导向为主, 基于任务载体的课程教学内容 体系,形成了比较丰富的教学 资源和条件。
计算机的应用领 域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的内涵
2.1 课程目标的确定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标准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2.2 教学目标的内涵
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硬件选购的要求,尽可能满足要求; 2、熟悉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 3、熟悉正确使用维修计算机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4、理解在工作中自觉提高安全和质量意识,遵守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规 章制度。
3.2 学情分析
1、本课程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 能力,但因基础较差接收新知识较慢。
2、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 对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都具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程的学习奠 定了一定的基础。
3、本门课程属于理论知识要求和实践能力含量比较高的课程,侧重点 在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托课堂和教材,还要提倡 学生课外进行补充学习,提高广泛的学习能力。
学时为48个学时。
1、基本的计算机部件 和组装
2、计算机系统软件的
教
安装和使用
学
项
3、计算机主要外部设
目
备的使用和维护
4、计算机故障分析与处 理
1、项目讲解
2、制定方案
课 程
3、实验验证
结
构
4、实施方案
5、分析结果
知识内容
项目一、基本的计算机部件组装 项目二、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项目三、计算机主要外部设备的使用和 维护 项目四、计算机故障分析与处理
能力目标
专业 能力
方法 能力 社会 能力
1、能正确使用计算机维护维修的工具和测试软件; 2、具备正确的工艺组装计算机各种部件的能力; 3、具备排除日常各种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能力。
1、思路清晰、逻辑合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学习的能力; 3、在复杂环境下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1、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 2、团队协同合作的能力; 3、高度负责积极努力的个人能力。
建立试题库,实 施教、考分离。 争取自编教材成
功申报为“国家规 划教材”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
课程定位 01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教学内容 03
课程开发理念与思路 课程结构与内容组织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05
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 教学文件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07
教学目标 02
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教学目标内涵及分解
教学设计与实施 04
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个学习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1.多媒体 2.实物演 示
1.听课,做 笔记2.观看 视频3.学生 为小组手动 实践4.分组 讨论故障排 查方法。
课后
….. (10分钟)
小结
黑板
教师总结, 学生做笔记 。
学生任务 设计意图 教学方法 预期目标
上网查阅
提前了解硬 自主学习法 初步了解计
件概念、功
算机硬件设备
能、形状
1.学生代 表根据查阅 的资料,阐 述硬件概念 ,功能。 …
计算机的组成
知识
计算机故 障分析与
处理
教学项目
教师介绍概念
组装计算机 的各个硬件
对计算机进 行基本的维
护 完成教学目标
方法
学生自主动手,教
师指导,理解概念
能力
进行项目制作
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融 会贯通,增强“教、学、做”的实用 性与针对性。
4.1 教学设计与实施
授课计 划、教 案等
板书
教学手段
网络资源
51自学网 慕课网 职教云课堂…
实验环境
4.2 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
课程难点
1、计算机的构成、类 型; 2、BIOS的参数设置 方法; 3、各硬件主要性能和 使用维护方法。
1、BIOS的参数设 置方法;
2、计算机的故障 分析及排查方法。
4.3 教学过程(图文并茂)
教学实施环节及时间分配 课前 (预习)
3.3 教材分析与作用
教材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内容全面,结构清晰,易学易懂, 符合本课程开发设计理念
辅助资源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习网站— — 51自学网、慕课网、职教云 课堂、图书馆…
教学设计与实施
4.1 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环节设计
课前:.预习新课,学生查阅资料。课中:.展示硬件平面图。讲解安装顺序 、展示完整组装成品图.播放组装视频..演示实物组装流程..分组完成计算机CPU、主板、存储 器的安装。.故障排查及维护课后:1.手写安装流程。
课程建设与成效 06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
1.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电子类的专业基础课,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 础知识、计算机的组装维护与常见计算机故 障排除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就业所需的一门 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
课程定位
1.1、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方法设计
课前: 多媒体演示法课中: 实验法、讨论法、项目教学法、报告法课后:测试反馈,拓展提高。
教学资源
配套使用视频(网络资源)多媒体设备(本地资源)实物展示(本地资源)
考核评价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4.1 教学设计与实施
工作 任务
基本的计 算机部件 和组装
教
学
做
计算机系 统软件的 安装和使
用
计算机主 要外部设 备的使用 和维护
1.通过展示硬 件平面图,熟 悉硬件外形接 口。2.讲解安 装顺序,播放 组装视频,使 学生掌握外设 的连接方法。 3.分组完成计 算机CPU、主 板、存储器的 安装,理论结 合实践,增强 学生团队合作
意识。
引起学生兴 趣促进学生 团队合作能 力
实验法、讨论 法、项目教学 法、报告法
报告法多媒 体演示法
课程代码:0314130001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B类)
课程学时:48(理论16,实践32) 课程学分: 3
开课时段:大二下学期
适用专业:
软件技术 智能产品开发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1.2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提供基础理论支撑的能力
计算机基础 的理论知识
计算机的基 本组成
课中
导入新课(5分 钟)
教学内容
学生上网查阅CPU、主 板、存储器,熟悉硬件 ,掌握其功能等理论知 识 计算机组成机构
信息化资 源
移动手机 端、电脑
多媒体
教师任务 分配任务
1.通过展示硬 件平面图,使 学生熟悉硬件 外形,接口,
组装方式。2. 课堂抽问 …
正文讲解(75 )
1.硬件的功能2.采购优 先级3.硬件安装4.CPU 、主板、存储器安装步 骤;5.硬件安装和连接 线连接方法。6. 故障排 查及维护
学生熟记理 论知识学生 能独立自主 进行安装。
课堂积极性 良好。学生 积极回答问 题。学生掌 握计算机硬 件基本概念
提高学生信 息收集能力 归纳总结能 力团队协作 能力
4.4 课程考核
平 时 贯穿学习过程 考 核
+
终
极
考
最后检验
核
考勤 课堂纪律 实验作业
强调素质和能力,科学评判 (30%)
期末闭卷考试(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