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实验报告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文献实验报告5篇
第一篇:科技文献实验报告
当代物流新趋势——绿色物流
(1)分析研究课题
当今物流发展迅速,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进步空间。

当前全球的经济都在趋势绿色、环保、低碳这一方向,因此课题主要是查找近几年有关“绿色物流”的研究情况。

(2)制定检索策略
a.选择检索手段
本课题的检索手段以计算机检索为主。

b.选择检索工具
欲查找“绿色物流”方面的文献,必须选用恰当的检索工具。

根据课题要求以及检索工具收录文献源的情况,本课题选用综合性检索工具和数据。

具体选用下列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全国报刊索引》
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
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
中国专利数据库
(3)选择检索方法
本课题主要为了获取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检索方法选择顺查法和倒查法相结合。

(4)选择检索途径
本课题的查找,可从分类和主题途径进行检索。

a.分类途径
经济与管理科学:
管理学
交通运输经济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b.主题途径
根据课题分析,可选用以下主题词作为检索入口:
环保物流
(5)构造检索式
在计算机检索系统中,各检索词通过逻辑组配关系确定运算方式。

本课题的检索可选择以下逻辑运算制定检索策略:
物流 AND 环保
正式检索和结果
欲查找本课题的相关国内期刊论文信息,可选用《全国报刊索引》、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等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应用环保物流理论促进环保物流发展 /佟金成;邰祥云;唐海仁;才宇龙/【期刊】中国环境管理-2003-04-25
绿色环保压力与企业逆向物流绩效关系研究 / 叶飞;雷宣云;陈丽佳;李怡娜/
【期刊】管理科学-2008-10-20
浅析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正向物流与环保物流比较/ 曾凡婷;孙蛟/【期刊】物流技术-2003-10-25
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以绿色包装物流企业为例/赵书新;欧国立/【期刊】物流技术-2010-07-25
物流系统建设新趋势:低碳环保/喜崇彬/【期刊】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01-10 中国物流展演绎创新·节能·环保/【期刊】起重运输机械-2010-3-03-20
绿色物流可以缓解环保压力/金光斌/【期刊】市场周刊(新物流)-2007-08-20 获取原文
根据文献检索提供的文献出处获取原文。

对于全文型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可以直接获取原文。

国际化物流发展
(1)分析研究课题
当今物流发展迅速,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进步空间。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与国际合作,与国际水平接轨是我国物流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

因此课题主要是查找近几年有关“Internat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国际化物流发展)”的研究情况。

(2)制定检索策略
a.选择检索手段
本课题的检索手段以计算机检索为主。

b.选择检索工具
欲查找“Internat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方面的文献,必须选用恰当的检索工具。

根据课题要求以及检索工具收录文献源的情况,本课题选用综合性检索工具和数据。

具体选用下列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EI
NSTL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网络版期刊
IEL(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全文数据库
Academic OneFile 学术期刊大全数据库
万方外文文献数据库
(3)选择检索方法
本课题主要为了获取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检索方法选择顺查法和倒查法相结合。

(4)选择检索途径
主题途径
根据课题分析,可选用以下主题词作为检索入口: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5)构造检索式
在计算机检索系统中,各检索词通过逻辑组配关系确定运算方式。

本课题的检索可选择以下逻辑运算制定检索策略:
Logistics AND 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ent
正式检索和结果
欲查找本课题的相关国内期刊论文信息,可选用EI、NSTL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网络版期刊、IEL(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全文数据库、Academic OneFile 学术期刊大全数据库。

Two-phase fuzzy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service strategies in an airport's international logistic system
Lee, Kuo-Liang(Department of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verseas Chinese University, Taichung 407, Taiwan)Sourc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 v 27, n 3, p 209-225, May 2010 Study of the logist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medium or small cities based on tows analysis
Zi, Haibo(Transportation College,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king 210096,China);Guo, Xiucheng;Chen, Xueping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Logistics: The Emerging Frontiers of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Logistic maps define software development
Zorman, Milan(Laboratory for System Design, FERI, University of Maribor, Slovenia);Kokol, Peter;Feuer, Eva;Stiglic, Bruno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v 7, p 733-736, 2003,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of logistic fuel desulfurizers endowed with nanoartifacts Sundararajan, Desikan(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il Stop # 305, University of Toledo, 2801
W.Bancroft St., Toledo, OH 43606-3390, United States);Azad, Abdul-Majeed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el Cell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 429-432, 2008,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el Cell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获取原文
根据文献检索提供的文献出处获取原文。

对于全文型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可以直接获取原文。

第二篇:科技实验报告
一、定义与作用
实验报告,就是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把实验的目的、方法。

步骤、结果等,用简洁的语言写成书面报告。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成功的或失败的实验结果的记载,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写作要求
实验报告的种类繁多,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一般根据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写,主要内容有:
1.实验名称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如验证某定律,可写成“验证×××”;如测量的实验报告,可写成“×××的测定。


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

3.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如玻璃器皿。

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

4.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

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经过哪儿个步骤。

还应该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
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

清楚明白。

5.数据记录和计算指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

6.结果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作出结论。

7.备注或说明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建议等。

有的实验报告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使用时只要逐项填写即可。

三、撰写时应注意事项
写实验报告是一件非常严肃。

认真的工作,要讲究科学性、准确性。

求实性。

在撰写过程中,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
1.观察不细致,没有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在实验时,由于观察不细致,不认真,没有及时记录,结果不能准确地写出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不能恰如其分。

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故在记录中,一定要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不能弄虚作假。

为了印证一些实验现象而修改数据,假造实验现象等做法,都是不允许的。

2.说明不准确,或层次不清晰。

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出现了沉淀物,但没有准确他说明是“晶体沉淀”,还是“无定形沉淀”。

说明步骤,有的说明没有按照操作顺序分条列出,结果出现层次不清晰。

凌乱等问题。

3.没有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例如,“用棍子在混合物里转动”一语,应用专用术语“搅拌”较好,既可使文字简洁明白,又合乎实验的情况。

4.外文、符号、公式不准确,没有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熟悉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知识准备】学习有关理论(略)
【实验器材和装置】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装置(略)
【实验步骤】
1.按图示连接电路。

2.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铜片,改变加在r两端的电压,将电流表、电压表所测得的电流强度。

电压的数值依次填人表一。

3.改变定值电阻凡同时调节变阻器,使加在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将电阻r的数值与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强度的数值依次填人表二。

第三篇:科技实验报告
××学科实验报告篇二:青岛版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范例
实验题
一、探究馒头发霉的实验
实验材料:新馒头、塑料袋、实验过程:
1、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把一块馒头烤干;在另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用塑料袋分别将两块馒头包好,放在温暖的地方。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2、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块放在温暖的地方;另一块放在冰箱中冷藏。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中滴上水的馒头发霉了而烤干的没有发霉;2中放在温暖的地方的馒头发霉了而放在冰箱中的馒头没有发霉。

实验结论:温暖潮湿是馒头发霉的因素。

二、探究铁生锈的实验
实验材料:光亮的铁丝、玻璃瓶
实验过程:取三个玻璃瓶分别标上a、b、c,将a瓶烤干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b瓶中加入煮沸过的水后放入铁丝并密封;将c瓶中加入少量水后放入铁丝不密封。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瓶和b瓶中的铁丝没有生锈,c瓶中的铁丝生锈了。

实验结论:空气和水是铁生锈的必须条件。

三、探究物体惯性的实验
实验材料:条形木板、小车、小木块
实验过程:将小木块竖在小车上,使小车在条形木板上滑动,滑
动时使小车突然运动和突然停止。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小车突然运动时,小木块向小车运动相反的方向倒去;小车突然停止时,小木块向小车相同的方向倒去。

实验结论:物体都有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属性。

四、探究昼夜的过程
实验材料:地球仪、蜡烛
实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

将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观察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

实验现象:地球仪上被照的部分,随着地球仪自传也在不停的变换。

实验结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

五、探究四季形成的过程
实验材料:蜡烛、地球仪
实验过程:点燃蜡烛并固定,将地球仪于蜡烛一段距离放置,将地球仪以蜡烛为圆心,地轴指向和倾斜方向不变,围绕蜡烛转动。

观察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
实验现象:地球以上被照亮的部分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

实验结论: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

六、研究蚯蚓的过程
实验材料:活蚯蚓、湿土、干土
实验过程:
1、将湿土和干土并列放在一起,放在阴暗处。

在干土和湿土中分别放一只蚯蚓,过一段时间观察。

2、在湿土中放上蚯蚓,然后一半遮住光,另一半用光照射,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1中的蚯蚓都到了湿土中;2中的蚯蚓在遮住光的四方。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七、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实验材料:一株健康绿色植物、不透明盒子
实验过程:将绿色植物用盒子罩住,把盒子的一面打开让它透光。

过一段时间观察植物的生长。

再将透光一面转动方向过一段时间再观察植物生长。

实验现象:植物向透光的方向倾斜。

实验结论:植物有向光性
1、蜡烛的变化
【实验名称】:观察蜡烛的变化
【实验用品】:蜡烛酒精灯蒸发皿火柴烧杯石灰水
【实验步骤】:
1、引导学生预测。

蜡烛在加热和燃烧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把蜡块放在铁片上加热,观察变化;离开火焰冷却,观察又有什么变化。

由于学生已往见到过这样的现象,因此实验不必花太多的时间,主要是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

如蜡烛加热时,由固体(蜡块)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停止加热,冷却后,流动的液体又慢慢地变成了有一定形状的固体。

3、燃烧蜡烛,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这个实验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带领学生分步操作,搞清蜡烛燃烧后变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4、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底部的现象,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五年级上学期在学习《呼吸和循环》单元时,学生已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得出结论。

5、将内壁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底部的现象,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从而发现水汽。

6、根据实验记录归纳:蜡烛被加热时,仅仅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物质;蜡烛燃烧时,不但外形和状态发生了变化,而且变成了一些新的物质。

【分析与思考】:
1、蜡烛变化有关的实验活动时,应该做的是要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种种现象,对蜡烛燃烧生成的新物质提出假设,
进而设计实验进行证实,最后进行总结提高,思路应该调整为“问题——假设——验证——思考——结论——应用”。

2、使学生体验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要注重证据。

3、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学生依据各自不同的经验,利用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设计出不同的验证实验,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2、食盐和水泥
【实验名称】:观察盐和水泥的变化
【实验用品】:杯子筷子食盐火柴水泥盘子(一次性)小勺锤子
1、取部分食盐放于水中,用筷子搅拌,直到实验完全溶解。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将部分食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于铁架台上(带石棉网),点燃酒精等将溶液中的水分蒸发。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食盐刚才的变化。

3、将盘中倒入少许水泥,掺入清水搅拌,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水泥的变化。

4、比较试验中实验与水泥的变化,思考它们的不同。

【分析与思考】:
以上两个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认识两种不同的变化,感知物质的有些变化是可以通过某些方法恢复(可逆变化),而有些变化一经发生就不能恢复(不可逆变化)。

2、食盐和水泥【实验名称】:自制胶水
【实验用品】:牛奶醋玻璃棒纱布杯子小苏打
【实验步骤】:
1、将40ml的脱脂牛奶倒入一个杯子中,加入10ml的醋,搅拌一下,使其充分融合。

2、用纱布过滤上述混合物。

3、用玻璃棒将纱布中收集的固体物质倒入杯中。

4、将杯中加入适量小苏打,搅拌。

5、使用一下自制的胶水。

【分析与思考】:
1、通过制作丰富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

2、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制作或小组制作,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

3、制作完成后,通过展示活动检验学生制作成果。

3、铁生锈
【实验名称】:铁生锈与空气、水分的关系
【实验用品】:铁钉试管经煮沸后冷却的水食用油棉花干燥剂等
1、将三根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

2、在第一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至浸没1/2的铁钉,使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空气接触。

3、在第二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使蒸馏水浸没铁钉,并再倒入适量植物油以隔绝空气,使铁钉只与水接触而不与空气接触。

4、第三支试管中放入棉花和干燥剂,并塞上塞子,使铁钉只与空气接触而不与水接触。

5、约一周后可观察到明显的变化,并作记录分析。

【分析与思考】:
对比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变量,教师应让学生理解,之所以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在第三个试管中加入棉花和干燥剂,并封闭式关口,就是要避免实验中水分对这一试管中实验现象的影响。

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5、细胞
【实验名称】: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
【实验用品】:洋葱鳞片显微镜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吸管吸水纸清水稀释的碘酒铅笔尺子绘图纸
【实验步骤】:
1、复习显微镜的组成的知识。

2、组装好显微镜,并对好光。

3、将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洁净纱布擦净,放在实验台上,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4、用镊子撕取一小片洋葱内表皮作材料。

5、将撕下的材料放在载玻片水滴中,并展平。

6、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侧先接近载玻片上的水滴,再缓缓放平(避免出现气泡)。

7、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均匀。

8、观察:把制作好的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调整焦距,先用低倍物镜观察,看到清新的影像后,在使用较高倍数的物镜,仔细观察。

会看到许多长方形的“盒子”,它们是构成所有植物体和动物体的基础——细胞。

9、画图:画出所观察动的植物细胞结构图。

10、整理仪器和实验桌。

【分析与思考】:
1、以上实验操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根据以上指导提前榜学生制作好观察标本,学生近作观察实验即可。

2、在使用显微镜时,用单只眼观察洋葱表面细胞时观察时观察不到,主要是初次使用,不得要领,教师应耐心加以指导。

9、馒头发霉了
【实验名称】:探究食品发霉的原因
【实验用品】:面包水塑料袋盘子等
【实验步骤】:
第一组实验:
切两片同样的面包,一片放在水里浸泡一下,另一片保持干燥。

然后分别放在两只盘子里。

放在同一地方。

隔两天观察一次。

第二组实验:
切两片同样的面包,一片装进塑料袋里,用线把袋口扎紧,另一片放在盘中,将两片面包放在同一地方,隔天观察一次。

第三组实验:
切两片同样的面包,一片放在冰箱里,另一片放在冰箱旁边的桌
子上,隔两天观察一次。

观察三组实验的现象,做好记录,找出事物发霉与水分、空气、温度的关系。

【分析与思考】:
1、课堂上的实验设计仅仅是探究的开始,教师要组织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在课下按时观察并做好记录,保证形成真实完整的结论。

2、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中长期的观察活动,在观察中逐渐形成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素养
实验课题:观察月相
实验目的:通过对月相的观察,使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

实验器材:黄色彩纸(每组十五张)、剪刀(每组一个)
实验原理: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形状。

第四篇:科技实验报告
一、定义与作用
实验报告,就是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把实验的目的、方法。

步骤、结果等,用简洁的语言写成书面报告。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成功的或失败的实验结果的记载,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写作要求
实验报告的种类繁多,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一般根据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写,主要内容有:
1.实验名称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如验证某定律,可写成“验证×××”;如测量的实验报告,可写成“×××的测定。


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

3.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如玻璃器皿。

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

4.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

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经过哪儿个步骤。

还应该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

清楚明白。

5.数据记录和计算指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

6.结果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作出结论。

7.备注或说明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建议等。

有的实验报告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使用时只要逐项填写即可。

三、撰写时应注意事项
写实验报告是一件非常严肃。

认真的工作,要讲究科学性、准确性。

求实性。

在撰写过程中,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
1.观察不细致,没有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在实验时,由于观察不细致,不认真,没有及时记录,结果不能准确地写出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不能恰如其分。

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故在记录中,一定要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不能弄虚作假。

为了印证一些实验现象而修改数据,假造实验现象等做法,都是不允许的。

2.说明不准确,或层次不清晰。

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出现了沉淀物,但没有准确他说明是“晶体沉淀”,还是“无定形沉淀”。

说明步骤,有的说明没有按照操作顺序分条列出,结果出现层次不清晰。

凌乱等问题。

3.没有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例如,“用棍子在混合物里转动”一语,应用专用术语“搅拌”较好,既可使文字简洁明白,又合乎实验的情况。

4.外文、符号、公式不准确,没有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熟悉电流表、电
压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知识准备】学习有关理论(略)
【实验器材和装置】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装置(略)
【实验步骤】
1.按图示连接电路。

2.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铜片,改变加在r两端的电压,将电流表、电压表所测得的电流强度。

电压的数值依次填人表一。

3.改变定值电阻凡同时调节变阻器,使加在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将电阻r的数值与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强度的数值依次填人表二。

4.通过实验分析:当r一定时,i和v的关系及v一定时,i与r 的关系。

表一
r(欧姆)=4ωv(伏特)0.4v0.8v1.2v
i(安培)0.1a0.2a0.3a
表二
v(伏特)=0.6vr(欧姆)1ω2ω4ω
i(安培)0.6a0.3a0.15a
【实验记录】
1.调节滑动变阻器矿,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可以看出,电阻r 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几倍,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也增大到几倍。

这表明,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同这段导体上的电压成正比。

2.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矿,保持r的电压不变,可以看出,定值电阻r的数值增大到几倍,通过它的电流强度就缩小到几分之一。

这表明在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小结】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跟这段导体两端电压v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i=v/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