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完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完整)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鹧.鸪(zhè)阔绰.(chuò)韶.华灿烂(sháo)
B.蹴.尔(cù)折.断(shé)颓垣.断壁(ɡèn)
C.箪.食(dān)箱箧. (qì) 揠.苗助长(yà)
D.智叟.(sǒu)踱.步(duó)雨疏风骤.(jù)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贸然筵席引申义丰功伟绩
B.遵循压榨金钢钻心无旁鹜
C.端祥逞能混合物鸠占雀巢
D.萧索制裁侯车室形销骨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造假者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
后春笋
...般地冒了出来。

B.因为涉嫌论文造假,翟天临被卷入舆论漩涡,他将有可能在演艺圈销声匿迹
....。

C.浮光掠影
....地游览,怎能深入了解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
D.对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是堂而皇之
....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实现它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B.4月19日,庞公大桥江心主墩开始钻孔,此桥建成将大大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的现状。

C.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的愿望成为现实。

D.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入,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

5、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
字。

(比喻)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比喻、夸张)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②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

④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

⑤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

A.③④②①⑤ B.②①⑤④③ C.③⑤④②① D.②①④③⑤
7、按原文默写。

(1)大河上下,顿失滔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与天公试比高。

(2)惜秦皇汉武,__________________,唐宗宋祖,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5)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
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注释)①王子猷(yóu):即王徽之,王羲之的儿子。

②剡(shàn):县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____) (2)客.此(____________)(3)因.起彷徨(____________) (4)即便夜乘小舟就.之
(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四望皎然.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即便夜乘小舟就之.实是欲界之.仙都
C.造门不前而.返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人问其.故问其.姓氏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4.(甲)(乙)两文的主人公都具有怎样相似的性格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蜗牛很“牛”
蒋骁飞
①在很多人眼里,蜗牛是羸弱的小动物,它们行动迟缓、不堪一击,遇到天敌,几乎只能坐以待毙。

然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蜗牛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它们遍布世界各地,森林、草地、池塘、沼泽、高山、平地、丘陵等地随处可见其踪影,甚至在一些高寒地区也能发现它们笨拙但坚定的身影。

一个种群能如此繁盛,一定与其强大的适应力有关。

其实,在适应环境方面,
蜗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者。

②蜗牛足部有一个特殊的结构,被称为活板,就相当于蜗牛壳的大门。

蜗牛一旦预感到危险,就会把自己的身体缩回蜗牛壳中,用活板封住蜗牛壳的口,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直到它感觉到警报解除,才会再次出来活动。

那么蜗牛在壳中一次能待多久呢?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有可能。

躲在壳里的蜗牛可以将自己的代谢速率降到极低的程度,仅仅能维持呼吸、循环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

曾经有人将一只被认为死去的蜗牛制成标本,没想到四年之后,当他把这只标本拿到湿润的环境中时,这只蜗牛竟然从壳中钻了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闲庭信步起来。

③在日本,有一种叫蚤蜗牛的蜗牛,它们可以“迁徙”——从一座岛屿迁移到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另一座岛屿上。

大家都知道,蜗牛行动极其迟缓,每天的生活区域通常只有几平方米,蚤蜗牛难道能借助什么神秘力量“飞”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
④科学家最终揭开了谜底。

有一种叫暗绿绣眼的鸟特别喜欢吃微小的蚤蜗牛,但有一小部分的蜗牛被鸟吞食之后,能忍受住鸟儿的消化液,最后随粪便被鸟儿排出体外而逃生。

日本研究人员裕也一郎说:“我们发现大约有15%的小蜗牛经过鸟儿的消化后,仍然能活着。

受到地域限制的无翼陆生无脊椎动物,尤其是蜗牛为什么能够迁移到很远的地方?也许通过以下解释可以揭开这个谜底——它们借助鸟儿的足、肠胃,抑或是龙卷风,被散布到更加广阔的区域。

”动物的消化液腐蚀性极强,能将钢铁溶化,一些看似弱不禁风的蜗牛却能在其中安然无恙,并借助“鸟的翅膀”成功地扩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别出心裁的生存策略。

⑤在我们的意识中,快速、攻击、凶猛是强者的象征,但自然界的逻辑似乎并不如此,不然,缓慢、羸弱、渺小的蜗牛为何也能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下生生不息?
(选自2018年第4期《思维与智慧》)1.结合全文来看,蜗牛的“牛”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请指出第②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简析其作用。

曾经有人将一只被认为死去的蜗牛制成标本,没想到四年之后,当他把这只标本
拿到湿润的环境中时,这只蜗牛竟然从壳中钻了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闲庭信步起来。

3.第④段画线句“我们发现大约有15%的小蜗牛经过鸟儿的消化后,仍然能活着。

”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去掉?请简析原因。

4.读完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2、父亲和那道坡
宋向阳
秋生的家在柳河村最北头的山根下,绕过一道胳膊肘子弯儿的土坡,才能过去。

秋生开着新买的轿车回家,道窄,只好停在十米外的巷口。

他怕车子被刮蹭,一个劲朝那边望。

你对车倒挺上心啊。

父亲徐老套在饭桌上叨咕着,还用稀奇古怪的目光扫他。

秋生低声地解释道:我三年的工资都花在车上了,那道坡忒堵。

秋生两口子一走就是两个多月,隔三差五往回打个电话。

一次,隔壁的小东把一包羊肉送到了他家。

小东说:叔啊,看看你儿子多孝顺啊。

徐老套的脸上像结了霜,瞅都不瞅一眼。

小东走后,媳妇问老套:你绷着脸给谁看呢?不识抬举。

徐老套愤愤地说:他徐秋生是在救济困难户吗?连个面都不照,好大的架子啊。

媳妇叹了口气,说:谁让你找个猫不拉屎的地方盖房,拐弯抹角连个车都不得放。

徐老套大步来到院外,望着那道十多米长、五米多高的土坡,使劲哼了一声。

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憋得像下蛋的母鸡。

徐老套去集上买了几把镐锹,还叫人焊了一个铁斗子的推车。

除了下地,他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修路上。

日头还没升起,徐老套就站在了土坡下,挥着大镐刨。

土质很硬,他一镐下去,便击出一颗颗金星来。

徐老套拿出了年轻时开大山的劲头,抡圆膀子干着。

汗水很快浸透衣服,紧紧贴在了他的身上。

媳妇看着心疼,帮他往车子里装土。

徐老套一把夺过铁锹说:去,这事儿不用你管。

媳妇说:你悠着点,别累坏了。

徐老套嘴里应着,却不歇手。

媳妇给他沏了一壶浓茶,端了出来。

徐老套嗓眼里发干,放下家什坐在了凳子上。

他喝着茶,眼前浮现出儿子小时候在土坡前
和他捉迷藏的影子,心里不禁七上八下。

胳膊肘弯儿的土坡一天天变小着,徐老套手上的老茧一天天变厚着。

累的时候,他都会朝远处望一会儿。

他想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可是却一次次失望。

媳妇劝他找几个帮工,他却说啥也不答应。

这天,徐老套正在门口忙着。

村书记大成走了过来,喊道:老套哥,你儿子给你捎钱来了。

徐老套没有抬头,仍然在干活。

大成说:都啥年头了,你还想当愚公啊。

徐老套这才停手,冲他干笑一下。

大成把钱递了过来,说:上午我在城里遇到秋生,他让我给你们。

徐老套一把拨开大成的胳膊,说:这钱我不要,你退给他吧。

亲儿子的钱,不要白不要。

大成说。

徐老套哼了一声,说:徐秋生凭啥不自己回来?他不认识柳河村的路吗?
大成说:可能,他有点忙吧?
徐老套说:一个小科长比县长还忙吗?
媳妇见他九头牛拉不回来的样子,便从大成手里接过了钱。

徐老套瞪了她一眼,说:这钱你自己花吧,我一分不沾。

媳妇用手点了点他,回屋里给大成去找烟卷。

我让你堵!我让你堵!徐老套举起大镐,用力地朝土坡刨了下去
三个月后,秋生两口子还没有回来。

一天,他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

母亲在那头颤巍巍地说:儿啊,你快回来,你爹病得可不轻啊。

没等秋生说话,母亲就嗖地放下电话,任凭秋生怎么回拨,都没人接。

秋生吓出一身冷汗,带着媳妇急急忙忙撵了回来。

他的眼里冒着火,把车开到家门口没等停稳,就跑进屋去。

可是,父亲却满面红光地坐在炕头,没有一丝病意。

他疑惑地瞅着母亲说:妈徐老套笑眯眯地说:儿子,你的车放哪儿了?
秋生眨巴眨巴眼睛,说:就放门口了。

徐老套拽住儿子的手说:那道坡还有吗?
秋生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泪水在眼里打起了转转。

1.请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赏析下列两个句子。

(1)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愁得像下蛋的母鸡。

(2)土质很硬,他一镐下去,便击出一颗颗金星来。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请写出题目《父亲和那道坡》的含义。

四、写作题(40分)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

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1)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和校名。

(3)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参考答案:

A
A
C
C
B
C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2)略输文采稍逊风骚(3)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4)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6)无意沉醉了凝望他的大地

1.尽力,竭力客居于是到,这里指拜访
2.A
3.(1)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2)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
4.特立独行、率性而为(独立不羁)。


1.分布广,数量多,适应环境能力强,自我保护能力强。

2.举例子,列数字;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运用具体而准确的数字,准确有力的说明了躲在壳里的蜗牛躲在壳里的时间之长,自我保护能力之强。

3.不能去掉,“大约”是表示不确定,说明经过鸟消化后仍然有活着的蜗牛,如果去掉就太绝对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可从“适者生存”“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等角度来谈。

1.(1)第一段在文中有统领全文的线索作用;(2)点题;(3).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4)点出土坡的特点,为下文父亲刨平土坡做铺垫。

(任答到两点即可)
2.(1)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父亲因儿子借口,终于下决心挖坡的心理状态。

用语朴实,富有个性,“脸蛋愁得像下蛋的母鸡”用比喻,生动形象又充满乡土气息。

(2)动词“击”,比喻,把“镐”跟土质的撞击后比作“金星”,生动形象表现土质的硬,父亲挖土的艰辛和挖土的决心。

3.要强、倔强,渴望享受天伦之乐的留守老人。

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憋得像下蛋的母鸡。

徐老套一把夺过铁锹说:去,这事儿不用你管。

自己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的倔强。

徐老套愤愤地说:他徐秋生是在救济困难户吗?连个面都不照,好大的架子啊。

希望儿子能回家,共享家庭欢乐。

4.一方面实指父亲门前的那道坡。

更是暗指父亲们希望儿子们常回家看看,却被种种借口(那道坡)挡住的普遍现实。

呼吁儿子们不要以此为借口,常回去陪陪父母。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