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人曰...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先跟大家讲一个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明仁和(今杭州)人。
出身仕宦世家。
从小聪颖过人,承习家教。
6岁入私塾,15岁时考取县儒学生员,博览群书,尤其喜读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著述,崇拜他们的正直气节。
正统十四年(1449)六月,明英宗在王振挟持下,对瓦刺部的侵扰举棋不定,开始步步退让,后又轻举妄动,率兵亲征。
“土木堡之役”,英宗被俘,瓦剌也先一部大举南侵,京城危在旦夕。
留京监国的郕王朱祁钰急召朝臣共议对策,当时朝廷上下,一片恐慌,翰林院侍讲徐珵等人主张迁都。
于谦临难受命为兵部尚书,主持军务,坚决驳斥迁都派,厉声说:“言南迁者,可斩也!”他率兵22万,精心部署,列阵九门,誓死抗敌,并扶郕王即位,追英宗为太上皇,以定民心。
经过5天激战,击退了瓦剌部的进攻,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以功加官少保。
景泰元年(1450),英宗朱祁镇回到北京,皇位争夺趋于激化。
在于谦等主张顾全大局的大臣的提议下,代宗朱祁钰表面上欢迎太上皇回京,暗地废立英宗皇储,另立己子为皇太子。
不久,代宗皇太子病死,仍不准英宗子恢复皇储。
英宗被软禁在南宫,图谋复位。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英宗乘代宗病重之际,纠集旧臣冲进东华门,登奉天殿行即位典礼,复辟成功,史称“夺门之变”。
英宗复位后,就清除异己,把于谦等大臣下狱,幽杀代宗于西宫。
不久,处死了于谦、大学士王文等人。
于谦遗体为都督同知陈逵收殓,次年归葬杭州西湖三台山,成化元年(1465),宪宗朱见深即位,为于谦平反冤狱,恢复官位名誉,改于谦北京故居为“节忠祠”,杭州故居为“怜忠祠”。
弘治二年(1489),追赠于谦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
于谦选择为国为民,危急时刻另立新君时,肯定想到过日后会有政治危险,但他会因此止步不前吗?当然不会,因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勇士,大丈夫,从来都是依仁义行,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古代还不像现在,现在立功立业的途径很多,而古代则比较狭窄,去官场是惟一能大面积造福更多人的路,尽管人人知道这条路危险,有黑暗,但真正的的君子,勇士,大丈夫绝不会畏惧这些,他们尽全力让自己做到在染不染,于有限中创造出无限来,实在污染严重感到承受不住时,他们才会“卷而怀之”。
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姬姓,展氏,名获,字季禽(展氏族谱记载),又有字子禽一说,鲁国柳下邑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鲁国大夫展无骇之子。
山东香城留下一村,即柳下邑村。
曾任鲁国士师,掌管刑罚狱讼之事。
作为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其“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传颂。
周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21年),卒于鲁地故赵村,享年一百岁,谥号为惠。
柳下惠是个德才兼备之人,孔子说其是“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尊其为“和圣”。
柳下惠担任鲁国掌管刑罚的官,多次被罢免。
有人说:“您不可以离开鲁国吗?”他说:“用正直之道来侍奉人,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不用正直之道来侍奉人,为什么又一定要离开故国家园呢?”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