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铜事件的分析共23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老师和同学们 提出宝贵的意见 和建议。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国储铜” 事件:一场主角缺失的悲剧
(二)腐败是悲剧根源:
在海外做期货交易,关键是为了牟取私利。这些公 司的账户往往是公私不分,换句通俗的话说,赚了钱是 自己的,亏了钱是国家的。
在这次事件中,国储中心之所以在国内和国外市场均 选择做空,其根本原因也是“想挣钱”。 这次“国储铜 ”事件,媒体披露出来的老鼠仓的情况同样令人触目惊 心。据分析,刘其兵近两年通过在期铜上的投机,就给 自己的小金库增加了不下3亿美元的收益,这是一笔可观 的收益。假如不是此次空单被套,这些重重黑幕,恐怕 永远不会进入公众的视野。可见很多中国企业、公司中 的个人或集体为了利益的驱使,敢于铤而走险
系列1
“国储铜”期货事件的事件概述
铜市继续暴涨, 令刘其兵亏损严重。随后, 刘其兵第一次离家出走, 即发生在铜价越过3000 美元大关不久。2005 年9 月, 伦敦金属交易所铜 价从3500 美元/ 吨上攻至3700美元/ 吨。深受原 期货空头和结构性期权的双重压力, 刘其兵终于 爆仓。当年“十一”国庆长假过后, 铜价突破 4000 美元/ 吨大关。刘其兵再度失踪。此时, 他 所建的空头头寸已达到20 万吨。按照法庭认定 的数据, 账面亏损达到了6.06 亿美元。至此, “国储铜”的巨额亏损案才告一段落。2006 年6 月21 日,刘其兵在云南被捕。
“国储铜”事件的启示
❖2、强化监管
境外期货市场监管是资本市场监管的重要组成 部分,我国法律对境外期货市场的监管最主要是 通过对经营主体资格以及行为的规范而得以实现 的。
具体使用的手段有二: 其一是设定准入门槛,政府发牌。 其二是持续监管。
“国储铜”事件的启示
❖3、甄别行为
在发生国储铜事件后,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对 境外期货交易资格审查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选 择具有风险分散与规避能力的企业从事境外期货 交易,通过主体监管从源头上杜绝类似事件的发
“国储铜”期货事件的事件概述
“国储铜”期货事件的事件概述
下图是“国储铜”事件的对阵双方
对阵双方
空头
多头
中国国储局
斯迈尔金属公司 瑞富期货
伦敦标准银行 巴克莱银行
曼氏集团、AMT 萨顿公司
一家总部在法国里昂的 基金公司
“国储铜” 事件:一场主角缺失的悲剧
(一)盘点国储铜的损失:
直接:累计亏损数额为9.2亿元 间接:期铜价格上涨,带动现货铜价一路上涨, 我们相关企业由此承受的损失,将是一个天文数 字。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国储铜”期货事件的事件概述
图1 国际铜价走势图
近年来的伦敦金属交易所3月期铜价的报价情况
1999年5月 1999年11月 2000年5月 2000年11月 2001年5月 2001年11月 2002年5月 2002年11月 2003年5月 2003年11月 2004年5月 2004年11月 2005年5月 2005年11月 2006年5月 2006年11月 2007年5月 2007年11月
报价(美元/吨)
1360 3057 8790 5245 8880
“国储铜”期货事件的事件概述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获知自99年以后, 3月期铜价逐年攀升,在07年中旬有过短暂 的调、 整,最低触到5245美元/吨后,又继 续反弹,到08年4月上摸到8880美元/吨的 最高历史高位。
我们还可以从以下的折线图中直观的看 到国际铜价的持续走高的走势
“国储铜” 事件:一场主角缺失的悲剧
(三)惩戒缺位是悲剧的外因: 国储中心没有资格从事境外期货交易,践
踏法律法规。 (四)期货市场应走向开放:
1.风险控制系统
2.应对危机方面的方法3.开放源自货市场“国储铜”事件的启示
❖ 1、完善内控
所有的前车之鉴都无一例外地表明 之所以发生且损失巨大,内控不严格是 直接的导火线。就期货等衍生产品的交 易而言,与交易员的胆大妄为和所在单 位主管领导及上级单位监管不力有直接 关系。
“国储铜”事件的总结
中国市场经济近20 年,特别是近几年积极参 与国际市场中,特别是在金融衍生品方面,出现 了诸多问题,在株冶事件,中储棉巨亏,中航油 事件,大豆风波,中盛粮油事件以及本文所分析 的“国储铜”事件中,都暴露出经验不够,监管 不力的共性,因而损失惨重,但我们不应该因此 而畏惧,而不与国际化接轨,我们应当痛定思痛 ,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与教训,谨慎行事,对中国 企业做到科学管理市场风险,用法律武装自己, 早日砌起一座牢固的“中国墙”
国储铜事件的分析
“国储铜”期货事件的分析
“国储铜”期货事件的事件概述
也许是因为被公众称之为“神话”,又 也许是因为利益的驱使,使得刘其兵放大 了胆子,一步一步向不可挽回的深渊靠拢。 从铜价涨上3000 美元开始,刘其兵就做出 预测,未来铜价将下跌,2004 年中国实施 宏观调控后,受国内需求大幅下降的影响, 国内铜价于下半年开始下滑,这加深了刘 其兵看空铜市的判断,于是他的胆子更加 大了。到2005年9月中下旬,刘其兵已累计 开出8000手空仓合约。
“国储铜”期货事件的事件概述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刘其兵不幸遇
上了国际铜市史上绝无仅有的暴涨行情,
国际铜价一次次刷新历史新高。下表为近
5个年度的伦敦金属交易所3月期铜价的
报价情况
表1 五年度伦敦金属交易所3月期铜价
年、月份 1999年5月 2004年3月 2006年5月 2007年6月 2008年4月
生,才为实现有效监管的正确路径。
“国储铜”事件的启示
❖4、强化系统风险意识,及早防范和化解
在金融领域,建立风险预防机制历来是很重 要的环节。随着修订后的《证券法》的实施,我 国在金融业务监管上,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仍 采取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
对于境外期货业务而言,通过业务风险监督与 隔离健全风险预防机制是避免潜在隐患的一剂良 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