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课时旅游资源

合集下载

《旅游资源》中职类 公开课

《旅游资源》中职类 公开课
河 姆 渡 遗 址
北 京 八 达 岭 长 城
2.建筑与设施
包括综合人文旅游、单体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和水工建筑
深 圳 世 界 之 窗
2.建筑与设施
包括综合人文旅游、单体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和水工建筑
杭 州 湾 跨 海 大 桥
泰 山
桂 林 山 水
五 大 连 池 火 山 岩 熔
2.水域风光
包括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泉、河口与海面、冰雪 地。
长 江 三 峡
壶 口 瀑 布
3.生物景观
包括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内 蒙 古 锡 林 郭 勒 草 原
3.生物景观
包括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随着时 间的、 推移,也必然要发展与变化。
三、旅游资源的类型
1.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美 2.人文旅游资源:艺术美、社会美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
地文景观
自然旅游资源:
水域风光 生物景观
天象与气候景观
1.地文景观
包括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 然变动遗迹和岛礁。
3.大连金石滩、敦煌鸣沙山属于自然旅游 资源中的 地文景观 类。
4.三峡水库、丽江古城、北京国家博物馆属于 人文景观中的 建筑与设施 类。
四 川 卧 龙 自 然 保 护 区
4.天象与气候景观
指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形成的景观。
蓬 莱 海 市 蜃 楼
4.天象与气候景观
指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形成的景观。
春 城 昆 明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
遗址遗迹

语文二年级下册52美丽的武夷山精品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52美丽的武夷山精品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52美丽的武夷山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二年级下册第52课《美丽的武夷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 chapters 章节中对武夷山的描绘,以及相关的地理、文化知识。

详细内容包括武夷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名胜古迹、以及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武夷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武夷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的理解。

教学重点: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以及对武夷山美景的描绘和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图、PPT、图片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武夷山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武夷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

3.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进行阅读理解分析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景观,进行描绘和感悟。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武夷山的美景,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武夷山2. 板书内容:(1)地理位置:福建西北部(2)自然景观:九曲溪、天游峰、一线天等(3)文化底蕴:大红袍、武夷岩茶、白鹭洲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眼中的武夷山》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要求:不少于100字,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武夷山景点,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武夷山的其他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武夷山的美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旅游:中国旅游文化教案 自然资源

中职旅游:中国旅游文化教案  自然资源

中职旅游:中国旅游文化教案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旅游文化。

2. 学习中国各类自然资源景观的特点和旅游价值。

3. 培养对我国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水资源景观1. 长江三峡2. 黄果树瀑布3. 杭州西湖4. 教学活动:欣赏长江三峡的图片,了解其旅游价值和生态保护措施。

第二章:中国草原资源1. 呼伦贝尔大草原2. 锡林郭勒大草原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景观特点和旅游活动。

第三章:中国沙漠资源1. 沙漠风光2. 沙漠探险活动3. 教学活动:欣赏沙漠风光图片,了解沙漠探险活动的旅游价值和发展。

第四章:中国森林资源1. 长白山森林2. 峨眉山森林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长白山和峨眉山的森林景观特点和旅游活动。

第五章:中国海洋资源1. 海南三亚2. 青岛海滨3. 教学活动:欣赏三亚和青岛海滨的图片,了解其旅游价值和生态保护措施。

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各类自然资源景观。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旅游价值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各类自然资源景观的认识和旅游体验。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话题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中职旅游:中国旅游文化教案自然资源教学内容:第六章:中国矿产资源1. 稀土资源2. 煤炭资源3. 教学活动:通过图文资料,了解稀土和煤炭资源的分布及旅游开发情况。

第七章:中国地质公园1. 黄山地质公园2. 张家界地质公园3. 教学活动:欣赏黄山和张家界地质公园的图片,了解其地质特点和旅游价值。

中考语文 第52课时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

中考语文 第52课时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

3. 如何才能把志愿者服务做得更好?请根据上述材料 提出你的建议。(4分)
【思路点拨】1. 要明确是针对“如何才能把志愿者服 务做得更好”提建议。
2. 要注意“根据上述材料”提建议。“上述材料” 包括所提供的三则材料,要跨越三则材料提取整合所需的 信息。切忌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天马行空,随意编造。
三、折线图
【文本典例】[2020遵义第16题改编]材料中的图表内容
反映了哪些信息?请简要概括。
材料
五年间中国全民阅读率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折线图的阅读。观察图表,内 容是“五年间中国全民阅读率”;有两个考量指标——数 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和成年人综合阅读率;横向有五个年 份。观察对应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中的中心语,还要注意修饰语。 (2)要关注表格信息。审读表格的标题(表头),明确表
格主题;审读表格里面的信息——首行、首列及中间的具 体数据,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如表注、补充注释等。
(3)要对比分析,寻找规律。对表格中的数字进行 横向、纵向比较,围绕题意抓最高值或最低值,要善 于总结,发现规律,最后还要准确、简明、连贯地表 述,尽量使用材料中的信息术语。
【材料二】下面是2016年与2019年公众对志愿者服务 项目需求变化图。
【材料三】下面是某市志愿者服务团队在微信群发起 招募的对话。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要成为注册志愿者,需登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网
填写个人真实信息。
B. 目前,志愿者参加活动的主要类型是社区服务、帮残
助弱和环境保护等。
C. 智能型服务项目指的是公益研究、专业咨询、培训授
课、发放资料等。
D. 要帮助某网友缓解因压力而产生的焦虑,志愿者“知

语文二年级下册52美丽的武夷山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52美丽的武夷山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52美丽的武夷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二年级下册第52课《美丽的武夷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 chapter 章节中的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以及课后练习。

详细内容包括:1.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武夷山的美丽景色和生态环境。

2. 生字词学习:本课共有 new_words 个生字, new_words 个生词,要求学生掌握。

3. 课后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武夷山的美丽景色和生态环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武夷山的美丽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以及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武夷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这里的课文。

”2.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b.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并解释重点词语。

c.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武夷山的美丽景色。

3. 例题讲解:针对课后练习中的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武夷山的美景,并分享各自的想法。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美丽的武夷山2. 生字词:new_words3. 课文结构:景色描绘、生态环境、感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武夷山的美丽景色。

c. 收集关于武夷山的资料,了解其历史文化。

2. 答案:a. 生字词:略b. 描述武夷山景色:略c. 武夷山资料: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休闲旅游课程标准

休闲旅游课程标准

《休闲旅游》课程教学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休闲旅游英文名称:Leisure tourism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51讲课学时:36实训学时:15学分:3适用对象: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地位《休闲旅游》是旅游专业学生的一门职业拓展课,该课程以休闲与旅游的关系为主线,涉及了休闲概述、休闲环境、休闲旅游的需求分析、休闲供给分析、休闲产品和服务设计及管理、休闲旅游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前景分析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休闲旅游及与其相关的定义,中西方学者们对于休闲旅游的现状研究,掌握休闲旅游体验、休闲旅游活动以及休闲旅游的实质,对休闲旅游产业有正确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充分认识:休闲旅游在突破传统观光型旅游,实现旅游业收入增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休闲旅游项目与活动的经营管理有基本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综合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注重对学生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注重对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2、任务驱动型教学结合多媒体展示。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旅游专业工作岗位要求,相应设计学习项目,并根据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选择教材和编排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灵活运用多媒体、启发引导、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休闲旅游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的发展趋势,了解旅游者精神世界的更高追求,感受旅游者通过情感的无拘无束的体验来获得精神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将旅游行为与旅游感受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和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水平,为以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打下思想和知识基础。

《旅游资源》中职类公开课

《旅游资源》中职类公开课

《旅游资源》中职类公开课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则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学习《旅游资源》课程对于中职类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评价方法,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原理,熟悉旅游资源管理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与标准3、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与模式4、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与管理实践5、旅游资源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掌握评价方法、熟悉开发与保护原理,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库、实践操作平台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则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七、教师队伍本课程的教师队伍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

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职高中职语文《雨霖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宋词的基本知识和《雨霖铃》的作者背景。

2、理解《雨霖铃》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导入:介绍宋词的基本知识和《雨霖铃》的作者柳永的背景。

2、文本解读: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第二章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课件共张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第二章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课件共张

C.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答D案.(dá黄àn山):1.C 2.D
第十四页,共15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资源。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资源。练习:说出以下旅游资源属于自然旅游 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四大佛教名山
No 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华山
浙江――普陀山 山西――五台山。4.西安秦始皇陵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2.苏州古典园林 13. 丽江古城。我国的世界(shìjiè)遗产的分布。读图,列出我国现有的世界(shìjiè)文化遗产、世界 (shìjiè)自然遗产、世界(shìjiè)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名称及分布。D.黄山
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
以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 风土民情最为重要。
思考:
从我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五千年文明的不间断性两个角度,说明我国是世界 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第三页,共15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练习:说出以下旅游资源属于(shǔyú)自然旅游 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分布在哪个省区?
第四页,共15页。
四大佛教名山 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华山 浙江(zhè jiānɡ)――普陀山 山西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lǚyóu) 资源
第一页,共15页。
教学(jiāo xué)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主要(zhǔyào)旅游资源。 2.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遗产,举例说
出其重要价值。
第二页,共15页。
一、我国丰富多彩的旅游(lǚyóu) 资源
自然旅游 人 (lǚ文y(源ó旅lǚuy)游资óu源)资
14.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第九页,共15页。
自然(zìrán)遗产 武陵源风景名胜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黄龙风景名胜区 文化和自然(zìrán)双重遗产 泰山 黃山 武夷山 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地理 我国的旅游资源教案 新选修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地理  我国的旅游资源教案 新选修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我国的旅游资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资源2.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主要旅游资源和世界遗产的分布难点:对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教学用具:著名旅游资源景观图片、中国地图、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等教学方法:读图、自主探究与讲述法相结合教学过程: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我国地域辽阔,有绚丽多姿的自然环境、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考虑从我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五千年文明的不连续性两个角度,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点拨:我国辽阔的疆域、复杂的地貌、多种气候类型等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为种类繁多的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提供了地理根底。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又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拥有不连续的五千年文明史。

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和层出不穷的考古发现,使神州大地成为一座宏大的文明博物馆。

已开掘的大量古遗址,至今犹存的历代古墓葬、古建筑和石窟寺庙,以及古文化古艺术、古民俗等,都表达了人文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

〔一〕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

探究活动:说出我国的五岳名山和四大佛教名山的名称,并在地图上标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的位置。

学生通过读图、填图,掌握以下知识:1、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四大佛教名山:五、九华山、普陀山、蛾2、、广西山水、长江三峡、西湖、太湖、日月潭等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图2.16日月潭这是一幅景观图,图片向我们展示了日月潭美丽的风光。

〔二〕人文旅游资源:以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风土民情最为重要。

探究活动:1.你能说出哪些我国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古代工程建筑?并在地图上指出他们的位置。

2.你能说出以下节日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吗?①春节②泼水节③那达慕大会④火把节点拨:1.我国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古代工程建筑,如万里长城、京杭运河、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园林建筑、壁画,等等,都举世知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二章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二章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课件(共33张PPT)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二、我国的世界遗产
泰山——我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为什么泰山会被评为我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二、我国的世界遗产的意义及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资源
韩旭 沈阳市第八十八中学
课前导学
最令你难忘的国内旅游经历。
课前导学
同学们有什么感悟吗?
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为主; 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以遗迹遗址、人文活动(风土人情)为主
我国的旅游资源主要以什么类型为主?
课堂练习 4.读“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以________美吸引游人,B以________美吸引游人。 (2)黄山的日出、云海奇观,对匆忙的游客如同幻影,说明旅游观光 应注意把握________。 (3)C、D两地,能体会“人在画中游”佳境的是________,能达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的是________。
课后作业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 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 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 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我 国的红色旅游正在逐渐兴起。试评价发展红色旅游的价值?
谢谢观看!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1221.8.1220:17:5720:17:57August 12,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下午8时17分57秒20:17:5721.8.12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下午8时17分21.8.1220:17August 12,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8时17分57秒20:17:5712 August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8时17分57秒下午8时17分20:17:5721.8.12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第二章同步教学课件我国的旅游资源共张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第二章同步教学课件我国的旅游资源共张

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距离
山东、江苏、 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安徽、浙江 创造的伟大的水利建筑
第二十四页,共35页。
中国、哈 —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
丝绸 之路
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
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世界
斯坦三国 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
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贵州遵义海
资 源
生物景观
香山红叶(京)、青海湖鸟岛(青)、椰林风光 (琼)、坝上草原(冀)
长白山天池(吉)、博格达峰(新)、西双版纳
综合景观 (云)、大理苍山洱海(云)、九寨沟(川)、锡
林郭勒草原(内蒙古)
第八页,共35页。
类型
名称
古建筑 清西陵(冀)、平遥古城(晋)、武当山古建
景观 筑群(鄂)、岳阳楼(湘)、丽江古城(云)
第九页,共35页。
[知识拓展(tuò zhǎn)] 我国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异
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异 东西向差异(以 东 大兴安岭—燕 部 山山脉—鄂尔 多斯高原—六 盘山山脉—青 西 藏高原东缘一 部
线为界)
旅游资源的特点 自然旅游资源清新秀 丽,人文旅游资源一 般以汉族文化为特色 自然旅游资源一般雄 伟粗犷,人文旅游资 源则以少数民族文化 为特色
所在省级行 政单位
简要说明
河北至甘肃 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防御工程
建筑面积最大的古代皇宫,
北京、辽宁 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布
局和东方木结构建筑的特色
第十七页,共35页。
颐和园 天坛
周口店北京人 遗址 明清皇家陵寝 (明孝陵、明 十三陵、明显 陵、清东陵、 清西陵、盛京 三陵)
北京 北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版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第52课时旅游资源同步
练习
一、填空题
(2011年高考北京卷)图1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

读图,回答第1题。

图1
1.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2.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9中右江的流向为,判断的依据是。

(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

广西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旱灾。

旱情分布见图10。

(3)据图10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

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4)有红树林分布的沿海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做起的作用是。

(5)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图11、图12)。

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来简要评价这种做法。

3.图示为2010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某些游客游览后上传到网上的四幅图片。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C图从旅游资源分类上它属于;从旅游资源的特性上,它区别于其
他三幅图的特性是
(2)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看,A图属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景观类;B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
的景观类;C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中的景观类;D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景观类。

(3)旅游资源的特性中,四幅图都具有的是、
4.读我国部分旅游胜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旅游资源类型,图中苏州园林为景观,桂林山水为景观。

(2)按旅游资源价值,桂林山水以价值为主,避暑山庄以价值为主。

(3)图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有个。

(4)故宫又名城,是两代的皇宫。

(5)苏州园林位于省,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该省的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是。

5.2009年2月25日,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会长邵伟奇率多名大陆旅游界人士抵达台湾,参加26、27号台北举行的第12届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

本次联谊会首次在台湾举行具有特殊意义,象征着两岸迈入崭新的阶段。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主要是因为 ( )
①自然环境的地域差是形成千差万别的自然旅游景观
②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文化旅游景观各不相同
③人们的旅游动机复复杂多样
④旅游资源可以重复使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试评析台湾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3)大量游客拥往图中甲少数民族地区.,对该地地方文化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江苏省昆山市水乡古镇周庄,是一个有看900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它以悠远的传统、淳朴的民风、古老的建筑、清澄的河水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成为一片极有诱惑为的旅
游胜地。

经著名画家陈逸飞的油画一《故乡的回忆》,先扬名海外,后又闻名全困,被誉为江南水乡古镇的代表。

来她的游人不禁为周庄保存着如此众多的明清建筑而赞叹,为
“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感,为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觉得周庄是无海重造的美丽之乡。

(1)江南古镇周庄具有哪些旅游价值?
(2)来周庄的游客除江苏当地人外,其次就是上海的游客,为什么?
(3)请你对周庄的旅游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A
【解析】以景观图为情境,考察地貌成因与旅游知识,较易试题。

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位于海岸地带且表面磨圆度很好)或调动旅游景点知识即可作答。

2.(1)自西北向东南;右江流域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2)夏半年径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半年降水量多,冬半年降水量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3)旱情自西向东逐渐减轻;降水量东多西少(降水量分布不均);西部坡度大(西部地势高),地表水难以保存;西部地表土层较薄,难以保持水分;西部有石灰岩分布,易造成地表水渗漏。

答出任意两项即可。

(4)减小风浪,保护海堤。

(5)景区的吸引物(红树林或旅游资源):能较好地保护红树林及生态环境(红树林及生态环境仍会遭到破坏);旅游者(游客);提高了游客的观赏质量(游客不能接近红树林,影响了观赏效果);景区的服务业(保护区管理部门):合理利用了红树林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增加了收入(应更好地保护红树林,不应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每方面可以从正、反任一角度评价,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3.(1)人文旅游资源可创造性
(2)地文地貌生物遗址遗迹水域风光
(3)多样性非凡性永续性
4.(1)人文自然 (2)美学历史文化 (3)5
(4)紫禁明清 (5)江苏明孝陵
5.(1)B
(2)有利因素:台湾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旅游资源的集群和地域组合状
况都较好,旅游资源的质量较高;经济较为发达,旅游基础设施完备,具有较强的地区接待能力;交通比较便利;地域较广阔,环境承载量较大。

不利因素:虽距离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近,但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影响到了旅游的客源。

(3)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

6.(1)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2)上海离周庄较近且经济条件较好。

(3)该地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和保留较完整的建筑文化景观是高质量的旅游资源,且位
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交通方便。

所以开发价值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