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是否缝合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WHR2020024047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是否缝合
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研究
刘蓉婧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甘肃酒泉 735000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是否缝合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照组患者术后不缝合,采用单极电凝止血,观察组患者术后缝合。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卵巢功能,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窦状卵泡数量。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FSH、E2、L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犘<0.05)。

术前,两组患者的卵泡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术后1个月,对照组患者的窦状卵泡数量明显降低,观察组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窦状卵泡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犘<0.05)。

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后缝合止血能最大程度保护卵巢功能,为后续相关研究的开展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依据。

【关键词】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卵巢功能
卵巢是重要的性腺器官,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与患者长期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差及心理压力过大等有关[1 2]。

卵巢囊肿包括单侧、双侧、囊性、实性、良性、恶性囊肿,其中最常见的是囊性囊肿,需给予积极治疗,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

目前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应用普遍,其对患者的手术创伤较小。

本文对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是否缝合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76例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B超确诊,同时经术前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25、铁蛋白等检查排除术后卵巢恶性病变[3],76例患者均为单侧囊肿,未绝经,有生育史,且月经周期规律,排除术前半年应用性激素者、有手术史者。

76例患者的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28.1±3.5)岁,肿瘤直径为3~7cm,平均直径为(5.2±1.2)cm;肿瘤类型:卵巢单纯性囊肿者30例,卵巢良性畸胎瘤者3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16例。

按照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是否缝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术后不缝合,采用单极电凝止血;年龄为22~36岁,平均年龄为(28.3±3.6)岁;肿瘤直径为3~6cm,平均直径为(5.3±1.3)cm;肿瘤类型:卵巢单纯性囊肿者14例,卵巢良性畸胎瘤者15例,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9例。

观察组患者术后缝合;年龄为23~37岁,平均年龄为(28.0±3.3)岁;肿瘤直径为4~7cm,平均直径为(5.1±1.1)cm;肿瘤类型:卵巢单纯性囊肿者16例,卵巢良性畸胎瘤者15例,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7例。

两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肿瘤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

1.2 方法
患者均取头低臀高位,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取气管下插管全麻,在患者的脐轮下缘做一切口,长度为1cm,之后建立气腹,维持压力为11~13mmHg,之后将镜体置入,在下腹的两侧进行穿刺,分别置入5mm及10mm穿刺套管,对盆腹腔进行探查,若有粘连可先分离粘连,之后逐步分离囊肿,再用弯钳将裂口扩大,用锐性、钝性分离法将瘤体分离,剥离囊肿。

对照组术后不缝合,采用单极电凝止血;观察组术后缝合。

所有患者术后均留置导尿管,并常规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卵巢功能,包括FSH、E2、LH;2)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窦状卵泡数量。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狀,%)和计量资料(珔狓±狊)分别行χ2和狋检验。

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卵巢功能
两组术前FSH、E2、L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犘<0.05)。

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窦状卵泡数量术前,两组患者的卵泡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术后1个月,对照组患者的窦状卵泡数量明显降低,观察组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窦状卵泡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犘<0.05)。

见表2。

(下转至第93页)
在机体的宫腔中,但在妇女生理结构方面,因为输卵管以及盆腔之间相互连通,当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细胞可以经过妇女的经血由输卵管不断排出至盆腔中,而提升异位生长的可能,此即为子宫内膜种植学说[2]。

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的病人,在检查过程中可以发现子宫的骶韧带以及后壁等位置有小结节,触诊会产生疼痛的感觉,且比较硬,阴道的后穹隆部位出现结节,而且卵巢中出现血肿等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异位的结节、月经周期异常、盆腔痛、不孕以及痛经等[3]。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会引起不孕,导致不孕的原因可能与腹腔内微环境的变化、盆腔结构的变化、免疫功能异常和卵巢功能异常有关[4]。

孕三烯酮可以作用于异位子宫内膜受体和子宫内膜受体,产生较强的抗孕激素作用和抗雌激素作用,降低雌激素含量,还有较好的雄激素样的活性,使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受到抑制,使异位的内膜萎缩。

米非司酮能产生较强的抗孕激素效果,可以明显抑制卵巢的功能,引起闭经,减少排卵,使得异位的内膜细胞发生萎缩,而且可以有效地拮抗机体的雌激素,抑制患者的内膜增生,有效促进子宫体腔外的内膜出现萎缩,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且米非司酮用药安全和用药方便[5]。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的血清LH、CA125、FSH、P、CA199和E2水平明显降低(犘<0.05),观察组血清LH、CA125、FSH、P、CA199和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犘<0.05),表明孕三烯酮联合米非司酮能明显降低血清LH、CA125、FSH、P、CA199和E2水平。

综上所述,孕三烯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庆霞,李喜英,张蕴霞,等.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使用GnRH a与孕三烯酮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02):153 155.
[2]黄蓉,王玲,邓宇傲,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PDGF、LN表达及其与血清CA125水平相关性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02):113 116.
[3]吕昌帅,郎景和.ARID1A基因突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相关卵巢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10):741 744.
[4]郎景和,冷金花,王泽华,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平滑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专家意见[J].制冷与空调,2016,16(04):57 60.
[5]张斌,李君琴.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联合米非司酮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复发90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5,14(08):791 792.
(上接至第91页)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卵巢功能(珔狓±狊)
组别FSH
(IU/L)
E2
(ng/L)
LH
(IU/L)
观察组(狀=38)术前6.4±1.662.4±8.16.0±1.4术后7.9±2.0 #59.2±6.8 #17.3±2.1 #
对照组(狀=38)术前6.5±1.762.8±7.96.1±1.5术后11.4±2.1 42.6±5.5 12.5±1.9
注:与本组术前相比, 犘<0.05,与对照组术后相比,#犘<0.05表2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窦状卵泡数量[(珔狓±狊),个]组别狀术前术后1个月
观察组388.3±0.87.8±0.7 #
对照组388.4±0.76.1±0.6#
注: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相比, 犘<0.05;与本组术前相比,#犘<0.053 讨论
卵巢囊肿包括单侧、双侧、囊性、实性、良性、恶性囊肿,其中最常见的是囊性囊肿,多与患者长期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及心理压力过大等有关,会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给予积极治疗,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

本文结果为:两组患者术前FSH、E2、L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犘<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卵泡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术后1个月,对照组患者的窦状卵泡数量明显降低,观察组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窦状卵泡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犘<0.05),表明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缝合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分析原因为,单极电凝止血是利用高频电流对组织产生热效应,具有向远处扩散热损伤的危险,会导致周围正常卵巢组织变性、坏死,导致整个卵巢功能遭到严重影响;而术后缝合止血对大部分保留残余卵泡及皮质的血供十分关键,能降低卵巢功能受损状况[4 5]。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创伤小,术后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能使卵巢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为后续相关研究的开展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依据。

参考文献
[1]蔡丽琴.观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03):200 201.
[2]白海燕.经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与经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7,33(11):1879 1881.
[3]徐海燕,戚 红.卵巢囊肿患者30例应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2):207 209.
[4]钟艺华,王小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不同止血方式对残留卵巢功能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4,35(02):211 213.[5]白海燕.经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与经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11):1879 18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