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15初二下语文半期测试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2015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A卷
1、D
2、B
3、C
4、D
5、B
6、D
7、C 8 D
9(1)①明朝散发弄扁舟②沉舟侧畔千帆过③不汲汲于富贵
(2)赤壁登飞来峰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1)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在0.2~0.4之间。
(1分)
(2)①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②用于研究外星可能存在的游水生物和飞行生物;③帮助军方研制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
(3分,一点1分)
11、①蜂鸟和海豚这两个例子是具有代表性的:蜂鸟是飞行动物,体型小;海豚是游水动物,体型大。
(1分)②举这两个例子来说明“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O.2~0.4之间这个神奇的常数”,(1分)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分)
12、我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也要大胆猜想,并通过大量观察和大量试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关键词:大胆猜想、大量观察和大量试验)(答到任意两点,2分)
B卷(50分)
一、诗歌赏析
1、山路泥泞,寒风凛冽。
(或难走、寒冷)(2分)
2、这句诗运用衬托(反衬)的手法,用寒风刺骨的艰苦环境衬托(反衬)菊花不怕晴雨寒风,不畏艰苦环境,迎风怒放,散发着幽香的形象。
(1分)诗人借菊花表明自己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定信念,不向困难低头的志向。
(1分)
二、课外文言文
3、A 应为“传授”(2分)
4、(1)(他)执法宽大,不苛刻部下,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
(落实关键字“宽”“苛”“爱”“乐”各0.5分,语意通顺1分。
)
(2)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跑,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跑,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
(落实关键字“虏”“走”“坚”“意”各0.5分,语意通顺1分。
)
5、武艺高强、关爱士卒、机智勇敢(或有智谋、有胆识)(答全得4分,少一点扣1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C D
7、列夫·托尔斯泰他意志顽强、热爱祖国,勇于担当,坚持追求真理,博爱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8、(1)群犬逐狐人狐对视(2)心中暗喜怜爱担忧(共4分,每空1分)
9、(1)描写了则克台草原冬季的景象,(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下文的原野冬猎提供了背景。
(3)渲染了单调、沉静的气氛,与下文猎狐的紧张激烈形成鲜明的对比。
(4)表现了雪野的茫茫空廓、无边无际,暗示了狐狸无处可逃的命运。
(共4分,每个点1分)
10、第④段: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跃动”、“落下”、“陷进”等动作,(1分)生动地写出了猎犬追红狐,狐狸在深雪里每次跃起、夺命奔逃的紧张过程,表现了狐狸奔逃的艰难;(1分)同时,用猎狗的高大凶猛、势如疾风反衬出狐狸的弱小(或运用比喻手法,把猎狗的来势汹汹比作疾风,生动形象地写出猎狗的凶猛),(1分)表现了我对狐狸命运的担忧。
(1分)
11、示例:我看见狐狸嘴边喘出的白气,胡子上凝着的冰霜,它那双褐色的圆圆的眼睛盯着我看,眼神里充满了哀告、祈求。
(2分,能对狐狸有一定的描写,(1分)表现出狐狸的惊惶、绝望,(1分)与下文衔接自然、语言通顺,即可)12、(1)《冬天里遇到的童话》:表现的主题是火红的狐狸在雪原上跃动,美丽炫目,给孤寂的旷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2分)
(2)《逃跑的火焰》表现的主题是美的事物被毁灭,充满活力的生命被扼杀。
(也可以从关爱生命、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角度进行理解)(2分)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3、精心挑选的嘉宾吸引人(或嘉宾选择独特)、用饱满的真情吸引人、健朗
的精神鼓舞人、用优雅的文化品位征服人。
(每用点各1分)
14略(能突出主题,语言简洁,有修辞)
15 言外之意是海涅讽刺旅行家蠢得像头驴
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广将军,是陇西成纪人。
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
李广驻守在右北平,匈奴听说他的名字,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躲避着他的部队数年,不敢侵犯右北平。
李广出外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以为是虎就射去,箭头没入石中,近看原来是石头。
于是又重射,却再不能射进石头里了。
李广很廉洁,得到赏赐总是分给他的部下,饮食与士卒在一起。
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水的地方,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饭,他不吃饭。
他待人宽厚不苛刻,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
他射箭的办法是,见到敌人逼近,不在几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一发箭敌人立即应弦倒下。
李广望见匈奴有数干骑兵。
他们看见李广,以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惊,上山布阵。
李广的一百骑兵也非常恐慌,想奔驰转回跑。
李广说;“我们离大军几十里,现在以一百骑兵这样逃跑,匈奴一追赶射击马上就全完了。
现在我们若留下,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为大军来诱敌,必然不敢来袭击我们。
”李广命令骑兵说:“前进!”进到约离匈奴阵地二里许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鞍!”他的骑兵说:“敌人很多而且离得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跑,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跑,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
”于是匈奴骑兵就没敢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