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第1课时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小学复习资料]
[中小学复习资料]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及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2.能够说出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中小学复习资料] 3.掌握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小学复习资料]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重点
我国民族构成特点。
[中小学复习资料]
难点
读图分析我国民族构成特点及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
[中小学复习资料]
一、导入新课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这首激情洋溢的《爱我中华》歌曲,让我们联想到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十六族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大家欢歌笑语,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乐融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的民族。
[中小学复习资料]
二、讲授新课
教师:从歌曲中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中小学复习资料] 学生:共有56个民族。
展示图1.16“中华民族大家庭”,知道我国56个民族组成了统一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教师:在我国56个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学生:汉族。
教师:汉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多少?其余民族的人口又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多少?
学生:汉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余民族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
提问:为什么把除汉族之外的其他55个民族叫少数民族?
学生:由于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所以称为少数民族。
提问: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你能说出我国人数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吗?
学生抢答: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
学生:我国人数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中小学复习资料]
教师:我国宪法规定,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各民族之间文化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大多数民族有民族语言,有的民族有民族文字。
[中小学复习资料]
读图观察:读图1.17“几种民族文字‘我是中国人’的写法”,阅读材料“我国的民族语言”,了解我国各族的文字及语言。
过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风俗习惯,有些民族还有自己的语
言、文字,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正如谚语所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国的不同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独特的民族风情。
你知道哪些民族特色呢?
思路一:探究活动: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
教师:联系已经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比较我国的民族组成与日本的差异。
学生:日本的民族构成比较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汉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另外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
但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教师:图1.18反映了我国哪些民族的文化特色?试将图中的代号与其代表的民族及节日进行连线匹配。
我们可以通过列表掌握各民族典型的文体活动及节日:[中小学复习资料]
思路二:学生活动:举行小型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
各小组整理资料,选派代表上台。
第一组:展示他们搜集到的图片和物品并进行介绍。
[中小学复习资料] 五十六个民族图片、乐器图片、服饰照片……[中小学复习资料] 学生组织竞赛,分别猜猜他们是什么民族。
(藏族、维吾尔族……)
第二组:介绍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学生:俄罗斯族接人待客,讲究礼节,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着友谊和善意。
壮族喜欢唱山歌。
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楼、打油茶。
畲族男女互嫁的婚俗和风格独特的凤凰装。
维吾尔族的小花帽,藏族的糌粑……
第三组:补充介绍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傈僳族奇特的“刀杆节”、侗族斗牛节、傣族的泼水节及其来历。
学生自编的小品表演。
[中小学复习资料]
每一组介绍完,教师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
最后从中选出最佳小组。
[中小学复习资料]
教师总结:我国各民族有许多有特色的民族风情,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汉族的元宵节等。
三个小组的精彩表演和介绍让我们大开眼界,也增长了不少见识,了解了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起分享了中华文明的迷人魅力。
三、课堂小结[中小学复习资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
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
复习课六(6.1-6.4)
例1 如图,已知平面上有四个点A,B,C,D.请按下列要求作图:
(1)连结AB,作射线AD,作直线BC与射线AD交于点E;
(2)根据(1)所作图形,说出共有几条直线?几条线段?几条射线?用图中的字母表示经过点C的线段、射线和直线.
反思:画线段、射线、直线时应体现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而直线没有端点.数线段和直线时,主要看端点个数,根据相应结论可以算出.但数射线除了要看端点,还应注意方向,注意不要遗漏.
例2 (1)如图,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已知A,B是数轴上的两点,AB=2,点B表示-1,则点A表示
________;
(3)在同一平面内不同的两点最多可以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可以确定三条直线.若在同一平面内不同的n个点最多可以确定15条直线,则n的值为________.
反思:解决有关数轴上的点和线段长度这类问题时,可以先画出图形,然
后借助直观图形,弄清线段长度与两端点所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以下规律:设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x 1,x 2,那么AB =|x 1-x 2|(或AB =|x 2-x 1|),注意加绝对值符号;在同一平面内有n 个点,且任意三点都不在同一
条直线上,则一共可画n (n -1)2
条直线(n ≥3且为整数). 例3 如图,点A 、B 、C 在数轴上,点O 为原点.线段AB 的长为12,BO =12AB ,CA =13AB.
(1)求线段BC 的长;
(2)求数轴上点C 表示的数;
(3)若点D 在数轴上,且使DA =23
AB ,求点D 表示的数. 反思:解题时要看清题意,当题目中的条件不能确切判断是哪一种位置关系时,要灵活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对所有可能的位置关系进行考虑.
1.下列几何图形中为圆柱体的是( )
2.下列语句准确规范的是( )
A .直线a 、b 相交于一点m
B .延长直线AB
C .反向延长射线AO(O 是端点)
D .延长线段AB 到C ,使BC =AB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0个B.1个C.2个D.3个4.如果线段AB=6,点C在直线AB上,BC=4,D是AC的中点,那么A、D两点间的距离是( )
A.只有5 B.只有2.5 C.5或2.5
D.5或1
5.如图,点M,N都在线段AB上,且点M分AB为2∶3两部分,点N 分AB为3∶4两部分,若MN=2cm,则AB的长为( )
第5题图
A.60cm B.70cm C.75cm
D.80cm
6.如图,为抄近路践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
第6题图
7.(1)已知线段AB,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C=3AB,则AC与BC的长度之比为____________.
(2)已知A,B,C,D是同一条直线上从左到右的四个点,且AB∶BC∶CD
=1∶2∶3,若BD=15cm,则AC=____________cm,____________是线段AD的中点.
(3)已知a>b,线段AB=a,在线段AB上截取AC=b,M是线段BC的中点,则线段CM用a,b来表示是____________.
8.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BC=1
4
AB,D为AC的中点,若BD
=6cm,求AB的长.
第8题图
9.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它们所表示的数分别是2,-4,x.
(1)求线段AB的长度;
(2)若AC=5,求x的值.
10.如图,已知A,B,C在同一直线上,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1)若AB=20,BC=8,求MN的长;
(2)若AB=a,BC=7,求MN的长;
(3)若AB=a,BC=b,求MN的长;
(4)从(1)(2)(3)的结果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第10题图
11.如图,A,B,C是数轴上的三点,O是原点,BO=3,AB=2BO,5AO=3CO.
(1)写出数轴上点A,C表示的数;
(2)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
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 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M 为线段AP 的中点,点N 在线段CQ 上,且CN =23
CQ.设运动的时间为t(t >0)秒. ①数轴上点M 、N 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用含t 的式子表示);
②t 为何值时,M 、N 两点到原点O 的距离相等?
第11题图
参考答案
复习课六(6.1—6.4)
【例题选讲】
例1 (1)画图略 (2)1条直线,7条线段,9条射线,经过点C 的线段有:线段CE ,CB ,BE ;经过点C 的射线有:射线CE ,CB ,EC ,BC ;经过点C 的直线有:直线BE.
例2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由于线段AB 的长度是一个正数,而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是一个数(它既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故在解题时需考虑把“数”与“形”结合起来,画出数轴.
如图,设点A 表示的数为x.
∵AB =2,∴|x -(-1)|=2,即x +1=2或x +1=-2,∴x =1或x =-3;
(3)易知平面内不同的n 个点最多可以确定n (n -1)2
条直线,从而可知n (n -1)2=15,则n(n -1)=30.由n 为正整数,可知两个相邻的正整数的积为
30,由6×5=30,可知n =6.
例3 (1)∵AB =12,CA =13
AB ,∴CA =4,∴BC =AB -CA =8. (2)∵AB =12,BO =12AB ,CA =13
AB ,∴BO =AO =6,CA =4.∴CO =AO -CA =2.∴数轴上点C 表示的数为-2. (3)∵AB =12,DA =23
AB ,∴DA =8.∴DO =DA +AO =8+6=14或DO =DA -AO =8-6=2,∴数轴上点D 表示的数为-14或2.
【课后练习】
1.C 2.D 3.C 4.D 5.B 6.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1)3∶4 (2)9 点C (3)12
(a -b) 8.16cm 9.(1)AB =2-(-4)=6;
(2)2-x =5,x =-3或x -2=5,x =7. 10.(1)10 (2)12a (3)12
a (4)MN =12
AB 11.(1)点A 、C 表示的数分别是-9,15;(2)①点M 、N 表示的数分别是t -9,15-4t ;
②当点M 在原点左侧,点N 在原点右侧时,由题意可知9-t =15-4t.解这个方程,得t =2.当点M 、N 都在原点左侧时,由题意可知t -9=15-4t.解这个方程,
得t =245.根据题意可知,点M 、N 不能同时在原点右侧.所以当t =2秒或t =245秒时,M 、N 两点到原点O 的距离相等. 第10课时 做个加法表
1.算一算。
2.把10块糖分给4个小朋友,要求每个小朋友分到的块数都不一样多,能做到吗?
参考答案:
1.10 9 8 、10 9 8 、5 8 7
2.能1+2+3+4=10 4个小朋友分别分到1,2,3,4块糖。
Unit 1 I went to Sanya for my holidays ?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听懂会说认读本单元关于形容词比较级的单词。
(2)能听、说、读、写Let’s learn中黑体部分的内容和Read and write中要求的内容。
(3)能用目标语言完成本单元的任务型活动。
(4)能学说Chant一首和Song一首。
(5)了解ei/ai/oi,p/b,t/d的发音特点,并能试着拼读简单的规则词。
知识目标
(1)能听、说、读、写单词及短语:taller stronger older younger shorter heaiver thinner longer bigger smaller句型: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How heavy are you ?I’m 48 kg. I’m thinner than you , and shorter .
(2)能够听、说、读Part A、Part B部分Let’s learn、Let’s talk中的单词和句子。
(3)了解Story time 、Good to know等部分的内容。
(4)了解字母ei/ai/oi,p/b, t/d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
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和学习信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学习策略: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
基础。
(3)文化目标: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词组:taller stronger older younger shorter。
2、能认读句型: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
2、难点是对新句型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的理解和运用。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六张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些人物的图像,让学生分辨Who is tall
/strong/old/young/short?,然后让学生回答。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learn
(1)教师指着比较高的Tom和比较矮的Wuyifan问Who is tall ?S:Tom. T:Tom is taller than Wuyifan ,用动作来示意学生,帮助学生理解。
然后出示taller的单词卡片,示范读taller.
(2)教学单词taller,边说边做动作,学生跟做。
开火车合拼单词,小组比赛快速熟练的拼读。
帮助学生用tall+er来记忆。
简单介绍形容词的比较级第一种情况是在形容词的后面直接
加“er”.本课时的几个单词都属于这种变化。
(3)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其他四个四会单词stronger older younger shorter (4)将五张单词卡放在一起请学生认读。
男女比赛谁读错或不会读将扣去相应男女组的分数。
(5)教师把一高一矮的学生叫他们站起来,然后说You’re taller than your classmate! 引导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Yes!教师问,How tall are you ?学生答I’m 160cm.学习let’s chant.(听磁带,分句练。
)
(6)加强练习、巩固。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抄写所学的四会词组,一个抄两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懂、会说“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能通过询问调查完成一张timetable.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能听懂、会说“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能通过询问调查完成一张timetable.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若干张图片。
2、教师准备录音机与磁带。
3、教师准备该课时的教学挂图。
4、学生准备一张调查表。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学生听并跟说Let’s chant.(P2)
(2)指名读d taller stronger older younger shorter新学五个单词。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talk
(1)How tall are you ? I’m 164cm tall.引导学生回答。
然后完成Let’s start (P2)
(2)做完后教师根据图片问How tall are you?请学生来回答。
同样问:How heavy are you?…再请学生问,老师回答后接着说:Who is taller than you ?请比较好的学生回答此
问题。
教师示范操练问句,教师问学生答,男女生互问,互答。
再板书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请学生做替换练习。
(3)把图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强化训练。
例如:Zhang Peng is stronger than Mike.同桌或小组间互相练习。
(4)学习歌曲“My pets”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A Let’s talk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听A Let’s talk部分的录音读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听。
(3)两人小组完成Let’s play。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读懂Read and write 部分的对话,并能在情景中熟练运用。
2、能够听、说、读、写对话中两组四会句子,并完成填充的练习。
3、了解Pronunciation中字母组合ei/ai/oi的发音规则,以及p/b, t/d的发音区别,能在教师正确示范的基础上正确朗读含有这四个字母组合的单词。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课时需要理解认读句型:It is taller than the brown one. Its tail is 38cm long .It is
shorter than me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其中两组四会句型的认读和书写,并完成填充的练习。
2、本课时的难点是Pronunciation,要求老师正确示范发音,引导学生最终能够正确朗读含有这四个字母组合的单词,并发现其发音规律。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本课时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3、学生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教生齐唱本单元C部分的歌曲“My pets”,复习巩固有关活动的单词。
(2)日常口语练习。
A:How tall are you ?
B:I’m 160cm tall ?
A:Really? I’m shorter than you .
2、Preview
结合单词卡片复习所学的四会单词,可让学生进行快看快拼的比赛。
3、Presentation
Read and write
(1)教师呈现本课时挂图,向学生提出问题说,这是Ben 和他的爸爸去动物园看猴子的情景。
你们能观察出有多少猴子,他们哪一只最高,哪一只最矮?哪只比较年轻?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读对话,然后请学生尝试解答这些问题。
(2)跟录音读对话,注意理解和体会上下文的意思,然后完成填充的练习。
(3)教师范写四会掌握句子,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仿写句子。
Pair work
要求学生完成介绍班里同学,然后交换信息。
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本部分语言进行交流。
Pronunciation
(1)本课时学习的是字母组合ai,ei,oi的发音,教师出示一些含有ai,ei,oi字母组合单词卡片,要求学生按读音将其分类,引导学生把含有字母组合ai并发音为/ei/的单词归为一类,同样教授字母组合ei,oi。
然后再出示p/b/t/d的单词,先按有相同字母的分为一类,然后分读这些词,请学生回答两者有什么区别。
(2)听录音,跟读单词和绕口令。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A Read and write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听Read and white、Pronunciation部分的录音,读给朋友或家长听。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单词:heavier thinner longer bigger smaller
2、能认读句型:How heavy are you ? 并做出相应的回答:I’m 48kg. I’m thinner than you , and shorter .
3、Let’s play.完成Let’s check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有关形容词比较级的单词。
2、难点是对新句型How heavy are you ? 并做出相应的回答:I’m 48kg. I’m thinner than you , and shorter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五张词卡及A部分所学单词。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的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教师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复习已学的单词。
将单词打乱顺序贴于黑板上,请学生猜是哪个单词,猜对的同学做这个动作其他同学齐声说这个单词,you are right.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learn
(1)教师出示大小、重轻分明的图片,让学生分辨,问Which dog is heavy ?用中文稍做解释,引导学生回答The yellow one . 然后教师The yellow one is heavier than the brown one .范读单词heavier,学生跟读。
(2)教学单词heavier,开火车合拼单词,小组比赛快速熟练的拼读。
帮助学生用heavy
改“y”为“i”+er来记忆。
简单介绍形容词的比较级第二种情况是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要改“y”为“i”+er。
(3)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其他四个四会单词thinner longer bigger smaller
(4)简单介绍形容词的比较级第三种情况是以重读闭音节加一个辅音字母结尾的,要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再加“er”。
(5)将五张单词卡放在一起请学生认读。
男女比赛谁读错或不会读将扣去相应男女组的分数。
(6)完成Let’s play.
2、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抄写所学的四会词组,一个抄两行。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懂、会说How heavy are you ?I’m 48 kg. I’m thinner than you , and shorter .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能通过询问完成Pair work.
3、了解Good to know的单位常识,了解他们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能听懂、会说How heavy are you ?I’m 48 kg. I’m thinner than
you , and shorter .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能通过询问完成Pair work.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图片。
2、教师准备录音机与磁带。
3、教师准备该课时的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学生听并跟说Let’s chant.(P2)
(2)指名读已经学习的几个单词。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talk
(1)How heavy are you?引导学生回答I’m 48 kg.教师贴图片请学生将句子补充完整。
(2)练习后教师再问:How tall are you ?生答:I’m 145cm tall.(请学生根据实际答案来回答。
)
(3)教师找一个比较胖的学生出来,说I’m thinner than you ,and taller .适当解释,重复两次,帮助学生理解。
(4)完成Let’s Pair work,说说要求,然后学生互相询问找出答案,然后填入P8的表格中,指名交流。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B Let’s talk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听B Let’s talk部分的录音读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听。
第六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读懂Read and write 部分的对话,并能在情景中熟练运用。
2、能够听、说、读、写对话中四会句子。
3、了解Story time的故事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了解sperm whale 和killer whale的区别。
2、本课时的难点是对长度、重量、大小的单位区分以及表达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本课时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3、学生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单词的练习以及句型的巩固。
2、Presentation
Read and write
(1)教师呈现本课时挂图,向学生提出问题说,这是两条生活在海里的动物,那么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读对话,然后请学生尝试解答这一问题。
(2)跟录音读课文,注意理解和体会上下文的意思,然后完成填充的练习。
Story time
教师放一遍故事,请学生看着书本,然后请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解释。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A Read and write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听Read and white、Pronunciation部分的录音,读给朋友或家长听。
Unit 2 There is a park near my home.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和短语: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fever, hurt, have a headache, have a sore throat.
2.能够听说读句型:What’s the matter, Mike? I feel sick. I have a fever.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
3.能够理解会并吟唱Let’s chant的歌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掌握A-Let’s learn的四会单词和短语,并询问别人的身体状况。
2.难点是正确拼写四会单词和短语。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单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播放录音PEP4Unit6歌曲“My father is a doctor.”
(2)日常口语对话,复习职业单词。
What’s your father/mother?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教师出示Let’s start的教学挂图,说:Look! We have some new friends here. Who are they?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m?…帮助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教师的肢体动作来帮助学生熟悉答句中的新单词和短语。
(2)播放Let’s chant的录音,重点领读句子:I have a headache. I have the flu.
(3)教师出示一支体温表,说:This is a thermometer. If I have a fever, it will tell me. Let’s see Mike. Mike doesn’t feel well. He has a fever.指着Let’s learn的图片的Mike,教学“have a fever”。
让学生看图片,教授单词和短语:hurt, 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headache, have a sore throat.注意headache和toothache的共同之处,帮助学生简单了解构词法。
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
(4)教师让学生读单词,叫到的同学,给他图片(have a fever),问他:“What’s the matter, xxx?”引导学生说:I feel sick. I have a fever.解释sick单词。
用同样的方法教授句型:What’s the matter, xxx? I .要求学生回答并做出相应的表情。
可以让学生两个进行操练。
(5)“看病”游戏。
将学生分成六大组,每组选一张短语卡片。
教师戴上医生的帽子提问:Cold, cold, who has a cold? 如第一组选中的是have a cold,这组学生就边做动作或表情边吟唱:Cold, cold, I have a cold.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操练,各组调换卡片继续该活动。
(6)“敲敲打打”活动。
教师将所学单词或短语写在黑板上,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派一名代表站到黑板前。
教师说单词或短语,请学生敲击听到的单词或短语,谁敲得既对又快得一分,最后得分高的组获胜。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学生听读P14-16五遍。
(2)学生背诵和抄写单词和短语4遍。
五、板书设计: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Mike?
have a fever hurt 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headache have a sore throat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掌握四会句子:What’s the matter? My throat is sore. My nose hurts.
2.能够听懂Let’s try部分,并能根据录音内容正确标号。
3.能够了解音标的音和形,并读出例词,并连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围绕话题“看病”展开的句型What’s the matter? My throat is sore. My nose hurts.
以及Pronunciation的部分。
2.难点是掌握四会句型。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播放Let’s chant的录音,边唱边表演。
(2)拼词比赛,复习上节课单词和短语,教师说单词,每组派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来写。
看哪个组又快又对就获胜。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播放Let’s try的录音,学生听音、看图、标号。
然后校对答案,教师强调其中的重点句型,即Let’s talk部分将学习的主要句型。
(2)教师说:Your English is well. I feel very happy. How about you? How do you feel?教师指导学生回答。
并让学生询问自己“How do you feel?”同时做出生病的表情,自然呈现句
子:I feel sick.教授单词sick.再次引导学生问:What’s the matter?教师继续表达,I have a sore throat.同桌操练。
(3)传话活动
教师将全班分成四组。
游戏开始分别向队首轻轻讲两句如:How do you feel? I feel sick.各队依次往下传。
队尾的学生把听到的句子大声说出来。
看看哪队又快又对。
(4)播放Let’s talk的录音,提问学生:How does Amy feel?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引导学生听完录音后,回答。
教师板书四会句子:What’s the matter? My throat is sore. My nose hurts.
(5)让学生读Let’s play的单词,解释新单词,如broken leg, earache, stomachache, sore nose.学生在有9个格子的纸张上写上这几个单词,然后做Bingo的游戏。
(6)教师出示Pronunciation的挂图,带领学生认读音标和例词,指导学生归纳发音规律,帮完成Read and write部分的活动。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学生听读P17五遍。
(2)学生背诵和抄写句子4遍。
(3)学生课外继续做Let’s play部分的Bingo游戏。
五、板书设计: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Mike?
What’s the matter?
My throat is sore. My nose hu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