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仿真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5电机内部关系框图
由于负载的变化,电流的瞬间增大或减小,电动机的功率也是瞬间变化的,在程序实现时,因为电压是固定的,知道了功率,也就知道了电流。

可以看出,电动机的功率是跟随转速的,将时间划分为多个4,可以做定性分析。

在盘内,
可认为电动机给定转速3是固定不变的,通过电动机实际转速和给定转速之间的转速差来决定电动机的功率P,从而决定电流大小。

跟随过程如图 1.6所示<
图1.6转速跟随过程
转速每隔4改变一次,这个时间可以任意设定。

虫设定的过小,曲线变化细腻,但电流不断变化,计算量很大,浪费大量CPU时间;4设定的过大,会出现电流的大起大落,引起控制系统的不稳定。

根据转差率控制思想,转差越大,要求输出的转矩越大,从本质上说,要
求电动机电流越大。

根据转差率控制公式
T em = K Aw
其中:T em为电磁转矩,K为转矩转差系数, 符合
公式:
T em= P/N = V UI/3 (1.6)
在转速跟随过程中,加速度是由电磁转矩克服负载产生的。

电动机的运动方程为
2
T em _T L = (mr + J M) a (1.7)
其中:TL为负载转矩,mr2为负载折算到转轴的转动惯量,a为转轴加速度。

将式1.3带入到1.4中,得到转速差和电流关系
K Aw *31/3
通过不停的计算转速差,来获得所需的功率
(1.5)
Aw= 3 - 3*。

电磁转矩和功率之间
(1.8)
电朗机
怖i*反筒
电压U
图1.7 PWM控制信号
因为电动机转动过程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相位的调整很有必要。

如果只是在开始阶段调整一次,随着时间的堆积,误差会积累,最终导致电流相位发生偏移,导致电流信号错误,导致控制板认为电动机发生故障。

相位的调整以电压相位为基准,对于异步电机,在功率因数和转差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对于同步电机,要根据转矩角来调整,也可认为电流电压同相位,不影响调试效果。

在电流电压同相位的基础上,进行相位的实时调整。

调整示意图如图1.9所示。

上升沿检测
图1.9相位调整过程
因为PWM信号时对称的波形,一个周期调整两次,在上升沿调整为0,在下降
沿调整为n这样的调整方法简单有效,当PWM信号频率发生变化时,电流信号能够准确迅速的跟踪,能很好的满足要求。

电流调整
反馈到控制板的电流信号应该为+3V到-3V双极性正弦波信号,而DSP是通过PWM 作为载波,正弦波作为调制波,经过低通滤波器后产生正弦波信号,正弦波信号的幅值为0-3V,单极性。

信号产生产生原理为三角波自采样法,过程如图1.10所示。

软件实现自然采样法后,产生带有正弦波信号的PWM波,经过低通滤波器后获取正弦波。

为了满足反馈信号要求,必须将信号进行调理,在转接板上增加运放, 将信号调整为-3V-+3V。

电流信号调整电路如图1.11所示。

10k
图1.11电流信号调整电路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简单可行,能够满足控制板最电流信号的要求,系统运行稳定,调整后的波形如图1.12中正弦所示。

...... .. ; M A ( h | /
图1.12电流调整后波形
编码器信号发生
编码器模块是将电机模块转轴速度作为编码器信号发生的信号。

编码器发出的 是相互正交的双极性方波A 和双极性方波B 。

为了使编码器信号严格与电动机 转速信号同步,编码器的信号发生时间计算在中断中实现。

编码器发出脉冲的最 高频率为7KHz ,而中断频率为100KHZ ,完全能够满足编码器计算的要求。

在 编码器模块中,不断计算编码器发生频率,从而获得每个脉冲周期时间 T 。

为了 发出正交信号,必须将脉冲周期分段:25%,50%, 75%。

禾I 」用定时器功能,在 每次中断时,将时间累加一次。

在开始时(时间累计为0),将A 相拉高,B 相拉 高,时间到达周期的25%时,将B 相信号拉低,时间到达周期50%时,将A 相 信号拉低,时间到达周期75%时,将B 相拉高,时间到达周期100%时,将A 相 拉高。

这样每个周期不断重复,只是周期时间的改变而已,比例关系不变。

编码 信号发生过程如图1.13所示。

li TIT
JTT
忙不
-:-
彷嘴电吐
E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