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津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商鞅一人多姓。
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
”其中“商”姓来源于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2.《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
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主要反映了
A.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3.《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
受德乃纣也,甚少矣。
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
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故纣为后。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4.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今社会提倡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文
明行为,追根溯源应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5.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
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6.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7.史学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
”以下评价最能说明‘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当之无愧”的是
A.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确立的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 D.统一文字传承了中华文明
8.柳宗元《封建论》中说:“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
”基于这种认识汉初期实行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9.“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
”下列不同时期的做法中有利于“平民社会”形成的有:①层层分封土地和人口②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③分科考试选拔官员④选拔官位较低官员入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王沈缺乏治理才能 B.九品官人法有弊端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度只看出身
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12.“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故财已匮,
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13.“贡院”,就是古代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的那座院子的简称,民间称之为“考棚”。
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4.“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
”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
A.确立三公制 B.建立三省制 C.废除丞相制 D.设立军机处
15.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魅力的重要部分。
从永定门一路向北,前门、正阳门、社稷坛、太庙、天安门、故宫、景山、钟鼓楼……北京的城市布局就是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中国古代这样的建筑理念反映了
A.自然经济将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儒家地位不断提高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6.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
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
这是哪个时期的制度?()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7.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
”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在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18.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③元朝推行行省制度④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③ D.①②③
19.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
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
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是:①刺史②都察院③御史台④参知政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有明显错误的是
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论西汉察举制的实行及其影响》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新津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题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1. 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 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
图一图二图三材料2 据文献记载:
①鲁、齐等诸侯在其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的独立性。
②秦代官吏必须经过国家委任才能就职;官吏调任时,不得带随员;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违者要依法治罪。
(1)材料1中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山东大地出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2指出,图一、图二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在地方权限上有何不同?(6分)
(3) 材料1中哪两幅图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为什么能产生深远影响?(8分)
材料3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隋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3中秦汉和隋唐政治制度“大变动”各自的主要表现(6分)
材料4 “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
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
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
——(明)于慎行《读史漫录》明成祖“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
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
(5)根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中朝、明代阁臣、清朝军机大臣有何相似之处?(4分)他们的职权又有何差异?(6分)其职权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4分)
新津中学2015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1—5:DCDBA 6—10:DBDBB 11—15:CCDCD 16—20:DCCAD
21.⑴图一:西周的分封制;图二:秦朝的郡县制;图三:元朝的行省制。
(各6分)
⑵权限的不同:在分封制下,地方享有较大的独立性;(3分)而郡县制下的官员由国家任免,绝对服从中央(3分)。
⑶图二和图三反映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原因:在郡县制和行省制下,中央都对地方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
(6分)
(4)秦汉:开创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2分)隋唐:开创三省六部制、创立科举制。
(各1分,共2分)
(5)相似点:主要官员都是皇帝的亲信近臣、都是皇帝的辅政机构。
(4分)
职权:汉代中朝协助皇帝议决军国大事、有决策权;明代阁臣只是帮助皇帝处理杂务、提供顾问,仅有建议权;清朝军机大臣则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只负责记录并传达圣意。
(各2分)
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