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 赤壁赋》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2)
一、复习
1、检查知识点;
2、朗读课文。
【自主学习】
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词的读音与朗读的节奏。
二、理清思路,学生讨论回答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箫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间的问答,文章重点转到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上。
全文有诗情、画意,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上。
全文共分五段。
感情的变化是:
三、品读一、二段
(一)1. 2段知识点
1、对照注释和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七月既望.清风徐.来
举酒属.客白露
..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羽化
....
..而登仙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扣.舷而歌之渺渺
..兮予怀
倚.歌而和.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翻译下列句子,总结他们在句式上的特点。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客有吹洞箫者
3、一二段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举酒属客
(2)词类活用
①扣舷而歌之
②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击空明兮溯流光
(3)古今异义:
①斗牛古:斗宿和牛宿
今:一种体育运动
②白露古:白茫茫的水气
今:二十四节气之一
③望古:农历每月十五
今:向远处看
4、总结一词多义
望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先达德隆望尊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如
纵一苇之所如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王如其言
安
风雨不动安如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衣食所安,弗敢加也
而今安在哉
燕雀安置鸿鹄之志哉
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合作探究】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师生讨论
提问:①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②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2、全班齐读第二段。
【合作探究】
提问:①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
②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