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体育五至六年级《武术活动》说课稿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体育五至六年级《武术活动》说课稿1
一. 教材分析
冀教版体育五至六年级《武术活动》说课稿1,主要介绍了武术的基本概念、
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
本节课通过学习武术的基本动作,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武术技能的同时,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对新鲜事物充
满好奇,善于模仿和探究。
但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理解
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素质、协调性和
自我保护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武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民族
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武术的基本动作、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
2.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比赛法等,让学生在
实践中掌握武术技能。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武术动
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武术短视频,引起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导入新课。
2.基本概念(5分钟):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历史、
分类和特点。
3.动作要领(10分钟):讲解并示范武术的基本动作,如马步、拳法、
棍法等,强调动作要领。
4.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
规范的地方。
5.动作连贯性训练(10分钟):通过组合动作,培养学生的动作连贯
性和协调性。
6.自我保护能力训练(10分钟):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武术动作进行自
我保护,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7.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布置课后练
习任务。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武术基本概念,另一部分是武术基本动作。
通
过板书,使学生对武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方便课后复习。
八. 说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动作掌握情
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练习、课堂展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武术知识
的掌握和技能的应用。
九. 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使武术课程更具吸引力。
知识点儿整理:
1.武术的基本概念:武术是一种古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运动,融
合了踢、打、摔、拿、跌等多种技击手段,注重内外兼修,具有很高的防身和健身价值。
2.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武术起源于我国古代,历经数千年的演变,逐渐
形成了独特的武术文化。
武术在历史上有自卫、锻炼身体、表演等多种功能,至今仍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3.武术的分类:武术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两大类。
内家拳注重内功修炼,
动作柔和,以太极拳为代表;外家拳注重外功训练,动作刚猛,以少林拳为代表。
4.武术的基本动作:包括马步、弓步、仆步、虚步等步法,以及拳法、
棍法、剑法、枪法等手法。
这些动作具有攻防兼备的特点,既可自卫,又可健身。
5.武术的动作要领:武术动作要求准确、流畅、有力,讲究身法、手法、
步法的协调配合。
学生在学习武术时,要注重动作的细节,逐步提高动作质量。
6.武术的训练方法:包括基本功训练、动作组合训练、对抗训练等。
基
本功训练是武术的基础,主要包括马步、拳法、棍法等基本动作的练习;动作组合训练是将多个基本动作组合起来,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对抗训练则是模拟实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实战技巧。
7.武术的礼仪:武术讲究礼仪,尊重师长、同伴,比赛时遵循公平、公
正、公开的原则。
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武术观念,传承武术文化。
8.武术的健身价值:武术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
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还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9.武术的自卫功能:武术动作具有攻防兼备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武术,
可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10.武术与传统文化: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哲学、养
生、艺术等领域密切相关。
学习武术,有助于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11.武术比赛:武术比赛是检验学生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包括套路、散
打、推手等多种形式。
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可以提高自己的武术技能和心理素质。
12.武术的传承与发扬: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武术文化。
学生应珍惜学习武术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武术水平,为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13.武术与生活:武术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将武术融入
日常生活,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增进身心健康。
14.武术教育:武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团队精
神。
学校应重视武术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15.武术与养生:武术强调内外兼修,注重养生。
学生通过学习武术,可
以学会调养身心,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以上知识点儿整理涵盖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
可以全面了解武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步作业练习题:
1.下列关于武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注重外在形象
B. 武术动作简单,易于学习
C. 武术融合了踢、打、摔、拿、跌等多种技击手段
D. 武术只适合男性学习
2.下列哪项属于武术的基本动作?()
3.下列关于武术的分类,正确的是()
A. 内家拳和外家拳
B. 少林拳和太极拳
C. 拳法和棍法
D. 步法和手法
4.学习武术可以()
A. 提高身体素质
B. 增强协调性
D. 全部正确
5.武术的()讲究内外兼修
6.武术起源于我国__________古代。
7.武术的分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内家拳、外家拳
3.武术的基本动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步法、手法、拳法
4.学习武术可以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能力。
答案:身体素质、协调性、自我保护能力
5.武术的__________讲究内外兼修。
6.武术只适合男性学习。
()
7.武术动作简单,易于学习。
()
8.武术比赛只有套路一种形式。
()
9.学习武术无法提高身体素质。
()
10.武术的步法不包括马步。
()
11.请简述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答案:武术是一种古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运动,融合了踢、打、摔、拿、跌等多种技击手段,注重内外兼修。
武术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两大类,其中内家拳注重内功修炼,动作柔和,以太极拳为代表;外家拳注重外功训练,动作刚猛,以少林拳为代表。
2.请列举三种武术的基本动作并简要介绍其动作要领。
答案:马步、弓步、仆步。
(1)马步: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脚尖稍内扣,身体挺直,双手抱拳于
腰间。
动作要领:要求步稳、腰直、拳紧。
(2)弓步:左脚向前迈出,脚尖略向上勾,身体重心前移,右脚跟提起,双
手抱拳于腰间。
动作要领:要求前腿弓,后腿直,身体重心平衡。
(3)仆步:左脚向左迈出,身体下沉,右腿膝盖弯曲,左手掌心向下,置于
左腿上方,右手抱拳于腰间。
动作要领:要求仆腿膝部弯曲,身体重心稳定。
3.请简述学习武术的意义和价值。
答案:学习武术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协调性和自我保护能力,还可以培
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此外,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武术还有助于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