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导师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熊显名 个人简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008)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080300)光学工程
(01)光电传感与信息处理技术
熊显名、张文涛、秦祖军、陈明、韩家广、汪杰君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008)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080300)光学工程
(02)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陈元枝、胡放荣、高兴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008)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080300)光学工程
(03)光学图像处理科学与技术
吴军、李俊、刘振丙、叶松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008)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080300)光学工程
(04)光通信及网络技术
姜兴、袁纵横、何宁、马春波
姓 名 熊显名
性 别 男 职 称 研究员 所在单位 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邮件 ****************.cn
研究方向 光电测试、计算机辅助测试、光学遥感测试
个人简介
熊显名,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激光专业,获工学学士,毕业后从事无损探伤工作,曾参加国
家“六五”攻关项目,并获国家发明奖一次,97年获高级工程师职称、职务。
2000年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工
作,01年任电子工程学院(系)光信息教研室主任,04年任电子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主持参加各种纵向、国防及企业项目二十余项。
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EI 检索20余篇;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测试、计算机辅助测试及光学遥感测试。
张文涛个人简介
姓名张文涛
性别男
职称教授
所在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电子邮件****************
研究方向光电检测、纳米计量、激光技术
个人简介2005年师从全国著名光学计量专家李同保院士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08年3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2007年赴意大利比萨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活动,2010年赴爱尔兰卡罗理工大学进行访问。
曾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纳米科技专项基金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近五年在《物理学报》、《中国科学》、《Chinese Physics B》、《Chinese Physics Letters》、《NIMB》等权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EI收录6篇。
目前主持在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3、广西区教育厅基金;
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基金。
秦祖军个人简介
姓名秦祖军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所在单位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电子邮件**************.cn
研究方向光纤传感、光纤技术与光纤通信
个人简介秦祖军,男,1978年9月生,广西灵川人
2001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1年7月~2004年6月就职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与工艺研究所,从事特种材料激光加工与处理工艺研究工作
2009年12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从事光纤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研究
2010年3月加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近年来,在《中国激光》、《光学学报》、《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Optics 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期刊以及SPIE、OECC(香港)等会议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4篇。
陈明个人简介
姓名陈明
性别男
职称教授
所在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电子邮件********************.cn
研究方向光通信、光电子
个人简介1979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新宁县
200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光学);
2006年-2008年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研究;获一等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
2008年4月起-至今供职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12月晋升教授。
担任光纤通信研究杂志特约编委,担任国际杂志《Physics Express》副主编
陈明教授一直致力于光子晶体和微结构光纤及功能器件的研究,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多项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40余篇,其中SCI引用论文15篇,EI引用论文25篇,ISTP引用论文3篇,参编英文学术著作2部。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1、太赫兹理论与技术:主要利用光子晶体技术设计和研究太赫兹光纤波导结构,包括高双折射太赫兹微结构光纤、色散平坦太赫兹微结构光纤以及液芯太赫兹光纤结构等;2、光通信系统和网络技术;3、光载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研究,主要研究高频微波/毫米波的光学产生方式以及光载无线信号在光纤内的传输特性;4、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
热烈欢迎对研究方向有兴趣并具备一定数理基础的同学加入我们课题组。
陈元枝个人简介
姓名陈元枝
性别男
职称教授
所在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电子邮件*****************研究方向光电检测、图像处理
个人简介陈元枝,男,1968年11月生,吉林长春人。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2000年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职称:教授。
硕士生导师。
胡放荣个人简介姓名胡放荣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所在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电子邮件*******************
研究方向 1.新型太赫兹功能器件及其应用研究;2.微光机电系统与激光技术
个人简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光学工程博士毕业,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创新项目、广西科技攻关项目和企业委托横向项目等的研究,近三年来,公开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8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曾被评为“中科院研究生院三好学生”。
研究方向:
1.新型太赫兹功能器件及其应用研究。
2.微光机电系统和激光技术。
在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基于超材料的太赫兹波长可调窄带吸波体研究。
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主持):空间光通信系统中MEMS变形镜的像差校正能力研究。
3.军工863预研项目(参与):太赫兹XXXX。
最近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 Hu Fangrong, Wang Weiming, Yao Jun. An electrostatic MEMS spring actuator with large stroke and
out-of-plane actuation [J]. J. Micromech. Microeng. 2011, 21: 115029. SCI检索。
(JCR2区)
[2] Hu Fangrong, et al.A multi-electrode and pre-deformed bilayer spring structure electrostatic attractive MEMS actuator with large stroke at low actuation voltage[J]. J. Micromech. Microeng. 2012, 22: 095023. SCI
检索。
(JCR2区)
[3] Hu Fangrong, Yao Jun. A MEMS micromirror driven by electrostatic force[J].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2010,68:237-242. SCI检索。
(JCR3区)
[4] Fangrong Hu, Yalu Tang, Yixian Qian. Design of a MEMS micromirror actuated by electrostatic repulsive force [J]. Optik 123 (2012) 387– 390. SCI检索。
(JCR4区)
[5] 胡放荣,马文英,汪为民. 静电驱动连续面形MEMS变形镜的制作[J]. 中国激光,2011,10:1016001-1. EI检索。
[6] 胡放荣,姚军. 静电排斥型微机电系统变形镜驱动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1:41- 44. EI检索。
[7] 胡放荣,王爱娜,邱传凯,姚军. 一种静电排斥驱动六边形MEMS微镜(英文) [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0, 3:171-176. EI检索。
高兴宇个人简介
姓名高兴宇
性别男
职称讲师
所在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光机电一体化研究所
电子邮件****************.cn
研究方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光学系统设计、微纳光子学理论、纳米光镊技术
个人简介高兴宇于2003年6月在天津大学精仪学院获得工科学士学位,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光学设计、线结构光共焦扫描显微系统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毕业论文被评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2006年9月至2010年3月在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10年6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在博士学习期间入选首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计划”,获国家公派奖学金,于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赴澳大利亚斯维本科技大学留学。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分辨率聚焦及成像理论、表面等离子体及其在超分辨率成像技术中的应用、以及非线性介质中超分辨率聚焦理论的研究。
2010年7月至今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作。
目前主要从事表面等离子体理论及其应用、先进成像技术和光学设计、光电检测仪器研发等方向的研究。
主讲课程包括:应用光学、工程光学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等。
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4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4篇,SCI检索3篇,EI检索5篇。
吴军 个人简介
李俊 个人简介
姓 名 吴军
性 别 男 职 称
教授
所在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电子邮件 **********************
研究方向 摄影测量与遥感、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
个人简介
2003年12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并获摄影测量与遥感工学博士学位。
2004年5月~ 2005
年4月受聘副教授任教于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于2005年4月~ 2006年11
月, 受美国Old Dominition University 邀请, 赴美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博士后研究. 现任教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主要从事数字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遥感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参加10余项科研课题。
姓 名 李俊
性 别 男 职 称 研究员
所在单位
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电子邮件 ********************
刘振丙个人简介
姓名刘振丙
性别男
职称副研究员
所在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邮件**************.cn
研究方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个人简介2010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获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10年7月进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工作,同年12月被破格评为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并参与完成国防科工委基金项目、高校博士点基金和华为项目等的
研究方向光电探测/检测系统,图像处理,GPGPU
个人简介200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完成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工作;现工作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从事光电探测/检测系统、图形图像处理、GPGPU并行计算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
独立完成省部级项目《目标/干扰模拟器关键技术研究》
参与十五国防预研项目《高分辨率传输型相机微小自适应光学系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激光驻波场汇聚铬原子制作纳米光栅三维仿真研究》和《微变形镜补偿DPL 激光畸变技术研究》、航天基金项目《MEMS-DMS测试及其解缠算法研究》
参与多项横向、国防相关项目10余项
在国内外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开源三维软件Blender的提倡者,中文社区的创建人和管理者之一
现代折纸、折纸数学的提倡者
研究工作。
已在IEEE TNN/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2篇为SCI检索,9篇为EI检索。
主持在研的基金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尺度化凸壳的最大间隔学习算法研究(编号:61105004).
曾参与的基金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一阶矩的加法实现的快速变换(编号:61071136)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矩的定点无乘法快速变换(编号:60672060).
发表的主要论文如下:
[1] Zhenbing Liu, Jianguo Liu, Chao Pan, Guoyou Wang. A novel geometric approach to binary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scaled convex hulls.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2009,
20(7):1215-1220.(SCI, EI)
[2] Zhenbing Liu, Jianguo Liu, Zhong Chen. A Generalized Gilbert's Algorithm for Approximating General SVM Classifiers. Neurocomputing, 2010, 73(1-3):219-224. (SCI)
[3] Zhenbing Liu, Jianguo Liu, Guoyou Wang. An Arbitrary-length and Multiplierless DCT algorithm and Systolic implement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s, 2010, 5(5):725-732. (EI)
[4] Zhenbing Liu .Maximal-Margin Approach for Cost-Sensitive Learning Based on Scaled Convex Hull. ISNN (1) 2011: 620-628. (EI)
[5] 刘振丙, 陈忠, 刘建国. 一种新的求解SVM的几何最近点法. 自动化学报, 2010, 36(6):791-797. (EI 检索)
[6] 刘振丙, 刘建国, 汪国有.基于矩的无乘法离散傅里叶变换. 通信学报, 2009, 30(9):122-127.(EI)
[7] 刘振丙. 基于尺度化凸壳的代价敏感学习.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0(5):469-473.
[8] Zhenbing Liu, Jianguo Liu, Guoyou Wang. Moments based fast fourier transform without multi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SPIE, 2007, 6789:2j1-2j8. (EI、ISTP)
[9] Zhenbing Liu, Jianguo Liu, Guoyou Wang. High-precision and arbitrary-length fixed-point fast hartley transform without multi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CMC 2009, 2009, 2:234-237. (EI、ISTP)
[10] Jianguo Liu, Zhenbing Liu, Guoyou Wang. High-precision discrete convolu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oments. Proceedings of CMC 2009, 2009, 2:230-233.(EI、ISTP;第二作者,导师第一)
[11] Zhenbing Liu, Jianguo Liu, Guoyou Wang. High-precision and fixed-point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without multi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ECS 2009, 2009, 2:997-1001. (EI、ISTP), 大会优秀论文,并推荐杂志发表
[12] Zhenbing Liu, Jianguo Liu, Guoyou Wang. High precision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based on Moment and systolic implementation. Proceedings of SPIE 2009,2009, 7497:131-138. (EI)
叶松个人简介
姓名叶松
性别男
职称高级工程师
所在单位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电子邮件*******************
研究方向光学遥感
个人简介叶松,男,1979年生。
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光学专业。
2007-2009年,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曾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国防创新基金、中科院方向性创新等科研项目。
目前就职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从事光学遥感、光电探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0余篇,SCI/EI收录4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
目前主持在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3、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4、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
姜兴个人简介姓名姜兴
性别女
职称教授
所在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
电子邮件
研究方向天线、微波技术
个人简介姜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获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
1986年5月至1990年1月在兵器工业西安机电信息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微波引信的研究、微带天线的设计和单片机信号处理工作;1990年1月至2000年4月在机械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主要负责电子束焊机电子光路设计及电子枪磁路系统的设计工作;2000年4月至今,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工作,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电磁场、微波技术、天线与微波通信、微波网络、光通信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获部级进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宽带天线、阵列天线、微波测量、计算电磁学、光通信等方面的研究,
已完成的主要项目:
1.“用于UWB通信系统中的赫兹磁偶极子天线的研究”,(广西区自然科学基金)
2.“TE01l模高Q介质谐振器的腔外微扰法测量技术研究”,(预研基金,该项目结题评定为优)
3.“车载短波分布式宽带天线”(预研项目)
4.“蓝绿激光双向水下通信” (预研项目)
5.“高功率微波辐射测试方法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主要在研项目:
1.“光通信新技术”,(预研项目)
2.“Ku波段低旁瓣通信微带阵列天线” ,(预研项目)
3.“30~512MHz宽频带自组构小型化天线技术”,(预研项目)
4.“双偶极子阵列天线”,(预研项目)
5.“全向波束赋形天线”,(预研项目)
近期发表的主要论文:
[1] Xing Jiang, Simin Li and Guangjie Su Broadband planar antenna with parasitic radiator ELECTRONICS LETTERS 13th November 2003 Vol. 39 No. 23 P1626-1627(SCI、EI检索)
[2] Erhu Ni and Xing Jiang Microwave measurement of the permittivity for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materials using
an extra-cavity evanescent waveguide[J]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November 2002,Volume 73, Issue 11,P3997-4002(SCI、EI检索)
[3] 李思敏姜兴苏光杰,嵌入匹配网络的电小天线的优化设计[J],电子学报,Vol.30,No.9,2002,9 ISSN
0372-2112 CN11-2087/TN(EI检索)
[4] 姜兴,李小明UWB通信中赫兹磁偶极子天线发射特性研究,电波科学学报,Vol.20,No.5, 2005 P629~632
(EI检索);
[5] 李思敏,姜兴,一种快速求解波导模式瞬态响应的新方法,电波科学学报,2006年21卷2期,194-198
(EI检索)
[6] 丁霄、姜兴、李思敏、方健贵,一种馈电结构可变化的频率可重构天线设计《应用科学学报》2007
年9月,Vol 25 No. 5,469-474
[7] 王宇、姜兴、李思敏,Ku波段宽频带双极化微带天线阵的设计,电波科学学报,Vol.23 No.2,2008.4,P276-279
(EI检索)
袁纵横个人简介
姓名袁纵横
性别男
职称教授
所在单位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邮件*********************
研究方向光电信息处理、光电测量技术
个人简介自1995年起,一直从事激光技术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兴趣是,光电信息处理、光电测量技术以及光子晶体的应用研究。
参加过多个省级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省级项目6项,在研项省级
项目3项。
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19篇被EI收录,获得发明专利2项。
何宁个人简介
姓名何宁
性别男
职称教授
所在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邮件***************.cn
研究方向光通信及光学测量
个人简介教授,大学本科学历,1987年8月至今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工作。
从事科研工作10多年,主要进行光通信技术、光学测量与信息处理方向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实验教学改革。
1993年至今一直参加蓝绿激光对潜通信、计算机无线红外光通信、激光水下成像体制等项目科研工作,擅长于光信息传输及探测的研究,“八五”期间参加的“蓝绿激光对潜通信接收系统的研究”国防预研项目获广西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在“蓝绿激光对潜通信体制”国防预研课题中,主要负责高灵敏度光阵列接收机的研制和系统总体实验工作。
2007年7月开始,主持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合作的国家“863”相干光探测科研工作。
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9篇被EI收录。
马春波个人简介
姓名马春波
性别男
职称教授
所在单位信息与通信学院
电子邮件*****************.cn
研究方向信息安全,无线光通信技术
个人简介马春波,男,教授,博士。
1975年出生,山东潍坊人。
2002年-2005年: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2005年-2007: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学院博士后研究。
2008年受聘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同年晋升为教授。
近年来,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电子部重点和企、事单位合作等科研项目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贰佰余万元;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其中已被SCI/EI检索近40篇。
现为国际权威期刊《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Afric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通信学报》和《电子与信息学报》的特约审稿人。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并合作专著一本。
现为中国密码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密码学会密码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光通信技术、网络安全、公钥密码学、信息隐藏及通信系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