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流抽水试验渗透系数的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铁道勘察 2010 ,6 : 34 - 36 . [6]DLJ203 —81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
41
当利用水 位 恢 复 速 度 计 算 渗 透 系 数 时,可 在 停 止 抽 水 后,降落漏斗逐渐 恢 复,从 表 示 开 始 抽 水 到 选 定 某 一 时 刻 为 止的延续时间,t 表示停止抽水后到选定时 间 的 时 间 间 隔,则 渗透系数宜按式( 3 ) 计 算,求 出 一 系 列 与 水 位 恢 复 时 间 有 关 的数值后,则可 作 k = f( t) 曲 线,根 据 此 曲 线,可 确 定 近 于 常 数的渗透系数值,如图 2 。
( 1 ) 采用多种 计 算 方 法,基 本 可 以 确 定 该 段 黄 土 等 效 渗 透系数范围在 3. 0 ~ 5. 0( m /d) 。
( 2 ) 单孔抽水 试 验 计 算 出 的 渗 透 系 数 偏 小,与 实 际 情 况 偏差较大。
( 3) 利用观测孔计算方法得到的渗透系数与实际情况较 为 符 合 ,水 位 恢 复 法 可 以 作 为 参 考 。
用两个观测孔。普 遍 认 为 该 方 法 计 算 简 单,精 度 较 高,比 较
可靠的一种方法。
利用两个观测孔计算渗透系数公式:
k=
0. 732Qlg
r2 r1
( 2H - S1 - S2 ) ( S1 - S2 )
( 2)
式中: S1 、S2 为水位下降值; r1 、r2 为距抽水孔距离。
若利用一个抽水孔和 一 个 观 测 孔 计 算 时,只 需 将 取 为 过
1 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试验场地位于太华南 路 和 自 强 东 路 交 叉 口 西 北 角,场 地 地貌属于洪积 二 级 台 地,场 地 地 形 平 坦、开 阔。主 要 含 水 层 为黄土、粉质粘土 层,试 验 场 地 附 近 没 有 施 工 降 水 及 地 表 水 的影响。根据钻探结果,抽水井 在 试 验 深 度 范 围 内 主 要 地 层 有 4 层,观测井地层与抽水井地层一样,地层结构见图 1 。
图2
k
=
0
.
138 SH
Qln
t t'
( 3)
采用( 3) 公式,分别计算出第一、二、三次降深对应的等效平
均渗透系数分别为 2. 54( m / d) 、3. 17( m / d) 、3. 82 ( m / d) 。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单孔抽 水 计 算 方 法、利 用 观 测 孔 计 算 方 法、消 除 井 损计算法和水位恢复法对西安某地下车站段稳定流抽水试 验结果进行分析 计 算,通 过 上 述 几 种 方 法 的 计 算 比 较,可 以 得出如下结论:
2012 年 3 月 第 34 卷 第 2 期
地下水 Ground water
Mar. ,2012 Vol. 34 NO. 2
稳定流抽水试验渗透系数的对比分析
王 烈1 ,李开超2
( 1 . 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 2 .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平 行 水 流 方 向,分 别 选
取垂直水流方向观测孔两两组合和平行水流方向观测孔两 两组合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列于表 2 。
表 2 利用观测孔计算值
抽水降深( 次) 流量( m3 /d)
第一次降深
293
第二次降深
590
第三次降深
616
计算孔组合
观测孔 1 - 2 观测孔 1 - 3 观测孔 2 - 3 观测孔 4 - 5 观测孔 4 - 6 观测孔 5 - 6 观测孔 1 - 2 观测孔 1 - 3 观测孔 2 - 3 观测孔 4 - 5 观测孔 4 - 6 观测孔 5 - 6 观测孔 1 - 2 观测孔 1 - 3 观测孔 2 - 3 观测孔 4 - 5 观测孔 4 - 6 观测孔 5 - 6
而在距主井附近的观 测 井 的 降 深 有 时 不 超 过 1 m,小 降 深 抽 水试验井损还不 明 显,而 对 于 大 降 深 的 抽 水 试 验,井 损 是 相 当明显的,而工程上经常会遇见降深较 大 的 情 况,所 以,笔 者 在抽水试验时,在 距 离 抽 水 井 10 cm 边 上 布 置 了 井 损 孔,同 时测量了井损孔 的 降 深,本 文 在 计 算 过 程 中 考 虑 了 井 损,对 抽水井降深进行修正后。再采用( 1) 计算公式计算渗透系数
本次试验完成了三次 降 深,每 次 抽 水 降 深 对 应 的 数 值 见 表 1。
降深
第一次降深 第二次降深 第三次降深
抽水井 3. 77 16. 36 24. 44
表 1 抽水井与观测井稳定降深
井
号
观测井 1
观测井 2
观测井 3
0. 75
0. 58
0. 40
1. 57
1. 00
0. 75
1. 63
( 详细论述见“多 种 计 算 方 法 确 定 黄 土 渗 透 系 数 的 误 差 分 析”) 。分别取第 一、二、三 次 降 深 引 用 补 给 半 径 为 60 m、70 m、80 m,则计 算 的 等 效 渗 透 系 数 分 别 为: 4 . 10 ( m / d) 、2 . 84 ( m / d) 、2 . 27 ( m / d) 。 3. 4 水位恢复法计算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 m /d) 5. 87 4. 51 3. 21 5. 89 3. 77 2. 33 3. 59 3. 95 4. 73 3. 79 3. 98 4. 38 3. 76 3. 89 4. 12 4. 37 4. 45 4. 58
3. 3 考虑井损计算渗透系数 在 抽 水 试 验 过 程 中,经 常 会 发 现 主 井 的 降 深 超 过 20 m,
40
第 34 卷 第 2 期
地下水
2012 年 3 月
3 多种方法计算渗透系数
3. 1 单井法计算渗透系数
各种规范、手册所推荐的单孔 ( 抽水井) 计算渗透系数公
式虽表达形式不同,但最终计 算 结 果 相 差 较 小。采 用 单 孔 法
计算渗透系 数,补 给 半 径 的 预 测 对 计 算 精 度 的 影 响 最 为 关
键。本文 渗 透 系 数 求 取 采 用《抽 水 试 验 规 程 》( YS5215 -
2000) 5. 3. 8 推荐的公式:
k
=
0. (
732 Qlg 2H - S)
R r S
( 1)
式中: k 为渗透系数; Q 为抽水井涌水量; H 为含水层厚 度; S 为抽水井水位下降值; R 为影响半径; r 为抽水井半径。
参考文献
[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307 - 1999 ) . [2]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 TB10049 - 2004 ,J339 - 2004 ) . [3]供水水文地质试验规范( GB50027 - 2001 ) . [4]抽水试验规程( YS5215 - 2000 ) . [5]余学鹏,门 妮. 完 整 井 稳 定 流 抽 水 试 验 渗 透 系 数 的 确 定 分 析
1. 06
0. 76
观测井 4 0. 88 1. 49 1. 54
观测井 5 0. 71 0. 95 1. 05
观测井 6 0. 46 0. 68 0. 78
[收稿日期] 2012 - 01 - 07 [作者简介] 王烈( 1966 - ) ,男,陕西兴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井水文地质矿井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
图 1 抽水井地层结构
2 抽水试验方案设计
根据场地含水层埋藏条件及 地 层 岩 性 特 征,本 次 采 用 潜 水完整井稳定流数学计算模型。本次试验共布设钻孔( 井) 7 个,其中抽水井 1 个,观测孔 6 个,观 测 孔 沿 水 流 方 向 及 垂 直 水流方向各布置 3 个,孔间距为 10 m,根据“孔深越过拟建线 路底板深度不小于 5 m,尽量是完整井、最大落程满足基底下 1 . 0 ~ 1 . 5 m 降深要求”的原 则,抽 水 孔 和 观 测 孔 深 度 均 定 为 40 m。抽水孔孔径为 800 mm,成孔后下入外径 600 mm 的混 凝土滤水管,井壁 与 管 壁 的 环 形 间 隙 投 入 优 质 砾 石,投 砾 石 时实际砾面测量和计量同时进行,投砾石至孔口以下 3 m,其 上至井口段的环状间隙填充黏土以封堵止水。观测孔孔径 为 600 mm,成孔后下 入 外 径 500 mm 的 混 凝 土 滤 水 管,井 壁 与管壁的环形间隙投入优质砾石,投 砾 石 时 实 际 砾 面 测 量 和 计量同时进行,投砾石至孔口以下 3 m,其上至井口段的环状 间隙填充黏土以封堵止水。
( 4 ) 黄土层中 较 大 落 程 抽 水 井 损 是 比 较 明 显 的,在 水 文 地质参数求取时应该考虑井损对参数的影响。
( 5) 在求取岩土渗透系数时,应对各个抽水试验的过程进 行分析计算 ,综合确 定 水 文 地 质 参 数 ,以 免 单 个 计 算 公 式 造 成 较大的误差 。因此 ,在 进 行 渗 透 系 数 等 水 文 地 质 参 数 计 算 中 , 采取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可有效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摘 要] 渗透系数是工程降水设计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之一,由于水文地质本身的复杂性和计算的多样性, 致 使 渗 透 系 数 计 算 值 往 往 存 在 着 较 大 的 差 异 。 以 西 安 地 铁 某 车 站 地 下 车 站 段 抽 水 试 验 为 例 ,采 用 完 整 井 稳 定 流 数 学 计算模型,运用了单井法、观测井法、考虑井损的单井法、水位恢复法 4 种方法综合确定黄土的渗透系数。
抽水试验设计为 3 个 落 程,大 落 程 为 抽 水 试 验 的 最 大 降 深( 约 24 m) 中 落 程 和 小 落 程 分 别 为 最 大 降 深 的 2 /3 和 1 /3[6]
试验前首先测定抽水 井 和 观 测 井 的 静 止 水 位,稳 定 时 间 不小于 8 h,从小落程到大落程逐次进行抽水试验,做 下 一 落 程试验前须等静水位恢复到试验前静止水位。试验时对抽 水井、观测孔水位 同 步 进 行 观 测,试 验 开 始 和 结 束 均 按 照 在 第 1 ~ 6 、8 、10 、15 、20 、25 、30 min 观 测 水 位 和 流 量 的 要 求 进 行。抽水试验稳定时间的长短,直 接 关 系 到 抽 水 试 验 质 量 和 资料的可用性。根据现场实际情 况,大、中、小 落 程 抽 水 试 验 稳定时间分别定为 24 、16 、8 h。
根 据 场 地 周 边 抽 水 试 验 资 料 及 表 2 . 1 ,分 别 取 第 一、二、 三次降深引用补给半径为 60 m、70 m、80 m,则分别计算的等 效渗透系数分别为: 1 . 98 、1 . 19 、1 . 17 。 3. 2 利用观测井计算渗透系数
利用观测孔计算渗透系数主要分为利用一个观测孔和利
[关键词] 渗透系数; 完整井; 稳定流; 抽水试验 [中图分类号] P641 . 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 1184 ( 2012 ) 02 - 0040 - 02
在地下水埋 藏 较 浅 地 段,地 下 车 站、区 间 隧 道 施 工 受 地 下水影响非常大,若 工 程 降 水 不 当,极 易 造 成 边 坡 和 围 岩 失 稳,引起工程安全事故,而合理的工程降 水 设 计,是 以 准 确 的 水文地质参数为基础的。对西安地铁四号线火车站车站稳 定流抽水试验结 果 进 行 全 过 程、多 方 法 分 析 计 算,剔 除 异 常 计 算 值 ,对 含 水 层 渗 透 系 数 进 行 综 合 性 评 价 。
计量周时进行r拄砾石至孔el试验前首先测定抽水井和观抛井的静止水位f稳定时间52530ni1观测承位和流量的要求资料的可用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女中小藩程抽水试验穗定时间分别定为241奉竣试验完成了三次降漂f每班抽球降深对应的数值见抽冰并与观测井稳定降深嗽稿日期z01一07昨者简介966一男陕西拦平工程师主要幔事矿井球宜地质矿井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吉40万方数据第34地下水20年3el详细论述见多种计算方法确定黄土渗透系数的误差分多种方法计算渗透系数析川
41
当利用水 位 恢 复 速 度 计 算 渗 透 系 数 时,可 在 停 止 抽 水 后,降落漏斗逐渐 恢 复,从 表 示 开 始 抽 水 到 选 定 某 一 时 刻 为 止的延续时间,t 表示停止抽水后到选定时 间 的 时 间 间 隔,则 渗透系数宜按式( 3 ) 计 算,求 出 一 系 列 与 水 位 恢 复 时 间 有 关 的数值后,则可 作 k = f( t) 曲 线,根 据 此 曲 线,可 确 定 近 于 常 数的渗透系数值,如图 2 。
( 1 ) 采用多种 计 算 方 法,基 本 可 以 确 定 该 段 黄 土 等 效 渗 透系数范围在 3. 0 ~ 5. 0( m /d) 。
( 2 ) 单孔抽水 试 验 计 算 出 的 渗 透 系 数 偏 小,与 实 际 情 况 偏差较大。
( 3) 利用观测孔计算方法得到的渗透系数与实际情况较 为 符 合 ,水 位 恢 复 法 可 以 作 为 参 考 。
用两个观测孔。普 遍 认 为 该 方 法 计 算 简 单,精 度 较 高,比 较
可靠的一种方法。
利用两个观测孔计算渗透系数公式:
k=
0. 732Qlg
r2 r1
( 2H - S1 - S2 ) ( S1 - S2 )
( 2)
式中: S1 、S2 为水位下降值; r1 、r2 为距抽水孔距离。
若利用一个抽水孔和 一 个 观 测 孔 计 算 时,只 需 将 取 为 过
1 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试验场地位于太华南 路 和 自 强 东 路 交 叉 口 西 北 角,场 地 地貌属于洪积 二 级 台 地,场 地 地 形 平 坦、开 阔。主 要 含 水 层 为黄土、粉质粘土 层,试 验 场 地 附 近 没 有 施 工 降 水 及 地 表 水 的影响。根据钻探结果,抽水井 在 试 验 深 度 范 围 内 主 要 地 层 有 4 层,观测井地层与抽水井地层一样,地层结构见图 1 。
图2
k
=
0
.
138 SH
Qln
t t'
( 3)
采用( 3) 公式,分别计算出第一、二、三次降深对应的等效平
均渗透系数分别为 2. 54( m / d) 、3. 17( m / d) 、3. 82 ( m / d) 。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单孔抽 水 计 算 方 法、利 用 观 测 孔 计 算 方 法、消 除 井 损计算法和水位恢复法对西安某地下车站段稳定流抽水试 验结果进行分析 计 算,通 过 上 述 几 种 方 法 的 计 算 比 较,可 以 得出如下结论:
2012 年 3 月 第 34 卷 第 2 期
地下水 Ground water
Mar. ,2012 Vol. 34 NO. 2
稳定流抽水试验渗透系数的对比分析
王 烈1 ,李开超2
( 1 . 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 2 .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平 行 水 流 方 向,分 别 选
取垂直水流方向观测孔两两组合和平行水流方向观测孔两 两组合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列于表 2 。
表 2 利用观测孔计算值
抽水降深( 次) 流量( m3 /d)
第一次降深
293
第二次降深
590
第三次降深
616
计算孔组合
观测孔 1 - 2 观测孔 1 - 3 观测孔 2 - 3 观测孔 4 - 5 观测孔 4 - 6 观测孔 5 - 6 观测孔 1 - 2 观测孔 1 - 3 观测孔 2 - 3 观测孔 4 - 5 观测孔 4 - 6 观测孔 5 - 6 观测孔 1 - 2 观测孔 1 - 3 观测孔 2 - 3 观测孔 4 - 5 观测孔 4 - 6 观测孔 5 - 6
而在距主井附近的观 测 井 的 降 深 有 时 不 超 过 1 m,小 降 深 抽 水试验井损还不 明 显,而 对 于 大 降 深 的 抽 水 试 验,井 损 是 相 当明显的,而工程上经常会遇见降深较 大 的 情 况,所 以,笔 者 在抽水试验时,在 距 离 抽 水 井 10 cm 边 上 布 置 了 井 损 孔,同 时测量了井损孔 的 降 深,本 文 在 计 算 过 程 中 考 虑 了 井 损,对 抽水井降深进行修正后。再采用( 1) 计算公式计算渗透系数
本次试验完成了三次 降 深,每 次 抽 水 降 深 对 应 的 数 值 见 表 1。
降深
第一次降深 第二次降深 第三次降深
抽水井 3. 77 16. 36 24. 44
表 1 抽水井与观测井稳定降深
井
号
观测井 1
观测井 2
观测井 3
0. 75
0. 58
0. 40
1. 57
1. 00
0. 75
1. 63
( 详细论述见“多 种 计 算 方 法 确 定 黄 土 渗 透 系 数 的 误 差 分 析”) 。分别取第 一、二、三 次 降 深 引 用 补 给 半 径 为 60 m、70 m、80 m,则计 算 的 等 效 渗 透 系 数 分 别 为: 4 . 10 ( m / d) 、2 . 84 ( m / d) 、2 . 27 ( m / d) 。 3. 4 水位恢复法计算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 m /d) 5. 87 4. 51 3. 21 5. 89 3. 77 2. 33 3. 59 3. 95 4. 73 3. 79 3. 98 4. 38 3. 76 3. 89 4. 12 4. 37 4. 45 4. 58
3. 3 考虑井损计算渗透系数 在 抽 水 试 验 过 程 中,经 常 会 发 现 主 井 的 降 深 超 过 20 m,
40
第 34 卷 第 2 期
地下水
2012 年 3 月
3 多种方法计算渗透系数
3. 1 单井法计算渗透系数
各种规范、手册所推荐的单孔 ( 抽水井) 计算渗透系数公
式虽表达形式不同,但最终计 算 结 果 相 差 较 小。采 用 单 孔 法
计算渗透系 数,补 给 半 径 的 预 测 对 计 算 精 度 的 影 响 最 为 关
键。本文 渗 透 系 数 求 取 采 用《抽 水 试 验 规 程 》( YS5215 -
2000) 5. 3. 8 推荐的公式:
k
=
0. (
732 Qlg 2H - S)
R r S
( 1)
式中: k 为渗透系数; Q 为抽水井涌水量; H 为含水层厚 度; S 为抽水井水位下降值; R 为影响半径; r 为抽水井半径。
参考文献
[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307 - 1999 ) . [2]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 TB10049 - 2004 ,J339 - 2004 ) . [3]供水水文地质试验规范( GB50027 - 2001 ) . [4]抽水试验规程( YS5215 - 2000 ) . [5]余学鹏,门 妮. 完 整 井 稳 定 流 抽 水 试 验 渗 透 系 数 的 确 定 分 析
1. 06
0. 76
观测井 4 0. 88 1. 49 1. 54
观测井 5 0. 71 0. 95 1. 05
观测井 6 0. 46 0. 68 0. 78
[收稿日期] 2012 - 01 - 07 [作者简介] 王烈( 1966 - ) ,男,陕西兴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井水文地质矿井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
图 1 抽水井地层结构
2 抽水试验方案设计
根据场地含水层埋藏条件及 地 层 岩 性 特 征,本 次 采 用 潜 水完整井稳定流数学计算模型。本次试验共布设钻孔( 井) 7 个,其中抽水井 1 个,观测孔 6 个,观 测 孔 沿 水 流 方 向 及 垂 直 水流方向各布置 3 个,孔间距为 10 m,根据“孔深越过拟建线 路底板深度不小于 5 m,尽量是完整井、最大落程满足基底下 1 . 0 ~ 1 . 5 m 降深要求”的原 则,抽 水 孔 和 观 测 孔 深 度 均 定 为 40 m。抽水孔孔径为 800 mm,成孔后下入外径 600 mm 的混 凝土滤水管,井壁 与 管 壁 的 环 形 间 隙 投 入 优 质 砾 石,投 砾 石 时实际砾面测量和计量同时进行,投砾石至孔口以下 3 m,其 上至井口段的环状间隙填充黏土以封堵止水。观测孔孔径 为 600 mm,成孔后下 入 外 径 500 mm 的 混 凝 土 滤 水 管,井 壁 与管壁的环形间隙投入优质砾石,投 砾 石 时 实 际 砾 面 测 量 和 计量同时进行,投砾石至孔口以下 3 m,其上至井口段的环状 间隙填充黏土以封堵止水。
( 4 ) 黄土层中 较 大 落 程 抽 水 井 损 是 比 较 明 显 的,在 水 文 地质参数求取时应该考虑井损对参数的影响。
( 5) 在求取岩土渗透系数时,应对各个抽水试验的过程进 行分析计算 ,综合确 定 水 文 地 质 参 数 ,以 免 单 个 计 算 公 式 造 成 较大的误差 。因此 ,在 进 行 渗 透 系 数 等 水 文 地 质 参 数 计 算 中 , 采取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可有效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摘 要] 渗透系数是工程降水设计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之一,由于水文地质本身的复杂性和计算的多样性, 致 使 渗 透 系 数 计 算 值 往 往 存 在 着 较 大 的 差 异 。 以 西 安 地 铁 某 车 站 地 下 车 站 段 抽 水 试 验 为 例 ,采 用 完 整 井 稳 定 流 数 学 计算模型,运用了单井法、观测井法、考虑井损的单井法、水位恢复法 4 种方法综合确定黄土的渗透系数。
抽水试验设计为 3 个 落 程,大 落 程 为 抽 水 试 验 的 最 大 降 深( 约 24 m) 中 落 程 和 小 落 程 分 别 为 最 大 降 深 的 2 /3 和 1 /3[6]
试验前首先测定抽水 井 和 观 测 井 的 静 止 水 位,稳 定 时 间 不小于 8 h,从小落程到大落程逐次进行抽水试验,做 下 一 落 程试验前须等静水位恢复到试验前静止水位。试验时对抽 水井、观测孔水位 同 步 进 行 观 测,试 验 开 始 和 结 束 均 按 照 在 第 1 ~ 6 、8 、10 、15 、20 、25 、30 min 观 测 水 位 和 流 量 的 要 求 进 行。抽水试验稳定时间的长短,直 接 关 系 到 抽 水 试 验 质 量 和 资料的可用性。根据现场实际情 况,大、中、小 落 程 抽 水 试 验 稳定时间分别定为 24 、16 、8 h。
根 据 场 地 周 边 抽 水 试 验 资 料 及 表 2 . 1 ,分 别 取 第 一、二、 三次降深引用补给半径为 60 m、70 m、80 m,则分别计算的等 效渗透系数分别为: 1 . 98 、1 . 19 、1 . 17 。 3. 2 利用观测井计算渗透系数
利用观测孔计算渗透系数主要分为利用一个观测孔和利
[关键词] 渗透系数; 完整井; 稳定流; 抽水试验 [中图分类号] P641 . 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 1184 ( 2012 ) 02 - 0040 - 02
在地下水埋 藏 较 浅 地 段,地 下 车 站、区 间 隧 道 施 工 受 地 下水影响非常大,若 工 程 降 水 不 当,极 易 造 成 边 坡 和 围 岩 失 稳,引起工程安全事故,而合理的工程降 水 设 计,是 以 准 确 的 水文地质参数为基础的。对西安地铁四号线火车站车站稳 定流抽水试验结 果 进 行 全 过 程、多 方 法 分 析 计 算,剔 除 异 常 计 算 值 ,对 含 水 层 渗 透 系 数 进 行 综 合 性 评 价 。
计量周时进行r拄砾石至孔el试验前首先测定抽水井和观抛井的静止水位f稳定时间52530ni1观测承位和流量的要求资料的可用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女中小藩程抽水试验穗定时间分别定为241奉竣试验完成了三次降漂f每班抽球降深对应的数值见抽冰并与观测井稳定降深嗽稿日期z01一07昨者简介966一男陕西拦平工程师主要幔事矿井球宜地质矿井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吉40万方数据第34地下水20年3el详细论述见多种计算方法确定黄土渗透系数的误差分多种方法计算渗透系数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