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拟分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拟分论点
方法一:并列式分解
(一)是什么?(阐述内涵)
例1:题目:《骨气》
A、骨气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B、骨气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C、骨气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例2:《谈意气》
A、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
B、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的夙愿。
C、意气是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壮怀。
例3:《宽容》
A、宽容是一种气度
B、宽容是一种智慧
C、宽容是一种美德
(二)为什么?(分析原因)
例1:《规矩》
中心论点: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A、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B、没有规矩,社会不能稳定;
C、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例2:做真正的自己。
①、做真正的自己,能拥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
②、做真正的自己,能拥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
③、做真正的自己,能拥有“临清流而赋诗”的怡然。
例3:做一个真正的英雄
A.因为英雄,泛黄的史册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B.因为英雄,危亡的民族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C.因为英雄,式微的道义迎来了新生的黎明.
例4:为人当勤劳
A.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
(生存)
B.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
(健体)
C.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
(修身)
(三)怎么办?(提出策略)
例1:《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A、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惧雨雪风霜。
B、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无畏,不怕挫折牺牲。
C、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坎坷人生。
例2: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07湖南高考作文题)
中心论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1)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拥有内心的和谐。
(2)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从阅读中汲取养料。
(3)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从大自然中获得智慧。
例3:别让生命等待
1.分秒必争,珍惜时间,别让生命等待;
2.走出迷途,突破困境,别让生命等待;
3.积极上进,努力进取,别让生命等待。
例4:《语文素养“三步走”》的中心论点:
A:第一步,通过课堂有效教学来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B:第二步,通过课外大量阅读来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C:第三步,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来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会怎样?”(分析结果)
例1:苦难是一种磨砺
A、苦难可以激发昂扬斗志
B、苦难可以培养坚强信念
C、苦难可以涵养慈悲情怀
二、递进式分解
1、按议论步骤递进
例1:《风度》
是什么:风度是一种器量,一种美好的举止仪态。
为什么:有风度,处事得体,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怎么做:要有风度,须摒弃粗俗言行,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
2、按论点内涵递进
例1:《在困难面前》
①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②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
③要研究困难,因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例2:《问》
论点:问——打开真理之门。
A、好问,就是对未知有一种好奇心与探究欲,是问的基础
B、敢问,就是敢于向权威挑战,以求真知,是问的发展c、会问,才能真正发现真理,是问的最终目的。
例3:青年一代该如何面对新生事物?
A青年人需及时了解新事物
B青年人需轻松驾驭新事物
C青年人需努力创造新事物
三、辩证式分解
例1:《忘记与铭记》
A、忘记等待时的付出,铭记过程中的收获;
B、忘记负重时的卑微,铭记前行时的伟大;
例2:《苦与乐》
A、苦是乐的基础。
B、乐是苦的目的。
C、苦中乐才是真乐。
四、比喻式分解
例1:《读》
A、阅读,是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
B、阅读,是解开人生谜题的密码
C、阅读,是探寻未知领域的地图。
五、对比式分解
例:《涵养》
分论点1:有涵养,面对批评能和颜悦色,虚心接受。
分论点2:没有涵养,面对批评恼羞成怒,一意孤行。
六、分角色分解
例1:《放飞心灵》
A.李白放飞心灵,于青崖间且歌且行。
B.陶渊明放飞心灵,于南山下悠然自得。
C.莱特兄弟放飞心灵,于云霄中载梦翱翔。
七、多角度列举
例1:《心灵的选择》(2002年全国高考,话题:心灵的选择)
1.角度一:良知与丑恶的拷问
2.角度二:诚信与虚伪的拷问
3.角度三:奉献与自私的拷问
拷问心灵
是人,总要面对良知与丑恶、诚信与虚伪、奉献与自私的艰难选择。
这无异于对灵魂的拷问。
良知与丑恶的拷问
记得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
当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双膝跪下,
全世界看到一个反差,
跪着的德国总理比站着的日本首相高大。
诗很小,却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同样面对历史的道义、心灵的良知,勃兰特以及勃兰特一样的德国人接受了痛苦的拷问,他们坚定地选择了良知、选择了道义!而日本首相呢?当他走入供有战争狂魔的靖国神社时,他心灵的罗盘指向了何方?这或许是整个大和民族应该接受、也必须接受的一次心灵的拷问:你们的良知在哪里?
诚信与虚伪的拷问
素以优质大米闻名全国的原阳县,大米生意一蹶不振,百年老店冠生园戏剧般地破了产……一幕幕闹剧热热闹闹地上场,又一幕幕凄凄惨惨地收场。
人们在惊叹之余不禁要问:“现在的商人还可以相信吗?”利润和诚信孰轻孰重,这对广大商人来说无疑是一次痛苦的心灵抉择。
还是黄宏的那句台词说得好:“守住自己的摊,守住自己的道!”市场经济是信用的经济。
利润是极具诱惑力的,但在痛苦的心灵拷问后我们得选择诚信,选择人性的这最根本的一点。
奉献与自私的拷问
“把自己当作珍珠/便有被埋没的危险 /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这是鲁藜的诗作《泥土》,语言朴实无华,但其歌颂的泥土,以及泥土所代表的奉献精神让读者的心灵为之一震:选择泥土,就是选择被踩、选择置身于他人脚下——这无疑是对心灵的又一次无情的拷问。
周恩来总理说:“吾貌虽瘦,愿肥天下!”是啊,当联合国降半旗为其致哀时,联合国秘书长表述的原因十分简单:他的私人帐户里没有一分钱!
选择奉献是清苦的,但却值得,因为在我们逝去时心灵会是充实的。
拷问心灵,让心灵作出合乎人性、合乎道义的抉择。
惟其如此,心灵方能得以充实,得以升华!(2002年全国高考,话题:心灵的选择)
八、兼辞法(兼用几种修辞法)
比喻兼对比、排比
【例】中心论点:生活需要宽容。
分论点:
A宽容是一股暖流,它能融化仇恨的冰川。
B宽容是一座桥梁,它能连接心灵的孤岛。
C宽容是一束光芒,它能照亮黑暗的心房。
九、名言、熟语引路法
例:中心论点:语言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我们必须会说话。
分论点:
②言为心声——要说好话,必先修养心性。
②真诚如金——要说好话,就要奉献真心。
十. 改写和化用法
【例】中心论点:说话讲究艺术,让语言成为传递关爱的信鸽。
分论点:
A 糖衣包裹,良药未必苦口。
B 趣事喻理,忠言可以顺耳。
例2:中心论点:困难是智者的垫脚石,强者的青云梯。
A雪压青松松更直,困难锻铸坚强意志
B霜凌梅花花益香,困难铸就成功人生。
——分论点分别由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和“梅花香自苦寒来”改写成对偶句。
十一. 仿写和续写法
【例】中心论点:在回忆中感悟生活,从梦想中获取动力。
A “没有回忆的人是残缺的人,干巴巴的人。
”(出自《人是什么》)
B没有梦想的人是颓丧的人,死气沉沉的人。
(仿写、续写)
C有回忆、有梦想的人是完整的人,朝气蓬勃的人。
(与AB对比)
十二、引用法
【例】中心论点: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矢志不渝。
分论点:
A位卑者莫因贫贱移壮志。
B位尊者“不为繁华易素心”。
——“不为繁华易素心”句引自元朝冯子振的诗《西湖梅》: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