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浙教版总复习 专题训练 6 生物实验和探究(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6 生物实验和探究
类型一使用显微镜的实验
1小华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如图所示),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c→d→b→a
B.该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是400倍
C.观察图像由甲到乙时,若视野模糊应调节1
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所滴液体与c所滴液体相同
【变式1】请回答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问题:
(1)如图中几个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标号)。

(2)如果要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将载玻片向移动。

(3)假如你所用的显微镜只有四个镜头,如图所示,若想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你认为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4)某学生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非常激动地把显微镜推到同桌面前看,结果视野变暗,要想在同桌面前看清物像,最应进行的操作是。

(5)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

如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______________ (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

类型二有关酶的探究活动
2[2021·杭州滨江一模]为探究面包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
行了探究。

他们把面包粉碎模拟食物在口腔中的咀嚼,用玻璃棒搅拌模拟口腔中舌的搅拌。

实验过程设计如下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试管编号①②③④
加入物面包碎屑面包碎屑面包块面包碎屑2mL唾液2mL唾液2mL唾液2mL清水
处理步骤a充分搅拌A充分搅拌充分搅拌b37℃水浴保温5分钟
c分别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实验现象
(注:“+”多少表示蓝色深浅,“-”表示不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若要探究舌的搅拌对面包的消化作用,应选用①②号试管进行对照,那么A处填写的处理步骤是。

(2)如果选用①④号试管进行对照,则同学们提出的假设是。

(3)①号试管内颜色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分解成了。

分析实验结果,④号试管内蓝色最深,说明在面包的消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变式2】[2018·嘉兴]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酶的知识后,又开展了酶专一性的实验研究。

查阅材料
材料一淀粉和蔗糖都是大分子非还原性糖类,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材料二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它遇斐林试剂显砖红色。

实验材料及器材1%淀粉溶液、1%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若干试管等。

实验过程(1)取两支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

(2)实验分组及所加试液如表一。

表一
甲乙
1%淀粉溶液3mL
1%蔗糖溶液3mL
淀粉酶溶液2mL
蔗糖酶溶液2mL
斐林试剂2mL2mL
(3)实验现象:甲、乙试管内均显砖红色。

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比较甲、乙两组实验,还不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理由是。

方案完善为补充证据,请你结合反思交流完成下列实验步骤的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

(1)另取两支相同的试管,编号为丙、丁。

(2)实验分组如表二,请在表格中填写出应加试剂的种类及用量。

表二
丙丁
1%淀粉溶液3mL
1%蔗糖溶液3mL
(3)预期实验现象:。

讨论分析(1)通过比较两组实验,说明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2)……
类型三有关光合作用的探究活动
3[2018·宁波]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外阳光下,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内。

太阳光与照明灯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哪个更有利呢?小科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太阳光比照明灯光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材料准备玻璃钟罩、量筒、同一品种的天竺葵、水、白磷和其他必需的器材。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好实验器材,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取6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分别放入6套相同装置内,平均分成两组。

③第一组装置放在阳光下,第二组装置放在密闭的黑色帐篷中(内有温控装置),用具有自动调光系统的照明灯照射。

④6小时后,用激光笔点燃足量白磷,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测量并记录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

……
交流与讨论
(1)本实验用自动调光系统的作用是调节照明灯的。

(2)小科认为实验测得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就是植物产生的氧气体积。

你认为小科的观点是(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3)从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为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应向装置内提供。

(4)为增加数据的可靠性,小科认为还需改进实验设计。

【变式3】[2021·金华婺城模拟]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选取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他们对植物做了如图(一)所示的处理。

光照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两片叶取下,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滴加碘液,观察叶片变色情况,来检验是否生成有机物(淀粉)。

请分析回答:
(1)如图(二)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填字母编号)。

(2)实际操作后,小科发现甲、乙两叶片滴加碘液后所有部分均变为蓝色,这是由于。

(3)若按正确操作步骤重新进行实验,则用清水漂洗叶片、滴加碘液后,可以观察到甲、乙叶片的①②③④四个部分中变蓝色的是(填图中序号)。

类型四有关呼吸作用的探究活动
4[2016·嘉兴]合理储藏有利于水果保鲜。

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某因素对蓝莓保鲜的影响,测定了蓝莓在密闭容器内产生CO2的速率,结果见图中甲和乙。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的假设是会影响蓝莓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水果的保鲜。

(2)分析图甲或图乙可知,随着蓝莓储藏时间的增加,产生CO2的速率均有下降。

原因是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会逐步,从而抑制了蓝莓细胞的呼吸作用。

(3)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将两等份同一品种、成熟度相同的蓝莓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烧杯。

②将甲、乙两个烧杯分别置于25℃和-5℃条件下观察,每隔一段时间测定CO2浓度。

③重复上述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

有同学认为他的实验方案不合理,请你指出其中的一处:。

【变式4】溴麝香草酚蓝(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其颜色变化可反映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即:BTB(蓝绿色)BTB(黄色)。

小张同学为了探究人的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连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①向盛有BTB水溶液(蓝色)的小烧杯中持续吹气1min,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步骤②将上述小烧杯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足光照一段时间后观察BTB溶液的颜色变化。

步骤③将步骤②的装置进行黑暗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BTB溶液的颜色变化。

分析回答:
(1)步骤①中,BTB水溶液会变成,这是因为人的作用产生。

(2)步骤②中,BTB溶液的颜色会变成,这是因为绿色植物。

(3)步骤③中,BTB溶液的颜色会变成,这是因为绿色植物。

类型五其他的生物探究活动
5[2021·温州鹿城模拟]使用“公筷公勺”用餐,成为今年热点话题之一。

使用公筷能否降低细菌的传播风险,专家小组为此专门开展了探究,设计实验如下:
步骤1:选择3道菜,各选取25克作为餐前样本备用。

步骤2:将剩余的每道菜平均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食用,一份不使用公筷食用。

步骤3:就餐时,参与实验的四名志愿者按要求交替吃两组菜,最后每道菜各取25克进行采样。

步骤4:采集的样本送往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恒温培养,再分别测试餐前、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样本菌落数。

测试结果如下:
序号菜名
结果/(CFU/g)
餐前
餐后
公筷非公筷
1凉拌黄瓜630000710000930000
2干锅茶树菇10110100000
3香辣牛蛙3052023000 (注:CFU/g是指待检样品培养的菌落形成单位)
(1)餐前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超于其他菜,原因可能是。

(2)步骤3中实验人员交替吃的目的是。

(3)小明认为不用设置“餐前组”也可以得出科学结论。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变式5】[2017·湖州]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

(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

(4)预测实验结果(在图所示的坐标中用曲线表示注射后的小鼠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

针对训练
1.[2017·杭州]下列初中科学实验中,需要使用生理盐水作为试剂的是()
A.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B.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2021·杭州拱墅一模]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种子数量/粒外界条件(其他外界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①50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0℃
②50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20℃
③50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20℃
④50培养皿中水淹没种子、20℃
实验结果是③号种子全部萌发,①②④号种子均不萌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每组均选用50粒种子,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B.①和③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C.②和③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D.③和④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2020·宁波]下列实验中,实验用品的选择及使用目的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名称实验用品使用目的
A观察和解剖玉米种子显微镜观察胚乳
B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碘液增加酶的活性C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酒精溶解叶绿素
D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表皮细

生理盐水维持细胞形态
4.小乐完成“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和“制作和观察人血涂片”等实验后,作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血管a中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小
B.图甲中,血管c的管壁最薄、管径最大
C.图乙中,细胞①在毛细血管中一般排成单行通过
D.图乙中,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5.[2020·绍兴改编]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找到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可调节②
B.图乙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
C.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6.[2021·绍兴]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兴趣小组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氧量影响”的研究。

建立猜想。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状况相同、体形相似的成年鼠30只,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对各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并按适宜的实验条件正常饲养。

甲组乙组丙组
切除甲状腺不作处理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
饲养14天饲养14天1次/天,共14天
(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胃中)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的耗氧量。

交流评价
(1)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2)根据耗氧量变化,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填“促进”或“抑制”)成年鼠的新陈代谢。

7.[2021·杭州钱塘模拟]小金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植物材料和装置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请根据图示,补充完成以下实验方案:
(1)该实验的原理是:①碘液能使淀粉变蓝;②。

(2)该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将植物A、B两叶片分别用含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清水的薄透明塑料袋扎住,然后放到黑暗处48小时。

②将植物置于光照下照射4小时。

③将A、B两叶片置于加热,至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3)预期本实验的结果是。

8.[2020·宁波]小科发现,校园内的绣球与公园里同一品种绣球的花色不同。

针对这一发现,小科思考:同品种绣球的花色是否与土壤条件有关?小科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猜想绣球花色可能与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实验过程选择30株品种相同,生长状况相近,均处于花蕾期的绣球,栽种于相同条件下,随机均分为三组。

在花开之前,用等量的不同酸碱性的溶液浇灌,每周一次,直至花开(其他种植条件相同)。

花开后观察并记录花色,如下表:
编号溶液每株每次浇灌量/mL绣球花色
10.1%的醋酸溶液200全部蓝色
20.1%的碳酸钠溶液200全部红色
3清水200全部紫色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浇灌的溶液浓度过高会使根毛细胞(填“吸水”或“失水”),从而造成绣球植株损伤甚至死亡。

(2)实验中,除控制土壤溶液酸碱性不同外,其他种植条件要保持相同,如(写出两个)。

(3)确定绣球花色与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后,小科思考:实验中的花色变异是否可以遗传?为了继续探究这一问题,他用扦插的方法获得实验样本,这种繁殖方式属于(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9.小金同学在学习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后,对“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的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步骤如下:
①将两个广口瓶编号甲、乙,向甲中放入萌发的种子,乙中放入的种子,将注射器活塞推至底部,注射器与广口瓶连接并将装置密封好。

②将以上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4小时。

③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盛放等量澄清石灰水。

④。

⑤将注射器中剩余气体通入另外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瓶(20mL)中,将点燃的竹签分别放入这两个小瓶中,观察竹签燃烧情况后,立即将竹签取出。

(1)完善步骤①中的空格。

(2)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请完善步骤④。

(3)根据步骤⑤可得出结论:。

(4)请根据实验写出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10.[2021·杭州上城一模]为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器材:豌豆种子、烧杯、水。

(1)实验选择的豌豆种子自身要满足的条件:(写两个即可)。

(2)设计该实验的主要步骤: (可用文字、表或图简要表述)。

(3)预测本实验的结果是。

11.[2021·宁波模拟]最近,一股“水果酵素”风潮席卷我国,它所宣传的“减肥”“排毒”等功效,让它成为爱美人士竞相追捧的对象。

酵素是酶在日本的别称,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大分子物质。

小亮同学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水浴中维持温度5min;②向各试管注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再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水浴中维持温度5min;③向各试管滴入等量碘液;④观察实验现象。

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加入物质A试管B试管C试管
①稀淀粉溶液/mL222
②淀粉酶溶液/mL111
③碘液/滴111
④温度处理(5min)100℃0℃
⑤观察现象
(1)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①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②。

(2)表格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为。

(3)15min后,在A试管中,淀粉酶的质量(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2.[2021·宁波模拟]某研究者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及结果如图及下表所示,请根据材料回答:
组别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
实验步骤
①加蔗
糖溶液
0.0125M0.025M0.05M0.1M0.2M
a1b1a2b2a3b3a4b4a5b5②加等量
叶圆片
+-+-+-+-+-
③放置15分钟
④加一粒
亚甲基
蓝结晶
+-+-+-+-+-
⑤取a管中一滴蓝色溶液置于b管中部

验结果蓝色液滴













说明:①“+”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②加入的亚甲基蓝结晶极小,溶解后会使溶液呈蓝色,对溶液浓度影响忽略不计。

(1)本实验的基本原理是:若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会吸水,从而引起a试管中溶液浓度升高。

实验中,这一生理过程可通过蓝色小液滴在b管溶液中下沉这一现象来判断。

(2)实验能测出该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M的蔗糖溶液浓度。

(3)若发现这5组的实验结果是蓝色小液滴均上浮,实验应如何改进?。

答案
例1 A
变式1 (1)①②④③(2)右上方(3)甲和丁(4)重新对光(5)A
例2 (1)不搅拌
(2)唾液能影响面包在口腔里的消化
(3)麦芽糖唾液
变式2 反思交流没有形成对照实验(合理即可)
方案完善
(2)
丙丁
1%淀粉溶液 3 mL
1%蔗糖溶液 3 mL
淀粉酶溶液 2 mL
蔗糖酶溶液 2 mL
斐林试剂 2 mL 2 mL
(3)丙、丁试管内均不显砖红色
讨论分析(1)甲和丁
例3 (1)光照强度,使之与太阳光强度的变化相似(或光照强度、灯泡亮度)
(2)不正确
(3)二氧化碳
变式3 (1)B
(2)实验前未对植物进行暗处理(或装置未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
(3)①③
例4 (1)温度(2)增大
(3)在敞口的烧杯中进行实验(或没有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实验)
变式4 (1)黄色呼吸二氧化碳
(2)蓝绿色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3)黄色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例5 (1)未经过高温杀菌
(2)避免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或增加菜被夹的次数以避免偶然性)
(3)不同意,餐前组的设置可以排除空气中的细菌等环境因素的干扰(或同意,已有“公筷组”与“非公筷组”进行对比了)
变式5 (1)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2)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
(3)等量的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不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
(4)
针对训练
1.D [解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时,为了使口腔上皮细胞保持正常的形态,应选用生理盐水。

2.A
3.C
4.C
5.C
6.建立猜想甲状腺激素可能会影响成年鼠的耗氧量
交流评价(1)控制变量法(2)促进
7.(1)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或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①等量③酒精溶液中水浴
(3)A 叶片滴加碘液后不变蓝,B 叶片滴加碘液后变蓝
8.(1)失水
(2)光照、温度(合理即可)
(3)无性
9.(1)等量煮熟
(2)用连接甲、乙两瓶的注射器分别抽取等量的气
体并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发生的变化
(3)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4)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10.(1)胚完整、有活性、种子饱满、种子度过休眠期
(2)①将豌豆种子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烧杯;②在甲烧杯中倒入适量水,不浸没豌豆,在乙烧杯中不加水;③将两个烧杯放于空气充足、温度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数日;④观察并记录豌豆种子萌发的数量
(3)甲烧杯中的种子萌发,乙烧杯中的种子不萌发
11.(1)碘液能使淀粉变蓝色(2)37 ℃(3)不变
12.(1)大于(2)0.025
(3)设置低于最低溶液浓度的系列蔗糖溶液组别,重新进行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