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17 常见的碱 碱的共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7 常见的碱碱的共性
一、中考复习要求
1、知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简单了解潮解现象。
2、正确描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某些化学性质,会熟练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知道碱的共性和某些不溶性碱的特性。
二、基础知识回顾
1、氢氧化钠和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某些化学性质,碱的共性
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离子,所以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NaOH、Ca(OH)2等碱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无色酚酞试液变,使红色石蕊试纸
(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NaOH + CO2=NaOH + SO3=
Ca(OH)2+ CO2=现象:(此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常见的酸性氧化物有:等。
(3)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
NaOH + HCl = NaOH +H2SO4= NaOH +HNO3=
Ca(OH)2+ HCl = Ca(OH)2+H2SO4= Ca(OH)2+HNO3= Fe(OH)3+ H2SO4= Fe(OH)3+ HCl = Cu(OH)2+ H 2SO 4= Ba(OH)2 + H2SO4= Ba(OH)2 + HNO3=
请你描述上述反应的实验现象.
(4)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和
NaOH + CuSO4=现象:
NaOH + FeCl3=现象:
Ca(OH)2+ Na2CO 3=现象:(利用此反应可制取氢氧化钠) Ba(OH)2+CuSO4=现象:
Ba(OH)2+Na 2CO3=现象:
要求:反应物碱和盐都必须是可溶的,且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不溶性碱(如Fe(OH)3、Cu(OH)2)的特性
①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②不与酸性氧化物或盐溶液反应
③受热易分解。
△△
例:Cu(OH)2= CuO + H2O 2Fe(OH)3= Fe2O3 + 3H2O
1、氢氧化钙的制法
工业上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制得,而生石灰又是由煅烧石灰石获得。
煅烧
CaCO3 = CaO + CO2 CaO + H2O = Ca(OH)2
三、重点疑点讨论
1、氢氧化钠固体的潮解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2、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为什么要将其放在烧杯中,且用表面皿盖住烧杯口?
3、长期堆放在空气中的块状生石灰为什么会变成白色粉末,时间再长,白色粉末表面又会变硬?
4、请你谈谈对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理解?
5、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 举例说明。
6、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它能否干燥CO2等酸性氧化物气体?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做干燥剂?说明理由。
四、解题方法指导
例题1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往往产生一层白色物质,如何除去这层白色物质?
思考:这层白色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然后根据这种物质的特点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题2 把一块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中,在空气里放置一段时间,再将它配成
稀溶液,向此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直至过量,请指出上述过程中的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抓住氢氧化钠的特性和碱溶液的通性,问题会迎刃而解。
五、知识能力训练
巩固知识
1、下列物质不属于碱类的是()
A、硝石灰
B、纯碱
C、火碱
D、生石灰
2、将下列物质放于水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能变红的是()
A、食盐
B、生石灰
C、氢氧化铜
D、氧化铁
3、下列物质混合后可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Na2CO3和Ca(OH)2
B、FeCl3和KOH
C、NaSO4和Ba(OH)2
D、CuCl2和NaOH
4、下列物质与盐酸、氯化铁溶液、碳酸钠溶液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A、石灰石
B、苛性钠
C、氢氧化铜
D、消石灰
5、关于溶液呈碱性的正确说法是()
A、能使pH试纸变红
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C、pH小于7
D、pH大于7
6、能把稀硫酸、石灰水和烧碱溶液区分开的一种试剂是()
A、Na2CO3溶液
B、NaCl溶液
C、盐酸
D、BaCl2溶液
7、对下列物质的用途符合实际的是()
A、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稀硫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烧碱用于制取食盐
D、盐酸可用于制造漂白粉
8、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水蒸气,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A、SO2气体
B、HCl气体
C、氧气
D、CO2气体
9、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两种溶液里所含溶质质量比约为( )
A、1:1
B、2:1
C、4:5
D、2:3
11、一位同学把一份长久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发现产生了不少气泡,对这一现象合理解释是( )
A、气泡是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形成的。
B、气泡是Na2CO3和HCl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
C、气泡是溶于NaOH溶液的空气形成的。
D、气泡是NaOH和HCl的反应产生的水蒸气形成的。
12、20%的盐酸加热蒸发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pH ;20%的NaOH 溶液加热蒸发时,其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pH。
13、固体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是①,②。
+HCl +NaOH △
提高能力
14、在化学变化:X Y Z X这一过程中X所代表物质是( )
A、Mg
B、CaO
C、Fe(OH)3
D、Na2O
15、将一定浓度的Ba(OH)2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硫酸(图中纵坐标表示溶质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稀硫酸的量)。
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16、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相互混合所得溶液的PH( )
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相混合后,溶液的PH( )
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氢氧化钙与稀硫酸相混合后,溶液的PH( )。
A、等于7
B、大于7
C、小于7
D、无法判断
17、质量为Wg的NaOH与一定质量的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若改用等质量的KOH 则反应所得溶液的PH( ),若改用等质量的Ca(OH)2则反应所得溶液的PH( )
A、PH>7
B、PH<7
C、PH=7
D、无法判断
18、在柠檬汁中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滴入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由此推断柠檬汁( )
A、显酸性
B、显碱性
C、显中性
D、酸碱性不确定。
2O固体和8gSO3气体同时,加入(通入)85.8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8%
B、9.8%
C、17.8%
D、14.2%
20、氢氧化钠中混有少量的氢氧化钙杂质,用方程式表示除去的方法。
3)混合,所得溶液pH恰好等于7。
则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22、写出用纯碱、石灰石、水为原料制备烧碱的化学方程式。
(1) (2) (3)。
23、写出以Cu,NaOH,盐酸,空气为原料制取Cu(OH)2的化学方程式:
(1) (2) (3)。
24、把3.1g氧化钠,溶入6.9g水中,求(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若使溶液PH为7,需加入20%的稀H2SO4多少克?
25、已知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氢氧化铝)生成。
当继续滴加
NaOH溶液时,白色沉淀逐渐溶解,直至消失,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Al(OH)3 + NaOH =NaAlO2(偏铝酸钠) + H2O
现欲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AlCl3杂质,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某学生设计
FeCl3溶液
试回答:(1)B溶液的名称是。
(2)滤液中的溶质有(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