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优质课件: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位于北纬30°的气压带是( B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解析 位于北纬30°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4.下列各风带的风向,由低纬吹向高纬的是( C ) A.东北信风带 B.东南信风带 C.中纬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 解析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都是由较高纬度吹向较 低纬度,西风带是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解析 由图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北 半球应是冬季。A地是盛行西风带,风从较低纬吹 向高纬,降水较多;B地是东北信风带,风从较高 纬吹向低纬,温度不断升高,难以成云致雨。C是 来自30°S附近副热带高压的暖轻气流,所以遇到来 自极地的冷重气流D时向上爬升。C与D之间形成副 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2)①②③如下图
(3)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 极 地东风 (4)太阳直射点 北
【反思归纳】 1.单圈环流的形成(简单的热力环流) 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性质均一,则在极地与赤道 间会形成单圈环流,如下图:
2.三圈环流的形成(考虑到地球自转) 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则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 三圈环流,如下图:
师生互动 共同探究
探究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探究活动】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赤道吹向两极的高空气流,为什么没有形成如 下图所示的单圈环流?
(2)请动手绘图、填图: ①用箭头表示出三圈环流的方向。 ②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出四个气压带的名称。 ③用箭头表示三个风带的方向。
(3) 各 气 压 带 中 , 少 雨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 极 锋 是 ____________ 带 和 ____________带的气流交汇而成的。 (4)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将随______________的移 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向________移动。 答案 (1)现实中的高空风除了受气压梯度力影响外, 还受地转偏向力作用,赤道吹向两极的高空气流受 地转偏向力作用在纬度30°附近逐渐偏转成平行于 等压线的西风,从而不能继续向两极移动。
月的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在东边天空,月面向东。口诀:“上上上西西,下 下下东东”。
3.月食 (1)含义:所谓“食”就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阴影全部或部分掩遮
的天文景象。月食是指月球进入地球阴影,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 (2)形成原理:当太阳、地球、月球位于同一直线,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的一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海洋上空的水汽海―陆 风―热 带――力 (―性 信―质 风―差 带―异 、―形 西―成 风―的 带 ――季 )→风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年降水量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栏目 索引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学习教材 思考问题 师生互动 共同探究 基本技能 随堂达标
课程标准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和 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状况。2.理解全球气 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D.西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
解析 第(1)题,从图中风向可知,②两侧风向不同, 并且吹向两侧,可推测此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2)题,根据风向,①为西南风(偏西风),故是西 风带,③为东北风,故为东北信风带。
课堂小结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位置及风向。 2.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的形成过程。 3.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字母C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C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4.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 B)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根据地球呈顺时针的自转方向,可知该图所 示为南半球部分区域。C气压带位于南纬60°附近,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处风带为南半球的西风带。
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 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向,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 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 地区,则必定为低气压带。 第三步:“地球公转使其移”。 在地表性质均一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 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特别提醒 气压带的成因归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地 面的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热力原因);另一类是由于 气流被迫上升或堆积下沉而引起的(动力原因)。在 全球气压带中,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热 力原因形成;而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为动力原因形成。
【即时巩固】 (2017·大连高一检测)下图为近地面 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②是指( B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图中的①和③分别是指( C ) A.极地东风带、东北信风带
B.西风带、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东北信风带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考虑到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 压带、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4.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 第一步:“冷热不均使其动”。 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在极地与赤 道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 第二步:“地球自转使其偏”。 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 环流”。
课前预习新知
学习教材 思考问题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1.大气环流 (1)概念
全球性的 有规律 的大气运动。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
平均状态。 (2)形成 太阳辐射的 高低纬度间的 大气不断运动、输
纬度差异 ⇒ 热量 差异 ⇒ 送和交换热量
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三圈环流
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 中 箭 头 表 示 大 气 运 动 方 向 。 该 图 表 示 北 半 球 ______ 季 时 的 大 气 环 流 状 况 , 判 断 的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 (2) 一 般 的 说 , A 地 比 B 地 降 水 ________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 遇后向上爬升?C气流与D气流之间形成的气压带是 ________,该气压带是________原因形成的。
[预 习 效 果 自 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全球共有3个高气压带 B.全球共有3个低气压带 C.低气压带处气温均很高 D.全球共有3个风带 解析 全球共7个气压带,其中3个低气压带、4个高气 压带;全球共有6个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所处纬度较 高,但气温并不是很高。
2.南半球的信风带的风向是( B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解析 南半球的信风带是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 道低气压带并向左偏转成东南风。
课堂综合演练
1.“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球炸弹飞落
到美国本土,造成美国西部发生森林大火,引起美
国民众的恐慌。这些氢气球炸弹“飘”洋过海,借
助的是( C )
A.东北信风带
B.东南信风带
C.盛行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
解析 结合日本和美国的纬度位置,可知由日本吹
向美国的风为中纬西风。
2.多雨的气压带有( D )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 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解析 低气压带控制之下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
(1)陆地与海洋: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原因是陆地比热容量 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则相反。
(2)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原因是阴天时,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 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
微专题三 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 1.自然因素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1)影响蒸发的因素
【思考】 1.假若地球不自转,地球海陆分布均匀,赤道与两 极间的大气流动状况是怎样的? 提示 赤道与两极之间形成单圈环流。 2.气压带、风带为什么会季节移动? 提示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的。
3.为什么纬度60°附近容易形成降水?与赤道地区 的降水成因是否相同? 提示 纬度60°附近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冷气 流抬升过程中温度下降而形成降水,属于锋面雨; 赤道地区是因为空气膨胀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形成 降水,属于对流雨。
答案 (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南 (2)丰富 A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 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 而B地(信风带)气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 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较暖轻,遇到来自高 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副极地低气 压带 动力
侧,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而发生月食。月食发生在农历月的满月(十五、十 六)。
月球进入地球阴影区时发生月食
微专题二 利用大气受热过程解释温差大小 1.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
分析昼夜温差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 性质几个角度分析。
2.解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原因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一年中月平均 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原因具体分 析如下:
附:第一册总结
微专题一 月球及其相关现象 1.月球 (1)概况:万籁俱寂,漆黑的白天, 昼夜温差大。 (2)月球表面最基本的特征:环形山密布。 (3)特殊情况:同步自转——由于月球自转、公转的周期和方向都一样。所以
我们看到的永远是相同的半个月球(月球正面)。
2.月相 (1)概念:月亮盈亏变化而出现的各种形状。 (2)圆缺变化原因:月球自身不发光,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 (3)观察月相:上半月的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在西边天空,月面向西;下半
均匀的地球表面
①形成条件高低纬度之间受热 不均
受
地转偏向力
影响
低纬环流圈:a、d ②类型中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赤道低气压带: A
①气压带副 副热 极带 地高 低气 气压 压带 带: :
B、E C、F
极地高气压带: D、G
信风带: H、K
②风带西风带: I、L
极地东风带:
J、M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 太阳直射点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 北 ,冬 季偏 南 。
思维点拨 (1)大气环流不仅包括三圈环流,还包括 季风环流。(2)南北半球风带名称相同,但风向不同。 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而与极地东 风带风向相同。
5.以下各组风带中,风向基本相同的是( C ) A.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信风带 B.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D.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与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 解析 北半球的信风带盛行东北风,西风带盛行西 南风,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北风;南半球的信风带盛 行东南风,西风带盛行西北风,极地东风带盛行东 南风。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5)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 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 洞、地下河流众多,能储存众多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6.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两侧大气 运动的是( D )
解析 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压高,气流是往外扩散的, 而北半球受地球偏转力的作用是向右偏转,四幅图 中,A、B表示中心是低气压,由周围向中间汇合, 不符合题意,C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 带,因为偏转力是向左运动,故选D。
课堂探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