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地面硬化施工技术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地面硬化施工技术规程
一、前置准备工作
1.1 施工前必须做好场地平整、清洁、无积水,地面表面应平整,且有足够的强度,达到硬化要求。

1.2 混凝土地面表面必须达到设计强度,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无裂缝,无起砂、起灰、起皮现象。

1.3 施工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硬化剂类型、用量和施工顺序,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1.4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二、混凝土地面硬化剂的选择
2.1 混凝土地面硬化剂的种类有很多,常用的有硅酸钠、硅酸钾、氟硅酸钠、氟硅酸钾、钠硅酸盐等,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

2.2 同一类型硬化剂的不同品牌、不同生产厂家,其性能参数也有所不同,应选择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硬化剂。

2.3 硬化剂的用量应根据混凝土地面的强度、表面平整度、施工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调整。

三、混凝土地面硬化施工工艺
3.1 地面平整度检查
在硬化施工前,应对混凝土地面表面进行平整度检查,发现不平整处及时进行修整,以确保施工效果。

3.2 地面清洁
混凝土地面施工前应进行清洁处理,清除地面上的灰尘、油污、杂物等杂质,确保地面表面干燥、洁净。

3.3 涂硬化剂
将硬化剂均匀地涂抹在混凝土地面表面,用刷子、滚筒或者喷雾器均匀地涂抹,确保硬化剂在地面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膜,且不得漏涂。

3.4 硬化剂吸收
硬化剂涂抹后,需等待一定时间,让硬化剂充分吸收,形成一层硬化膜,时间长短应根据混凝土硬度和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3.5 硬化剂抛光
硬化剂吸收后,用专用机器对地面进行抛光处理,使硬化剂充分渗入混凝土地面,形成坚硬、光滑、耐磨的表面。

四、混凝土地面硬化施工注意事项
4.1 硬化剂和混凝土地面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应根据硬化剂的种类、用量和混凝土地面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匹配。

4.2 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施工效果有很大影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3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施工区域的干燥和洁净,防止杂质进入地面表面,影响施工效果。

4.4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效果符合
设计要求。

4.5 施工完毕后,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养护,以确保施工效果的稳定和持久。

养护时间应根据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进行调整,通常为
7-14天。

五、施工效果验证
5.1 施工结束后,应对地面进行检查,检查地面平整度、表面硬度、耐磨性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2 如发现施工效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修整和处理,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5.3 施工完毕后应做好相关记录,包括施工环境温度、湿度、硬化剂用量、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记录,以备后续参考和分析。

六、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6.1 施工前应做好相关安全防护工作,包括施工区域的隔离、警示标志、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的配备。

6.2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和损坏周围环境。

6.3 施工结束后应做好清洁工作,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和污染物,确保施工区域的环境整洁和卫生。

七、总结
混凝土地面硬化施工是一项技术复杂、要求严格的工程,需要严格遵
循施工工艺要求,确保施工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
意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好相关记录和验证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的稳定和持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