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交通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一种利用先进技术手
段实现交通信息系统化、智能化、网络化和高效率管理的交通管理手段。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越来越严重,人们对采用智能交通系统来解决交通问题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本文将探讨智能交通系统的可行性。

一、智能交通系统的优点
智能交通系统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交通流量优化
智能交通系统能够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信息、交通状态和交通流向等数据,
对城市交通流量进行自动识别和优化控制。

可以通过提前调度和合理规划来有效降低城市的交通拥堵率和通行时间,提高路网的智能化水平。

2. 交通安全保障
智能交通系统可通过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及交通事件进而调度应急救援、道路警
务等相关资源,保障交通安全。

同时,可以通过实时调控信号灯、提示信息等手段,来减少行车事故发生率,提高城市交通安全指数。

3. 改善出行体验
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实现路况信息的实时反馈和导航服务。

通过移动终端、公交
车显、数字地图等方式,让公众能够及时获取到出行信息,提高出行效率和便利性。

4. 减少环境污染
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实现动态限行、车辆尾气排放监测及调控等手段,从而减少
城市交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城市交通与环保协和发展。

二、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难点
虽然智能交通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难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难点
智能交通系统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

如感知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

技术的创新、研发成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

2. 硬件设备的配套
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的建设和配套。

如交通信号灯、智能
电子警察、路线诱导系统等。

目前应用最广的硬件就是摄像头、传感器等。

这些设备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3. 数据统一管理
随着城市发展,交通数据的量越来越大,数据的处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为了实
现交通数据的企业间共享,需要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并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维护,确保数据质量。

三、智能交通系统的可行性论证
1. 政策环境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策层面对智能交通系统有了越来越多的支持。

2017年3月,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智能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车路
协同、无人驾驶和智慧物流等技术的发展”。

2. 技术条件逐步成熟
现代交通领域的技术先进性日益增强,相关硬件和软件技术也日益成熟。

例如,数字地图的准确性越来越高、控制信号灯的稳定性越来越强、车-to-X技术在实际
应用中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等都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

3. 应用先进的城市通行费用
城市通行费用是一种能够减少车流量的重要政策手段,同时也能够为智能交通
系统的建设提供良好的资金来源。

在通行费用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公共交通优先,动态限流等措施降低道路通行流量,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

四、智能交通系统的前景
随着城市人口和交通工具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事故率和车辆拥堵程度越来越高。

依靠传统的交通管理方式无法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而智能交通系统在降低事故率和缓解交通拥堵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劣。

因此,智能交通系统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结论
综合分析可知,智能交通系统在技术可行性和政策扶持以及资金来源方面具备
可行性。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将投入到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当中,这将对城市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无人化方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城市交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