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二高中生物开学考试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高二高中生物开学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
C.细胞膜和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2.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
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细胞膜的功能特征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下列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实验中可以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可以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B.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水,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C.光合作用利用的光,一般情况下都是可见光
D.提取色素时,应该在研磨叶片前加入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
5.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模
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提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6.下列生物与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估算种群密度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二、综合题
1.下图为细胞呼吸过程,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2)图中②、③过程中都有CO
产生,其场所分别是、。

2
(3)过程①除产生能量外,还产生物质a和;在①~④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4)②和④过程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其原因是。

(5)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是。

2.甲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其中A、B、C、D、E分别为不同分裂期细胞的代号:
图乙是其中一个细胞的放大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用图甲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顺序是。

(2)乙图是表示细胞有丝分裂期的示意图;图中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DNA 分子
(3)请填写下列标号对应的名称:[2] ;[4] 。

(4)在实验室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裂装片的操作过程是取材→→→→制片。

3.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

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瘦素合成后,以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结合,该物质成分是。

(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量,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

(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

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
岛素的分泌具有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

(4)信号分子X、Y、Z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相同、不相同)消耗ATP;突触后模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不需要)消耗ATP;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需要、不需要)消耗ATP。

(5)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遗传物质(相同、不相同)。

信号分子X与信号分子Y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4.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分析下列问题:
(1)在这个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2)既属于第三营养级又属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

(3)小鸟与蝗虫的种间关系为。

(4)在这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作用,使C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生产者、消费者又通过作用,使
C元素回到大气中。

(5)如果小鸟所含能量为9×106KJ,那么蛇从小鸟获得的能量为。

(6)图中所列生物作为该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再与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7)如由于环境改变,蟾蜍不适应新环境而大量死亡,那么蛇数目变化情况是:。

(8)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太长,原因是。

贵州高二高中生物开学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
C.细胞膜和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答案】D
【解析】核糖体属于无膜细胞器,A错误;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无线粒体,B错误;不同膜上的蛋白质种类有所
区别,功能也不同,C错误;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由细胞核无叶绿体,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比较
2.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
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C.细胞膜的功能特征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答案】C
【解析】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A正确;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正确;
细胞膜的功能特征是选择透过性,C错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运输的作用,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名师点睛】1、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磷脂的运动使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
3、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4、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3.下列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实验中可以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答案】B
【解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A正确;氧化氢可以
在高温下自行分解,B错误;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正确。

【考点定位】酶的特性;酶的概念
【名师点睛】酶的本质是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作用条件需要适宜的温
度和pH值,酶的特性有专一性和高效性等.
4.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可以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B.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水,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C.光合作用利用的光,一般情况下都是可见光
D.提取色素时,应该在研磨叶片前加入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
【答案】A
【解析】在叶绿体的基质可进行CO 2的固定,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能合成ATP ,A 错误;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B 正确;一般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都是自然光,C 正确;提取色素时,应该在研磨叶片前加入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 D 正确。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
5.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模
C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提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D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答案】C
【解析】内化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 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B 正确;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合成糖原或脂肪酸,同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葡萄糖等,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C 错误;由分析可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调节,D 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6.下列生物与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估算种群密度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
D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答案】B
【解析】丰富度是指生物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A 正确;能量不能反复利用,B 错误;样方法是估算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C 正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D 正确。

【考点定位】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种群密度
【名师点睛】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其中样方法的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标志重捕法的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二、综合题
1.下图为细胞呼吸过程,其中a 、b 表示物质,①~④表示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a 、b 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 。

(2)图中②、③过程中都有CO 2产生,其场所分别是 、 。

(3)过程①除产生能量外,还产生物质a 和 ;在①~④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

(4)②和④过程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其原因是 。

(5)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是 。

【答案】(1)丙酮酸 乳酸 (2)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3)[H] ③
(4)不同生物体内酶的种类不同 (5)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能量
【解析】(1)图中a 物质表示丙酮酸,b 物质表示乳酸.
(2)图中②是无氧呼吸,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③是有氧呼吸,其场所是线粒体.
(3)过程①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因此过程①中除产生能量外,还产生
[H].在①~④过程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故释放能量最多的是③.
(4)由于同一生物含有同一途径的无氧呼吸酶,因此②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和④产物是乳酸的无氧呼吸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
(5)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是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能量。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名师点睛】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2、分析图示,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②表示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④表示产物是乳酸的无氧呼吸.a 物质表示丙酮酸,b 物质表示乳酸.
2.甲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其中A 、B 、C 、D 、E 分别为不同分裂期细胞的代号:图乙是其中一个细胞的放大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用图甲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顺序是 。

(2)乙图是表示细胞有丝分裂 期的示意图;图中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 分子
(3)请填写下列标号对应的名称:[2] ;[4] 。

(4)在实验室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裂装片的操作过程是取材→ → → →制片。

【答案】(1)A→C→D→B→E (2)中 4 8 8
(3)着丝点 纺锤丝 (4)解离 漂洗 染色
【解析】(1)据图分析已知甲中A 表示间期、B 表示后期、C 表示前期、D 表示中期、E 末期,所以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顺序是A→C→D→B→E .
(2)图乙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位于细胞的中央,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 分子.
(3)图乙中1表示染色单体,2表示着丝点,3表示染色体,4表示纺锤丝,5表示中心体.
(4)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考点定位】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分析图形:甲中A 表示间期、B 表示后期、C 表示前期、D 表示中期、E 末期;
图乙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位于细胞的中央,处于有丝分裂中期;1表示染色单体,2表示着丝点,3表示染色体,4表示纺锤丝,5表示中心体.
3.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

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瘦素合成后,以 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 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该物质成分是 。

(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 兴奋,神经元B 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 与Y 的比值 ,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 的释放量 ,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

(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

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 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

(4)信号分子X 、Y 、Z 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 (相同、不相同)消耗ATP;突触后模上受体蛋白的合成 (需要、不需要)消耗ATP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 (需要、不需要)消耗ATP 。

(5)神经元A 与神经元B 的遗传物质 (相同、不相同)。

信号分子X 与信号分子Y 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答案】(1)胞吐 体液(血液) 特异性受体 糖蛋白
(2)增加 减少 (3)抑制 (4)不需要 需要 需要
(5)相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析】(1)由题干“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知,瘦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激素随体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但只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2)结合题图和以上分析知,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 兴奋,神经元B 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 与Y 的分泌量会分别增加和减少,所以X 和Y 的比值会增加,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 的释放也减少,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激素调节一般为(负)反馈调节,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其体内瘦素的受体失去功能(瘦素无法运输到下丘脑、血液中存在瘦素抑制剂),
从而使食欲失去控制.
(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人体的血糖浓度会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此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吸收(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4)信号分子X、Y、Z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不需要消耗ATP;突触后模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神经细
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需要消耗ATP。

(5)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遗传物质相同。

信号分子X与信号分子Y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名师点睛】1、激素调节的特点有: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2、由题图知,神经元A兴奋时,会使信号分子x增多;神经元B受到抑制时,会使信号分子Y和Z均减少.
3、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
糖浓度.
4.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分析下列问题:
(1)在这个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2)既属于第三营养级又属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

(3)小鸟与蝗虫的种间关系为。

(4)在这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作用,使C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生产者、消费者又通过作用,使
C元素回到大气中。

(5)如果小鸟所含能量为9×106KJ,那么蛇从小鸟获得的能量为。

(6)图中所列生物作为该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再与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7)如由于环境改变,蟾蜍不适应新环境而大量死亡,那么蛇数目变化情况是:。

(8)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太长,原因是。

【答案】(1) 6 (2)蛇(3)捕食和竞争(4)光合;呼吸
(5)0.9~1.8×106KJ (6)分解者(7)先增加后减少 2分
(8)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

2分
【解析】(1)据图分析,图示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蛇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分别占据第三第、四两个营养级.(2)蛇在草→小鸟→蛇中属于第三营养级,在其余5条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
(3)小鸟与蝗虫都可以以草为食,小鸟又可以捕食蝗虫,属于它们是竞争与捕食关系.
(4)碳循环过程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5)蛇从小鸟获得的能量最多应该按能量的最高传递效率计算,即9×106 ×20%=1.8×106KJ.蛇从小鸟获得的
能量最少应该按能量的最高传递效率计算,即9×106 ×10%=0.9×106KJ
(6)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
(7)如由于环境改变,蟾蜍不适应新环境而大量死亡,那么蛇数目变化情况是:先增加后减少。

(8)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太长,原因是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